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搅乱三国-第2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智在住所的前厅里,气得撕烂“双鲤鱼”式的信札,直到粉碎。像雪花一样的纸片飘满这间前厅时,李儒、李典、杜大目、李黑都惊呆了。

他们齐身下跪请曹智息怒,问明情况后,都黯然神伤。

李黑更是伏地痛哭,一声一个要为李虎报仇。李黑和李虎是一族之人,李虎更是当初他们板盾蛮的大首领,感情深厚自是不在话下。现今李虎战死,李黑当然是最为伤心的。

曹智又何偿不是,还有深深地后悔,他不该放松了对孙策的警惕,他明明是知道孙策有朝一日会崛起,就应该趁早先下手为强,或是把他看管在自己的视野内。但他却忽略了,曹智认为自己是有责任的,没有负担起这份责任,所付出的代价也是高昂的。

当曹智悲叹:“都是我的错”时,李儒等人还道曹智是在散发着优良领导者特殊的品质,出了事情,先把责任归咎与自己。

曹智倒是没虚情假意的意思,他对失去李虎真是很伤心,对孙策选择背叛他,很是痛心。曹智一手扶植了李虎,不但让其登上巢湖太守之位,还在巢湖开僻了第一个民族大融合的试验基地。

这些年李虎也把巢湖治理的不错,没想到这个孙策这么卑鄙,竟拿朋友苦心经营多年的成果,一夜间据为己有,还杀了朋友的属下。

曹智最气的莫过于这点,但他现在又无暇抽身回转,只能让李儒马上起笔,调兵遣将,安排人员对付孙策。

曹智无暇抽身的原因是袁绍“太热情”了,简直有意要让曹智常住的意思。

在曹智刚到邺城十里外时,就受到了超规格待遇。袁绍得知曹智来的如此迅速,在邺城外十里坡的一个地方,由冀州别驾沮授和冀州治中审配联袂来接他,害得他当时想请假回去看看,都不好意思。

当然,当时情况远还没有发展成现今的严重程度。

曹智也在极受理遇的情况下被接进了《文》邺城州府,曹智这几年也《人》算走南闯北,见识过不少大《书》型城池和气派非凡的《屋》州府郡治。但都没有现在见到的邺城气势庞勃,城池巨大。袁绍已经不在把他当成一个州治,一个城池在建设和治理,而是正在把它经营成一个小型的国家。

据说在战国时期,像邺城这样的城池绝对能自立为一个国家。

但这不是最让曹智感到惊讶的,最让曹智感到惊讶的是,袁绍手下的人一个比一个能说。就拿来接他的冀州治中审配来说,他一直以为沮授是袁绍手下第一能说之人,没想到这个长的比沮授矮点,眼睛不大,但看起人来很聚神的审配更能说。

他一见到曹智就把曹智这几年的“丰功伟绩”如数家珍般标榜一番,比如说初平元年,曹智和大哥曹操如何在洛阳刺伤了董卓,初平三年助庐江太守平定江夏蛮,受到了皇上的嘉奖,钦封为丹阳太守,又在庐江皖城第一次提出了民族平等,治蛮新策等政见……

曹智一听吓一跳,好些事他都记得不那么清楚,这审配却如数家珍,就觉的这人对曹智很了解,比曹智老爹还了解他。看来审配在见到曹智之前,是做足了功夫,要么就是这个审配一直关注着曹智的成长。

反正这个审配一见曹智就说开了,那十里地,直把曹智说了个只应天上有,不应地上生。这样一来倒是也不觉闷,一路说说笑笑就到了一望无尽的邺城。

看到邺城的气势磅礴,这座城池怎么看也无法和城池联想到一起,邺城城墙足有三十余丈之高,整座城池站在远端的高处都无法一览全貌,他好像在这平原之地有着无限的延伸。

当曹智一行人翻越到正对邺城的一座小山时,曹智不经意间向远处抬头一望之下,心中咯噔一下,再一次骇然了。

只见目光所及之处,远处一座座高达十几丈的青色巨宅,密密麻麻的分布着,足百余座之多。而这些巨宅的内部,则全都围着一片片亭台楼阁,一间挨一间也不知有多少座,高的有十几丈之高,矮的也有五六丈,每一处建筑释仿佛普通建筑放大了数倍一般。这所谓的邺城城池一望过去,根本看不到尽头,整个城市竟是一个环形的巨大环状存在。

这怎不让曹智,看的有些目瞪口呆了,他自己的丹阳,曹操的鄄城,都不算小城池,但跟邺城比都是小巫见大巫。在曹智映像中好像也只有他初到东都洛阳时,见过那么多的亭台楼阁和大宅、豪宅。但这哪里见到那么多豪宅、巨宅是应该的,因为曹智去时,那里还是东汉的首都,王公贵族,功勋世家都聚集在哪里,有那么多豪宅、巨宅实属正常,而邺城只不过是冀州治所而已,他又是哪来的王公贵族呢?

