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村姑当官-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夜,春花是几分感激,几分激动,几分放纵,几分勉强。 

这一夜,虽不是天昏地暗,却也是情绪激昂;虽不是震天动地,却也是汗流如注;虽不是对天发誓,却也是两厢情愿;虽不是销魂夺魄,却也是恰到好处。 

失恋以后的春花,在情感世界里是一片空白,脑子里是空空荡荡的,以前她总感到心神不定,现在她感到充实多了;以前她总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渴望,现在她满足了;以前没有人关心、体贴、爱护她;现在有人关心、体贴、爱护的感觉还真好。

二十四章 任劳任怨埋头干 家境艰难谁人知

在榨油厂机器设备紧张安装的同时,春花召开了镇领导班子会议,重点研究厂领导班子和招收工人问题。 

会议决定,副镇长田勇超兼任榨油厂厂长,民政助理王克己兼任副厂长,由镇财经所派两名财务人员兼做总账会计和现金会计。 

招工对象要求年龄在18—25岁,高中文化,身体健康,是本镇农民,月工资暂定为400元。 

田副镇长在会上提议:因榨油厂是新办的,工人都是新手,没有技术,月工资可定为350元,为了保证顺利投产,可从外地聘请两名技术人员,月工资可定为800元。另外还需派出10名工人到外地学习半个月。 

会议研究同意田副镇长的意见,并拟定榨油厂于6月28日试产,成功后,7月3日举行庆祝大会。庆祝大会由莫副镇长负责筹备。 

榨油厂要开工了,准备招收60名工人的消息迅速传开了,镇里的干部和村里的干部都在忙着找关系,希望自己的孩子或亲属能够进厂,甚至在县城工作的干部也向春花和镇里干部打招呼,想安排亲属进厂。短短几天,相继有360多人找他们镇领导班子打招呼,提请关照。这360多人都是关系户,处理得不好,对今后开展工作会产生很多负面影响,特别是一些特殊部门领导的招呼,更使春花左右为难。她陷入了深深的窘境之中。工作这么多年了,以前都是有求于人的,现在倒是人求她了。她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难题。一连几天都想不出什么好办法。 

榨油厂的工人迟迟定不下来,找的人越来越多,问题越发复杂。一天早上,只见镇政府院子里吵吵嚷嚷,很多人聚在一起,春花忙问出了什么事,旁边一人告诉她“王助理和老婆吵仗了”。春花拨开人群,只听王助理老婆骂道:“你整天在镇上忙,什么时候管过家里的事,现在榨油厂要招人,自己的儿子都不管,你干的是什么官,儿子要你这个父亲有什么用?” 

王助理说:“你懂什么,这样闹像什么话?有什么事回家说。” 

“你这个没有用的东西,只能在家充人,今天你不把儿子的事情办好,我就和你拼了。”骂着骂着就冲向前和王助理厮打了起来,王助理啪的给老婆一个巴掌,老婆又哭又喊把王助理脸上抓了几道血痕。这时有很多人把他俩拉开,春花赶紧拉住王助理的老婆:“是嫂子吧,家中有什么事和我说吧。” 

王助理老婆一看是镇长来了,就哭着对春花说:“家里的事他从来都不管不问,现在儿子高中毕业,当兵没走成,孩子整天在家无事可做,唉声叹气的,叫他给孩子找个工作,口口声声说名额少,要进的人太多,就是不愿意出头。” 

春花劝道:“榨油厂的名额是有限,但还没有定,你先回去,以后有什么情况,王助理会告诉你的,我们会一碗水端平的,请嫂子放心吧。” 

王克己今年45岁,没有多少文化,为人忠厚老实,对工作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也不会吹牛拍马,干了多年还是助理。他平时言语不多,有什么困难从不向领导提出,倒是领导遇到什么艰苦难办的事,就会想到他。因为他办事稳重,责任心强,是一个典型的老黄牛。 

送走了王助理老婆,春花深深地感到问题的紧迫性,这件事不能再拖了,必须当机立断。 

很快,她想到了考试,对呀,以前怎么就没想到呢?提拔干部、评定职称不都是这样吗?用考试录取的方式可以化复杂为简单,能避免很多矛盾。我们这样做,不仅可以挡住各种各样的关系网,还可以落个办事公平、不谋私利的好名声。 

