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搅乱三国-第1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弟弟曹智为丹阳太守。他很清楚丹阳这个跨长江南北的特殊郡对他将来的重要性,不是最近为了与公孙瓒结盟,拉拢徐州刺史陶谦和幽州刺史刘虞,还有忙于处理荆州、豫州之事,竟未顾及到扬州之事,他早有要动丹阳的之心。

但现在陈温他们要把丹阳给曹智,这件事他要好好思量一番了。曹智他是认识的,说起来还是很小的时候他们就认识,只不过曹智比他跟袁绍都年纪小,他们并没有过多的交往。再说他对他大哥袁绍的朋友不热衷,袁绍和曹操私交很好,这是众所周知的。丹阳这块地方不是不可以给曹家老二,但他袁术已经铁定了心要和袁绍对着干,将来有朝一日他和袁绍撕破脸皮时,他曹智会站在那边呢?

答案很明确曹智肯定会跟他大哥,站在袁绍这边。袁术肯定不能为自己在如此重要的地方放置一个可能的敌人,更不要说为曹智争取到巢湖的治理权了。所以当孙策在向他费尽口舌游说帮助曹智的诸多好处时,袁术心底已有定计。他表面上答应了孙策所请,暗地里马上写了份奏章:以后将军的身份上表朝廷,不同意陈温等人的表荐曹智出任丹阳太守,同时,表举孙坚的妻弟吴景出任丹阳太守。

孙策在南阳小住了两三日,就因为豫州治所阳城被周昂围攻而急急的赶回去了,他不知道袁术只是把他当小孩,根本不把他的话当回事。

而就在袁术对曹智出任丹阳太守一事有所行动时,他同父异母的哥哥袁绍也知道了这件事。他在这么忙的情况下是怎么知道丹阳这点事的呢?当然是曹操多了一份心思,曹操在出兵濮阳离开皖城之时,就多了一个心眼。他不止一次在教育弟弟曹智和自己的属下,甚至于关东联盟的诸多豪强时,都提到过丹阳这个地方的重要性。他曹操能看到的东西,别人不一定看不到。

曹智出任丹阳太守虽说由扬州刺史陈温、庐江太守陆康、九江太守乔玄联名保举,应该说是铁板钉钉的事。但曹操总觉得不是很放心,他考虑再三还是给袁绍去了一份信,信中没有很明确的要袁绍支持曹智登上丹阳太守之位,只是把这个消息告诉他,并再次重申了丹阳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袁绍不认为曹智做丹阳太守对自己有什么坏处,曹家兄弟一南一北,都扼制住了两条大河(黄河于长江)上重要的地理位置,将来他要南征北讨时,该有多么的方便。起初也只是认为曹操的来信只是为了把这个喜讯告诉他。但当他得知自己那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弟弟袁术要插手扬州事物时,他警觉了。

袁绍也马上上书朝廷,以冀州牧的身份支持曹智出任丹阳太守。

现在这个事情就有点搞笑了,丹阳隶属扬州,这是不争的事实。照道理来说,任命这样一个郡太守,只要是扬州刺史表举上来的人,中央zf(现在的长安zf)一般是不会干预(其实是没能力干预)。但为什么一个丹阳太守的人选,一个前任太尉曹嵩之子——曹智,要出任一个小小丹阳太守的职位,竟会引发多方争执。

更可笑的是,李傕、郭汜目前控制的长安zf尽先后收到三个地方zf奏章,都是为了丹阳太守之事,而且都还关系到一个叫曹智的人。

说实话李傕、郭汜对曹智并不熟。当年在洛阳,他们结交的是比曹智官职大得多的曹操,他们也不太注意这个靠和太后有绯闻,而做上官位的纨绔子弟。后来注意到他也是因为他参与了刺董行动,当然,那件事在他们眼里,曹智也只是配村,主角还是曹操。

但现在这个纨绔子弟在扬州倒是混的水淹升起,尽同时有一个刺史和一个州牧表举他出任一郡太守,还有一个后将军不同意他出任丹阳太守,这件事还涉及到现在已经是“五世三公”的袁家兄弟的纷争。

现在朝廷重要的奏章都先有李傕、郭汜过目,当他们见到先后三封关于丹阳和曹智的奏章时,他们有点头大了。武将出身的人对处理政事自然不在行,他们对搞不清的事或人,向来只有一个主张“杀”。但现在能杀谁去,事情发生在离长安八丈远的扬州。

于是他们唯有把这种令人头疼的事推给贾诩。贾诩可以说在这之前更本不认识曹智这个人,只是听说过他的一点事迹。他认真仔细的阅读了三封奏章,他的政治敏锐度,可不是李傕等人能比的。他认为这件事不是那么简单的一个丹阳太守的职位之争,在背后涉及到多方势力的角逐。

