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国色-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认证评比有关的人各取所需,皆大欢喜。

台立淮不失时机地到综合监管局各领导之间游走,把自己的思路慢慢地渗透给各领导,成为他们决策的依据。局长办公会议研究决定全市经济质量运行认证评比工作由调查中心承担,台立淮全权负责,接受汪俊民指导,有什么问题可请示瞿昭仕决定。这样原来的经济质量运行认证评比委员会形同虚设,在其他委员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全市经济质量运行认证评比活动大功告成。原计划九个优良单位由于台立淮等人的暗箱操作难以满足要求,而增加到十五个,运作较差的五个单位付出的也不少,应当得到安慰。台立淮和瞿昭仕商量后,提请侯石嘉同意增设五个“经济质量运行认证评比优良单位提名奖”。于是,台立淮执笔撰写《雄鸡市综合经济监管局关于表彰全市经济质量运行认证评比优良单位及提名奖单位的决定》,由副局长瞿昭仕复核后,送给侯石嘉签发。

周五,阳光明媚,全市经济质量运行认证评比优良单位表彰大会在民众百货大厦门前的广场举行,气球飘扬,锣鼓喧天,彩旗猎猎,乐队助兴,人头攒动,文艺表演把大会推向顶点。表彰大会由瞿昭仕主持,侯石嘉发表热情洋溢的致辞,王忠义宣读《雄鸡市综合经济监管局关于表彰全市经济质量运行认证评比优良单位和提名奖单位的决定》,并宣布了15个优良单位和5个提名奖单位的名称,会场锣鼓阵阵,鞭炮齐鸣,市委常委副市长胡彩凤、人大副主任王建才、政协副主席寿红宝、军分区司令员金方鼎为优良单位发放了牌匾和证书,政协副秘书长、军分区参谋长以及监管局局长侯石嘉为提名奖获得单位授奖。

周一早晨,台立淮带着胜利的喜悦,迈着八字步走进办公室。他坐到办公椅子上,懒散地拿过《夏贾早报》浏览着,不时唾沫星子乱飞地发表评论。

在一旁实在看不下去的老主任开口说:“小台,人家都在忙着准备竞争上岗的事,你不着急?”

“处长,你说这回能够公平吗?”台立淮放下报纸,故意说。

“大家都在公平竞争,只要你有能力,群众基础好,就有希望。不过,也要看你的造化和是否有贵人相助了。”

一听老处长说“贵人”,台立淮不禁想:经济监管局的侯石嘉算不算得上是自己的贵人呢?

当侯石嘉在综合处寻找可以为自己利用的人时,台立淮傍上了这位副局长。那时,综合经济监管局和所有部门一样车辆很少,局长们大多骑自行车上下班。家属院到政府大院也就是两三公里的路程,侯石嘉在县上习惯了坐车,没有车就有些不习惯,他又不喜欢骑自行车,所以经常步行上下班。同志们几乎全部骑自行车上班,只有个别女同志步行。侯石嘉经常一个人步行,显得很孤独。

台立淮也就瞅准了这个机会,经常骑车带侯石嘉上班。后来,由于两个人身材高大,体重都不轻,自行车难以承受,他们就一块儿步行。台立淮推着自行车一边走,一边编排局长们的不是,议论其他人,侯石嘉多数时候都是听众,这样一走就是两年。直到侯石嘉与陶小曼关系暧昧,他们一起走路的机会才少了。

侯石嘉从东南亚回来,开始有了想法,他希望马平生离职,给自己留下位子。他就开始找马平生的问题,马平生胆子小,从经济问题上无法打开缺口,也不好色。但皇天不负苦心人,一心挤兑马平生的侯石嘉终于找到了机会。

全国清理干部多占住房的运动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马平生心肠较软,清房时包庇干部,蒙混过关。这下侯石嘉有了机会,台立淮一直记着黑账,侯石嘉一号召,他立即写了揭发举报信,侯石嘉修改、打印、匿名发出,组织一调查基本属实。马平生离任,侯石嘉却没有接上班。荣德政出任综合经济监管局局长,台立淮彻底投靠侯石嘉,和陶小曼姐弟相称。

荣德政调离,侯石嘉终于美梦成真,当上了梦寐以求的综合经济监管局局长,陶小曼立马成为红人,开始了被人们私下嘲弄的综合经济监管局“参谋长”生活。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台立淮、苏武志们这类角色就围绕在了陶小曼周围,不是请她吃饭,就是送她化妆品、首饰、衣服,人前人后蜂拥在陶小曼周围,鞍前马后充当她的拥趸,亲切地尊称她陶大姐。

