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国色-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钟维民也被他的情绪感染了,悲愤地说:“我何尝不是这种想法,你看看当今的一些机关,人事关系相当复杂。不少公务员迷恋享乐,追名逐利,拿着纳税人的钱和政府的津贴不思感恩,一味地与有钱人攀比;能力超群,成绩显著者往往成为那些能力低下、道德龌龊、私欲膨胀者的眼中钉、肉中刺。”他狠狠地踢了踢桌腿,愤怒地说,“台立淮、汪意钟们深谙‘木秀与林,风必摧之’的真谛,他们依附道德水准不佳的个别领导,拉帮结派,造谣污蔑,用莫须有的不实之词诋毁优秀人才,制造事端。故意夸大并散布优秀者工作中的差错和个性弱点是他们惯用的杀手锏。”

钟维民气愤地继续说:“一些人的思想深处法制观念淡漠,甚至把行政领导负责制理解为就是自己说了算,从而拉帮结派、抬高自己、陷害别人。公务员考核中,获得优秀票高者几乎是那些不会对任何人形成威胁的一般能力者,或者就是那些心术不正、结党营私的小团体成员。政绩突出者很少能够获胜。”

“是的!”楚梅村深有同感地喊着。

钟维民没有停顿,继续说:“‘提了溜须拍马的,奖了无关轻重的,红了结党营私的,苦了任劳任怨的,亏了单枪匹马的’这也说出了我们局的现象。但是,我相信‘在一个人民的国家中还要有一种推动的枢纽,这就是美德。’我们不能把目光局限在监管局这块小天地,要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凡事要从长计议,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我相信,生活一定会青睐勤奋者。咱们不妨换个心态和环境。如今,政府实行‘双万’工程,我觉得可以尝试一下,也许机会就在眼前,如果能够抓住,说不定会有所转机。”

楚梅村非常伤心地说:“老钟,你不觉得在我们监管局机关工作时间越长失落感就越强烈吗?眼看自己年近不惑,再当不上处长就没有提拔的机会了,能够为社会做些什么的时间也缩短很多了。可我想做一名好公仆的愿望更强烈了。”

钟维民目光坚毅地说:“国家提倡依法行政,法治政府的进展也加快了。‘我深信只有有道德的公民才能向自己的祖国致以可被接受的敬礼。’我支持你去挂职,农村需要我们。如果能够离开这磨灭人性的环境,我也会毫不犹豫地奔赴农村,带领乡亲们闯出一条发展的新路子。”

楚梅村得到钟维民的鼓励,抑郁焦躁的情绪得到了缓解,慢慢地恢复了以往的自信。

5

工商贸易处是综合经济监管局举足轻重的处室,前四任处长先后被组织提拔到其他单位担任副厅级领导职务,可算得上晋升机会并不多的综合经济监管局干部的摇篮,也是这个局所有公务员挖空心思想去的理想处室。

现任处长苏武志却很不开心。到任一年来,他费劲心机,却迟迟难以打开工作局面。他怎么也想不到,过去风光无限的鸿飞公司常务副总经理会不适应新的岗位,曾经屡试不爽的“一蒙,二坑,三讹诈”的手法在这里会完全失灵。从前任处长武建林那里学来的皮毛并没有吃透,生搬硬套的后果就是使企业一个个地远离行政监管。

苏武志那套非驴非马的机关管理方式实在离谱,经济监管秩序混乱不堪,违规进出口问题严重,企业安全质量事故频繁出现,甚至发生了“9·12”公交车颠覆,造成7死9伤的恶性事故。市政府几次黄牌警告综合经济监管局,多亏才智过人的钟维民措辞准确,又有恰到好处的辩解材料,才帮助他渡过难关,侯石嘉多少也流露出了用错人的无奈。不过,侯石嘉的秉性就是从来也不承认自己的错误,固执己见的个性促使他没有放弃对苏武志的支持,这也使苏处长逃过一劫。

如今,面对政府机构改革中将采取竞争上岗的方式重新任用处长,苏武志心里没有一点儿底,失去心理优势的他现在心情糟透了,不免有些忧心忡忡。原本胆大妄为的鸿飞公司常务副总经理什么时候忧虑过,过去做购销员和副总经理时是多么威风,他根本没有把局机关处室和事业单位当回事。

