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搅乱三国-第4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智只是太过悲痛之下,为了刺激曹丕,无心之下才把数十年后,曹丕称帝一事,隐喻着说了出来。

这时曹仁、夏侯渊等听了曹智的“重话”,倒是一阵紧张。曹智像个没事人似的,根本没意识到自己有谋逆之嫌的言辞,他拉着曹丕站起身后,就对着门外大喝道:“来人,为大将军洁体更衣!”

而一脸幼嫩的曹丕细细体会完曹智刚才的言辞后,唇边不由浮起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

灵堂搭设在大将军府的正厅,厅内早已是素幔白帏,香烟缭绕,十分庄重肃穆,中间高高拱奉着曹操的牌位。

州府官员早在曹操病危时就已拟定了曹操病逝后的各项礼仪程序,以备应用,只是没想到在曹**前,他的规格上升到了国家第一要员大将军。那原先的这些程序就不能这么简单了,先得等皇帝赐下谥号,才能根据皇帝的诏书,把曹操按什么规格风光大葬。

有传言说,献帝都可能亲自来奔丧。但曹智心里很清楚,献帝不会来。虽说曹**的突然,但从病重到知道他熬不过今年年关,也有一段时日,所以在荀彧出任尚书一职后,就专门为曹操的身后事拟定了章程,已备应用。

在许都接到曹操的死讯后,荀彧就启动了这一章程,向皇帝请谥号,颁圣旨等,他都已在运作当中,所以也比曹智等人,晚到一日。

刘协刚在许昌安顿下,一听曹**了,为了表示对这位大将军的尊敬,他倒是有和众大臣商议,亲往鄄城奔丧一事。但没等众大臣有人站出来反对,荀彧就上奏了早已拟好的奏章。奏章是曹操的弟弟,大司马、车骑将军曹智上奏的,奏章内容是他代表曹操的家人非常感谢献帝的圣眷,及恩宠,但要帝驾亲自为一位大臣服丧的,事无先例,也对献帝的龙威有损,所以曹智在奏章中无论如何不同意献帝亲出许昌,去为他的兄长服丧。

这其实也是以退为进的一种高调姿态,其实汉献帝到现在做过违反帝制的事多了,受过的屈辱也何止只是个为臣子奔丧所能比拟的。但曹智的这种体贴和维护,不但在朝中成为一时颇有影响的做法,也让刘协更是信任与他。

于是,为了报答曹智为他设身处地的设想,和向天下示意皇恩浩荡,及曹操应受的恩宠,汉献帝刘协在建安元年年末,颁诏追认曹操为“魏公”。

“公”的爵位已经是仅在“王”之下的最大封号,“王”通常都是封给刘姓宗室的,所以献帝在这次的“谥号”上对于曹家的厚爱可见一般。

曹操的尸体被沐浴更衣后,有一名苍头在屋顶拿着曹操的一件上衣连喊三遍他的名字,进行了所谓的招魂,再把那件上衣投下,由曹智接着,并未曹操覆盖在身上。最后由曹操的长子曹丕为曹操的口中放下“饭含”“(即死者口中的米或是珠玉),此事必须由孝子来做,接着便是扶着曹操的灵柩行往灵堂。

曹智等来到灵堂时看到,连把守府门的将士甲胄外都穿了件白衫,便连手中的兵器都裹上了一层白绫,整个将军府内一切布置的已是夜雾如纱,府中处处高悬白纸裱糊的灯笼,整个府内外一片愁云惨雾。

曹智陪着曹丕和其余曹氏族人披麻戴孝的护送曹操的灵柩到达后,兖州和扬州赶来的各郡各县的官员们凄凄惶惶地开始踏进前厅,便连许多甚少踏入州府的各级官员的家眷此时也都露面了。

曹操在兖州经营多年,属下众多,所以前来吊唁之人排成了长龙。每个人上完香,家属都要回礼,曹智也不知在这一日磕了多少头。曹智到后来只能听见一阵阵呼天抢地的嚎啕,还来不及进入前厅的官员家眷们都聚在门外痛哭。那些平时还能莺莺曰曰的妻妾们,这时也不知是家里的男人出门前关照的,还是怎样,现在一个个哭的比死了亲爹还要惨。

曹智这时也管不了这么多,人家有这份孝心的,他都感动着呢!

