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旌旗-第1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怪李重等人不够沉稳,他们心里很清楚,张松和法孝直既然敢和曹操谈判,手中一定抓了一手好牌,最少卖主集团也应该控制了不少城池,甚至都有可能控制了西蜀和中原的通道。

想一想在这种可能下,曹操攻克益州有多大的可能,如果没有人从中作祟,曹操八九不离十会成功的。

李重和李儒等人对视一眼,都看出对方的恶毒心思来:密报刘璋,除掉张松和法孝直等人,阻挠曹操占据益州的可能。

一时间几个人都沉默下来,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决定,众人一定要仔细推衍这件事对天下局势的影响。

李重是晚间得到消息的,得到消息之后立即就开始召集众人议事,在众人的沉默之中,时间过得飞快一直到天色发白,程昱才第一个说道:“主公,属下认为,曹操占领益州,对我们有利有弊。”

程昱的意思也就是拿不定主意了,弊端就不用说了,曹操扩大地盘。利端也有,就是曹操如果占据益州会很快和刘备发生冲突,因为刘备也视益州为盘中之餐,想要一口吞下肚来。

稍后,李儒也摇了摇头,这件事牵扯太多,他也拿不定主意。

两大谋士都拿不出一个说法来,现在只能让李重自行决断了,李重当即就做出决定:不过曹操和张松如何行事,自己只当观众,待到曹操派兵入蜀的时候,再出兵攻打陈留、虎牢。

李重这么做也是有原因的,现在形势一片混沌,就是周瑜加上诸葛亮怕也难以做出决断来,李重只能选择最简单的方式应对。

对于李重来说,区别只是得到的好处有多大罢了。不管李重和曹操怎么算计,吃亏的都是刘璋。

为了不把水搅浑,李重还给张辽去了一封书信,让张辽速速退兵回下邳。

张松和曹操达成肮脏交易,就兴高采烈的回益州去了,张松走后,曹操立即密令夏侯渊屯兵阳平关外。

事实证明,人的运气是固定的,张松回到益州就有些得意忘形了,酒醉之下不小心将此事泄露,被刘璋斩首示众。不过张松还算讲义气,并没有出卖两个好友,于是法孝直立即修书曹操,请曹操快速出兵益州。

曹操得到法孝直的书信,立即派夏侯渊攻打益州。

事实证明,要不是张松过于得意忘形,他还是有机会享受荣华富贵的,张松和法孝直还有一个好友,就是驻守阳平关的孟达。法孝直书信一到,孟达立即投降了曹操,引夏侯渊的五万大军入蜀。

不要小看了阳平关的作用,阳平关西控川蜀,北通秦陇,且后依景山,前耸定军、卓笔,右踞白马、金牛,左拱云雾、百丈,汉、黑、烬诸水襟带包络于其间,极天下之至险。

可以这么说,想要用冷兵器攻克阳平关,是一件极其艰难的事情,雄厚的兵力、充裕的时间一个都不能少。

而现在孟达手中有一万多兵马,想要守住阳平关绰绰有余。

阳平关一丢,夏侯渊趁着刘璋还没反应过,精兵突进,成功的突袭了白水关,一举打开益州的门户。

连丢了阳平关和白水关,刘璋急的差点没哭出来,急忙派老将严颜出兵三万驻守涪县,张任出兵两万驻守梓潼县伺机夺回白水关。

曹操出兵益州对天下局势影响太大了,首先做出反应的就是刘备,刘备心里非常清楚,刘璋绝对不是曹操的对手,成都失陷只是时间问题,而一旦曹操占据了益州,就可以顺流直下,威胁荆州。

除了痛骂张松不长眼,不投靠自己之外,刘备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抢在曹操占据益州之前攻克东吴了。

不过刘备怎么看,也不觉得自己比曹操强,孙策比刘璋弱。狗急跳墙之下,刘备立即给孙权写了一封书信,声称自己愿意上表孙权为吴侯。

这也是一个交易,这封信的确切含义是这样的:孙权小儿,你快点帮我弄死孙策,弄死孙策你就是长子了,吴侯之位非你莫属。如果你要是不弄死孙策,我就把你暗害孙策的真相说出来,看孙策弄死你不?