有道是君子好义,小人好利,没有才能的人最大的特长就是拍马谄媚,能力出众者往往傲骨铮铮。兢兢业业的钟维民、楚梅村屡受压制,陶小曼、台立淮这些“群小”受到重用,这就是侯石嘉继承的中国千古官场的特色。

钟维民能力超群,为台立淮撰写了不少汇报、总结,包括个人考察材料,按一般人的做法就是不说好话,也不至于拆台。可这个台立淮为了自己的目的,经常教唆陶小曼说:“姓钟的能力强,工作热情高,成绩卓著,威信高。如果让他这样顺利下去,我们就黯然失色,监管局就没有我们的机会了。咱们一起找出他的弱点放大,在局里广为传播,你也多给局长吹风,‘三人成虎’,说得多了他就臭了。也就不会成为我们工作能力差的参照系,我们就有机会了。”

陶小曼觉得很有道理,于是定下盟约,寻找机会、想方设法打击工作能力不错的同志,有意抬高自己。也是应了“人凑人高,人灭人低”的周雍民谣,陶小曼的哥们儿、姐们儿的机会果然多了起来。这些人得到陶小曼的福荫,不是入党,就是获得各类先进个人、优秀公务员称号,有的还被提拔为调研员、副处长、副队长,总之这些陶氏兄弟姐妹们都获得了好处。

这次竞争上岗,台立淮能否分到一杯羹,还要看侯石嘉的意愿,以及陶氏兄弟姐妹们是否推波助澜了。

8

中K合资企业东K焦碳冶炼厂使用劣质材料储存煤气,发生储气罐大爆炸事故。炸死2名操作工,烧伤了3名工作人员,泄露出的煤气让许多工人及其家属中毒。经过市急救中心全力抢救,伤员病情基本稳定,中毒者转危为安。

爆炸事故的发生,劳资双方固有的矛盾爆发,引发了较大规模的劳资冲突。资方和处理事故的监管局工作人员根据一贯的做法,没有实行有效的疏导,而对工人实施高压政策,强行要求工人复工。本来就一肚子气的工人们不干了。他们扣押了资方代表和监管局前来处理事故的工作人员,强烈要求综合监管局领导前来企业,派出政策水平高、精通法律、客观公正的人来处理这次事故,给工人一个满意的答复。侯石嘉思来想去除了钟维民,其他人难当大任,可是,现在监管局工作的确离不开他。侯石嘉只好召开全体人员大会,号召处级干部报名,并把这作为机构改革中干部任用的重要条件。

陶小曼、苏武志、钟维民、鲍志良、台立淮、汪君伍、胡万民立即报名,强烈要求前去处理这次事故。

☆‘文‘☆;

☆‘人‘☆;

☆‘书‘☆;

☆‘屋‘☆;

☆‘小‘☆;

☆‘说‘☆;

☆‘下‘☆;

☆‘载‘☆;

☆‘网‘☆;

侯石嘉很高兴,激动地说:“我们局的干部素质就是高,在确定处级干部岗位人员去留的关键时期,能够积极要求到艰苦的地方去工作,这值得称道。我们研究后将确定一名同志和王忠义同志前去处理。请大家安排好家里和办公室的事待命。”

钟维民觉得这个问题非常严重,必须慎重对待,既要维护工人的利益,又不影响对外合作和招商引资的大局,避免引起不必要的国际争端,维护我国的对外形象。这个人选应当知识丰富、处理问题冷静从容、大胆心细、责任心强。想想局里的这些人,他觉得自己应当出马才可能解决问题,就报名要求前去。其他人各怀鬼胎,报名只是做个姿态,没有谁真心愿意去淌浑水。现在听了局长的话,一下子傻了眼,生怕任务落到自己身上,想方设法找侯石嘉局长说明理由,推荐别人。

苏武志首先找侯石嘉申述自己的理由说:“我们工商贸易处业务很多,企业登记时间紧迫,任务繁重。最近,企业的经济问题不少,副处长被组织部抽调参加‘三讲’教育,人手紧张。局长,为了不影响工作,能否给我们从县区借调几个同志,我们力争把工作干成全省监管系统第一流。”

