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清相国-第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景说:“这是正经事,我俩划拳吧,谁也不吃亏。”

马明想想,只好同刘景划了拳。三拳划下来,马明输了,扮叫花子。马明很不情愿,也只好认了。

戴孟雄回到县衙,往签押房的椅子上一坐,又神气活现了。杨乃文先是骂了半日脏话,才说:“这个陈廷敬,说变脸就变脸!戴老爷,这建龙亭的银子是如实报还是怎么报?”

戴孟雄哼哼鼻子,说:“不是怎么报,而是不能报!”

杨乃文道:“可人家是钦差呀!”

戴孟雄笑道:“钦差怎么了?不是我戴某轻慢钦差!建龙亭是百姓自愿的,他们出多少银子,不用上报县衙。如今要我三日之内报个数目出来,报得出吗?阳曲这么大,天寒地冻的,跑得过来吗?”

杨乃文问:“那怎么办?”

戴孟雄说:“拖着!”

杨乃文闻言大惊:“您敢拖?”

《大清相国》第四部分《大清相国》第十六章(6)

戴孟雄说:“怎么不敢拖?陈廷敬急着请傅山赴京,他等不了几日的。”

杨乃文又问:“那下面的龙亭还建不建?”

戴孟雄说:“建,怎么不建?下面是百姓自愿建的,上面折子是巡抚大人转奏的,皇上哪怕怪罪,也怪不到我头上。陈廷敬说治罪,他治呀?叫他一个一个老百姓去治吧。”

杨乃文笑道:“戴老爷真是深谋远虑!”

戴孟雄说:“说不准皇上还就喜欢下面建龙亭哩!皇上他也是人啊。告诉你,对付这京城里来的官呀,样子做得恭敬些,话说得好听些,就糊弄过去了!我们该怎么做,还怎么做!”

杨乃文点头不止,说:“有道理!有道理!庸书见您在五峰观不停地叩头,以为老爷您怕哩!”

戴孟雄哈哈大笑,道:“怕?你随我这些年,见我怕过谁?上头来的这些官呀,你尽管多磕头,私下里想怎么糊弄就怎么糊弄!我往日听上头那些做官的自己说,他们在皇帝老子那里,也是磕头磕得越响,皇帝老子越高兴!”

杨乃文拊掌而笑,道:“长见识,长见识!”

这时,忽听外头有人喧哗。衙役进来回话,说有个叫花子硬要撞进县衙来。戴孟雄骂道:“叫花子?阳曲百姓安居乐业,怎么会有叫花子?准是哪里冒出来的刁汉!”

杨乃文叫知县老爷息怒,自己跑了出去。果然见个叫花子破衣烂衫,脸上脏兮兮的,已撂倒几个衙役,直奔大堂而来。杨乃文厉声喝令:“大胆叫花子,怎敢咆哮县衙!打出去!”

衙役们从地上爬起来,举棍追打过来。那叫花子身手敏捷,闪身躲过,一跳就到了杨乃文面前。叫花子正是马明所扮,杨乃文早已辨认不出。马明嘻笑着问道:“敢问这位可是知县大老爷?”

杨乃文叉腰站在大堂门口:“还不老老实实任打!”

马明说:“知县老爷,您打人也得讲个道理!”

杨乃文道:“谁跟你讲道理?打!”

衙役挥舞着棍子,就是打不着马明。马明见衙役越来越多,一把抱住杨乃文,说:“你们别动手啊,伤着了知县老爷可不关我的事啊!”

杨乃文骂道:“臭叫花子,大胆放肆!还不快快放手!”

马明说:“我只想问个明白!我要了十几年饭了,没见过像你们阳曲的,不准叫花子要饭!我都快饿死了,只好找县衙要饭来。”

杨乃文被马明抱得快憋了气,只得叫衙役们都退下。马明放了手,望着杨乃文嘻笑。杨乃文道:“哼,还说快饿死了,你抱得爷爷我骨头都快散了!”

马明说:“幸好我还饿着,不然您的骨头真散了!”

杨乃文朝衙役们使了个眼色,道:“你们带他去个地方吃饭!”

衙役们会意,领着马明往衙门左边院子走。杨乃文回到签押房,禀报了知县老爷。戴孟雄骂了几声刁民,回屋歇息去了。杨乃文请老爷尽管放心歇着,衙门里的事他先顶着就是了。

马明见前头是监牢,佯作惊恐,问:“你们怎么把我带到这里来?”

众狱卒蜂拥而上,没头没脑地将马明推进了牢房。牢门哐当几声锁上了。马明冲着狱卒大叫:“我犯了什么法?在阳曲要饭就得坐牢?”