正磕头磕的有点七荤八素之时,荀彧陪同的宣旨太监终于气喘吁吁的赶到了。这时所有的吊唁活动都得停下来,所有人都竖起耳朵听着皇帝会给曹操这个只做了一天的大将军什么死后荣耀。

当听到赐给曹操“魏公“的谥号后,众人脸上露出的是羡慕的表情,毕竟这是对于一个异性大臣的最高封赏。在场的很多人死了,连个谥号,朝廷都不会发,但曹操这个谥号给曹氏一族带来的荣耀,何止只是谥号本身这么简单,这无疑预示了曹氏一族成为汉帝国最高贵、上等的一族。

一套按着《礼记。丧大仪》的程序走下来,已是过去了好几日。在元旦来临前兖州牧的继承者毫无疑问的降落到了曹智身上,其实作为大司马,车骑将军的曹智在兼任兖州牧不太适合,但辞旧迎新,曹操刚死,死之前又有遗命,要曹智接任。曹智也和荀彧等人商议过,一时也难以决定谁来出任兖州牧这个职位,所以暂时曹智先兼任着。至于扬州牧的职位,曹智想也不想就把委任给了来吊唁的邓艾。曹智一直认为邓艾是绝对治理一个州的最佳人选,邓艾倒是对于曹智的突然决定有些意外,他有信心做好扬州牧的工作,但祢衡怎么办?

通过邓艾同曹智的私下解释,曹智也觉得有点对不起自己这位跟了多年的嫡系。但要像邓艾说的他来做扬州治中,由祢衡出任扬州牧,这样对于跟随曹智的老部下才是一种安慰。

第七百三十一章 葬于许都

曹智认为不妥,选官只能唯才是用,不能讲资格。最后曹智决定,祢衡出任扬州治中,兼任豫章太守,并且也在朝廷给他挂了个议郎的虚职。而邓艾仍旧出任扬州牧一职,这也算一种调节内部平衡的做法。

而丹阳太守的空缺则有鲁肃兼任,他的九江太守其实是个虚职,大部分九江地域还在袁术的手里,袁术那边也有九江太守。曹智这么安排,是要鲁肃合并的现有的丹阳和九江那部分,等将来完全控制九江后,再分开来。

处理完人事上的变动,曹智就该为把曹操安葬在哪儿犯愁了。

目前集曹氏宗族内的意见是,把曹操灵柩运回谯县安葬,因为那是曹操的故乡。而兖州官员的意见是,就安葬在鄄城,因为曹操的基业在兖州。

两方面的意见好像都有点道理,让曹智一时难以决定。曹智只知道曹**后葬的很是神秘,历史上不是有七十二疑冢之说。但曹操现在距离历史上真正死亡的年代已经大大提前,他的事业和仇人还远没有真实历史上说的那么宏大和多。

正当曹智和曹仁、荀彧等人难以定夺曹操的安葬地时,汉献帝又发来了诏书,特赐“魏公”曹操安葬许都皇家陵园。

众所周知皇帝在一个登基之日起,就开始会为自己建造陵墓,而陵墓的选址通常都是都城的东郊的一块风水宝地。刘协比较特殊,他在登基时,是在国家分崩之时。当时人人都力求自保,不要被董卓杀掉,国家的运转也是一片混乱,也就没人提出要在洛阳或是长安为献帝选百年后的陵址。

现在终于安定下来,太史令这种官职的人,也因为曹智需要迁都事宜,而被重视起来。有了精力、条件向献帝建议此事。当然,就算选好了陵址,以献帝现在的财力,还远没有能力为自己建造陵墓,但这套祖制还是在刘协入主许昌后,就有大臣在为他提出,并准备起来。选址就是其中先期可以做的事,许昌东郊,已经有一块风水宝地被辟为皇家陵园。献帝和他的官员们是这么想的,现在没钱,没能力不要紧,等将来有钱有能力之后,还是要造的,毕竟中国人,对于身后事是非常重视的。

皇陵的地是圈了,但目前还没人“入住”,献帝在赐了曹操“魏公”的谥号后,就有愿意向曹智献媚的大臣,在许都建议献帝,可以让曹操安葬于许都,以示皇恩浩荡。

虽说此事已被提出,就有大臣反对,说这是绝对乱了祖制和龙脉风水的。但刘协相对单纯,空着也是空着,人家好歹也是救驾的功臣,而且是献帝最为难之时,伸出的援助之手,最是值得感激了。没人家救我们,哪还有什么龙脉不龙脉的,祖制恐怕这会儿也早已改为别家的祖制。刘协这些年也相通了不少虚无缥缈的东西,一切行为处事,开始讲求尊重实际需要起来。

