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返大隋-第3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欲加之罪而已。杨广和虞庆则的关系说不上亲密,但和虞庆则之子虞孝仁关系却不错。虞孝仁是个纨绔贵公子,之所以到晋王府任职为将,其实不过是按照关陇贵族子弟们出仕的惯例而已,这些关陇贵族的子弟成年后,几乎都是先从诸王的侍卫军官或者皇帝的侍卫做起。不过虞孝仁在杨广手下为官时,确实跟他关系不错。虞孝仁这人出身高门贵族,身上也些纨绔习气,可却并不算坏。反而还很有些本事,能文能武,蛮对杨广的脾气。加之他又是当朝宰相之子,因此杨广对他也多有笼络,上下之间关系确实处的不错。
  后来虞庆则获罪被处死,虞孝仁被发配岭南,杨广也知道这谋反案其实是子虚乌有的,加之他也一直在秘密招兵买马培养心腹,因此也就找了个由头。等案子风声过去后,便派人把虞孝仁给悄悄带出来了。这事本来只是小事一桩,皇帝处死虞庆则只是对这位强势的宰相的猜忌防范而已,虞庆则一死。皇帝自然也就不会再去管那被发配到岭南去的虞孝仁。杨广把虞孝仁救出来后,虞孝仁对杨广自然是感恩戴德,从此唯命是从。从那以后。虞孝仁改名换姓,换了一个身份跟随着杨广。为他效力。这次入京,虞孝仁自然也是跟随进京。不过一直在暗处而已。却不料,现在皇帝会问到他。
  当下杨广不敢隐瞒,连忙承认自己确实把虞孝仁带走,不过他解释说自己只是念及当初虞孝仁跟随自己一场,并无其它意图。
  “果真如此吗?”杨坚冷笑,“若真如此,你为何不禀报朕而要私下带走虞孝仁。为何让虞孝仁改名熊献忠替你行走办事,你再告诉朕,为何这个如今改名熊献忠的虞孝仁,他会安排人给刺杀杨林的刺客收集皇太孙的出行路线,为何要安排人给刺客提供行刺的马车?”
  杨广闻言浑身一震,失声道:“不,这不可能,虞孝仁绝不会这样做的,他为何要行刺太孙?”
  “这个应当由你来告诉朕。”杨坚冷哼,他没想到到了此时,杨广还要死硬不承认。
  “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误会?陛下,儿臣真的与刺杀案毫无关系,儿臣也绝不会派人去刺杀太孙,你要相信我。”杨广心里一时间全乱了,真的慌了。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虞孝仁居然卷进了这个刺案之中,他根本毫不知情,他也不相信虞孝仁真的参与其中了。他认为自己被陷害了,绝对是。
  不过他的这个反应落在杨坚的眼里,只不过是又一个谎言而已。虞孝仁虽然当着皇帝的面也没有吐出半个字,可他不回答没关系,有许许多多的证据表明,虞孝仁参与到了刺案之中,甚至在其中居重要地位,毫无疑问,绝不会有错,而且虞孝仁虽然没有承认刺杀太孙的罪责,可他也根本没有否认过他参与其中。虞孝仁的这个表现,在杨坚看来不过是对于曾经解救过他的晋王的忠诚而已。因此,杨坚心里完全认定杨广就是刺案的幕后主谋。鉴于杨广在虞孝仁这件事情上的不坦诚,因此他现在也完全不再相信杨广的话了。
  “你太让我失望了!”杨坚摇头。
  “陛下,此事真有儿臣无关,儿臣绝不会谋害须弥的,请相信儿臣。”
  “事到如今,你要朕还如何相信你?”杨坚一脸心痛的模样。“以你的聪明,难道还不明白朕的心意,为何却要做出这样丧心病狂的事情?”
  “我是冤枉的,有人陷害儿臣,栽脏嫁祸与儿臣。”杨广失去了惯有的理智,徒劳的一遍遍的向皇帝解释着。可皇帝此时根本一句话也听不进去了,“你说你是冤枉的,被人陷害的?被何人冤枉,被朕冤枉吗?被何人陷害,难道是须弥自己找人刺杀自己来陷害你?那个虞孝仁你怎么解释,他是你一手从岭南救出去的,难道这样的人会来陷害你?还是说,你觉得所有的事情都是虞孝仁一个人做的,是他瞒着你做的,你一点也不知情?算了吧,朕虽然老了,可朕还没有老糊涂。”
  杨坚真的是气的不轻,尤其是对于杨广眼下的表现,如果他能光棍的承认,也许他还会高看他一眼。可眼下他的表现,只让他失望。他完全没有了平时的聪明冷静,变的惊慌失措。
  “你退下吧,朕现在不想再看到你。”杨坚不耐烦的挥手制止杨广的继续辩解,叫来侍卫:“护送晋王回府邸,严加看护。”
  一句严加看护,把杨广打落深渊之中,他脸色变的苍白无比,没有了半点血色。
  “陛下。。。”
  “好好反省,没有朕的旨意,不得出府,等候朕的旨意。”杨坚挥手,四名御前侍卫上前,将杨广请出大殿。
  殿中再次安静了下来,这个时候御座侧的屏风后,独孤皇后一脸痛心的走了出来,“陛下如何打算?”