马明不见狱卒们回头理他,却听得身后一片暴笑声。有个老叫花子笑道:“我们都是叫花子!”

马明定眼一看,见牢房里关的人多半衣衫褴褛,面如菜色,便问道:“你们都是要饭的?要饭坐牢,你们还好笑?”

老叫花子又笑道:“你这个人傻不傻?呆在里头有吃有喝,有地方睡觉,你还不知足?你得感谢钦差!”

马明说:“我要饭关钦差什么事?”

老叫花子说:“阳曲来了钦差,知县老爷就把我们这些叫花子全部关起来。我们乐意啊!管吃管住的!我就怕钦差早早的回京城去!数九寒天的,在外头冷啊!”

马明道:“我还是不明白,我们要饭碍着钦差什么了?天子脚下也有人要饭啊!”

老叫花子说:“人家戴知县是朝廷命官,阳曲老百姓过得好好的,怎么会有人要饭?再说了,我们这些人走村串户的,听说的事儿多,人家知县老爷也怕我们嘴巴乱说!”

马明不经意瞥见墙角有个犯人,衣着整洁,正襟危坐,面无表情。马明想同他打招呼,那人只是不理。马明觉得奇怪,问老叫花子:“他是什么人?一本正经的。”

老叫花子说:“人家是县官老爷!”

马明真的奇怪了,心想这里怎么又出了个县官老爷呢,故意问道:“他是知县老爷?知县老爷自己关自己?”

叫花子们又哄然大笑,都说新来这个人真好玩。墙角那个县官老爷充耳不闻,只把腰板挺得笔直。老叫花子说:“他是阳曲的向县丞,得罪了知县戴老爷!”

马明过去打招呼,向县丞仍是不理。马明便激将道:“我看他不像县丞。县丞怎么同我们叫花子关在一起?”

有人便说:“幸好他同我们叫花子关在一起,不然早被牢头狱霸打死了!当官的,人人都恨!”

老叫花子说马明:“你也不自量,人家是县丞,怎么会理你个叫花子?”

马明笑道:“他还没想清楚自己是谁。他要还是县丞呢?就得听我们老百姓说话。他要是犯人呢?就得听我们难兄难弟们说话。”

向县丞终于瞟了眼马明,道:“你有话就说,罗索什么?”

马明说:“戴知县是有名的清天大老爷,你干吗同他老人家过不去呀?我叫花子都听说,戴老爷建龙亭,皇上都知道了。我还听说,戴老爷吩咐大户人家统筹田赋、税粮,年年如数完税纳赋。”

向县丞大觉奇怪,望着马明,问:“你一个要饭的,怎么知道得这么多?”

马明道:“我正是因为要饭,走村串户,道听途说,见多识广。”

老叫花子却说:“怪了,我们也是要饭,怎么就不知道这些事情?我们只知道哪里杀了人官府没有捉到凶手,哪家媳妇偷人被男人砍了。”

叫花子们大笑起来,都觉着新来的这个人有些怪。

《大清相国》第四部分《大清相国》第十七章(1)

33

刘景再上李家庄,已是晌午。村里仍是不见半个人影,只见断壁残垣上积着雪,偶有露出雪来的衰草在寒风中抖索。刘景随意走到一家门前,敲了半日,听得里头有微弱的声音,问道是谁。刘景只道是外乡人,冻得不行了,想进来避避风。听得里头说声进来,刘景就推门进去了。里头很阴暗,刘景环顾老大一会儿,才看见炕上坐着位瞎老头。

老翁说:“外乡人?炕上坐吧。”

刘景坐了上去,却见炕上冰冷的。刘景问道:“老人家,就您一个人在家?”

老翁说:“家里人都到祠堂背圣谕去了。”

刘景问:“背什么圣谕呀?听着真新鲜!”

老翁长叹道:“就怪那钦差!”

刘景问:“什么钦差?”

老翁说:“你是外乡人,不知道啊!这几天京城里来了个钦差。钦差昨日还到过我们李家庄,县衙怕我们惊着了他,不准我们出门。”

刘景说:“不瞒您说,我是打京城里来的生意人,皇上出行都是见过的。皇上出行,也不禁百姓出门啊!”

老翁摇头道:“您不知道啊,阳曲是知县说了算,李家庄是李家声说了算。我今年九十五岁了,经过了两个朝代,也从没听说哪位皇上要百姓背圣谕”

刘景说:“老人家,我刚从京城里来,怎么就不知道朝廷要百姓背圣谕呀?肯定是你们那个李家声在搞鬼!”

老翁道:“这话我可不敢说啊!”