想到这里,她立即和领导班子成员通了气,要田副镇长马上写出通知,公告招工方法及报名条件,明确报名截止日期和考试的科目、时间、地点。凡符合条件的村民都可以报名。同时她又交待办公室,按布告的内容电话通知所有向她打招呼的关系户,抓紧时间准备参加考试。 

三天的报名时间,共报了近300人,比原来统计的关系户数还少了60多人。很多的关系户得知要凭考试成绩,自知无望,无奈只得退出竞争。 

通知公布后,几乎没有人来打招呼了,即使有少数不了解情况的人打招呼,经他们按布告的内容一解释,也都表示理解,一场用人的危机就迎刃而解了。 

可能是我们的考试太多了,人们适应了考试,也看惯了考试,对考试这个方法挺服气。奔牛镇采取考试的办法招收工人的做法,反响很大,很多的关系户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有很多人说,春花很聪明,脑子好使,采用这种方法可以堵住很多人的嘴。也有人说,这样做公平合理,不以权谋私,是个好办法。 

考试那天真正到场的又少了20多人,考试结果,合格者为65人。紧接着第三天就进行了体检,在体检中又有6人被减了下来。王助理的儿子因2分没过关,进不了厂。王助理老婆又一次闹到镇里,要他给孩子找个出路,不然就离婚。她哭着闹着,看热闹的人挤满了院子。 

有很多人边看热闹边议论,镇里这次采用考试的办法招工是对的,没有舞弊,就连榨油厂厂长的儿子没考好,也进不了。有的说,小李庄的一个孩子,去年刚高中毕业,没有任何关系,这次考上了,全村人都为他高兴呢。有的议论说,春花这样做是一碗水端平,我们老百姓服气啊。总之采用考试的办法,赢得了广大农民赞扬。 

可是王助理的日子就不好过了,他有很多天不能回家了,整天沉默寡言,眉头紧锁,精神萎靡。但是领导安排的工作,却毫不含糊,还是那样认认真真,一丝不苟,任劳任怨,踏踏实实。田厂长是看在眼里,满心同情,又没有办法改变现状。一天,他劝王助理回家看看,做做嫂子的工作,也安慰一下孩子。王助理说,回不去啊,回去日子不好过,再说厂里现在任务紧人手少,也离不开他,等开工投产后,再回家看看。王助理的工作态度深深地打动了田副镇长的心,激起了他的强烈的同情感。于是他鼓起勇气,找到了春花,把王助理家的情况作了详细的汇报。春花听了也深受感动,是啊,这样的干部太少了。他从不向组织叫一声苦,说一声困难,谈一件自己的私事,越是这样的干部,我们越应该帮助他。可是田副镇长认为,现在把他的儿子安排进厂,矛盾太大了。春花思索了一会说,政策是为人服务的,考试是为了消除矛盾的,先缓一缓,等两个月后,你把他儿子安排到外地跑营销,这样既可以解决王助理的困难,又可以避免很多的矛盾。田勇超完全赞成春花的办法。 

第二天,春花和田勇超到了王助理的家,王助理的老婆看到春花和田镇长来了,就哭着说,跟他几十年了,没有沾到一点光,享过一天福,家中的几亩地都是她一人种的,一家老小都要她照顾,喂猪、赶羊全都指望她一人。他平时很少回家,就是回来了,也住不了几天。 

