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三国的无敌特种兵-第4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除了这最难的一种火器,赵兴实际上还指导马钧和赵布分头研制了另外另种大小火器。

赵兴让马钧设计的是鸟铳。

鸟铳原本是16世纪后期至19世纪中期,我国明清军队装备的一种用火绳点火发射弹丸的单兵枪,用熟铁打造,重约5~6斤,有准星、照门,安装木托之上。底部有火孔与火药池(放用来引火的火药)相连,池上覆盖有铜盖,可以遮挡风雨,铳口长出木托2寸,托后7寸向下弯曲,托腹藏搠杖(通条)一根,重3两,搠杖(通条)插在枪管下的木托上,用于填送弹药,枪管底部用螺栓封固,便于取开擦洗枪管。另有火绳,每根长2丈,重3两。每次装粒状黑色火药3钱,铅子重3钱。使用龙头类火绳发火机。

鸟铳发射时,将火绳点燃安入龙头,右手开火门后紧握枪尾,用食指扣板机向后,龙头落在火门,燃药发射。《武备志》说鸟铳的名字源自这种枪由于准确度相当高,打林子里面的飞鸟十有九中,所以被叫做鸟铳,又因其所安装的弯形枪托形似鸟喙而被称为鸟嘴铳,也有人称其为鸟枪。它们的名称虽有不同,但在基本构造和发射方式上是一致的。

明末鸟铳有了很大的改进,由老式的火绳枪改进成为了燧发枪,燧石,俗称火石,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质地坚硬,古代常用来取火、做箭头、犁头等。燧发枪发展后期形成了独立的燧发点火机构,其击砧是一个铰接的钢制底火盘,击锤上安装燧石。动作时,击锤旋转,燧石打击击砧,产生火花,底火盘打开,使底火药暴露,于是点燃底火药。燧发枪与过去的火绳枪相比,射速快,口径小,枪射短,重量轻,后坐力小,而且不怕刮大风和下雨的天气,于是在战场上被广泛应用。

很显然,鸟铳是准备为单兵装备的武器。

赵兴让赵布设计的是佛朗机炮

佛郎机,本是明代对葡萄牙人、西班牙人的统称,由于这种火炮是由葡萄牙人传入,所以被叫做佛郎机。这种是中国明代中后期的火炮,其实就是一种短管加农炮,这种类型的火炮是由三部分组成:炮管、炮腹、子炮(子炮又称提心炮,相当于火炮的药室部分),所以又叫做子母炮。明朝大量仿制之后又根据口径不同而叫做某某将军炮。母炮身管细长,口径较小,炮身两侧有炮耳,可将炮身置于支架上,炮身外面用木包住,并加以防炸裂的铁箍,能俯仰调整射击角度。炮身后部较粗,因为其外形这部分被叫做“巨腹”;“巨腹”上开有长形孔槽,用以装填子炮。子炮类似小火铳,每一母炮备有5至9个子炮,在子铳内装填弹药,轮流安入腹部的长口内发射,子炮可以预先装填好弹药备用,战斗时轮流装入母炮发射,因而提高了发射速度。佛郎机的特点是母炮和子铳分离,它是后装炮的一种形式,但又不同于现代的后装炮。前有准星,后有照门,可从照门孔内进行瞄准,有炮架,可以上下左右转动。

中国经过自己的研制改造,制成大样、中样、小样三种,有的用铜铸,也有用铁铸。大样佛郎机身长2尺8寸5分,重300多斤。《武备志》中将仿制的佛郎机分为5号。其中3号和4号是属于轻型的。3号长四五尺,装铅子每个重5两9钱,用药6两。4号长二三尺,装铅子每个重3两,用药3两半。1号和2号是属于重型的。1号长**尺,装铅子每个重1斤,用药1斤。2号长六七尺,装铅子每个重10两,用药11两。1、2号佛郎机可用于水战。

由于佛郎机的口径比较小,所以发射开花弹威力不大,以发射霰弹为主,射速又快,近距离杀伤力极大,杀伤面积广。 “无敌大将军”炮的每个子炮内有500铅弹,散布可达20余丈。佛郎机型火炮对内膛的要求低,工艺简便(三个部分是分开铸造),用料少可以大量铸造。由于子炮承担了火炮发射时的一部分压力,因而不易炸膛,而且子炮的损坏并不对大炮的本身造成影响。而且对放炮士卒的技术要求低,不必长时间的训练。上述的种种优势使得明朝大量的引进并仿制这种佛郎机炮。