现在,苏武志终于明白那时的光鲜,完全在于鸿飞公司能给监管局带来较大的经济利益,而且公司管辖的职工人数众多,综合力量最为强大,也是监管局年终干部考核的票仓。况且,总经理余飞翔与局长侯石嘉分歧较大,侯局长看中苏武志的就是他能牵制总经理的作用。这次,他才感觉到历任局长实行双重标准管理全局,鸿飞公司只不过是一副好牌罢了。这次,又有钟维民、楚梅村这些德才兼备的人参与竞争,能否保住处长位子心里更加没有谱了。回想过去的荣耀,心情更加郁闷,他已经有打退堂鼓的想法了。

去年秋天,苏武志从市委组织部干部处当副处长的同学那儿得知,武建林要到城市墙体材料推广中心当副主任。他觉得这是个好机会,凭借着前几年停薪留职时学到的下三滥手法,很快就取得了武建林的认可。他们密谋邀请侯石嘉和他俩的铁哥们人事局长郑述德到风暴角大酒店吃饭。

饭桌上几个人这个劝,那个敬,六个人喝下四瓶五粮液。侯石嘉一人喝下了一斤半白酒,有些糊涂了。郑述德趁机推荐苏武志接替工商贸易处处长职务,武建林也在旁推介苏武志是科班出身,很有胆量,脑子灵活,很会来事。武建林坚定地说:“侯局长,苏武志有胆有识,谋略过人。如果让他担任工商贸易处长,一定能做好经济监管工作,更重要的是能够搞活全局经济,给大家带来不错的福利待遇。你就放手让他干吧,他肯定是个能超过我的人才。”

郑述德“哈哈哈”一阵大笑,风趣地说:“谁都知道老侯喜欢人才的,这个我是早有耳闻的嘛。想必对小苏的安排他早就心中有数了。”

侯石嘉心里说:哼,你们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我老侯!自己的部下我最清楚,怎么能把个劣迹昭著,假借监管局的名义大搞企业排行榜,对企业伸手要财物大肆敛财又色胆包天的苏武志说成是天上掉下的白猪娃——缺物。我倒要看看他们这出戏怎么演,我来个假亦真来,真亦假。于是,假装喝糊涂了,既不说话,也不点头。几个人看到这样,心里不免有些泄气了。

苏武志一咬牙,只好拿出最后一招,舌头发硬地说:“各位老板,风暴角的洗浴环境很好,咱们今天洗桑拿浴怎么样?”没想到这回歪打正着,这正中了郑述德和侯石嘉的下怀,他们一起点头称好。

苏武志打电话给一块儿做过销售员的狐朋狗友、现在是风暴角洗浴中心的总经理刘大忙。他郑重其事地说:“大忙,今天晚上把最好的小姐送给各位老板,把他们服侍得舒舒服服,不要考虑钱的问题。如果哥的事办成了,我是绝不会亏待你的。”

“好的。这不用你老哥操心,苏哥的吩咐就是圣旨。保证一切让他们满意。”一表人才的刘大忙流里流气地发着誓。

不一会儿,刘大忙领着一群衣着时髦、风情万种的风月场女子来到苏武志的面前道:“苏哥,你觉得她们怎么样?如果大家不满意,兄弟我打电话,让‘快活林’赵老板给咱送过来几个俄罗斯小姐。”

苏武志一看这些小姐年轻、漂亮、水灵、风骚,很高兴地道:“我看不错嘛,一会儿让老板们看了再说吧。”

“没问题。你们尽管玩儿,这事包在兄弟身上了。”说完拍了拍胸膛,毕恭毕敬地站在苏武志旁边。

娱乐厅里的其他客人看了不禁纳闷,这个不可一世的恶霸刘大忙,怎么在苏武志面前表现得百依百顺?

6

台立淮独自坐在饭厅,两盘花生米和猪肚子做下酒菜,郁闷地喝着酒想心事……

台立淮是有道行的人。他出生在秦岭脚下潘溪佛教盛行的西丈寺村,背靠著名的兴善寺。据说菩萨经常显灵,保佑十里八乡五谷丰登,人民安康。村里人对佛像顶礼膜拜,信奉有加,香火旺盛。男人们经常到寺院从事体力劳动,女人们则念经烧香,缝补浆洗。经常服务寺庙的人自称居士,自觉高人一等。