  “朕也不知道!”杨坚长叹。 


第371章 发难

  夜幕已经降临,殿中点起一支支的巨大蜡烛,这些蜡烛里掺着名贵的龙涏香。随着蜡烛缓缓燃烧,散发出一阵阵沁人心脾的香味,给殿中诸人沉闷的头脑一些清明。
  皇帝依然高高坐在龙椅之上,可此时目光里透露出来的却不再是君临天下的那股君威,在太师、尚书左仆射、齐国公高颎的眼中,金殿还是那座金殿,龙椅也还是那把龙椅,可现在龙椅上的那个皇帝却已经不如从前了。皇帝的眼中布满鲜红的血丝,眉头紧皱,印堂发暗,目光里是一股浓浓的疲倦也失望之色。
  高颎身为首相以及三师之首的太师,位极人臣,尊荣无比,此时在殿中也有一把特赐的坐榻。这张特别御赐的坐榻,其实比不得自己府里的坐榻,更比不上他如今摆在书房里那把极喜欢的沙发。不过这坚硬的窄小的坐榻,坐在上面的高颎却觉得很是满足。金殿之上的特别御赐坐榻,重要的不是这个坐榻本身,而是这坐榻所代表的意义。本来已经被皇帝无情的赐出了中枢,被赋闲养老了。可如今终于还是让他抓到了机会,重新进入了这大兴宫甘露殿中,还在殿上拥有了一张坐榻,这可是前所未有的荣耀,就连这阵子得意无比的杨素,也从不曾拥有过这样的荣耀,此时杨素就在自己的面下侧首,不过他没有坐榻享受,只如柳述等重臣一样,在天子面前有一个蒲团软垫可以跪坐而已。一个是坐榻一个是蒲团,立即让高颍心里舒爽万分。
  我高颎又回来了。
  皇帝还是离不开我的,高颍心里得意的想。该死的杨素想要抢他首相的位置,妄想!
  “此事只怕还不能确定幕后之人就是晋王。”坐在高颎对面的司徒、尚书右仆射、越国公杨素皱着眉头提出质疑。对于高颎重新出山。今日还得以在殿上有了一张坐榻,他心里极不舒服。眼里时不时的瞥向高颎。此时的甘露殿中,只有三省的四位宰相,以及六部尚书参加,外加上负责此案的大理寺卿和御史大夫两人列席。这是极为重要的议事,所议的就是晋王杨广。
  皇太孙遇刺案,查到虞孝仁了,也顺着查到了晋王头上。到了这一步,三衙都不敢再继续查下去了,没有皇帝的首肯。这案子只能先到这一步。而杨坚现在也有点骑虎难下,虽然他心里也一直认为杨广有重大嫌疑,可真这么快就查到杨广头上,还是让他觉得难以相信。当了这么多年的皇帝,临到老了,杨坚也越发的喜欢猜忌起来。不管虞孝仁被暴露逮捕有多么的让人意外,单单就是事情到了这一步,该如何处置,也让杨坚为难了。
  究竟还要不要查下去。又如何处置,这都是相当麻烦的问题。更麻烦的是,经此一事,如何对待杨广。换储之事是否要重新考虑?
  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正是眼下这种局面。而骑虎难下,又正是杨坚眼下的心境。
  因为出了这件刺案。虽然眼下暂时只查到虞孝仁头上,可现有证据也直指杨广。杨坚暂时还没考虑到后面换储等重要的事情。但起码杨广已经牵连进了这个案子,因此。他第一时间便又把高颎给重新启用了。杨坚很清楚,杨素其实早已经跟杨广绑到了一起,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出了这个刺案,以后说不定可能会重新考虑换储的打算,因此杨素也不敢完全信任了,必须有个足够份量的重臣来平衡杨素,而原来他提上来取代高颎的女婿柳述,却还太年轻,资历和手段都不是杨素的对手。最终,杨坚还是把自己前段时间才费尽心思给赶出中枢的高颎,又给请了回来。不过表面上说,刺案本也是关乎朝廷的军国重事,尤其是牵涉到了杨广之后,让高颍此时参与进来,倒也与先前给高颎非军国重事不预的旨意也不矛盾。
  参与这次重要廷议的新任内史省内史令柳述立即反驳:“还不能确定?右仆射倒是镇定,都这个时候了,证据确凿,连那个虞孝仁都没有半句否认之言,右仆射还在说什么不能确定,这是自欺欺人吗?”柳述的话里话外都透着一股轻蔑,还有一股子得意。“只怕是右仆射有心想为晋王说话吧?”