红衣大炮、佛郎机炮再加鸟铳,三样堪称划时代神器的家伙,如今便被人在卧虎城内研制和打造,一旦面世之日,毕竟引起天下震惊和恐慌。

第十七卷 翻云覆雨 第八四八章 赵兴的良苦用心

早在几年之前,赵兴便训令全军,要恪守“火器使用三原则。”其中,赵兴专门强调要避免“火器无敌论”的轻敌和骄狂思想,始终坚持以传统战争模式为主,火器使用为辅的观点。

赵兴之所以这么要求,是有原因的。

首先,这个时代的炼钢技术、铸造技艺、以及火药的性能控制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难以克服的问题,直接限制了先进火器的研发速度,而且由于生产成本过于高昂,新式火器根本无法作为普及性的武器装配各军,只能作为震慑性的战术兵器使用。更何况,在火器的防潮难题没有被攻克之前,火器使用对于天气和战场环境要求十分严苛,稍微不注意,便有可能会贻误战机。

其次,赵兴担心一下子将穿越“作弊器”开的过大之后,会让部队过于依赖火器而放松了对传统战法的演练和重视。赵兴可是清楚的记得,后世大明王朝装备了“红衣大炮”,却没能守住北方的防线,最终让落后的满清骑兵打进了关内。这就跟后世有了电脑之后,许多年轻人只习惯用键盘输入,却渐渐忘记了一些汉字该如何写是一个道理。

最后,赵兴不想让战争科技的步伐迈的过大,以至于远远超越了同时代其他技术领域,造成头重脚轻的不良后果。没有对应的国力进行支撑,先进火器的研发使用变成了导致国家衰败的祸根。后世某两个超级大国玩什么“太空大战”,结果其中一个生生被对方拖进泥潭,最终国家分裂,从此一蹶不振,便是最好的注解。

由此可见,赵兴在火器的研发和使用方面一直十分谨慎小心,并非兴之所至,想到了什么就让手下人研制什么。

只是,这一次赵兴十分着急地让马均和赵布等人研制“红衣大炮”、“佛朗机炮”和“鸟铳”这三种武器,又有什么目的和用意呢?

实际上,赵兴在心里已经对这三种武器的用途有了明确的界定和划分。

赵兴对于“红衣大炮”的兴趣最大,原因无他,这个成吨重的大家伙是破坏城墙要塞的好工具。按照晋国现在的国力,就算投入大量军费和工匠,到了年底能够铸造几十门红衣大炮已经属于封顶了。赵兴估计,如果同时开工铸造十门大炮的话,能够成功的有两门就算不错,其余八门肯定要么炸膛、要么不符合设计要求。

鉴于此,红衣大炮将来只能配给那些需要攻打城池要塞的先锋部队,而且数量不会很多,其最大的作用就是减轻己方士兵伤亡,极大地动摇防守一方官兵的信心。

让赵兴比较头痛的是,一尊全铸铁的红衣大炮,分量有三四千斤之巨,根本不是普通的牛马可以拖动,今后如何让红衣大炮机动起来,倒是一件相当棘手的事情。

脑瓜子十分灵活的赵布出了一个主意,他建议为红衣大炮设计一个专用的四轮车架,然后让人从海上前往交州去购买一批驯服的大象回来,今后用大象来拖着红衣大炮移动。赵兴觉得赵布这个主意值得尝试,于是立即命人前往交州购买大象。

相比于红衣大炮,佛朗机炮的工艺标准明显要低不少,但同样的威力也会降下来不少,但这不是重点。佛朗机炮的好处是可以大批量制造,而它所采用的散弹型炮弹虽然射程近,但如果安置于己方城门要塞之上,却是防守敌人进攻的大杀器。

如今放眼四顾,赵兴剩下的对手已经寥寥无几,但却不等于可以轻松的拿下。前些时日,暗影队员从扬州方向传回一份线报,怀疑诸葛亮之妻黄月英已经成功造出了一种类似于晋国火烈鸟的兵器,如果这个情况属实的话,对于晋国可不是什么好消息。

接下来的益州大战和中原大战,双方将会投入巨大的兵力,而战场更是四处分散,各地都有。也许赵兴的部队在东面拼命攻击兖州,但曹操的部队却出现在壶关之下,意图直捣晋国腹心。假若曹操的部队使用了火药和类似“火烈鸟”的兵器,壶关守军岂不危矣?但如果壶关之上安置了用于近程防守作战的“佛朗机炮”,不仅可以顺利守住壶关,还可以节省不少兵力,用于投放到前线战场。

这么看来,赵兴是要用佛朗机炮取代以前守城的主要兵器投石车和床弩。当然了,取代并不代表着拆除。当阴雨连绵的天气里不适合使用火炮时,还得依靠这些传统守城兵器发挥作用。

