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农户一二事-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小宝被这么一分神倒也不怕了,嘻嘻哈哈的躲到筐子里,对着宋添财喊道:“爹,快,爷爷要追了,小宝不是小猪。”

宋添财笑着说道:“那小宝就要藏好了,爹也让爷爷追不到。要是小宝赢了,没被爷爷追到,等到了奶奶那儿,给你吃个糖角子。”

宋小宝立马乖乖的坐在箩筐里,扒着看着宋大山,就怕宋大山追上来。宋大山也很配合宋小宝,一会就做出要跑的姿势来追小宝,让小宝兴的直乐呵。

万氏和宋大海在后面瞧着爷孙两的互动,心中有些羡慕有些失落,想着这要是自己有了孙子那该多好啊。两夫妻对视一眼,更加着急着给宋添金娶媳妇生孙子了。

等到了茶摊子,陈桂枝已经手脚勤快的把灶台柜台桌子椅子都擦了一遍。门窗也都开了,宋添财在每个窗子上都装上了竹帘子,边上都包了布。早上没太阳,把竹帘子卷上,倒是一点不挡光。

宋大山来了也没歇着,去外面的柴堆抱了柴来。自从这茶摊子建好了之后,宋大山就在茶摊子外面堆了柴堆子,都是没事的时候,去山上捡的枯树枝,耐烧的很。厨房的大灶和炉子都生了火,茶壶也都上了水烧。

宋添财把早先腌制的梅子,炒制的山货,一盘子一盘子的摆好,打算今天若是有客人来就没费送上两碟,试吃一下,也好借机宣传宣传。今个天气不错,秋老虎也不是唬人的。所以,宋添财还煮了红豆汤和绿豆汤,打算给在这点了点心的人送上一碗。

辰时一到,宋大山就点了爆竹鞭炮,噼里啪啦一阵响声,再揭开了茶摊门头的木匾,宋记茶点楼就正式开张了。宋家村早就有不少孩子凑热闹在茶摊子门前围着,宋添财把早上刚刚做的糖三角每人给了一个,还端出了榛子栗子,让他们抓两把装着。

孩子们最容易开心,一大早就来等,为的就是能得几口好吃的。现在得偿所愿了,一个个笑容满面,宋大山看着这群孩子吃着糖三角被烫了嘴也不松口,赶紧拿出先前准备的木碗,给他们一人盛了一碗红豆汤喝。

早上,等孩子散了,茶摊上就没什么人了。等过了一个时辰,万氏和宋大海瞧着没客人来,宋家几个自己人都闲的很,也就和宋大海两个人回去了。

陈桂枝看着空荡荡的茶摊子,心里直心疼昨天晚上做的东西,她开始盘算,怎么保存这些东西,能分几天把食物吃完不浪费。宋大山倒是没像陈桂枝这般心急火燎的想着怎么善后吃食了,却也心里不轻松。

宋添财却没有着急,这做生意哪能一下子就赚了呢。这儿的人流量他是观察了一段时间的,都是集中在午时和申时这一段时间内。来往的行商多则上百,少则十来个,几乎每天都能遇到一两波。

巳时一过,忙了一早上,宋家人都没怎么吃饭,宋添财干脆就让陈桂枝切了些猪头肉和一个猪蹄以及一小块卤肠过来,又直接拿了一盘子馒头,一人盛了一碗红豆汤,先吃个午饭。

猪头肉切成一块块的,旁边还放了陈桂枝专门从家里带来的胡椒酱,宋添财用刀子把馒头从中切开连着边;放些猪头肉;又抹了些辣椒酱;包着吃一口;又辣又香。宋小宝瞧着宋添财这样吃,吵着要一个,陈桂枝照着宋添财刚刚的再做了一个,辣椒酱却是没放。

宋小宝人小嘴小,可却是个心急的,一口馒头吃下,却没吃到肉,急的把馒头举给宋添财看。宋添财只好帮着他咬了一大口,露出了猪头肉,才喂到他嘴边。

这个时候,官道上走来一行人,押着五六两马车,仔细看下来倒是有二三十个人。太阳虽然不大,可他们从卯时开始走,一上午下来,早就饥肠辘辘了。准备找个地方停了停,吃两口干粮。不然,就要再走上一两个时辰,才能到下个地方停下来吃饭。

走在前面的人眼尖,远远就瞧着这前面有个房子,他们是经常走这条道的。多出个房子,自然就多了几分留意,派人上去看看,回来得知,那儿开了家茶点铺子。这一走几天,风餐露宿,天天干粮,车队中的人大部分都吃烦了。现在发现这儿有家差点铺子,就有人动了心思。

