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岁月静好 现世安稳-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年明崇祯皇帝杀袁崇焕,甚至被后人说成是自毁长城,事实又真的是如此吗?朝代的更迭有如日夜的交替,恰好崇祯的江山辗转到了黑夜,行至危崖绝壁,谁还能力挽狂澜?此时的长城成了明朝不攻自破的道具,它是一条真正沉睡的巨龙,需要时代的风云将它唤醒。凝固之后还会冰释,涅槃之后更加年轻,我们当以清醒、理性的思想来看它无悔的今朝、当世的辉煌。

都说不到长城非好汉,当你伫立在城墙,看群山起伏,巨龙蜿蜒,难道你就真的成了英雄吗?这样的太平盛世,实在让人珍惜,乱世之中,要登长城,需经历多少血腥的搏斗,刀断剑残,也未必可以站立于此,看神州大地一片豪迈。如今你不仅可以大步流星地攀越长城,还可以对历史高谈阔论,甚至可以对着茫茫河山高呼,你是英雄,因为你登上了长城,你踩着巨龙的身子,俯视朗朗乾坤。

是,这当然也是英雄,做英雄未必就要流血牺牲,这是一个可以脱去征袍、醉心游览祖国疆土的年代。回探过往,当年秦、赵、燕在北方修筑长城,是为了抵御匈奴、东胡南侵。而今的长城,是存放古老民族记忆的地方,是维系进步文明的纽带,它以龙的长度丈量历史,它以龙的精神屹立东方。所以,你可以放声高歌,青山的回荡是掌声,黄河的咆哮是喝彩。

一座万里长城,是一部文化史册,你两手空空而来,却可以满载而归。然而长城又是一部无字之书,摆放在中国北部辽阔的桌案上,让看风景的人带着心灵来解读。你触摸到的城墙、箭垛、烽火台就是文化,那些厚实的建筑、精妙的布局,以及雕饰和绘画都是艺术。还有飘荡在风中,吟咏着“秦时明月汉时关”的诗句,高挂在云端的水墨画卷,都在告诉你这古塞雄关的壮丽与庄严、这九州大地的辉煌与博大。历史是明镜,再扑朔迷离的故事都可以照得清朗,它将长城这一路铺陈的变幻风云,都照得透彻、明白。

人生是一种挑战,而万里长城会激励你心中的血性与英雄气概。这条巨龙,因为沉睡太久,岁月在它身上雕琢了太多的痕迹。远眺时,你看到它巍峨壮观,霸气嶙峋;近观时,你看到它鳞片剥落,厚重沧桑。尽管长城横跨穿越许多省市,而北京在世人心目中却是离长城最近的一座城市。这是个生长帝王、英雄辈出的城市,浓缩了中国历史最精华的往事。

至今八达岭长城还有后人不断地在增添新砖,修补被时光风蚀的印记。只是修补之后,还能复原到从前的模样吗?长城是历经不同朝代建筑锤炼而成,想要回复当初,除非时光流转。历史上有相似的故事,却没有相同的战争。怀旧是人生的美德,创新却是精神的超越。长城曾经义无反顾地保护着华夏儿女,如今它同样也可以享有中国民族至高无尚的尊荣。它是王者的象征,是英雄的象征,是民族的骄傲,也是中国人的骄傲。

长城就像一条凝固的河流,它的沉默,不是落后,不是保守,更不是封闭,而是一种深邃的坚韧,静静地守护古老文明。当知无声之地胜有声,不留名处自留名。而与之遥遥相望的京杭大运河,反而被光阴冷落,已不见当年百舸千帆的繁华景象。同为君王,秦始皇力扫六国的霸气远远超越了隋炀帝荒淫无度的罪恶,然而隋炀帝开拓大运河的浩大工程并不输于秦始皇修筑长程。尽管动机不同,却给后世的繁荣鼎盛带来近乎相同的意义。

有时候,对与错、兴与衰之间有着模糊的界限。浩浩天下就如同一盘棋局,一着不慎,满盘皆输。有多少完整的破碎,就会有多少柔软的刚强。当隋炀帝梦着江南水岸、冷月梅花的清越,秦始皇却怀念大漠边疆、层云万里的豪情。无论成王败寇,都散作漫漫烟尘,在历史的天空划上深浅不一的句号。

在这座无字的城墙上,你还能触摸到什么?透过石头的寒冷去触摸帝王的温度?透过古砖的纹络让流逝的历史重演?大概有许多种声音在叩问,这伟大深厚的长城,有一天也会逃不过命运的诅咒,在激浪的历史风云里轰然倒塌吗?我们当以理性坦荡的心态面对沉浮,顺应自然。要相信,这世间还有不死的魂魄,如那些封锁在时光里的英雄,如这条蜿蜒于青山之颠的巨龙。

