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医药古藉宝典----本草纲目-第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研细,照上方作熏药用。又方:银朱、水银粉各一钱,黄蜡、菜油各一
两,加热化开调药,摊在油纸上贴患处,疮痂自脱。 
10、筋骨疼痛。用银朱三钱、枯矾四钱,研细。裹入纸中做成三个捻子。
每天早晨拿一个捻子蘸油熏肚脐,熏后蒙被而卧,汗出为好。 
11、顽疮久不收口。用银朱一钱、陈年石灰五分、松香五钱、香油一两, 
调匀,摊在纸上贴患处。 
12、血风臁疮。取黄蜡一两,熔化后,加银朱一两,搅匀,摊在纸上。
先把臁疮刺孔,再把药纸贴牢。 
13、黄水湿疮。用银朱、盐梅,合捣敷上。 
14、癣疮。用银朱、牛骨髓、桐油,调搽。 
15、头上生虱。用银朱浸醋,每天梳头时带药入发。又一治法:纸包银
朱,烧着,用碗盖住。烟结碗内成垢,以茶水洗下,倒入头发中,再把
头发包起来。第二天,头虱尽死。 
灵砂 
释名 亦名二气砂。乃水银、硫磺合炼而成。水银量多,硫磺量少。 
气味 甘、湿、无毒。 
主治 
1、伏热吐泻。用硫磺半两、水银一钱,研细,加姜汁和面糊,做成丸
子,如小豆大。三岁用,服三丸,冷水送下。大人可服三、四十丸。此
方名“阴阳丸”。 
2、脾疼反胃。用灵砂一两、蚌壳粉一两,同炒红。加丁香、胡椒各四
十九粒,共研为末。再加姜汁煮过的半夏粉,糊成丸子,如梧子大。每
服二十丸,姜汤送下。 
3、冷气心痛。用灵砂三分、五灵脂一分,共研细。加稀糊做成丸子, 
如麻子大。每服二十丸。饭前服。饭前服,石菖蒲、生姜汤送下。 
4、九窍出血(因突然受惊而得,其脉必虚,不可借认是热极血溢而妄用
凉药以致误事)。用灵砂三十粒,人参煎汤送下。三服可愈。 

5、有些病。可用“养正丹”(又名“交泰丹”)来治疗。养正丹的制法和功效
如下: 
用一个盏子,先放入铅的熔汁,次下水银,次下丹砂末,合炒,炒到不
见星时,再下硫磺末。急搅拌,看有焰起,可用酒醋解除。药冷取出研
细,加糯米糊成丸子,如绿豆大。每服二十丸,盐汤送下。以上四味药, 
分量都相等。 
雄黄 
释名 亦名黄金石、石黄、熏黄。 
气味 夺、平、寒、有毒。 
主治 
1、骨蒸发热(按:即今之肺结核)。用雄黄一两,加入小便一升中。另
取方圆尺的石板一块,以炭火烧热,把雄黄尿汁淋在石上,垫上薄毡, 
令病人解衣顶被坐石上,勿使漏风。几次之后,病状即逐渐减轻。 
2、伤寒咳逆。用雄黄一钱、酒一杯,同煎,病人趁热嗅其气。 
3、阴部蚀烂,痛痒不已。用雄黄半两烧于瓶中,熏下部,有效。 
4、偏头风。用雄黄、细辛,等分研细。每次取二、三分吹入鼻中,左
痛吹右,右痛吹左。此方名“至灵散”。 
5、腹胁痞块。用雄黄、白矾各一两,共研为末,加而糊调成膏,摊纸
上,贴痞块处。贴至大便畅泄乃愈。 
6、胁下痃癖(按:胁下觉有积聚,呼吸时常抽痛)。用雄黄一两、巴豆
五钱,同研细。加白面二两,滴水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四丸。
以开过几次再放冷以后的水冲服。大便畅通,病即转好。此方名“煮黄
丸”。 
7、酒癖(饮酒过度引起头晕、恶心、呕吐,长期不愈)。用皂角子大的
雄黄六小块、巴豆(连皮油)十五个、蝎子尾巴十五个,共研为末,加面
粉五两半,滴水做成丸子,如豌豆大。丸子将干时放于麸中炒香。炒后, 
取丸子放水里观察。凡是浮在水面的就是好的,收存起来。每服二丸, 
温酒送下。此方名“酒征丸”。 
8、油癖(特别喜欢吃油,缺油即病)。用雄黄半两,研末,水调服。 
9、症瘕积聚。用雄黄二两,研细。水飞九次,放入新竹筒中,以蒸饼

