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兵贼-第1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江都,覆亡之日就在眼下,将军难道想和这无道的昏君朝廷一起葬送吗?”左天成被武安福咄咄逼人的话说的懞了,抽搐半晌才长叹一声道:“少帅啊,那你说我该怎么办?”武安福哈哈笑着上前握住左天成的手道:“将军当初就是我义父靠山王的得力部下,如今安福的少帅军草创,替天行道,推翻昏君,正需要将军这样的人才。如果将军不弃,可愿意和安福一起建立伟业?”左天成噗通跪倒在地道:“承蒙少帅看的起,左天成知道从前所为不和天理,从此愿意追随少帅,弥补之前的过失,为国家百姓效力。”武安福大喜,将左天成扶起道:“有将军相助,大事成也。”武安福得了左天成,安抚了泗水关的降兵,在泗水关修整了两日之后,精神抖擞的直扑黄土关而去。黄土关的守将孙德龙和孙德虎听说武安福连克三关,声势浩大,知道不能抵挡,索性带领人马,弃关而走。

武安福平白的得了黄土关,也不停留,继续南下。不到五日,连克数座州府,这一日大军来到了东岭关的西山口。东岭关是在群山之中的要道盖起的一座雄关,扼守住南下前往江都的通路。若想前往江都,或者攻下东岭关,或者绕路千里,横渡长江,迂回而去。武安福自然不会舍近求远,不过他知道东岭关的守将乃是跟随杨林南下的隋朝名将杨义臣,此人乃是隋文帝杨坚的养子。能征善战,武功卓著,多年来一直在西南边陲驻扎。武安福曾经因评定杨凉和杨玄感的叛乱而见过面,知道他的厉害。此时早早的将大军在距离东岭关六十里外扎下。六道探马和燕云十八骑飞马前去探查东岭关的防御。

燕三燕四身为燕云十八骑中的佼佼者,率领着六道中的谍报人员承担行军中的刺探任务。这次他们数十人分成十组来到东岭关前,所有的人都惊呆住了。眼前一座五里方圆的大阵,真可谓是深不可测,一眼望不到边。众探子唯一能看到的就是刀枪如林的阵中远处,一座三丈左右高的是帅台,在那帅台之上,一根十二丈高的大旗杆拔地而起,直冲云霄。燕三的见识稍微的高点,看到这大阵似乎分成几个部分,隐隐的有八卦之相。知道必定难缠,不敢靠近,带着众人飞马回去奏报了。

武安福接到探马的汇报,顿时明白过来,看来这杨义臣在东岭关前摆下了铜旗阵。一想到杨义臣的能耐,和这些他根本不了的阵法,武安福就头疼。上次帮助瓦岗山攻破长蛇阵,是因为巧合中得到了薛仁贵的帮忙,可这一次武安福军中无一人知道如何破阵。凭借武安福脑子里那一星半点关于砸旗杆的记忆,是根本不顶用的。所以当当杨义臣送来战贴,约武安福破阵之时,武安福和众将都铁青了脸,没一个有主意的。

武安福心知若是不接战书,士气必定受挫折,既然已经来到关前,不破杨义臣,难道要绕路不成?那样的话哪里还有脸面去面对天下人?因此武安福毅然的接过了战书,不过他倒是聪明的避谈何时破阵。尽管如此,面对无人知晓其中奥妙的铜旗阵,武安福还是一筹莫展。

武安福困在东岭关下铜旗阵前的时候,李密的风头正劲。他攻打下了兴洛仓,得到数以百万计的粮食,此时中原地区连续干旱,百姓缺衣少食,正是闹饥荒的时候。兴洛仓积存的粮食光凭瓦岗军,便是十年也吃不完。李密志在高远,自然不会吝惜粮食,当即开仓放粮赈济民众。一时间兴洛仓四面八方都是闻讯而来携子带女的饥民,他们汇聚成壮观的人流,由中原大地的各个角落,口耳相传,相扶而来。一座座米仓打开来,本来是隋朝囤积的粮食,如今被李密做了顺水人情,白花花的米从米仓里流出来。粮仓里的粮食任由百姓们随意领取,瓦岗军只在一旁大张旗鼓的招纳新兵,无人管理。百姓挨饿多时,哪里见过这种好事,取粮时总是惟恐不足。尽力多取,或用袋子,或用器皿,更有脱下衣服,系成包袱背米的。取是取了,可归途中却往往拿不动,百姓便将白米抛弃在沟渠之中。放眼望去,兴洛仓的附近,尤其是粮仓旁边的条条大路之上。到处积满了被遗弃的白米,有些地方厚达数寸,车马人畜往往从上面践踏而过,无人珍惜。还有百姓取粮后就在洛水边直接淘米做饭,身旁就是无数的粮仓,百姓便不爱惜。白米随水流失,洛水两岸之间,犹如铺上一层厚厚的白沙一般。

