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工业霸主-第2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运处于非常冷清的状态。听说浔阳方面希望与自己建立长期的江海转运协议,上海港区的领导可以说是求之不得。林振华原来预想,对方最多愿意和自己签一个五年的协议,谁知对方一开口就答应了20年的合作,价格方面也优惠得让林振华都觉得不好意思了。

作为一个从21世纪穿越回来的人,林振华清楚20年后长江上的运输会繁忙到什么程度,虽然他并不知道届时租用泊位、货场之类的价格会涨到哪个水平,但他深信,上海港今天与他签下的这份协议,在20年后,将被上海港的全体职员斥为“丧权辱国”。

也就是在这段时间里,林振华听到这样的一个说法,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的南京长江大桥,对于长江这条黄金水道而言,恰似一把铁锁,死死地扼住了长江的咽喉,成为阻碍长江水运发展的重大瓶颈。

自武汉以下的长江主航道水深可达7米,平常可通行5000吨级的轮船,丰水期更是有可能通行万吨海轮。然而,建成于1968年的南京长江大桥,净空只有24米,在丰水期,别说万吨轮,连3000吨级的轮船都无法从桥下通过。结果,整个长江航运就被南京长江大桥分成了两截。大桥以下可以走万吨轮,大桥以上最多只能通行5000吨轮船。

别看轮船吨位的这一变化,它导致了远洋海轮无法直接上溯到武汉,长江中游的进出口物资不得不通过江海转运这样一种方式来实现运输,这其中增加的成本和时间是无法估量的。

“没错,必须炸掉南京长江大桥。”林振华坐在何海峰的办公室里,斩钉截铁地说道。

也就是何海峰了,换成一个对林振华缺乏点了解的人,恐怕是受不了林振华这种异想天开的言论的。何海峰苦笑着说道:“小林,你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南京长江大桥是南北交通咽喉,每三分钟通过一列火车,每五分钟就有两列火车在桥上对开。别说炸掉这座桥,就是停运一个小时,造成的损失也是以百万计算的。”

林振华道:“这一点我知道啊,可是,为了南北交通,就卡断了东西交通,这是哪来的道理?”

“东西交通不是还没有被卡断吗?你说的大桥妨碍航运的事情,我也听一些人说起过。不过,目前长江航运并不紧张,而京沪铁路的运输压力是非常大的。为了打通长江水道而炸掉南京长江大桥,这种话也只有你敢说了。”何海峰说道,“小林,你不会是跟我开玩笑吧?”

林振华换了个口气,说道:“我当然知道现在要炸掉南京长江大桥是不可能的,不过,关于长江航道的保护问题,应当提上日程了。我想向国家提出一个建议,未来长江中下游新建的过江大桥,净空必须在40米以上,以免重蹈南京长江大桥的错误。这个想法,不算是很离谱吧?”

何海峰道:“你知道不知道,桥梁的净空提高,会使得造价大幅度上升。目前长江中游有几个城市正在酝酿修建过江大桥,但资金都非常紧张。如果再提高净空,他们根本承受不起。其实,既然南京长江大桥已经是既成事实,那么在南京以上的江面上,再提高桥梁的净空已经没有意义了。”

“完全有意义。”林振华道,“老何,你要有发展的眼光,我们目前没有能力拆掉南京长江大桥,但并不意味着未来我们也没有这样的能力。如果我们现在不提前定下规则,未来长江上的桥都建起来了,再想后悔就来不及了。”

在真实的历史中,林振华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的。自90年代以后,长江上新建了数十座过江大桥,其中相当一部分大桥的净空就参照了南京长江大桥的标准,设定为24米。在修建这些桥的时候,大家的想法都是如此,既然南京长江大桥已经把航道拦住了,那么上游再留出更多的净空又有什么用呢?

进入新世纪之后,由于长江水运压力越来越大,关于拆除南京长江大桥的说法开始尘嚣日上。支持这个观点的人,想法与此时的林振华是一致的,那就是充分发挥长江的航道资源优势。而持反对意见的人则提出了一个重要理由,那就是光拆掉一座南京大桥是毫无意义的,因为在南京大桥之上,还有其他同样净空为24米的桥梁。要把所有这些桥都拆除,成本就无法想象了。

因为过去不能拆南京长江大桥,所以其他的桥也就照此修建。而到了有条件拆除旧桥的时候,却又因为大量新桥的存在,而使拆除旧桥变得毫无意义了。如果有人能够在20年前提前布局,这个死循环还会出现吗?