一块封住筒口,蒸七次。再用上等粉脂一两,和成丸子,如绿豆大。每
服七丸。酒送下。一天服三次。 
10、阴肿。用雄黄、矾石各二两,甘草一尺,加水五升,煮成二升,浸
肿处。 
11、食物中毒。用雄黄、青黛,等分为末,每服二钱,新汲水送下。 
12、虫毒。用雄黄、生矾等分,加蜡做成丸药,如梧子大。每服七丸, 
开水送下。 
13、便血。用雄黄不拘多少,放入枣内,用线捆好,煎汤。另用铅一两, 
熔化后,倒入汤中同煮。自早至晚,不断添开水。煮毕,取出研细,做
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服。用原有的铅汤送下。三服血
止。 
14、暑天泄痢。用雄黄水飞九次,放在竹铅内蒸七次,研末,与蒸饼混
合,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七丸,甘草汤送下。一天服三次有效。 
15、疯狗咬伤。用雄黄五钱、麝香二钱,研细,酒送下。分二次服完。 
16、百虫入耳。烧雄黄熏耳内,虫自出。 
17、马汗疮(按:牧马人多生这种疮,初起肿痛,后感烦热,重者可致
死)。用雄黄、白矾各一钱,乌梅三个,巴豆一个,合研为末,油调敷
疮。 
18、刀伤。用雄黄一粒,半豆大,放入伤口内,另取雄黄五钱,小便送
服。凡刀伤感染,毒入内部者,服此药有效。 
19、打伤发肿。用雄黄二分、密陀僧一分,共研为末,水调敷伤处。极
见效。 
20、白秃头疮。用雄黄、猪胆汁调匀敷上。 
21、眉毛脱落。用雄黄末一两,调醋搽。 
22、疔疮恶毒。先用针剌毒疮的四边及中心,再以雄黄粉敷上。又方: 
用雄黄、蟾蜍各五分,共研为末,和葱、蜜捣丸,如小米大。以针剌破
疮顶,将药插入。 
23、喉痹(按:此即喉风。喉部不能吞咽,气闭欲死)。用雄黄磨新汲水
一盏灌下,吐出恶物即愈。 
24、牙痛。用雄黄和枣肉,捏成小丸,塞牙齿空洞中。 
25、走马牙疳,臭烂出血。用豆大的雄黄七粒,每粒包入一个去了核了
的淮枣中,再用铁丝把枣子穿成一串,烧化为末。每次取少量搽患处, 
让涎流出。搽药至病愈为止。 
26、耳流脓汁。用雄黄、雌黄、硫磺,等分为末,吹耳内。 

27、多年臁疮。用雄黄二钱、陈皮五钱,卷入布中成精捻子,烧烟熏疮, 
令热水流出。 
28、红鼻头。用雄黄、硫磺各五钱,水粉二钱,乳汁调敷。三、五次后
可愈。 
雌黄 
释名 
气味 辛、平、有毒。 
主治 
1、心痛吐水,不下饮食。用雌黄二两、醋二斤,慢火煎成膏,加干蒸
饼和丸,如梧子大。每服七丸,姜汤送下。 
2、癫抽筋。用雌黄、炒铅丹各一两,共研为末,加麝香少许,在牛乳
汁半升中熬成膏,仔细捣匀,做成丸子,如麻子大。每服三、五丸,温
水送下。 
3、小便不禁。用雌黄一两半,研细。加干姜半两、盐四钱,同炒成黄
色,合研为末。再加水和蒸饼,做成丸子,如绿豆大。每服十丸至二十
丸,空心服,盐汤送下。 
4、癞疮。用雌黄粉加醋和鸡蛋黄调匀,搽疮上。 
5、牛皮顽癣。用雌黄粉加水银粉,调猪油搽患处。 
石膏 
释名 亦名细理石、寒水石。 
气味 
主治 
1、伤寒发狂。用石膏二钱、黄连一钱,共研细。甘草煎汤,冷的送下。
此方名“鹊石散”。 
2、小儿丹毒。用石膏粉一两调水涂搽。 

3、骨蒸劳(外寒内热,附骨而蒸,身体消瘦,饮食无味,四肢渐细,脚
上浮肿)。用石膏十两,研细,水调服。每服一茶匙,一天两次。 
4、肺热喘嗽。用石膏二两、灸甘草半两,共研为末,每服三钱,生姜
蜜汤送下。 
5、痰热喘嗽。用石膏、凝水石各五钱,研细,人参汤送下。 
6、胃火牙痛。用石膏一两,火煅,淡酒淬过。加防风、荆芥、细辛、
白芷各五分,共研细。天天擦牙,有效。 
7、老人风热(内热,目赤,头痛,视物模糊)。用石膏三两、竹叶五十
片、沙糖一两、粳米三合,先以水三大碗煎石膏、竹叶,煮成二大碗, 
去渣取汁,加米煮粥,调糖吃下。 
8、头风流泪。用煅石膏二两、川芎二两、灸甘草半两,共开为末。每
服一钱,葱白茶汤调下。一天服二次。 
9、头痛,心烦,流鼻血。用石膏、牡蛎各一两,研细。每服二钱,新
汲水送下。同时用水调少量药滴鼻内。 
10、风热性筋骨痛。用石膏三钱、面粉七钱,研细,加水调匀,锅里煅
红。冷定后化在滚酒中,趁热服下。盖被发汗。连服药三日,病愈。 
11、雀目(按:即黄昏后不能视服)。用石膏粉一钱放在两薄片猪肝中, 
外用绳捆好,在沙锅中煮熟,取出切食。每天吃一次。 
12、湿温,烦渴,多汗。用石膏、灸甘草,等分为末,每服两小匙,热
水送下。 
13、水泻,腹内如雷呜。用火煅石膏,加米饭和成丸子,如梧子大,外
以铅丹为衣。每服二十丸,米汤送下。 
14、妇女乳痈。用石膏煅红,研细。每服三钱,温酒送下。服药后,再
喝酒至醉即安睡。如此再服药一次,即见效。 
15、油伤火烧。用石膏粉敷上。 
16、刀伤。用石膏、沥表,等分为末,扑洒伤处,不要沾水。 
17、疮口不收。用石膏烧红,研以二两,加铅丹半两,共研为末,洒疮
上。此方名“红玉散”。 
18、口疮咽痛。用石膏煅过,取三两,加丹砂三钱半,共研细,点患处。 
滑石 