  身为皇帝女婿,柳述娶了皇帝的第五女兰陵公主,本来说不论是太子还是晋王,都是他的舅哥内兄,可实际上,柳述未娶兰陵公主以前柳家就跟太子这边走的近。尤其是兰陵公主其实并非是初嫁柳述,兰陵公主初嫁王家,结果夫婿却早死,后来皇帝为兰陵重选夫婿,杨广向皇帝推荐了自己王妃萧氏的兄弟,这事本来也都定下了,可最后柳家却横插了一脚,通过太子的关系,最终柳述成了皇帝的东床快婿,如此一来,柳述自然跟太子更亲近一步,而与杨广之间便有了间隙。眼下晋王卷入皇太孙刺案之中,莫说已经有了一个有利的证据,就是没有证据,做为坚定的太子一党,柳述也绝不会放过这次的大好机会的。柳述虽然已经坐上内史令的宝座,可得陇望蜀,现在却已经盯上了仆射之位,高颎重新入中枢,柳述自然不会去打高颎的主意,自然也就想借机对付杨素,抢了他的右仆射之位。
  “虞孝仁虽然确是晋王从岭南带出,可晋王当初也只是念在主从一场的情份,加上虞庆则虽因谋反处死,可当时陛下不也查明虞孝仁并未涉及谋反因而后来才有宽赦发配岭南吗?晋王殿下只是用人不明,不察疏忽,才没有料到这个虞孝仁竟然会包藏祸心,为了报当年父亲被杀之仇,一直隐忍不发潜伏于晋王殿下身边,暗中图谋不轨,这次突起发难行刺太孙。实是胆大包天,万死难恕。”杨素不遗余力的为杨广洗地。事到如今,虞孝仁成了最大的一个麻烦。躲都躲不开,偏偏这个虞孝仁被捕之后连句否认的话都没说过。因此,如今唯一的办法就只能是这样解释了,虽然这样的解释显得十分牵强,可总比为那虞孝仁的所为承担的好。杨素很相信杨广绝没有派人刺杀杨林,到现在他也依然完全摸不清头脑,这个虞孝仁为何会卷入这个案子之中去,甚至案发后还有这样默认的表现。唯一的解释,就是这个虞孝仁其实早就暗中反水了。成了别人的死间。对方利死虞孝仁和杨广之间微妙的关系,相当高明的把晋王置于如今极为尴尬危险的处境之中。
  可这只是杨素的猜测,根本没有半点的证据。
  “越国公倒真是敢说,虞孝仁刺杀皇太孙是为父报仇,那他要报仇的话,刺杀晋王不是更有机会,为何却舍近求远,舍易求难的去刺杀皇太孙?况且,皇太孙刺案。仅出手的刺客就有三十六人,而且还动用了诸多军中弩器甚至还有攻城重弩,更别提天子脚下京城之中当街刺杀,以及那三十六个刺客更是严厉复杂。是八年前就应当已经死去的府军都督,而今却全成了哑巴刺客。越公倒是告诉某,一个虞孝仁哪来这么大的手段?策划的出如此计划。派出这么厉害的刺客来?”
  礼部尚书斛律孝卿也紧跟着向杨素发难,他原是民部尚书。不过最早却是北齐旧臣。而且在北齐之时,就已经是执掌中枢的宰相。还曾封王。后来将传国玺送给北周武帝宇文邕降周,入隋后,深得杨坚信任,仕途顺利,任礼部尚书之前,曾任纳言上士和民部尚书等重职。在朝中,他紧随着高颎的步伐,同样坚定的支持着太子杨勇,因此跟杨素自然也是关系不睦。
  杨坚感受到殿中的紧张气氛,在场的都是大隋朝廷的重臣。此时却已经是锋芒必露,白刃相见了。这并没有出乎杨坚的意料之外,早在召这些重臣进宫入殿议事之时,他就已经料到会有这样一个场面了。太子党和晋王党的争斗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而且严格说来,这个局面其实也是由他一手推动而成的。当初是为了换储,却又忌惮太子毕竟在位近二十年,朝内外早有许多重臣豪门跟太子利益捆在一起,因此才会大力提升杨素为相,用以来对付高颎等太子党,最终在朝中形成了以高颎为首的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