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仙之九品芝麻官-第1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地方,都是在他自家的宅子中,那里已是九龙镇数得着的豪宅了。
    秦之初一行人走到县衙废墟那里,里里外外,来来回回看了看,确认这里已经无法住人,只有将所有的废墟清理干净,然后再原址上,重新盖一座县衙才行。
    不过秦之初却没有丝毫重建县衙的意思,重建县衙可是要花钱的,他现在可没有那么多的银子浪费在这件事上。顺德帝早就说过让他自筹经费,重建县衙的话,京城的户部、工部,还有榕州省巡抚衙门,榕西府知府衙门估计都不会拨付一文钱,秦之初可不愿自掏腰包。
    另外,秦之初真要是把县衙重修好了,谁又能保证他一定会在宁清县做的很长呢,要是刚把县衙修好,就把他调到其他地方任职,那他岂不亏死了。
    “龚兄,回头你草拟几分告示,招募一些民壮、木匠,让他们把县衙内的瓦砾清理一下,然后以剩下的断墙残壁为基础,搭建一些竹屋、茅屋出来,实在不行,就搞几顶帐篷出来。”秦之初回过头来,对龚秀珍道。
    龚秀珍连忙记下。
    这时,奚一松已经把丁少子成立的团练大部分团丁召集了起来,集合在了县衙废墟前面,等着秦之初训话。奚一松的动作算是快的了,可还是有十几个团丁带着兵器跑掉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毕竟奚一松对宁清县非常的不熟悉,人生地不熟的,能把大部分团丁都聚拢到一起,就很不错了。
    “各位乡亲,本公就是朝廷任命的宁清县主薄,从现在开始,本公就要代表朝廷,重新统治宁清县了,要让百姓安居乐业,王命畅通。
    你们受贼酋丁少子蒙蔽,做了伪团练的团丁,本公可以对你们犯下的这桩过错,既往不咎,但是你们还是要为以后的生活好好的思量一下,如果愿意退出伪团练的,只要把武器留下,并保证以后不从贼,不谋反,也没有犯过奸、yin、掳、掠之类的重罪,就可以安然离开了。
    如果有愿意退出伪团练,并且愿意加入本县团练的,也可以留下,只要身家清白,并能通过本县总团总奚一松的认可,你们就可以实现愿望。”
    第196章那他岂不亏死了?
    第196章那他岂不亏死了?,

第197章有人告状
    第197章有人告状
    第197章有人告状
    寻吃完丁少子所组建的伪团练的团丁之后,演宁又说服自己的祖父出面,把九龙镇有名望的士绅、耆宿全都请了来,一共有十几个人。这些人要么在九龙镇有钱有势,要么就是德高望重,是一群在九龙镇富有影响的人。
    秦之初深知如果想在宁清县站稳脚跟,就必须要对这批人进行拉拢,要让他们安居乐业,拥护自己的统治才行。
    秦之初没有什么仇富的心理,更没有想过要劫富济贫,他是认真研读过史书的,纵观本朝以及前朝历史,不管是哪个君王当朝,世间都是有穷有富。这是任何人,任何时代都无法改变的。
    但这并不代表着秦之初要对宁清县的士绅进行任何形式的纵容,他这次把九龙镇的士绅召集来,除了拉拢他们之外,也要对他们进行一定程度的敲打,免得他们误判了形势,在九龙镇为非作歹。
    奚一松带着人,从县衙废墟临近的人家中借了一些椅子板凳,放在了县衙大门前。
    秦之初一身官袍,一尘不染,脸上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容,显得从容,亲切而又不失威严。在他的身后,肃立着奚一松、关志文、龚秀珍、关东神丐、老姬以及孙得龙等人,一个个屏气凝神,目不斜视。
    “爷爷,各位乡亲,我为各位介绍一下,这位就是咱们宁清县的太爷了。”演宁临时客串起了招待人员,向众士绅、耆宿介绍了起来。
    众士绅、耆宿连忙上前见礼,一个个口称“太爷”,如果不是秦之初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就攻打下来了九龙镇,还把丁少子父子十人一个不少地全都抓了起来,他们现在是绝对不会这么客气的。
    秦之初先坐了下来,然后示意众人一起坐下,奚一松借来的椅子板凳,有高有低,有的还很破旧,这些士绅、耆宿也不敢挑剔,全都坐了下来。
    “各位乡亲,本公奉皇帝之命,在今年六月二十一之前,就必须要平定宁清县之乱,让阖县上下,所有的士农工商都能够安居乐业,归服王化,王命畅通。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本公是不介意使用一些雷霆手段的。”
    秦之初是状元公,所以很多时候都自称“本公”,这也是为了给自己增加气势。不过他选择这个自称,也是无奈之举,如果皇帝能够按照大周律,任命他为从六品的翰林院编撰,他也就用不着多此一举了。