岂不知,卧薪尝胆之后,又可以指剑问江山,煮酒论英雄。

圆明园绝响

每一个来到圆明园的人,所看到的都是相同的风景,那就是一片被战争烟熏火燎后的断垣残壁。当然,这是用眼睛肤浅地去看。如果用心灵深邃地去看,看到的则是一座海市蜃楼。时光是幻影,可以让记忆破碎,也可以让记忆重合。≮我们备用网址:。。≯

这座曾经被赞誉为“万园之王”的圆明园,从失火的那天开始,就在历史的心口烙下了不可磨灭的伤痕,连同北京城乃至整个中国都被灼伤。你脚下的石头还留有被烈焰焚烧后残余的温度,空旷的原野含有一种被掏空的清醒。弥漫在圆明园上空的烟火,呛得你不能纵情快意地思想。有时候,做一个深邃的人,却不如做肤浅的人淡泊沉稳。

圆明园曾经是一座富丽堂皇的人间天堂,可是天堂失火了。失火后的圆明园是一盘散乱的残局,昔日的帝王在这里负伤而逃,还有谁可以反败为胜?它不再绝世独立,不再国色天香,被毁了容颜的那一刻开始,就注定不能倾城倾国。一位脱去了龙袍、摘下了王冠、丢失了权杖的帝王,还能君临天下、叱咤风云吗?上苍夺回了他呼风唤雨的权力,从此连做一个平民百姓的资格都没有了。也许曾经拥有王者之风的圆明园,不屑于做一个平凡人,活着时辉煌鼎盛,死去也要灿烂成灰。

当你为它惋惜,为它心痛,为它悲愤时,它却傲然地清醒着。玉石俱焚之后,残梦犹存,所以它一点也不孤单。在风烟平静的日子里,守着这片废墟,守着空中楼阁,任世人感叹追忆,甚至想方设法地想要破镜重圆。这是历史上一次漫长的月蚀,只是沉沦过后会有更清澈的月明。

都说云烟过眼,可是分明可以在堆砌的石头上找寻到往事遗落的影子。这一片广漠的空间,依稀还能闻到残余的王气。奇珍异宝被洗劫一空,雍容华贵被残缺、破碎取代,流干了血的圆明园,只有灵魂没有被掏空。在尚存的灵魂里去搜寻昨日光影,让枯朽的圆明园在如水的记忆中渐渐丰盈。

圆明园,诞生在康熙年间,成长于雍正王朝,风华在乾隆盛世。雍正帝还对“圆明”二字有过明澈的诠释:圆而入神,君子之时中也;明而普照,达人之睿智也。喜欢看林海雪原、大漠风情的满族人,一时间住进紫禁城,被红墙绿瓦禁锢,心生厌倦与烦闷。于是广征田地水域,在京城郊外修建园林。

圆明园建在北京西郊,一块园林荟集之地,仿佛隐藏了皇族的龙脉,令各代帝王倾心钟情。当初建园的康熙帝并不会想到圆明园会演绎到那样繁盛的景况,更料想不到,百余年后的大清盛世会遭遇这样一场劫数。水满则溢,月盈则亏,来时如潮涌,去时如潮灭,这场不可一世的浪潮在乾隆盛世得到空前绝后的满足,也是在他的王朝里逐渐消退的。如今我们只能在历史的图腾上重温那段圆明春梦,流年能给我们的就真的只有这么多了。

历史的涛声依旧,划桨而来,一定可以打捞起沉陷在时光深处的碎影。伫立在废弃的石头上,抚摸西洋楼遗痕,透过浩荡的长风,将圆明园碎落的记忆组合。不复存在意味着曾经存在,只要你带着一颗圆融的心来,就可以将堆砌的碎石、伶仃的旧物在心中复原,复原成当年的旷世盛景。

圆明园,是一座集欧式园林和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于一身的皇家园林。有著名胜景四十处,吸纳天下园林之精华,采撷自然万物之妙味,蕴含世间风云之情韵,其传奇与神圣、宏伟与壮观之处是用文字与画笔都无法丈量的。只有透过豁达明朗的思想,穿越精神广阔的领域,才能看尽天下物事,看尽圆明园风光。

你看到一座海纳百川的万园之园,又怎能不惊叹于民族文化的博大与精深?是用怎样鬼斧神工的技艺才能创造雕琢出这般独立于世的园林?在残败的烟云里,并不能忘记它当年有过的鼎盛和富饶。或许只有康乾盛世才会有这样坚实的气魄,用黄金研成水墨,泼洒出一片璀璨的天空。

拂开阻挡在眼前的荒草斜阳,圆明园已在无数游客的热忱召唤下魂兮归来。勤政亲贤殿里还看得到雍正帝低头批阅奏章的身影,这位信奉佛教的君王可曾在蓬莱瑶台修道参禅?那金碧辉煌的西洋宫殿里可是乾隆为香妃建筑的爱巢?这位冷艳绝色的佳人被囚禁在一场皇室繁华的梦中,直到死去,灵魂还能散发出奇异的芬芳吗?