在前边带路的沮授、审配,对曹智的震惊毫不奇怪,也没有催促的意思,直到曹智看罢,重新放下高昂的头来,才又带着曹智向山下行去。

一路上曹智也想通了曹操在若干年,一统北方后,为什么一直住在邺城的缘故,大概经过袁绍、曹操两位大枭雄的多年经营后,邺城后来差不多就堪比首都、皇城了。

不过曹智在越靠近邺城城墙时,同时也注意到了,在如此高大的城墙上,有一些身穿统一铠甲的高大士兵,在墙上来回巡视者,并且所有城楼之上还架设着一具具体积惊人巨弩,上面全都搭着一根根金属弩箭。这些弩箭每一根都有一二丈之长,锋利异常,箭头闪动着闪闪地白光。如此惊人的利器,若还真被射中,不要说人,恐怕就是望楼、木驴等攻城工具挨上一记,也会立时瘫痪、摧毁吧。

曹智双眼微咪的看着这一切,心中正思量间,车队已经到了城门下。在曹智进城的南门处,一处形如殿门的城门出现在了他面前,走进城门赫然是一条宽有四五丈的巨大甬道。甬道两边全都是青灰色的石壁,甬道之后正是在邺城的一座街道上,看着两旁一个个高大整洁的店铺,脸上略现出一丝异色来。这只是城市中的一条很普通街道,但是两旁店铺中,摆着的东西,下至针线、烧饼,上至绫罗绸缎,全都是五花八门的商品,商业之繁荣是曹智见过最好的城池。

邺城能有如此规模和繁荣和他地理位置不无关系,冀州是神州大地上的九州之首,整个冀州分布的地方就是中华民族最初发源之地,就是河内,指的是山陕间的黄河以东、晋豫间的黄河以北,包括了现在的山西南部(尧都平阳、舜都蒲坂、禹都安邑),河南东北部(殷墟安阳),和河北西南角、和山东最西的一部分。而位于河内东北部的邺城,以前虽不是州治,但却是货真价实的是冀州第一大城。他因为避免了多次兵匪的骚扰,而保持了兴旺。贯穿邺城南北的黄河支流就从此城中心穿过,再加上另外几条东西南北的水陆干道也汇经此地,因此交通极为发达,可称得上是北地水运枢纽,商贸要道。每年从此经过的商户、旅人更是数不胜数,极大带动了此地的经贸活动,所以邺城在战乱中的冀州很快成为全州第一大城,并不一件稀奇的事。

但是论富足程度却只能仅排在南阳之后,位列第二。因为地处荆州南部的南阳,比这里还要地理条件好。哪里土地肥沃,所辖域内又有数不清的水道、湖泊和运河,再加上一向风调雨顺,所以极为适合种植谷稻,是全国首屈一指的产粮大区。

也就是说今年袁术未失南阳之前,整个汉帝国最好的两座城池都姓袁。有如此经济实力做后盾,袁术、袁绍再不在东汉群雄中称王称霸就怪了。

光顾着欣赏邺城盛境的曹智竟忘了还有在城门处迎候他们的冀州官员,以至于竟呆呆的未听见荀彧的弟弟荀谌和他们同郡的八字胡辛评向他的问候,这两人现在都是袁绍的谋士。

“呃,呃,两位大人好,曹某走神了,走神了!”

曹智边回着两人的问候,便把注意力拉回,打量起眼前两人。

荀谌生得很白净,见着曹智也颇有好感,寒暄过后一直在问他大哥荀彧在曹操处的情况,听到哥哥现在在兖州身居高位时,很是高兴,同时也对自己的平平的仕途有些落寞。

同时荀谌也感叹着哥哥荀彧的眼光,当时哥哥荀彧等于是放弃了袁绍这里的高位,而去跟当时只是袁绍手下一员部将的曹操。

第五百一十章 名人云集

当时有很多人都在背后议论过荀彧,大部人认为荀彧的决定是错误的,甚至有传言说荀彧贪赃枉法,不得已为了躲避袁绍的惩罚,才跑到曹操那边去的。反正一个人放弃高位,而屈就去一个低几个层次的地方,总是会引起种种传说和猜测。