孙权接到刘备的书信,气的差点没吐出血来,他是有取孙策而代之的想法,但孙权可没有给刘备卖命的心思。

可现在刘备急了,孙权也没什么办法,只得找张昭等人商议对策。

孙权可是找错认了,张昭的能力不说,但对主公的忠心程度那真是一等一的……底。这在历史上是有据可查的,赤壁大战的时候,就是这老货第一个跳出来主和的,主和的另一个说法就是投降,要不是周瑜力挽狂澜,历史就说不一定什么样了。

还有陆逊也是一样,陆逊到没有张昭那么贪生怕死,但陆逊也不是一个人,他身后还有一个大家族呢。再遇到取舍之时,这些大家族的人第一个要选的肯定是自己的家族,而不是国家。

此外宋谦、潘璋等人的想法也都和陆逊差不多。

于是张昭立即挑动三寸不烂之舌,开始给孙权灌输投降刘备的好出来,什么刘备乃是中山靖王后裔,大汉武帝N代玄孙,为人忠厚仁义之类的话语……总之,张昭把刘备夸得跟花一样。

孙权这人耳根子比较软,所以听张昭这么一说,也就心动了,再看陆逊等人也不反对,哀叹一声自己也是为了保住孙氏一门,这才出此下策的,提笔给刘备写了一封书信。

孙权当然不敢直接弄死孙策了,他没有那个能力,也没有那个胆量。

不过孙权却敢对周瑜下手,当然孙权也不是傻子,他也不可能明目张胆的攻打周瑜,孙权的做法是切断周瑜的粮道。

滔滔江水到了广陵也就快入海了,江面宽达十余里,波光粼粼,像镜面一样。

与广陵隔江相望的就是丹徒县,丹徒县坐落在大将南岸,渔米丰富,是江东的重要粮食产地之一。沿着丹徒县逆水而上百里,就是另外一个鱼米之乡江乘县,而这两个县就是周瑜大军的粮食供给之地。

由于江乘县和丹徒县都处在大后方,周瑜并没有多派人手驻守。

这不是周瑜粗心大意,实际上每个大将领兵的时候都有侧重点,周瑜现在就是重前权而轻后守,也就是说有点后方薄弱。

周瑜不知道这个问题吗?当然不是,谁不想吧后方修的固若金汤啊,关键是周瑜没有那么多兵马。

丹徒的守将是周尚,也就是周瑜的伯父,江乘的守将是吴景,也就是孙策的舅父,这两个人一起负责周瑜大军的后勤调度工作。

孙权的动作非常快,刚给刘备写完书信,就调动大军渡江入主丹徒。之所以用入主这个词而不是攻打,是因为孙权根本就不用动手攻城,孙权用的借口是张辽战败以后,逃散的兵卒跑到丹徒附近,自己是过来帮助守城的。

周尚不知道孙权和孙策的关系,信以为真,很轻易的就放孙权入城了。

孙权进了丹徒,立即在酒宴之上把周尚关进大牢,声称自己得到细作密报,周尚勾结张辽,意图反叛东吴。

到了第二天,孙权抓住了上百张辽的逃兵,严刑拷打之下,张辽的逃兵承认和周尚勾结一事,病当中搜出密信一封,上面还有张辽的印信画押,孙权勃然大怒,将周尚斩首示众。

杀了周尚,孙权又带兵赶赴江乘,吴景见到外甥前来相助,自然不疑有他,当即就放上去入城。同样,孙权在酒席之上将吴景也抓了起来,不过孙权还算有点良心,没对自己的舅父下毒手,到了第三天,就把吴景放出来了。

放吴景出来的借口也很简单,“误会”两个字就够了,不管别人信不信,反正孙权自己是信了。不过的刀吴景出狱的时候,江乘早就改朝换代了,孙权已经将各层军官都换成了自己的亲信。

吴景见状,除了长叹一声,也无之奈何。

孙权连下两城只用了四天的时间,可以说是势若雷霆了。而就在孙权拿下江乘的同一天,孙权就停止了周瑜的粮草攻营,借口自然也十分简单。

孙权声称周尚和张辽勾结意图出卖东吴,虽然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周瑜也参与了此事,但周瑜也没有摆脱嫌疑,应该先调查一下再说。为了显得公平一些,孙权还给周瑜去了一封书信,命令周瑜到江乘县自辩,以证清白。

周瑜接到这封书信,还没看完就气的当时就口吐鲜血晕了过去,吓得营中诸将魂飞魄散,不知所措。

凌操是东吴老将,有资格看一下书信的内容,凌操在众人的注视下小心翼翼的拿过书信一看,也气的当时就昏厥过去……

第三百五十一章 孙伯符刀光如雪

仔细看一下江东集团的悲惨遭遇吧!