话又说回来,除了穿越者之外,又有谁能够在20年前预见到中国经济会发展到今天这个样子呢?

“这么说,你还是抱定了要炸掉南京长江大桥的想法了?”何海峰听懂了林振华的逻辑,笑着对他说道。何海峰是聪明人,他能够感觉到,林振华的想法,应当是有些道理的。人无远虑,必有近忧。1968年的时候因为看不到长江水运的价值,而修建了这座净空不足的大桥,那么到了1988年,难道还要延续原来的短视吗?

林振华道:“老何,中国内地的开发是迟早的事情。沿海开放的政策是没错的,但中国有11亿人口,将近7亿劳动力,这些劳动力不可能都集中到沿海去,否则,将对沿海地区的环境带来灾难性的影响。中国的开放必然要由沿海走向内地,届时长江中游将成为中国重要的工业区。而长江航道的畅通与否,直接关系到长江中游能否发展起来。

你应当知道,美国的五大湖区一度是美国最重要的工业区,一个关键性的原因就在于五大湖的水运优势。如果长江航道能够通行万吨轮船,那么从武汉到南京,就能够成为中国的五大湖。”

“小林,不错呀,你现在看问题越来越有高度了。”何海峰调侃道,“怎么样,要不要我给你推荐一下,让你到国家计委去工作?”

林振华笑道:“老何,你说到国家计委,还真让你说着了。岚岚现在不是在人民大学的计划经济系吗,这一段时间,她一直在和我通信,讨论宏观经济布局问题呢。我今天跟你说的这些,很多就是岚岚帮我找的资料呢。”

“岚岚怎么不跟我说这些?真是女生外向啊。”何海峰叹道,话一出口,他就觉得有些不对了,这句话好像不应当用在这个场合里。

林振华便没有发现何海峰的失言,他向何海峰介绍道:“岚岚现在学习很用功,她和一些同学成立了一个中国经济研究会,专门研究中国经济发展问题呢。我上次跟你说起过的人大86级工业经济系的那个黄冈,是他们的会长呢。”

“嗯,这个事情我知道,岚岚还让我帮忙请过一些部委的官员去给他们开讲座。”何海峰说道。

林振华道:“好啊,老何,后继有人啊。”

何海峰道:“世界是你们的,以后中国的发展,就指望你和岚岚这一代人了。”

“我也老了,岚岚他们才是真正的新生代呢。”林振华道。

何海峰道:“年轻有年轻的好处,不过,也有头脑容易过热的毛病。上次岚岚带了他们研究会的几个人到我这里来,和我讨论中国的体制改革问题。其中有两个学生,思想非常激进,按我们的话说,就是有些资产阶级自由化的言论了。”

林振华心中一凛,说道:“老何,这可要提醒岚岚一下,现在社会上思想很乱,有一批学者在拼命鼓吹全盘西化,甚至提出要搞西方式民主,让岚岚千万别跟风。还有……”

“还有什么?”何海峰见林振华话里有些迟疑,不由得追问道。

林振华想了想,硬着头皮说道:“老何,我说句话你别见怪。你在体改委工作,也是处于风口浪尖上的,在这种思想碰撞的时候,你的站队很重要,万一站错队,后患无穷啊。”

何海峰若有所思地点点头道:“小林,你是不是听到了什么风声?照理说,这样的话应当是我对你说,而不是你对我说的。”

林振华摇摇头,他当然不能告诉何海峰,说自己知道一年后将会有一场什么样的政治风波出现。他人微言轻,是不可能改变这场风波的走向的。此外,正如某位伟人曾经指出的,这场风波迟早要来,这不是个别穿越者能够改变的。他能够做的,只是给何海峰一些小小的提示,避免何海峰一时走错而已。

至于林振华自己,倒不并十分担心风波对于自己的影响。他是搞实业的,又远离政治中心,这些事情与他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