瓦岗占领兴洛仓后,秦琼,程咬金。单雄信,裴元庆等将领都被派出去四处攻克州郡,要将洛阳变成一座孤城。翟让奉命把守兴洛仓,他深知务农之苦,见百姓如此浪费,心里不痛快,前去告奏李密。

李密听了笑道:“翟将军多虑了,如此多的粮食,哪里浪费的完。便是再吃十年,也绰绰有余。你不必担心。”翟让还要劝诫,李密又道:“我们兵多粮足,攻克洛阳指日可待。将军只要尽忠职守就是了,他日不失为封侯拜将。”翟让哑然,李密身旁邴元真道:“翟将军,咱们这几日来,募兵二十万。如今瓦岗军有众五十万,睥睨天下,日后必定建立帝业,何愁这些粮草。你就不用担心了。”翟让叹息道:“今日之因,后日之果,你们好自为之吧。”说罢也不行礼,出门而去。李密在后看了,顿时不悦起来。邴元真一旁看了,忙道:“魏王,这翟让仗着自己是瓦岗初创时候的功臣,常常对大王有不敬的话语,我看他有反意啊。”李密沉下脸来,沉思片刻道:“此事暂且寄下,他毕竟是有功之臣,和秦琼他们同气连枝,不好就这么处置了。不过你要多监视他,日后若是再有不敬之语,就速来报我。”邴元真领命退下,李密喃喃自语道:“如今根基不稳,可要找个机会杀鸡给猴看才是。”李密大军在河南四处攻伐,刚刚从江南赶来救援洛阳的主帅王世充派出大将刘长恭去攻打。而在河东,李渊的大军也遇到了起兵之后的第一个劲敌。

霍邑关上,隋朝名将宋老生昂首站立。城下是李渊的两个儿子一个女婿所率领的大军,他们已经在此被阻挡了三天。宋老生武艺高强,精通兵法,此时坚守待援,等待着河东屈突通的援助。

李建成和李世民心急如焚,霍邑,就好像铜旗阵之于武安福,王世充之于瓦岗军一般,成为唐军挥之不去的噩梦。

第264章 霍邑关下

秋雨连绵,让人心烦意乱。李建成和李世民站在帐中,凝视着外面的飘飘细雨,忧心忡忡。

李建成忽然叹了口气,李世民道:“大哥为何叹气?”“诸事不利,只恐时间拖的太久,后方有变。回太原催运粮草的柴绍怎么也没回来,实在让人担心啊。”李建成道。

“大哥不必焦急,柴绍为人谨慎,运粮一事不会出问题的。”李世民道。

“话虽如此,这样的天气,咱们又该如何攻打霍邑?宋老生乃是隋朝鼎鼎有名的大将,武艺仅在宇文成都,杨林,鱼俱罗几人之下。想要赢他,谈何容易。”“会有办法的。”李世民这么说着,脸上却也闪现出少见的忧色。唐军一路凯歌来到霍邑关下,偏偏遇到连续的阴雨天气,不但攻打城池不得,粮草的供应也出了问题。前路不畅,后方也让人担忧。虽然李渊已经分别修书给突厥和李密,与他们结盟称臣,可是据说刘武周在突厥的支援下,正对太原蠢蠢欲动。如今太原只有李元吉镇守,众军兵的家眷财产都在,一旦有失,便会扰乱军心。至于李密,他如今纵横中原,刚刚击败了刘长恭的大军,此刻已经在洛阳城下驻军,和王世充展开了拉锯战。瓦岗军在他的带领下聚众近百万,声势浩大,世间罕见。若他由中原进军关中,唐军腹背受敌,也定然崩溃无疑。除了他们之外,名将屈突通的大军此刻就在河东,随时准备和宋老生夹攻唐军。李世民想起这些担忧来,竟然也随着李建成,轻轻的叹了口气。

“两位将军,大将军召见。”兄弟二人正苦闷着,有人来报。二人不敢怠慢,匆匆来到中军营帐,只见军中的各位主将都已经在了。李渊脸色阴沉坐在上首,见二人进来,便道:“你们来的正好。如今霍邑难以攻克,我召集大家来,是要问大家可有什么良策吗?”裴寂跨出一步道:“大将军,如今宋老生据霍邑,屈突通据河东,依靠天险,夹击我军难以攻克。李密虽然回信称与我同盟,实则此人忙于围攻洛阳,又不信任部属,不愿分兵。不过他奸谋难测,也要提防。而突厥人贪而无信,唯利是图,如今驱使刘武周,梁师都密谋太原。我军将士家属根本都在太原。以我之见,我们应当回军救援太原,以保根本之地。”李渊听了,点头道:“玄真说的是,我也是这么想的。我们应当保住根本之地,再谋图后举。”李建成和李世民一听,都急了,李世民上前一步道:“万万不可。”“哦?”李渊见儿子反对,略有惊异。