他们这么多人,去看看,也不怕有什么。车队里的老大想想也就同意了,他们也就是一般商人,现年头国泰明安,特别是靠着泉州这一带,被秦太、祖一路扶持,土匪那是好多年才出现的事情了。

他们运的也都是一般的货物,还都在这一片跑,在道上都是有名的,没出过什么大事。想想也就同意去前面茶点铺子看看,要是没问题,就用些茶点,好歇一歇脚。

而车队老大进门就瞧见了宋家一家三口坐着吃饭,有老有小,那年纪轻的男子一看就是书生模样。车队老大这才放了心,老老少少,一看就是一家人做的小买卖,靠着村落,把孩子带在身边,怕是就是这后面村子的人。

宋添财眼尖,瞧见有客人来,忙咽下口里的馒头,上前道:“这位大哥,小店有各色小吃茶水,你们进来坐坐。今天头天开张,吃东西喝茶还有吃食送。你们看要不要来点?”

那领头的汉子直接问道:“你家可有饭食?”

宋添财笑着说道:“有,菜有招牌猪头肉,卤蹄子肥肠猪心,主食有馒头,白糖糕,糯米糕,糖三角,茶叶蛋。汤有冬瓜骨头汤,绿豆汤,红豆汤。你看,你们要什么。”

领头的汉子最后要了十五斤猪头肉五根卤大肠五个猪蹄,八十个馒头和二十六碗冬瓜骨头汤。陈桂枝安排他们坐下,宋大山跟着就端上了吃食。猪头肉、卤大肠、猪蹄都切好了,馒头也随后就上了。每桌上,宋添财还送了一盘八个的茶叶蛋和一盘盐水花生并一碟子炒栗子。

这些人这些天嘴里都是吃的干粮,宋家做的荤菜味道咸鲜肥美,吃得他们胃口大开,很快桌上的菜就被吃得盘子都不用洗了。有人要求再上两斤猪头肉,宋添财这儿却没有了。只能换猪大肠和猪心吃,这些人抱怨,让宋添财以后多备些才是。

至于免费送的吃食,这些人也吃的很满意。最后走的时候,有些人还让宋添财用油纸包了剩下的卤猪蹄带着准备晚上再对付一顿。而有的人则是要了盐水花生和茶叶蛋,零零碎碎的,宋添财这儿吃的东西卖出去不少,茶却没卖出去一杯。

等这伙人走了,宋添财盘算着刚刚收的铜钱,心中感叹:终于有钱进账了!

☆、第21章 疏忽

等这波人走了;中午也就没人来了;即使这样;陈桂枝和宋大山也都放了心。别看只一波人,可都是人高马大的汉子;吃起东西来绝对不含糊。宋添财给他们抹去零头,还进账五百文;就这么一笔买卖;今天开张就赚了不少。

到了申时,又零零散散的来了几个行人;他们要了茶水和点心,倒是没要卤菜和馒头。最后,还买了些糕点茶叶蛋和炒榛子走;一看就是稍稍讲究些的;看不上那些卤菜。

申时一过,宋添财就开始盘算着茶摊子里剩下的吃食了。红豆汤没了,绿豆汤还剩一些,白糖糕,糯米糕都还剩下八、九块。卤菜倒是卖得只剩下一根猪大肠了,宋大山喜欢吃,留着给他下酒也不浪费。

而盐水花生今天送了很多,倒是没剩了,明天却不能做这么多了。茶叶蛋倒是意外的卖的好,让宋添财觉得他还能在煮些咸鸭蛋来卖,应该也不错。至于炒货,因为炒的少,早上又给村里的孩子们不少,剩下一些,宋添财打算让陈桂枝给相熟的人家送一些。明天却是不能炒这么多了,真要卖的好,也可以让宋大山再外面搭个灶台,现炒现卖也是一样的。

最后,就是宋添财腌制的梅子无人问津,这玩意倒是放的住,宋添财也就是把它当个备用。卖的价格稍稍有些高,也没指望这些行色匆匆的客商们能有闲心买来吃。

宋添财倒是觉得明天可以让宋大山上山摘点梨子,沙果,柿子,枣子等山果回来。直接放在茶摊子上卖,这些山果味道不错,能吃个新鲜,相信来往的客商也能要几个带在路上吃。

等盘点完东西,宋添财就准备收摊子了。没想到这个时候,门外来了几个村子里的妇人,看着和陈桂枝还算熟悉。陈桂枝招待她们进来,一问才知晓,是家里的孩子早上吃了这儿的吃食觉得好吃,缠着她们买些回去。

这些妇人的家境都算殷实,被家里的孩子闹着,想想就约着一起,打算等下晚,宋添财的茶摊子收摊了,能算便宜些。宋添财也没辜负她们的期望,和她们点心买一送一,又送了她们几把栗子榛子,其他打八折。