春花和田镇长再看看屋内,一套家具十分破旧,来人坐的凳子也都是缺胳膊少腿的。唯一显示富有的是墙上挂满了王克己的奖状,从他参加工作以来几乎年年得奖,岁岁先进。春花又走进里屋,看到王助理的老母亲躺在床上,已生病多年了。看到这里,春花心里难过极了,这是多么好的同志,他整天考虑的是大家,整天考虑的是工作,整天忙碌着奔牛镇的事啊!胸中装的是奔牛镇,唯独没有他自己。在他身上有着浓厚的朴实的农民气息,这样的干部遇到困难,如果我们组织上不去关心,不去帮助,还有谁能关心和帮助呢?我们对不起他啊。她对王助理的老婆说:“老王是个好干部,是条老‘黄牛’,他公而忘私,勤奋工作,吃苦耐劳,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你儿子的事,等两个月后,直接找田厂长就行了。”说着从身上掏出了500元钱,给了王助理的老婆,说:“钱不多,只能表达一下心意,你太不容易了,你是个好家属,好媳妇,好母亲。”王助理老婆听说给儿子解决了工作,又见春花拿了500元钱,感动得流泪了。说:“王克己工作这么多年,从没有领导来过我们家,今天你们来又帮助我们解决了这么大的困难,大妹子呀,你给我儿子安排了工作,你是我们家的恩人,我们一家人永远忘不了你。钱,我不能拿啊。” 

春花在回来的路上思绪万千,像王助理这样的干部,在基层为数不少,他们因文化、年龄、性格等原因,常年默默无闻奉献在第一线,他们埋头苦干,以苦为乐,以苦为荣,从不索取。尽管他们在职务上得不到升迁,但我们应该在生活上多关心他们,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 

田副镇长也在路上思索着,现在人与人之间关系太淡泊了,难怪有人说:50年代是各人顾各人,60年代是人帮人,70年代是人斗人,80年代是人骗人,90年代是人哄人。王克己辛辛苦苦干25年还是个助理,可悲,可叹,也可怜。正如社会流传那样,表扬了溜须拍马的,提拔了指鹿为马的,冷落了当牛做马的,整治了单枪匹马的,逼走了心猿意马的。我们太需要像王克己这样的干部了。 

重视科教,建国之大本;尊贤育才,为政之先务。为了提高干部素质,春花采取了系列有效措施。

二十五章 研究农村明事理 教育干部八注意

奔牛镇干部培训班,经多方筹备,于五月初开学了,参加培训班的主要有村主任、会计和镇里的一般干部43人。培训班为期四天,开学的第一天,春花作了动员报告并讲了第一课,她讲的题目是《农民问题的研究和对村干部的工作要求》。 

春花运足了底气抑扬顿挫地说:“中国的农民是一个伟大的阶级,在我国的历次社会变革中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在战争年代,我们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就是靠农民的支持,如果没有农民参加革命,没有农民做出巨大牺牲,中国革命就很难取得成功。 

建国以后,农民又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每次重大转折,往往都是从农村开始的,如大跃进首先是从农村发起的;文化大革命是从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开始的;经济体制改革也是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起步的。每次我们经济建设遇到挫折和困难时,又是农民首先承受了主要负担,如50年代的粮食统购统销,就是在国民经济困难的情况下,农民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了大量廉价的生活和生产资料;60年代初的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是农村接受了城市的下放人员,这是农民为国家分忧的表现;文化大革命中,知青的上山下乡,也是农村为城市减轻就业压力而做出贡献;改革开放后,城市的建设又是靠广大农民工的支持;在工业化进程中,农民工已成为产业工人的后备军。 

现在我们全部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农业的发展,农村的繁荣和农民的富裕。 

可是就现状来说,城市和农村形成明显的对比,从而形成了中国特有的二元经济。城乡差别还很大,我们农村不仅物质生活贫瘠,而且精神生活也是很单调的。 

农民要摆脱农村的途径只有两条,一是孩子上大学,可是高昂的学费和低质量的教育,又能有多少孩子考上大学。二是当兵提干,这一条路的面也是很窄的,人数是微乎其微的。 

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正逐步繁荣起来,农民也逐步富裕起来了,农民的状况也得到了很大的改观。但要使农民过上小康生活,路还很远,任务很重,我们农村的干部责任重大啊! 

我们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处在大发展的时期,时代要求我们紧跟形势,不辱使命,埋头苦干。我们需要王克己这样的干部,我们应该向王克己同志学习!学习他任劳任怨,公而忘私;学习他不怕困难,勤奋工作;学习他只讲奉献,从不索取……我建议大家抽时间到王克己家看看,看看他的家庭状况,看看他的困难,可是他从没有叫一声苦,说一句难,皱一次眉头,工作总是那样认真负责。现在我们有一种不健康的心态,嫉妒富人,看不起穷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