“突厥人见利忘义不假,不过他们和刘武周乃是互相利用,彼此并不能信任。岂能放心让刘武周攻占太原,在身边蓄养这样一个势力?如今我军虽然被秋雨困在霍邑,可是各路势力并没有闻风而动乃是因为我军自起兵以来,一路凯歌。深得民心,军力大涨,突厥也好,刘武周也好,屈突通也好,都不敢惹我军锋芒而动。倘若我军先自后退,不但军中将士疑惑,士气折损。宋老生屈突通必定尾随追击,突厥和刘武周必定攻打太原以胁迫,到时候才真是前进不得,后退不得,恐怕在座诸位都要死无葬身之地了。”李世民分析道。

李渊沉吟道:“你说的虽然有道理,可是我们困在这里也不是办法。”李世民和李建成听了,一起道:“一旦雨停,若不杀宋老生克霍邑,儿等愿以死谢罪。”李渊皱起眉头,摇摇头道:“不用再说了。修整两日,等雨一停,我们就退兵回去保卫太原。”他说完,也不等二人再劝,转身而去。

李世民见李渊离去,回身对李建成道:“大哥,你可同意我的话?”李建成点头道:“若是回军,必定遭致失败。”“那好,咱们一起去劝爹爹,叫他收回成命。”李世民拉起李建成的袖子,二人急步来到李渊的寝帐外。刚一到门口,门前亲兵拦住道:“二位公子,大将军已经就寝了,有什么事情,请明日再来。”李世民这才发现天已经黑了,他和李建成面面相窥。若是退兵一事传扬出去,军心思变,只怕再也无力回天。两兄弟看见对方眼中的绝望,一时悲从中来,李建成先控制不住,眼泪夺眶而出,哭道:“二弟,只怕此去往北,就是你我葬身之日。”李世民也动情的哭道:“大哥,天意若是亡我李家。你我有什么办法?”帐内李渊本来是想屏去二子的劝诫,此刻在帐内并没休息,一听到外面有人哭泣。寻声一听,知道是两个二子,心里感触,便叫卫兵把他们招进来。二人一进来见到李渊,一起跪下,痛哭起来。李渊怒道:“你们哭什么?”李建成道:“父亲,我义军以大义起兵,自当一鼓作气。进战则克,退还则散,一旦军心失散,敌兵追上,死期可待,孩儿等想起这些,如何不悲?”李渊听了,踌躇不已。李世民见他略有松动,忙道:“但请爹爹等雨停后,给我们三天时间,必定成功。如若不然,再回军太原也不迟。”李渊想了想,终于道:“好吧,只有三天。若是不行,便就回兵太原。”李建成和李世民大喜,拜谢了李渊,出帐去筹备攻打霍邑之事来了。

雨又下了两天,第三天的当口,柴绍终于带着粮队返回了。刘武周果然如李世民所预料的那样并没有得到突厥的援助,因此不敢贸然出兵攻打太原。不过,除了带回来这个好消息,柴绍还带来一个让李家上下都头疼的人来。

“大哥,二哥,二叔。”一个愣头愣脑的傻小子从他胯下那匹瘦弱的马上跳下来,嘻嘻哈哈的跟李建成,李世民,李道宗三人打招呼,满脸傻笑让人一眼就能看出来这孩子不太聪明。

“元霸,你怎么来了?”三人都是一惊。

柴绍一见三人狠狠瞪他,忙道:“可不怪我。你们一走,他在太原简直要翻了天,元吉管不了他。便叫我把他带来军中,有爹爹在,想必他也不敢捣乱。”李家众人看着眼前十四岁的李元霸,心里都是叹息。这孩子从小得了凉病,一直到五岁才被武安福逗引着说出第一句话来,在那之后,他也比别的孩子蠢笨一些,唯独力大无比。十岁开始,便叫人打造了一对铜锤,每天耍来耍去。如今长到十四岁,铜锤从最开始的三十斤一个涨到了三百二十斤一个,简直骇人听闻。他脑筋顽劣,只怕李渊一个,李家其他人力气敌不过他。只能处处相让,此刻见这个小煞神跑来,自然都不太高兴。

“大哥,你们什么时候打仗,能带我一个吗?”李元霸嘿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