释名 亦名画石、液石、石、脱石、冷石、番石、共石。 
气味 甘、寒、无毒。 
主治 
1、烦热多渴。用滑石二两,捣碎,加水三大碗,共煎成三碗。支渣留
水,和米煮粥吃。 
2、女劳黄疸(下半天发热恶寒,小腹急,大便溏黑,额头变为黑色)。
用滑石、石膏,等分为末,大麦汁送下。一日三次。小便大利即愈,腹
满者难治。 
3、伤寒症流鼻血(因汗出不来而流鼻血。如血色紫黑,不可止血,还要
服温性之药。等到有鲜血流出,便急服本药去止住)。用滑石粉和米饭, 
捏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丸,在口中稍稍嚼破,清水送下。血立卡。 
4、小便不通。用滑石粉一升,加车前汁,调匀,涂脐的周围,干了就
换。冬天没有车前汁,可用水代。 
5、妊妇尿涩不通。用滑石粉和水调匀,糊在脐下两寸处。 
6、伏暑吐泄(小便赤色,心烦,口渴)。用好滑石(烧过)四两、藿香一
钱、丁香一钱,共研为末。每服二钱,米汤送下。此方名“玉液散”。 
7、风毒热疮(遍身流黄水)。先用虎仗、豌豆、甘草各等分,煎水洗浴, 
然后用滑石粉扑敷身上。 
8、下部湿汗。用滑石一两、石膏(煅过)半两、枯白矾少许,共研为末, 
干搽患处。 
9、脚趾缝烂痒。治法同上。 
10、打伤肿痛。用滑石、赤石脂、大黄各等分,共研为末。热茶洗伤处
后将药敷上。 
11、热毒怪病(眼睛发红,鼻子肿大,喘气,浑身出斑,毛发如铁)。用
滑石、白矾各一两,研细,加水三碗,煮成一碗半。不停地饮此水,饮
完为止。 
12、有些病可以用“益元散”(又名“天水散”、“太白散”、“六一散”)来治
疗。 
不灰木 
释名 亦名无灰木。其色白,如腐烂的木材,烧之不燃。 

气味 甘、大寒、无毒。 
主治 
1、肺热咳嗽。用不灰木一两半、玄精石二两、灸甘草半两、贝母一两
半、天南星(白矾水煮过)半两,共研细。每服半钱,姜汤送下。 
2、咽喉肿痛,五心烦热。用不灰木(先以牛粪烧红)四两、玄精石(煅红) 
四两、真珠一钱,共研细,加糯米少许,做成丸子,如芡子大。每服一
丸。服时,用生地黄汁、粟米淘水研化后吞下。每天服两次。 
3、吐泻烦满,气逆腹胀。以不灰木、阳起石(煅起)、阿魏各半两,巴
豆(去心)、杏仁(去皮)各二十五个,共研细。加粟米饭,做成丸子,如
樱桃大。每服一丸。服时,把丸子穿一孔,在灯上烧到烟尽,再研为末, 
姜汤送下。 
五色石脂 
释名 本品质似石而性粘,故名五脂。有青石脂、黄石脂、黑石脂、
白石脂、赤石脂等不同的类别,总称为“五色五脂”。 
气味 五种石脂都是甘、平、无毒。 
主治 
1、大肠寒滑,小便精出。用赤石脂、干姜各一两,胡椒半两,共研为
末,略加醋和饭,糊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至七十丸,空心服, 
米汤送下。 
2、赤白痢。用赤石脂末,清水送服一钱。 
3、腹痛冷痢,下白冻如鱼脑。用煅赤石脂、炮干姜,等分为末,加蒸
饼少许,做成丸子。服量随年龄不同,一日服三次。 
4、痢后脱肛。用赤石脂、伏龙肝,共研为末,敷搽肛处。另加白矾粉
亦可。 
5、反胃。用赤石脂粉,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至二十丸, 
姜汤送下。服药之前,整吞巴豆仁一枚。 
6、胸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