至于最后一种单兵火器鸟铳的研制目的,却是赵兴出于快速成军的考虑。鸟铳这种武器,若论发射距离,不见得比晋国的特制大弓要远,但它的准确性却要高过弓箭,而且穿透力也不低。训练一批射技娴熟的长弓兵,需要一到两年的时间,而训练使用鸟铳的士兵却没有这么麻烦,一个月便足以。

既然司马懿可以肆无忌惮地从益州西南部招募少数民族部落的士兵参战,赵兴也完全可以让进入交州的部队在当地招募一批土著士兵,给他们配备上鸟铳之后,只要经过简单的训练,便可以冲锋上阵,而且战斗力不俗。

在后世,就连威力比鸟铳高过不知多少的“三八大盖”都被人戏称为“烧火棍”,可见手持火铳的部队一旦得不到弹药供应,那还不如手持烧火棍来的利索。所以赵兴完全不用担心临时招募的部队会反噬自己,因为落后的土著又如何懂得生产火药呢?

关于鸟铳,赵兴还有更深远的考虑。今后西域军团越过葱岭西进之时,也可以一边攻城掠地,一边招募沿途的土著加入部队作为手持鸟铳的“炮灰”,一路向前推进下去,迟早也会轻松搞定罗马帝国。

在鸟铳生产制造工艺的不断改进下,迟早有一天会有威力更大的步枪面世,那时候的大汉帝国可能已经完成了内部统一,便可以腾出手脚横扫天下,而火枪便可以作为单兵制式武器使用。

说来说去,赵兴想方设法让人造先进武器的目的还是要减少士兵伤亡,真可谓用心良苦呀。

PS:有书友觉得上一章南道关于几样火器的描写太过啰嗦,有凑字数的嫌疑。实际上,南道四处寻找有关早期火炮的资料,是想让军器迷们对中国古代火器的技术有更多的了解。不喜欢看这种内容的读者,大可以一眼扫过,不影响全文的阅读效果。

第十七卷 翻云覆雨 第八四九章 要把襄阳水搅浑

光熹九年四月,攻打荆州的东西两路大军仍然无法有效突破长沙守军和夷陵守军的防线,于是原本坐等围观刘表被虐的人们变得急躁和失望起来。

如今的刘表,已经将吕蒙当成了救星,再也不复当初的怀疑和担忧,遇到什么大事之时,基本上都会主动与吕蒙进行商议,而且事后证明效果也确实很不错。

吕蒙虽然比不上赵兴帐前贾诩、田丰等谋士老辣,亦没有郭嘉、庞统、徐庶等人智谋超绝,但他也有几个非常鲜明的特点,或者说是难得的美德和优点。

史载吕蒙孝顺母亲,举国皆知,鲁肃、甘宁皆敬拜其母,因为他们都佩服吕蒙。他义结同僚,助徐顾等抚育孤儿,又宏量不计较与蔡遗、甘宁间的私怨,反而在主上之前替其作美言。他于军务倥偬之际,仍勤於修学读书,并致诸实用,俾成一代名将之资。勇斩陈就,破黄祖、朱光;智擒郝普、关羽。他忠於孙吴,对孙权尽心力筹谋。

与吕蒙相关的成语有:“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吴下阿蒙”。吕蒙与周瑜、鲁肃、陆逊,被后世三国迷视为“东吴四大都督”。吕蒙就是一位集合了“孝、义、勤、忠、勇、智”等优点于一身的完美将领!

这个时空之中,吕蒙也开始将“孝、义、勤、忠、勇、智”逐步体现出来。他担心母亲在江东无人照顾,当时尚未在赵兴帐前立足,便大胆地向赵兴提出希望晋国将他母亲接来卧虎城居住的要求。入籍卧虎城现在越来越难,非做获得大功勋者不可得,吕蒙此时提出这种要求,在一些人眼中看来,那就是不知进退之道。

但赵兴对于吕蒙的这个要求毫不含糊,不仅立即答应下来,而且让人以最快的速度将吕蒙的母亲包括族人全部迁到上党,甚至当初收留了吕蒙的那位姊夫邓当,赵兴也花了不少代价从孙坚手下换了过来。

赵兴这一手“千金买马骨”的做法,立即折服了吕蒙。之后他在跟随赵兴的日子里,逐渐将他“义、勤、忠、勇、智”的特点也逐渐显露出来。吕蒙对待同僚和百姓十分仁义,勤于学习各种先进思想和知识,可以毫不动摇地忠诚于赵兴,勇于一人身负重任前往荆州,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