    九龙镇的士绅、耆宿才不管秦之初是如何自称的,秦之初今天一过来,就把盘踞了九龙镇数十年的丁氏父子扣上了一个反贼的帽子,这是十足的雷霆手段,就凭这一手,就把他们吓坏了,一听秦之初还要再使用一些雷霆手段,有几个胆小的,差点晕过去。
    秦之初把众人的反应揽入眼底,“不过各位也不比过于担心,只要各位说话办事都遵守大周律,不触犯刑律,本公是不会故意寻衅的。下面本公就具体说一说对各位的要求,归纳起来,本公对各位的要求很简单,也就几条而已。
    首先,不能通贼,不能暗中结交其他几位犯官。
    其次,要按照朝廷规定,向官府缴纳钱粮,服劳役。种田的缴纳田赋,经商的缴纳商税,打渔的缴渔税。
    再次,不准贿赂本公以及本公的下属。如果是简单的礼尚往来,可以,但是赠送礼物的价值不能超过一百文钱。
    最后一条,就是本公一开始就申明的,遵守朝廷律法、法令,任何人都不准搞法外特权。”
    秦之初把四条要求一说,众士绅、耆宿都没什么反应,没人太把秦之初的话当真,以往每位县令上任的时候,谁不会动动嘴皮子,简单的地表表态,事后,该怎么贪,还是怎么贪。
    秦之初也不会做那种强按牛头喝水的事情,他说的话算数不算数,以后就见分晓了。他接着说道:“只要大家遵纪守法,那么本公可以保证各位的权益,除了该交的税赋之外,本公不会给你们多加一文钱的苛捐杂税。
    另外,本公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平定宁清县的混乱局面,鼓励耕桑,扶持工商,举办官学,筹办养济院,使得本县百姓,无论贫穷富贵,都能够安居乐业,幼有所学,老有所养。
    还有,本公还请在座各位士绅,能够监督本公以及本公的下属,但凡有人贪墨,被人举报者,一旦查清,其贪墨的钱财,一半充公,另外一半归举报者所有,当然,要是诬告,以诬告朝廷命官罪论处。”
    演宁见场面有些冷清,连忙站了起来,“太爷真是清正廉明,由你主政宁清县,是我宁清县十五万百姓之福呀。”
    有演宁带头,在座的士绅、耆宿也都反应了过来,纷纷拍起了秦之初的马屁,无非都是些称赞秦之初年轻有为,才华盖世,清正廉明的恭维话。
    秦之初面带微笑,一一笑纳,等到众士绅停了下来之后,他又道:“本公当着各位乡亲的面,再宣布两件事情,本公已经对本县官吏进行了必要的调整。
    本公先给诸位介绍一下,这位是奚一松,本县团练总团总,这位是关志文关兄,跟本公是同一年的举人,暂任本县刑房典吏,这位是龚秀珍龚兄,跟本公一起参加了今年的礼闱,暂任本县的户房典吏。这位是老姬,乃智屏郡主的家生子,暂任本公的总管。这位是孙得龙,暂任本县的捕头。
    以后,各位乡亲如果有什么事,尽可以找他们来帮你们解决,他们要是解决不了,也可以来找本公。”
    关东神丐负责为秦之初收集情报,不适合公布他的身份,故而秦之初也没说,再加上关东神丐现在是一副普通人的打扮,跟他乔装打扮的时候,差别很大,让他跟宁清县的士绅们见上一面,倒也没什么。
    秦之初前面说的话,在这些见惯了县官走马上任场面的士绅、耆宿眼中,都是场面话,耳朵都快听出茧子来的话,那么秦之初现在宣布的这个消息,就有点让他们觉得震撼了,远远的超过了他们的心理预期。
    不是说秦之初一上任,就强硬地绕开了宁清县原有的几名典吏,强行任命了县衙的几名骨干官吏,而是关志文、龚秀珍的举人功名让他们觉得太不可思议了。
    要知道,在大周朝,举人的数量满打满算也就几千人,他们在世间是一股非常特殊的群体,如果能够上下打点好,运气有足够好的话,完全可以到地方上做一个七品县令的。可关志文、龚秀珍这两名举人老爷,偏偏跑到了偏僻的宁清县,甘愿做个不入流的典吏。
    这说明什么?说明秦之初有本事,有能力,有吸引力,能够让两名举人心甘情愿地为他所用。再加上秦之初又是状元,还是名仙师,这样的阵容实在是有点豪华了。
    一时间,在场的诸位士绅、耆宿突然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希望,或许在秦之初的主政之下,宁清县真的有可能在短时间内,结束长达三年之久的混乱局面,让大家重新过上安定的生活。
    这时,秦之初接着道:“还有一件事,本官将会发布命令,罢黜其他不在九龙镇的几位典吏的官职,请,向全县士绅、耆宿公开招募吏、户、礼、兵等四房典吏,各位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向本公毛遂自荐,如果本公觉得合适的话,会直接聘用的。”
    一名长的十分富态的士绅站了起来,“主薄大人,这不合规矩吧?”