周瑜是中午接到的书信,一直到了掌灯时分,周瑜才悠悠转醒,睁眼一看,只见凌操朱治等人都聚拢在身边。

随军的郎中急忙给周瑜把脉、端药,伺候周瑜喝下,这才冲着众将低声道:“大都督乃厥心之症,如安心静养,则无性命之忧,但若思虑伤心,则内发于心,旦发夕……亡、不可医也,各位将军慎言。”

说罢,郎中匆匆出账寻思医治周瑜的手段去了。

朗州走了,众将却面面相觑,帐中之人都是才学过人之辈,虽然不懂医术,但也能听懂郎中的话是什么意思,简单点说,就是周瑜有很严重的心脏病,不能操劳过甚,不能情绪波动过大。

周瑜刚刚清醒,神志还有些混沌,并没有注意到众将的脸色,勉强问道:“凌操,书信的后半段写的是什么?我只看到叔父被孙权所害……”

凌操刚得到郎中的叮嘱,哪敢乱说,唯唯诺诺的说不出话来。

周瑜闭上眼睛,喘了两口气,这才睁开眼睛,盯着凌操沉声道:“凌操……说,不然的话,治你延误军机之罪。”

“那个……那个……”凌操真不想说,延误军机也就是被周瑜打及时军棍而已,凌操自认为自己还挺得住。

就在这时,朱治用手指捅了一下凌操,低声道:“凌将军要是不说,大都督更为着急,莫不如小心措辞……”

凌操点了点头,说道:“大都督,孙权信上说最近粮草筹划有些困难,希望能宽限些时日。”

“呵呵……”周瑜的心思七窍玲珑,怎么会不知道孙权的想法,闻言也只能苦笑道:“我知道了,速派人将这封书信送与伯符,此外,众将必须坚守不战,不得透露我的病情。”

“诺!”凌操领命之后,见到周瑜闭上嘴巴,知道周瑜不愿意说话了,带着众将退出大帐。

等到众人都出了大帐,周瑜忽然睁开眼睛,重重的叹了口气……

吴军的斥候星夜赶路,终于在第三天头上将消息传到孙策耳中,和周瑜不懂,孙策性如烈火,还没等看完书信,就一拳击碎桌案,怒喝道:“孙权小儿,利欲熏心,不顾东吴基业乎?”

听到孙策如此之说,虞翻、程普等人也大约能猜到怎么回事了,只不过他们低估了孙权丧心病狂的程度而已。

程普干咳一声,小心翼翼地说道:“伯符,是不是仲谋犯了什么错事,他还年少不更事,就算做了什么错事,也是情有可原的。”

“呵呵……”孙策怒极反笑。

虞翻也劝解道:“主公,仲谋毕竟在荆州很长时间,对东吴也有些功劳,不管仲谋犯了什么错事,也能将功补过……”

“你说什么?”孙策猛的将书信摔倒虞翻身上,怒道:“你自己看看……”

虞翻弯腰捡起书信,只看了两眼就脸色铁青,一句话不说了。程普急得一把扯过书信看了起来,同样,只看了两眼,程普也闭嘴了。

难怪,孙权干出这种事来,谁还敢给他求情,别说求情了,程普自己都有领兵把孙权大卸八块的冲动了。

孙策好容易按下怒火,一字一句地说道:“孙权杀了周尚,断了公瑾的粮草,你们说怎么办?”

孙策此言一出,帐中一片喧哗,现在都不是怎么处理事情的问题,是个人都知道,用兵之毒,莫过于断粮,粮草乃是重中之重,孙权断了周瑜的粮草,都不用刘备动手厮杀,东吴的水军都得全军覆没。

“程普,你带人驻守山阴,我带兵去就公瑾。”孙策叹了口气,无奈的说道。

“主公,我们哪有兵力去救公瑾啊?”程普无奈的说道。

孙策急声说道:“难道兵力不够,我们就不救公瑾了?”

“哎!”程普长叹一声,仰天不语。事到如今程普还能说什么呢?不救周瑜,大江战线就会崩溃,东吴覆灭只是时间问题。可去救周瑜,山阴战线就会崩溃,东吴同样是覆灭的下场。

征战天下,只有一个赢家,程普不是没有失败的心理准备,但无论如何程普也想不到,偌大的东吴会毁在自己人的手中。

孙策接着说道:“我带五千兵卒北上,过江去救伯符,山阴就交给你了。”

也不管程普同意与否,孙策又接着说道:“如果我回不来了,程普你就带人南下胶州。”

“主公不可……”帐中众人齐声叫道。

孙策想了想,接着说道:“如果我救不了公瑾,你们也可以投降刘备,但孙策认为,刘备此人外宽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