366 市场换技术

关于政治动态的问题,林振华不便于多说,何海峰也就不会多问了。他处于体改委这样一个敏感部门,有关政治方面的事情,了解得比林振华更多。他所缺的,只是林振华的先知先觉而已。

林振华这样一个提醒,对于何海峰来说已经是足够了,他知道自己未来应当如何站队。

“小林,你这趟到北京来,不会就是来呼吁炸桥的吧?”何海峰把话题重新引回了开头的内容,用半开玩笑的口吻问道。

林振华笑道:“有一半目的是这个吧。”

何海峰道:“我刚才思考了一下你说的话,觉得还是挺有道理的。南京长江大桥是既成事实,现在我们也没有能力去建一座新桥来替代它,所以暂时还不能动。不过,未来长江上新建的桥梁,应当有远见,不能将错就错,以至于到了我们想纠正这个错误的时候,根本就无从下手。

这样吧,你回去以后,请浔阳市或者江南省的同志,就这个问题形成一个报告,递到我这里来,我再提交给政治局的同志,争取能够得到领导的指示。这样,我们就有了依据,可以和计委、交通部等部门去协商,制订一个相关的管理办法了。”

“多谢你,老何。”林振华说道。

“咱们之间还说什么谢不谢的,再说,这其实应当是我们这些宏观管理部门的事情,让你们企业的同志来提醒我们,已经是我们的失职了。”何海峰说道,“对了,小林,你刚才说这只是一半的目的,那么另外一半是什么事情?”

“另外这一半,是一件更麻烦的事情。”林振华说道。

“不会吧,比炸掉南京长江大桥还麻烦的事情,我实在是想不出来了。”何海峰郁闷道。他想起前些天和朋友吃饭的时候,有人开玩笑说要把故宫拆了建成职工宿舍,这恐怕算是比炸掉南京长江大桥更不可思议的事情了。不过,林振华似乎没有到北京来搞房地产的意思吧?

“江北石化有一套从德国引进的30万吨乙烯设备,这个你知道吧?”林振华问道。

“我当然知道。”何海峰道。

中国的第一套30万吨乙烯设备是1976年投产的北京燕山石化30万吨乙烯。到1978年,在建设“十个鞍钢、十个大庆”的洋跃进口号指导下,国家又引进了四套30万吨乙烯设备,结果由于国民经济调整,这四套设备引进之后一直未能开工建设,每年仅维护保养的费用就达数百万美元。从1983年开始,国家陆续筹措资金上马这四套设备,林振华说的江北石化的30万吨乙烯,就是这四套设备中的其中一套。

大型乙烯项目的投资是非常巨大的,一个30万吨乙烯项目的总建设费用,可以高达70亿元人民币,1983年的时候,国家一年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才1400亿,一个乙烯项目就相当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1/20,何海峰作为中央高层智囊的一员,怎么可能不知道这样的项目。

“我得到消息,最近江北石化打算对这套30万吨乙烯设备进行升级改造,把产能从30万吨提升到45万吨,石油部和国家计委已经批准了这个方案。”林振华道。

何海峰问道:“这和你们有什么关系吗?”

“当然有关系。”林振华道,“我们汉华重工在几年前就已经开始进行大乙烯设备的研发了,现在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我想利用这次江北石化搞设备升级的契机,把我们的技术提高一个水平。”

“你是说,你们汉华重工想承接这个设备升级项目?”何海峰问道。他对于石化行业的具体技术问题了解得不多,不知道林振华是否有能力承接这样的项目。在他的印象中,中国并不具备30万吨乙烯设备的制造技术,当年引进燕山石化设备的时候,据说连一颗螺丝钉都要从国外进口。

果然,林振华摇了摇头,说道:“我们目前还没有这个实力。我们汉华重工不过是一个暴发户,虽然我们刚刚把原来的江南省石油化工机械厂吞掉了,但论技术实力,在国内只能算是二流。像大庆、兰州这些老牌的石油化工机械厂都拿不下30万吨乙烯,更不用说我们了。”

“那你打算做什么?”何海峰不理解了。

林振华道:“这个项目中的关键主机,需要从国外进口,总价值大约会达到2亿美元以上。2亿美元的项目,对于任何一家设备制造商而言,都是一块大肥肉,咱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