黄花阵里,一盏盏莲花灯照亮了大清煌煌的天空,当乾隆帝沉醉在迷宫的愉悦里,又可曾猜测过世象的迷离?在王朝风华的巅峰,纵是帝王也不能未卜先知,他所能做的只是抱红倚翠,抒尽平生快意。于是他在荷花池里,轻轻挥一挥桨,便来到江南,看到了杏花烟雨,看到了庭院深深。

江南诸多园林与名湖似水墨般早已泼染在圆明园的画境里,烟雨打湿了乾隆的龙袍,荷露湿润了香妃的裙衫。当明月沉在水中,他们可曾知道大清的梦很快就要被那些漂洋过海的西洋人给惊醒?原来,此岸与彼岸的距离仅是一水之隔。

当灾难似潮水般涌来时,纵然你躲进蓬莱瑶台的禅佛仙境,藏进桃花源的武陵春色里也会被淹没。这座包罗万象的圆明园,可以拥有世界之最,脆弱时却抵不过一点火苗。英法联军破园而入时,咸丰帝却在仓皇逃离的路途中。八旗铁蹄总算明白了长矛和弓箭抵不过洋枪洋炮。马受惊而逃,被炮火烧焦的战旗碎散,英法联军踏着清军将士的尸体前行。

圆明园如一张薄纸,他们不费吹灰之力就长驱直入,将皇家收藏的万千珍宝洗劫殆尽,最后放了一把大火,点燃了大清帝国的天空。若不是切肤之痛,昏睡百年的大清王朝或许还不能如梦方醒。可是此刻的苏醒,是否已经太迟?他们只能在惨败的棋局中举行一场悲痛的葬礼,之后黑暗的依旧黑暗,疼痛的依旧疼痛,愚昧的依旧愚昧。

这祸当真是乾隆惹下的吗?当康熙意识到西洋文化精进发展,终有一日为中国之患时,乾隆还执著地认为大清帝国是世界的王者。他在圆明园恣情奔放,只把江山换了浅斟低唱。你看到乾隆修建圆明园的执著热情,是否会想到秦始皇建造阿房宫,隋炀帝挖建大运河。若不是在史册上划下一笔浓墨重彩,如何可以换取举世瞩目的辉煌。毕竟谁也没有料到,这样伟大的建筑会在一场不曾醒来的梦中失火。

大火烧了三个昼夜不熄,烟云笼罩整座北京城,灼伤了万千中国人的眼睛。大清王朝的懦弱,被圆明园这场大火映照得一览无余。体无完肤之后,谁来为它疗伤?然而没有人为圆明园擦去纵横的血泪,那片焦糊的土地遭遇了更多的摧残。

国难当头时,有多少人走进烟尘飞扬的圆明园,捡拾那些被烟熏过的残砖破瓦,不是为了提醒疼痛的记忆,而是去遮盖自己的庭园。他们不去疗伤反而趁火打劫,是被疼痛麻木了伤口吗?那些践踏过这片土地的人,还能站在朗朗乾坤下说自己是清白的吗?圆明园是无辜的,它曾经被别人伤害,又被自己伤害。泪尽之后不再悲伤,终有走在时代前端的人将它唤醒,有悲悯的心将它呵护。

大清的琴弦断了,却有人在无弦的琴上弹奏一曲绝响。圆明园真的只剩一片没心没肺的荒凉吗?不,不是的,它分明有情有义地守护着自己残破的家园。这空荡的园林还有呼吸,这脚下的石头还有余温,你感觉不到吗?也许有一天,圆明园的空白会被填满,再现万园之王的辉煌景象。也许将来的日子它依旧留存荒芜的模样,不是等着你来心痛,不是提醒你去记住什么,只是简单地存在于历史中。

暮色四合,皓月当空,当年那轮遥挂在圆明园中天的月亮,也是这么圆。

城南旧韵

在北京,时光是一团烟雾,总会给人带来一种幻觉。仿佛连做梦都会梦见与某个帝王邂逅,做梦都需要霸气,需要高贵。所看到的都是宫廷里富丽堂皇的风景,所留存的都是皇室中的记忆。却不知还有一个叫城南的地方,占据了北京的半壁江山,那里汇集了百姓的风俗,珍藏着淳朴的民情。

城南,一个情意深重的称谓,会让人刹那间跌进怀旧的空间里,蒸腾一种古朴的气氛。梦里的帝王成了平民,脱去龙袍就是布衣,卸下高贵回到朴实。你发觉,人生原本就是冷暖交织、五味俱全。在老去的光阴里怀念一段城南旧事,就像在天涯行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