    秦之初淡淡地说道:“有什么不合规矩的?本公有皇帝陛下的圣旨,本县所有低于本公的官职,本公有任免的权力。
    你们谁要是跟其他除丁少子之外的其他几房典吏有旧的话,不妨给他们传个话,本公给他们三天时间,只要他们把手中掌握的团丁、皂隶、衙差、民壮以及赋役黄册、县令官印、六房典吏官印等和本县民政有关的东西,全都交出来,本公可以不追究他们的责任,让他们后半辈子做个平安的富家翁。
    要是自恃自己是个地头蛇或者背后有靠山或者有兵在手,那他们可以试一试,看看本公能否奈何得了他们,到时候,丁少子就是他们的榜样。”
    众士绅、耆宿一听,心中各有计较,在秦之初来之前,六房典吏中就属兵房典吏丁少子的实力最为雄厚,要不然他也不可能一人独霸九龙镇了。不过现在就连丁少子都被秦之初轻松收拾掉,其余五房典吏就没有任何反抗的余地了,除非是想像丁少子一样,被扣个反贼的帽子,到时候,全家跟着一起倒霉。
    “本公初来贵地,人生地不熟,人手又有限,还请各位能够代为安抚百姓。如果有人觉得不喜欢生活在本公主政的天空之下,也可以从九龙镇迁走,本公一律放行,绝不阻拦。好了,各位如果没有什么事情的话,可以散了。”秦之初不想跟这些士绅、耆宿们再废话,一挥袖子,就要打发他们走。
    众士绅、耆宿都要回去,好好地琢磨一下今天秦之初说的话,透露出来的信息,大部分都无心继续留下来,极少数几个虽然有些率先一步跟秦之初攀攀交情,可是一想到秦之初的手段,又都没了出口邀请的底气。
    很快,众人就散去了,县衙门口又恢复了冷清。
    演宁把祖父、父亲全都领了过来,引荐给秦之初,秦之初跟他们客气了两句,就请演氏祖孙三代一起去看看关夫人的病情,这事,秦之初不方便出面,自然是关志文带着他们去最合适了。
    等演氏祖孙离开后,奚一松带着几个团丁,把丁氏父子押了过来,“少爷,是不是征辟一间民房做为关押他们的牢房?”
    短短几个时辰,对曾经作威作福多年的丁氏父子来说,简直像是过去了几十年,面对着秦之初这个仙师,他们连一点脱罪的希望都看不到,留下的只有浓浓的绝望。丁少子曾经挺直的好像是竹子一样的腰,早就弯了下来,丁大、丁二、丁三等人脸上也没有了一丁点的飞扬跋扈,只有那种对死的恐惧。
    看到丁氏父子变成了这幅模样,秦之初暗自撇嘴,九龙镇被这样的父子占据了三年,还真是悲哀啊。
    “三哥,不用征辟什么民房,就在县衙这边,临时搭建一个草屋,把他们关在里面就是了,他们要是敢逃跑,直接开弓放箭射死他们。
    还有,你马上安排人,去抄丁少子的家,给他们留下一年的口粮,其他全部充公。
    再有,咱们可没有多余的银子,养活他们,让他们的家人以后每天给他们送饭。
    对了,还有,回头给他们带上镣铐,让他们也出点力气,一起清理县衙里面的废墟,十个大男人还是能做不少活的。”
    秦之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