侯石嘉心里说:这小子,不愧是小流氓出身,不愿意去,又不明说,在敲边鼓。你不是与瞿昭仕关系密切嘛,看来得敲打敲打了。就说:“小苏呀,你的能力摆在那里,游刃有余,看风使舵是你的强项,我相信你能够处理好这次事故。你们处的调研员、助理调研员水平完全能够独当一面,不像综合处只能靠钟维民,老王年龄大了,其他人撰写材料的水平有限。其他几个处长处理问题能力欠佳,我看好你处理问题的能力,不要谦虚嘛,你与其他局领导不是也相处得很融洽嘛。”

苏武志听了局长这一席话,心想:局长怎么消息这么灵通?那天的事知道的人很少,王老板、瞿局长不会说。那么,只有自己的那几个哥们儿,这些东西从来都是靠不住的,台立淮就是一个反复无常的小人。我之所以与他们来往密切,考虑的是在单位有自己的势力范围。虽说他们素质不高,但是,在和别人竞争的时候他们的票是投给自己的,这一点也就够了。不过,在这次监管局中层干部竞争上岗的紧要关头自己可不能离开呀。于是就说:“谢谢局长对我的器重,我很感动,我决心前去处理问题,为您分忧解难。”

侯石嘉脸一沉说:“小苏呀,我纠正一下你的说法,处理问题是组织的需要,不是为什么人的问题。我叫你来,不是谈派谁去的问题,是想听听你的意见。”

苏武志思索了一会儿说:“这个问题很棘手,向着外商,工人不答应;偏向工人,有可能引起国际争端,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我觉得陶小曼同志是最合适的人选,她做供应办主任这几年积累了应对群众事件的经验。听人说她在作竞选能源处处长的准备,处理好这个问题,她做能源处处长就没有任何争议了。”

侯石嘉语气平缓地说:“小苏呀,你的意见很好,我会考虑的。回去做好工作,同时加强宣传力度,你们处工作做好了,我们局就有希望了。至于派谁去,要等班子研究后才能决定,不要对别人说什么,也不要人云亦云。要学会分析和判断事物变化发展的规律,透过现象看本质,任何时候都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另外,不要随便请人吃饭喝酒,这样影响不好。”

苏武志听了这一席话,觉得侯石嘉果然厉害,后悔自己犯了爱耍小聪明的毛病,如此看来,监管局将来还是侯局长执政,于是开始盘算着对策……

谨小慎微的产品质量监督处处长鲍志良本来就没有多大本事,如今内心非常矛盾。不报名吧,正好验证了人们说他就是有了权力也干不出什么名堂的说法;报名吧,自己的能力摆在那里,如果接了这个烫手的山芋,就像手背上嵌了个螃蟹吃也吃不得,甩又甩不掉,搞不好连现在处长的位子也丢了。何况即将开始的机构改革要竞争上岗,必须准备演说材料,自己的本事就那么一点,得提前下手。如今,局长把话说到那个份儿上了,自己硬着头皮报名响应,心中压根儿就不敢去。他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忧心忡忡,趴在办公桌上苦苦思索良久,来找侯石嘉。

侯石嘉看到猥琐的鲍志良,心里说:这种人也想做领导,真是自不量力,也不打着灯笼照照自己,当年也不知怎么当上处长的?心中看不起归看不起,不过表面上不能流露。于是,他不愠不火地说:“鲍处长,有什么事吗?”

鲍志良颤声说:“侯……侯局长,我觉……觉得处理焦化厂的人要选好,这可是关系到稳定的大事呀。”

侯石嘉轻描淡写地说:“谢谢你的提醒,你的意见很重要,我会考虑的。”又故意吓唬鲍志良说,“我看你就不错,可以处理这个问题嘛。”

鲍志良听到这句话如同五雷轰顶,脸色煞白,全身发抖,好久没有说话,缓了一会儿也豁出去了,站在原地脸上挤出笑容,声音很低地说:“局长,我去可以。但是我觉得要处理这种棘手的问题,我们局有更合适的人选,他们与王局长出马,很快就会有结果的。”

侯石嘉故意问:“那么,你觉得谁最合适呢?”

鲍志良听了这话,知道不会派自己了。矮墩墩的他双脚在原地跳了跳,也顾不上考虑其他人的利益了,不假思索地说:“钟维民、陶小曼都可以。不过,我认为钟维民是最合适的人选。他是政府大院处理复杂问题的高手,一定会圆满完成任务。”提起陶小曼是为了讨好侯石嘉,推出钟维民才是解脱自己的真实目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