刘景心里早已有数,猜着李家声很可能是个劣绅,便设法套老翁的话儿。老翁悲叹许久,心想同外乡人说说也无妨,便道:“李家声人面兽心,口口声声为乡亲们好,替乡亲们代交赋银、税粮,暗地里年年加码,坑害乡亲啊!”

刘景想弄清来龙去脉,故意说:“你们可以自己交呀!”

老翁道:“说来话长。前几年我们这儿大灾,小门小户的都完不起钱粮。李家声就替大家完了。从那以后,家家户户都欠下了李家声的阎王债。账越滚越多,很多人家的田产就抵给李家声了。田产归了李家声,账还是一年年欠下去,没田产的人家,连人都是李家声的了!白白给他家干活!”

刘景恨恨道:“这分明是劣绅,你们可以上衙门告他呀!”

老翁说:“上哪里告状?李家声同县衙里的戴老爷是拜了把子的兄弟,替他撑腰啊!李家声还养了几十人枪的家丁,谁惹得起!”

刘景道:“全村这么多人,就没有一个人敢出头告他?”

老翁说:“哪只是一个村啊,周围十几个村的田土都快变成李家声的了!男女老少几千人,没谁敢吭声啊!今日李家声又让大家去背圣谕,背不出的要罚三十斤大白面!”

刘景说:“我打京城沿路走了上千里地,没听说哪里要老百姓背圣谕,还要罚大白面那就更奇了。我说呀,你们真得告他!”

这时,忽听外头传来哭声。老翁侧耳倾听,哭声越来越近,门被猛地推开,进来一个黑瘦小伙子,原来是老翁的孙子:“爷爷,我娘她吊死了!”

老翁哀号道:“老天呀!黑柱,你娘她咋回事?”

黑柱哭道:“我娘背了三次都没背过,李家声说要罚一百斤大白面!娘想不开,跑到祠堂后面的老榆树上吊死了!”

刘景出门看看,见黑柱娘的尸体直挺挺放在块木板上,一个中年男人守在旁边痛哭。刘景听乡村们劝慰,知道黑柱他爹叫大栓。

突然,见黑柱手里拿着菜刀,从屋子里冲出来。几个女人忙跑上去,死死抱住黑柱,劝道:“黑柱,你别做蠢事了,你这是去送死!”

黑柱怒吼道:“我要去杀了李家声!”

老翁倚着门,高声喊着:“乡亲们行行好,抢了黑柱的刀,他不能去送死啊!”

一位大婶喝斥黑柱:“他家养了那么多恶狗,你杀得了他吗?”

刘景接了腔,道:“杀得了他!”

大伙儿突然发现这里有个陌生人,都惊疑地望着他。刘景说:“李家声作恶多端,该千刀万剐!”

有男人问道:“敢问这位是哪来的好汉?”

刘景说:“你们先别管我是什么人。李家声借口背诵圣谕,敲诈乡民,逼死人命,其罪当死!”

有人又问道:“听你官腔官调的,莫不是衙门里的人?”

刘景道:“我说了,你们不要管我是什么人。李家声应交衙门问罪,乡亲们千万不可鲁莽行事!”

有人说:“越听你越像衙门里的人了。李家声同县衙戴老爷同穿一条裤子,谁去问他的罪?”

刘景只道:“我领你们去捉了李家声,送到衙门里去!”

大伙仍将信将疑:“好汉,你怕是二郎神下凡啊!李家声养着几十家丁!”

刘景说:“你们跟我来,我自然拿得了他!”

刘景说罢,掉头往外走。大栓同黑柱父子操了家伙,跟在后面。男人们凑在一起嘀咕几句,也都跟上了。几个妇人飞跑着去家家户户报信,不多时全村男人都出来了。男人们操着扁担、铁锹、菜刀,跟着刘景往李家声家赶去。

祠堂里出了事,李家声早已回到家里,躺在在炕上抽水烟袋。下边人听得风声,慌忙报信。李家声一怒而起:“李大栓他敢!把人都给我叫上!”

下人又道:“老爷,里头还有个人,像是昨天跟着钦差大人的!”

李家声大惊,问:“没看错吗?”

下人道:“没看错。”

李家声低头想想,一拍大腿,笑道:“好,我叫他乱棍打死!”

李家大门紧闭,几十家丁静候在里头。乡亲们擂门半日,李家声喊道:“放他们进来,别把门给弄坏了!看他们敢怎样!”

乡亲们蜂拥而入,朝李家声叫骂。李家声双手叉腰,大声叫喊:“你们想怎么样?我可是奉了钦差大人的吩咐办事!”

刘景喝道:“李家声!”

刘景正要开口,李家声却指着他大喊起来:“乡亲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