于是,献帝刘协,不顾大臣的反对,就对曹家再使恩宠,允许曹操这个帝国勋臣入葬许都皇陵。

这又是个莫大的荣耀,无论对曹操个人,还是对整个曹氏。在接到圣旨后,所有的争论都平息了。皇上开口了,自是把曹操葬入许都皇陵为上上之选。

在进行完大殓后,曹智扶曹操灵柩,携带文武官员及曹操全家,迁往许昌。

自此曹氏一族重要成员都接着附送曹操灵柩的机会,把家安到许昌,那里将毫无疑问的成为兖州,曹家,乃至汉帝国新的一个中心。

曹智也开始把在宛陵的家人接往许昌,但老父实在走不动了,听说一听到曹操逝去的消息,当场就晕了过去,现在又只能躺在床上了。那么迁移的人里,自然少了曹嵩和二娘等人,他们年纪大了,曹智也认为他们常住一个地方,来得好。宛陵是丹阳的中心,虽说现在的扬州州府不在那了,但还是曹智起家的郡府,应该还是很安全的,只是曹智要回去看他们颇要走些路,有些麻烦。

但在这期间,宛陵曹智的家眷中,应该算曹智正妻的何静湘,也病了。之前她也身体一直不太好,大概是因为年纪颇大时才生了曹昂的关系,身子就一直调养不过来了。何静湘身体一直不好的事,倒是曹操的正妻丁氏先知道,然后她就在上次回去探望二老的时候,就跟何静湘说过,她膝下没子嗣,要是何静湘身体不行,就把曹昂给她带。

何静湘自是不肯,但在曹操病重期间,丁氏还是派人把小曹昂从宛陵接了来,说是丁氏收曹昂为干儿子,也不至于在曹操归去时,只让卞氏的两个儿子给她丈夫送终。

丁氏出身乡里,对于争宠这件事一直放不下心,总是认为卞氏盖过了她,所以想过继一个族里的男丁,来装饰一下自己门面。她第一次见到小曹昂时,就很喜欢他。但那是他小叔的长子,她的妯娌何静湘,肯定是不肯过继曹昂的,于是在曹操病重期间,丁氏就突发奇想的跟何静湘商量,借用几日她的宝贝儿子。

何静湘那几天正好偶感风寒,病得下不来床,一来怕传染给孩子,而来老实叫任红昌等帮忙照看,也不妥,于是就答应了丁氏所求,把曹昂送到了鄄城。何静湘心想,曹智和乔霜、陈玲都在鄄城,加上丁氏,比宛陵这,人多多了,一定能照顾好曹昂。她呢,就趁这期间,把病养好,到时再接儿子回去。

可没想到的是,何静湘这一病就不轻,甚至连迁移到许昌都去不了。任红昌和何静湘争争吵吵归争争吵吵,关键时刻还是很关心何静湘的,她决定留下来,让蔡文姬带着曹彰和曹莹霜先去新帝都,和曹智相聚,她则留下来照顾公公婆婆,及生病的何静湘。但何静湘死活不同意,她要任红昌快去许昌,她很快就会好起来,去往许都与他们会和。任红昌拗不过何静湘,于是留下许多贴心的丫鬟、仆役照顾何静湘和曹嵩等,并请鲁肃、邓艾等帮忙照看。

而这一切因为忙于国事、战事的曹智一直不知道,他甚至知道曹昂认了丁氏为干妈,也是到了许昌才知道的。对于丁氏这种小儿科的妇人做法,曹智不以为然,但曹昂既然来到他身边,他就没再让小曹昂回宛陵,他想反正一家人总要在这相聚的,跑来跑去没意思。对于何静湘病了的消息,他也是匆匆一过,他以为何静湘只是伤风感冒的小病。此时,他更过考虑的是,让何静湘来了许昌,如何不让人发现她的真实身份。

在扬州,能在汉灵帝时期进过宫,见到过何静湘当皇后,或是之后当太后风采的人,几乎没有。而且曹智一直很小心的把何静湘的身份保护起来,何静湘也在嫁与曹智后,就一直喜欢深居简出的生活,所以她的身份一直没有戳破。

但到了许昌就不对了,倒是这里三朝元老以上的老臣、重臣多了去了,一个不小心就会有人认出何静湘。这可是一个天大的篓子,天下俱知何太后已在张让劫持出宫后,就不知了所踪。当时整个国家那么混乱,很多人相信何太后早已不在人世。也没什么人一直去追究、关注这个人,这件事。但要是人们发现汉灵帝的皇后,现在成了曹智的老婆,还为他生了个孩子,那可是不得了的事。

所以曹智在回到许昌,派人去接自己在宛陵的家人时,特地派了乐进前往,并嘱咐他一定要掩饰住何静湘的行踪。现在倒是暂时不存在这个问题了,静湘既然病了,那就要晚一些时候再来许昌。

暂时没了家庭的担忧后,曹智又把全身心投入到国家大事上。曹操入葬许昌,整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