最后,剩下的白糖糕,糯米糕都被这些妇人包圆了。宋添财还告诉她们,以后这个时候来,糕点都是这个价,让她们想买就到这个时候来,便宜实惠。要是有肉菜剩下,买的话就再给她们算便宜些。

送走了村里人,陈桂枝在旁边对着宋添财道:“添财,那白糖糕要三文钱一块,糯米糕是四文钱一块,你给她们买一个送一个,咱们也就挣不到什么银钱了。她们心里也清楚,不然,也不会都包圆了。你以后都是这个价,咱们可就亏了。”

宋添财笑笑道:“娘,像糕点这玩意最好不过夜。到了这个时辰,都是摊子上剩下的,明天拿出来卖就不新鲜了,做吃食生意最讲究个良心。吃的好人家才能成为回头客,我把剩下的卖给村里人,也算是个村里人一些优惠。村子里有不少人眼红咱家做这生意,给村子里的人卖些好也能堵住那些人的嘴。以后啊,要是看着谁家的孩子在茶摊子边上玩,你就给把炒货或给个山果。孩子的父母长辈,知道了能不念我们的情。做生意就要广结善缘,又花不了几个钱,都是山上长的。就如刚刚的糕点,放着也只能送人或自己吃,但低价卖给她们,又给村子里知晓咱们的好,以后人们就知道咱家不留过夜的吃食。名声不就传出去了,再说,那糕点还是有赚的,至少不亏本就是了。”

陈桂枝被宋添财这么一说,心里就亮堂了,也不纠结自己家吃亏了,赶紧收拾东西。这么一忙活,等回家吃了饭食,天都已经擦黑了。陈桂枝今天下午让宋大山坐了牛车去了镇上买了两个猪头和其他猪蹄猪心猪大肠若干。

今天这些卤味卖的好,让陈桂枝底气大增,打算明天增加一个猪头来卖。而宋添财则是让宋大山去找杜掌柜,说鸭杂的事情,还让宋大山带些鸭油回来。宋添财从今天卖货的情况看,发现他们要做些耐饿耐放的面食才能卖得好。

这些行商都是赶路的,那些放不住的,怕是买的不多。还有赶路要力气,最好要做咸味的吃食才能满足这些人的要求。所以,宋添财就想起了黄油烧饼,梅菜饼子,味道是没得说,包好了放上两三天也是没问题的。

黄油其实也就是鸭油,用鸭油做烧饼是一种小秘诀就如包芝麻馅的汤圆放些猪油一样。能把原来的吃食变的与众不同,美味无比。这还是他去出差吃的某地的特产,回来觉得好,特意请了厨子回去给他烧的,才知晓了一点。

宋大山花了十个大钱买了小半篮子的鸭油回来,陈桂枝把它熬了出来。宋添财这才想起家里没人会做烧饼,然后,宋家三个大人大眼瞪小眼,傻眼了。

不会做,宋添财就只好放着了,帮着陈桂枝先烧猪头肉和其他卤菜。等一切忙好了,宋添财让陈桂枝和宋大山坐下来,把今天收的铜钱倒出来,一起算今天的进账。

总归得了五百八十二文,除去成本,还能剩下三百三十文,这还要算上宋添财送的那些东西的成本。今天第一天,损耗多了些,卖的吃食也准备的不充分,所以,挣的银钱成本就要高些。

不过,即使这样,宋大山和陈桂枝也十分的高兴,一天能挣三百多文,一个月下来就是十两银子,一年下来,也就能赚到百十两银子,长此以往,也能挣下不少的家业。

陈桂枝摸着这些铜钱,笑的见不到牙道:“原以为咱们花的那些本钱下去,没个一两年是收不回来了,没想到按照这样下去,半年也就回本了。”

宋大山也高兴,不过,还是问道:“添财啊,咱们家做买卖和你的秀才身份没阻碍吧。以后,也不会影响到咱家的小宝读书科举吧?”

宋添财罢罢手,对着宋大山说道:“没事,本朝太、祖圣明,并不没压制商户人家的子弟读书。不过是交税重些罢了,据我所知,那些举人,进士家里也都有着做买卖的亲戚。朝廷是不管的,我只是个秀才,咱们这茶摊子我是挂在了娘的名下。本朝对正妻嫁妆有律法保护,说起来咱们都是为我娘帮忙。咱们家交税是和别家一样的交,可却不用改商籍。”

其实,宋添财并不介意改成商户,反正这儿又不禁止商户子弟科举。可他有着秀才身份,宋大山和陈桂枝观念里总以农户身份比商户身份高上一截。宋添财想想也不想逆了老人家的心思,就挑了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