这已经演变成一场政治较量,而不是简单的官位之争。贾诩是个非常讲求实用的人,他虽然知道李傕、郭汜领导的这一任长安zf,命运不会比董卓好多少,但他在这一问题上首先考虑的是,长安zf在这件事上怎样表态或作为最有利。

贾诩的这种性格不是现在才有的,是天生的。贾诩年少时也被推举过孝廉,后到朝廷为郎,后因有病辞官,回家的路上遇见氐人(北方少数名族),与其同行的数十人皆为氐人所抓。贾诩为脱身,便骗他们说:“我段公外孙也,汝别埋我,我家必厚赎之”。当时太尉段颎,因为久为边将,威震西土,所以贾诩便假称是段颎外甥吓唬氐人,氐人果然不敢害他,还与他盟誓后送他回去,而其余的人却都遇害了。贾诩这种做法对一个充满英雄侠义的时代来说,他的行为并不光彩,甚至与有人在他背后称贾诩的行为是:“权以济事,咸此类也”。

也就是说贾诩天生骨子里是个实用主义者,什么事到了他手里,都要为利益服务。

第二百八十八章 出任风波

贾诩在曹智和丹阳太守这个问题上,斟酌再三,丹阳谁当太守目前来说对李傕、郭汜集团并没有直接影响。虽说曹智无论以前还是现在曹氏家族的人都和李傕他们不是一路的,但谁都明白在政治上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特别是现在这种混乱的局势下。

贾诩倒是认为可以利用这件事试探一下皇帝的反应,于是贾诩就把这三封奏章递进了未央宫。

汉献帝现在已经十四岁了,他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但他觉得但这个皇帝太窝囊了,国家大事他一样也做不了主,随侍身边的都是李傕、郭汜的人,作为皇帝他甚至连保管玉玺的权利都没有,大部分奏章都是李傕、郭汜过目后加盖完玉玺,再让他看一眼,走个过程。

但今天送来的奏章大不一样,竟比平时多,而且还有好几封是未批奏的。献帝激动的赶紧阅读起来:

〃曹智?丹阳?〃

当刘协读到这两个关键词时,还略显幼嫩的脸上泛起了光彩。并呐呐自语道:〃曹智,不就是曹大夫吗?〃

现在的朝廷通过这几年的轮翻演变,已经没几个人记得曹智这个当时在洛阳风光过一时的小臣子了。但汉献帝刘协从来没忘记过这个人,他记得这个曹智在他兄长少帝朝时就是当时的太中大夫。刘协和刘辨虽说非同母所生,但自小感情极好,刘辨做了皇帝还是常常拉着弟弟刘协一起接见臣子。曹智当时除了武官的职务以外,何静湘还为他安排了个文官,太中大夫,主要职责是规范皇帝的言议,顾问应对。这是个可有可无的官职,权力也不大。但却可以常侍皇帝左右,对皇帝施加影响。

曹智做了这个官职后,是在那一时期经常出入皇宫,可是曹智见皇帝的机会很少,见太后却很多。

但刘协依然记得他,刘协与兄长争帝位时,是这个支持兄长的少年将军在德阳殿把他从庞恍中叫醒,一直陪着他,直到他成为陈留王。后来在黄河古道的草丛里,他和兄长刘辨逃出张让的魔爪,正值颠沛流离之时,他们也是碰到的曹智,才得以结束逃亡。刘协记得他和那可恨的大魔头董卓说话时,也是坐在了曹智的肩膀上,那时,曹智像大哥一样保护着他,让一个九岁的小孩心里感到从未有过的安全感。

汉献帝刘协的童年是极其缺乏快乐和安全感的,在皇宫中的小孩并不像外界想象的那么金碧辉煌,特别是刘协的生母王美人死后,刘协更是被迫的早熟起来,这种变异的本能就是为了能让自己生存下去。所以刘协是极其缺乏安全感的一个人,对能给于他安全感的人,他特别容易记住。

这时看到了是关于扬州刺史陈温,庐江太守陆康和九江太守乔玄联名表荐曹智出任丹阳太守的表书,倒是一阵惊讶后,又多了几分惋惜,惋惜像这样的臣子不能在他身边任职。

献帝刘协对这一封奏章并没有什么意异,像曹智这样做过京官的人,做一郡太守应该没什么问题,要是玉玺在身边,他会豪不犹豫用朱沙笔批注准奏,并盖上大印(现在的玉玺是到达长安后另外制作的,已不是传国玉玺)。