包括荀彧的弟弟荀谌当时也从众的认为哥哥很傻,虽说还不至于揣测哥哥贪赃枉法。但因此事多次劝他都无果后,荀谌好一阵不跟哥哥荀彧互通书信。

但现在看来荀彧这种敢于放弃遵从并相信自己选择的人,是需要勇气和毅力的,能够检验其选择的错与对的证明,也只有等待时间的验证。

当然现阶段已经毋庸置疑的证明了荀彧当初的选择是正确的,在袁绍帐下以前和荀彧共事过的同僚,还经常拿这件事当谈资,津津乐道此事。当然,现在对荀彧投奔曹操的说法又换了一种,不在是阴暗和贬义的了,而是一种带有相当乐观和博彩成功的典例。

这也从另一个侧面揭示了人性可悲,和汉人从众心理的无奈。同时曹智也感叹着,他现在越来越觉的整个三国史中,袁绍、袁术、曹操、公孙瓒、孙坚、张邈这些大豪之间总是带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分分和和,弄到最后就这么些人和事在搞来搞去。

袁绍和曹操之间更是这样的一个特列,袁绍和曹操本来就是光屁股兄弟,后来成为国家栋梁,一方豪强也都一直没断过友情、妒忌、仇恨的关系,甚至属下间哥哥弟弟,朋友仇人的也不在少数。这也从另一个层面揭示了这会儿,曹操和袁绍关系还是融洽的,最起码从表面上来说。

在和荀谌聊天的同时,曹智也暗暗观察了一下长着八字胡的辛评。袁绍在三国历史的这一阶段来说身边谋士武将是最多的,结天下豪杰这句话现在用在袁绍身上应该不为过。自然对曹智这种知道点三国史的人来说,能让他耳熟能详的三国名人,也属袁绍身边最多。

这个辛评他在小时候的一本连环画上就见过,他好像还有个叫辛毗的弟弟,比他还有名。不过曹智小时候那漫画家也没把那个辛评画成八字胡。但现在曹智看多了动不动就满脸长胡子的古代人,看见辛评留着两撇八字胡也不足为奇。但他发现一个重要的问题,这个辛评说话时,有个毛病,每回答曹智一句话,眼珠子就要最起码转半圈,有时要转好几圈。

曹智初时还以为这人有什么毛病,但后来一想这家伙是做政治家的料,说话都是深思熟虑才出口的,而且看这家伙转眼珠的速度,就推测得出这个辛评脑子很好,想问题,脑子转起来很快。

到达袁绍巨大宽敞的议事厅时,曹智才真正明白了为什么在官渡之战前,袁绍的实力能那样超越曹操,居于各路诸侯的榜首了。

这时坐在这座宽敞的大厅中的文武官员,不说是文武百官吧,但几乎可以用一个小朝廷来形容袁绍此时势力一点也不为过。各种曹智听说过的名人,在袁绍这只能做着一名小吏,真可谓名人云集。

“怪不得荀彧要到大哥哪去了!”

曹智又为荀彧找到一条投奔曹操的理由时,袁绍哈哈大笑着亲自出厅迎接曹智来了。

曹智不难听出袁绍的笑声中夹带着不少自豪和骄傲,他一见到曹智也确确实实从曹智眼中读到了震惊和羡慕。

袁绍拉着曹智的手步入大厅,大厅真是很大,如果袁绍为曹智一一介绍属下官员,估计要半天。于是袁绍对于那些不入流的小吏直接忽略不计,只是笼统的对这些人大声介绍道:〃此乃丹阳太守曹智,吾之义弟。〃说完就拉着曹智迈开大步行向主位。

而那些官员都十分宾宾有礼,等袁绍一介绍完曹智,就对着曹智弯腰躬身,抱拳行礼道:〃曹太守,曹大人好〃

曹智一路行来此种招呼声不断,曹智也只能粗略的回个礼,应上一两句,因为袁绍拉着他走的太快了。

曹智其实作为一个郡的太守,官职不算很大,但能受到此等礼遇,和袁绍对他的态度不无关系。但最大最大的原因还是因为曹智带来的十万人马,现在不是每个郡太守都能随便拉个十万人马出来巡游的。这十万人马就是最好的实力证明,也是最好的地位象征。因此在场的官员没人敢小视这名只有二十六七岁的年轻太守,更别说他带兵前来冀州是来助战的。此时,崇敬之心充斥全场。

很快,袁绍领着曹智走到了大厅顶端的地方,也是此座大厅中重要人物集中的地方。

到了这里,袁绍放缓了脚步,也没有直接入坐,而是为曹智介绍了更多三国名人。

这些人也是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