台立淮的父母是兴善寺俗家弟子,每年去住庙,接受和尚的教诲,享受住持僧的真传。小时候,人们私下里骂他妈妈与住持方丈关系暧昧,有人说他是住持僧的私生子,背地里叫他“小沙弥”。不过传说归传说,台立淮的脸型与父亲和住持僧的脸型都是扁长“国”字型,也不好分辨。稍微大了一点,自己照镜子,发现眉眼十分接近住持僧,尤其是那满脸横肉上的三角眼和大嘴下一颗大黑痣简直就是主持僧的翻版。从此,深信自己有仙根,是佛家后人,一切自有佛祖保佑。附近十里八乡都说他从小就是远近闻名的死狗赖娃,跟村子里的“长舌男”朱三学会了拨弄是非的勾当,人们说他是当地的祸害。也不知这些事是怎么传到当铁路工人的爷爷那里的。老人家为了使孙子走上正路,不再殃及乡里,就提前办理了退休手续,假称他是小儿子,把刚满18岁的他安排到铁路上当了工人。

离开了家乡到新的环境工作,加上铁路行业半军事化的管理制度使他的性格有所收敛。因为个子大,有蛮力,劳动起来一个顶俩,多次受到表彰奖励,火线入党。结婚后,妻子在老家帆布厂上班,两地分居的生活带来很多不便,于是,靠远房表舅帮忙,调到雄鸡冶金厂当了一名炼钢工人。1990年,参加高考上了雄鸡市委党校党政干部基础专修科,学习两年毕业后回厂,转为干部到厂宣传部工作,一年后担任了车间主任。

冶金厂因经营不善破产,凭着在《市场信息报》上发表的几篇“豆腐块”文章,再加上善于吹牛,台立淮被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当做人才安置到综合经济监管局工作。

办公室主任看了档案,就安排他管理监管局的公章。这本来是很正常的工作安排,可是,他以为大权在握,对其他处、室和局属事业、企业单位的领导同志态度蛮横,盛气凌人,大家对他都颇有微词。

后来局长办公会议一致决定,将台立淮调离办公室,到计划统计处(调查中心)工作,承担统计分析任务。

他听说到计划统计处(调查中心)工作,当时就懵了,饱满的情绪一落千丈,一个五尺大男人竟然回到办公室趴在桌子上哭了整整一个上午,临下班时把局长马平生堵在办公室讨说法。马平生局长说:“办公室只能把人惯成万金油,现在领导觉得你是个人才,考虑你去计划统计处熟悉业务,将来组织上有任用。”

他听后心里很高兴,愉快地到新岗位上班。安分了半年,统计工作搞得还算过得去,能力一般的他也在《华西信息报》上找人发了几篇统计分析,虽是他的名字,可是文章几乎是编辑重新写的。有了这点儿小的文字见报,他的尾巴又翘了起来,开始了串门子、拉是非的生活。不是给比自己小的干部分析局势,指明谁会影响他们进步;就是散布局长的是非,口口声声说马平生局长没有他入党时间长,水平不行。在党风廉政座谈会上,说有管理职能的处室不廉政,如果都能像我们计划统计处,那就没有必要进行廉政警示教育。

台立淮的非正常行为搞得全局人心惶惶,人们都有意地疏远他。他觉得自己是怀才不遇,善于投机钻营的性格让他不断调整拍马屁手段,警犬似的嗅着改变生存环境的机会。他要抓住政府机构改革实行竞争上岗这个机会往上爬。

7

汪君伍呆呆地坐在卧室里面,对着宽大的床上几张存折和银行卡发愣,对于自己屡试不爽的招数是否依然有效,心中也没有个底。

他是从西北某部基地转业到地方工作的团级干部,在乡镇背景较为复杂的工作环境中,也受过一些波折,人生曾经陷入低潮。好不容易从县里调到市监管局,也曾安稳了几天。没过多久,发现局里帮派势力很大。为了能在这个机关站住脚,他削尖脑袋挤进了陶小曼的圈子,想方设法取悦她,甘当打手,参与诬告优秀干部。监管局的人背地里都说,汪君伍就像大烟瘾君子似的,官瘾很重。可是不管别人说什么,他觉得重要的是要权力,可以吃香的喝辣的。想到这里他不禁放声大笑……

当年转业回地方后,不甘心做人下人,他多次找到县委组织部,要求落实领导干部待遇,闹得县委书记心烦,就派他到人口最少的偏僻乡工作,可他刚当上乡人大主席没几天就出事了。又靠远房姑父王副厅长帮忙,调到市级机关上班。他没闲着,一直找有关部门要求落实待遇,靠请客送礼的手段和陶小曼的推荐,侯石嘉才安排他到业务处室当了助理调研员。

侯石嘉碍于自己白鹿原老乡、周雍省卫生厅王副厅长的面子,给汪君伍安排了一个不错的岗位。可是,他觉得不满足,最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