献帝刘协无奈的叹息着接着看下一份奏章:

〃咦!又是曹智、丹阳?〃

刘协连翻三份奏章,都是关于丹阳太守之事。刘协是个非常聪明的少年,他马上意识到这几份奏章并非偶然凑在一起送到他这来的。

刘协看完奏章,连夜请了太仆朱儁,侍中马宇,左中郎将刘范前来商议。

献帝现在身边忠臣还有不少,可惜都没权,差不多都是在忍辱偷生。朱儁便是其中一个,他也是在李傕、郭汜进驻长安后,提拔他为太仆的,主要是堵人口实,意思李傕、郭汜也是民主的,三公里头也有清流人士。但朱儁实际权力一点没有,李傕、郭汜把他纯属当成摆设。朱儁看完奏章恭敬的问献帝:〃皇上认为这曹智如何?〃

刘协想了想说:〃曹爱卿是个好人,也是个忠臣。〃

朱儁问:〃皇上何以知道曹智是个忠臣?〃

献帝把当年张让劫持他和他兄长刘辨出逃,最后在北邙山获曹智等迎驾的事跟朱儁说了。

朱儁听罢,锊着几根散松的白短须,沉吟半响,道:〃臣虽说身在长安,但其他各州之事,我还是知道一些,最近这曹家兄弟都是时来运转,一个刚剿灭了东郡黑山贼,这个曹智也是在前些时日协助庐江太守陆康剿灭了江夏蛮的判乱,其实现在赏他个太守之职是不为过的。〃

刘协听着朱儁的话,也赞同的点着头,其他两人也都点着头。但朱儁突然话锋一转道:〃但这件事又怎会迁扯进袁士兄弟的纷争中,皇上现在可说在此事上要小心小心再小心,我们现在的处境可说如履薄冰,要多增外援,可不能到处数敌。〃

朱儁说完大有深意的向献帝点着头。刘协自然明白这些忠臣的意思,刘协和他们一样都没有抹灭兴复大汉之心,他们也在为着这一目标想方设法,努力耕耘着。但目前困难重重,首先是要冲破现在李獗、郭汜这两个大军阀的束缚,要想冲破这些困难,只有寻找长安以外的地方诸侯的帮助。现在在大汉这广阔的地域上,有着勤王之心的诸侯、豪强还是很多的。比如说冀州牧袁绍、南阳太守袁术、兖州刺史刘岱、幽州牧刘虞等等都是举着勤王锄奸大旗的。说起这个刘虞,献帝刘协也派了他在长安的儿子刘和,要刘虞搬师来长安,勤王议政,但去了有些时日了,却迟迟未见音讯。

现在宫中到处都是李獗、郭汜的耳目,这些自然不能放在明面上讲,只能暗地里筹划,联络。

朱儁的意思也很明确了,这个曹智能不能当上这个丹阳太守事小,不小心得罪了冀州的袁绍或是南阳的后将军袁术可就得不偿失了。

第二百八十九章 丹阳新政

这时一直在一旁旁听的刘范发表意见了,他是武将颇不能接受朱儁的保守思想,他意正严词的表示,即然要拉外援,就不能当墙头草,要坚决的支持一方。他认为袁绍和陈温,还有陆康、乔玄等人都支持这个曹智做丹阳太守,那就应该让他做。

为什么呢?很明显的一点可以看出,这人在地方上是有人缘的,否则怎么会有这么多人支持他呢!

第二点,刘范认为:我们现在支持了曹智等上丹阳太守之位,曹智肯定会感激皇上,将来对汉室复兴事业不移余力,并且等于是多拉了一个外援。同时,我们这么做也不是更好的拉拢了扬州刺史陈温、冀州牧袁绍。就算得罪个把袁术,那又能怎样,袁术一方势力跟袁绍、陈温等比起来实力要小的多。

献帝刘协一听刘范的意见,觉到很有道理,他本来的感情倾向也是倒向曹智这边的。所以最终议了一夜的丹阳太守问题,最终有汉献帝刘协敲定为曹智。

但接下来还有问题,朱儁、刘范等人都是人精,怎么会不明白李傕、郭汜搬这些奏章给献帝的意图。为了不让李傕等人起疑,在朱儁为献帝拟旨时,大力突出褒讲了曹智在平定江夏蛮上的功劳,朱儁并出主意说青州的黄巾贼现正在大闹兖州,可以让曹家兄弟带兵协助兖州刺史刘岱共同平判。

于是,在第二日的早朝上,太仆朱儁首先把青州黄巾贼大闹兖州的事提了出来。

李傕、郭汜心想这兖州之事管他们屁事,只希望他们打的越厉害越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