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3后汉书-第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注'二'汉王与项羽相距京、索,萧何留守关中,上数使使劳苦何。鲍生谓何曰: 
  “今君王暴衣露盖,数劳苦君者,有疑君心。为君计者,遣君子孙昆弟能胜兵者悉诣军。”何从其计,高祖大悦。 
  建武二年,恂坐系考上书者免。是时颍川人严终、赵敦聚觽万余,与密人贾期连兵为寇。恂免数月,复拜颍川太守,与破奸将军侯进俱击之。数月,斩期首,郡中悉平定。封恂雍奴侯,邑万户。 
  执金吾贾复在汝南,部将杀人于颍川,'一'恂捕得系狱。时尚草创,军营犯法,率多兼容,恂乃戮之于市。复以为耻,叹。还过颍川,谓左右曰:“吾与寇恂并列将帅,而今为其所陷,大丈夫岂有怀侵怨而不决之者乎?今见恂,必手□之!” 
  恂知其谋,不欲与相见。谷崇曰:“崇,将也,得带□侍侧。卒有变,足以相当。” 
  恂曰:“不然。昔蔺相如不畏秦王而屈于廉颇者,为国也。'二'区区之赵,尚有此义,吾安可以忘之乎?”乃□属县盛供具,储酒醪,'三'执金吾军入界,一人皆兼二人之馔。'四'恂乃出迎于道,称疾而还。贾复勒兵欲追之,而吏士皆醉,遂过去。恂遣谷崇以状闻,帝乃征恂。恂至引见,时复先在坐,欲起相避。 
  帝曰:“天下未定,两虎安得私□?今日朕分之。”'五'于是并坐极欢,遂共车同出,结友而去。 
  注'一'部将谓军部之下小将也。 
  注'二'史记曰,秦王与赵王饮于渑池,秦王请赵王鼓瑟,秦御史书曰“某年某月赵王为秦王鼓瑟”。蔺相如前请秦王击缶,秦王怒,不许。相如曰:“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秦王不怿,为击缶。相如顾赵御史书曰“某年某月秦王为赵王击缶”。秦髃臣曰:“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相如曰:“请以秦咸阳为赵王寿。”竟酒不能相加。既罢归国,赵拜相如为上卿,位在廉颇之上。颇曰:“我有攻城野战之功,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我见必厚辱之。”相如出,望见廉颇,辄引车避之。舍人谏。相如曰:“夫以秦王,相如能廷叱之,何畏廉将军哉!吾念强秦不敢加兵于赵者,盖以吾两人也。今两虎□,必不俱全,吾所以先公家之急而后私雠也。” 
  注'三'说文曰:“醪,兼汁滓酒。” 
  注'四'馔,具*'食'*也。 
  注'五'分犹解也。 
  恂归颍川。'一'三年,遣使者即拜为汝南太守,'二'又使骠骑将军杜茂将兵助恂讨盗贼。盗贼清静,郡中无事。恂素好学,乃修乡校,教生徒,聘能为左氏春秋者,亲受学焉。七年,代朱浮为执金吾。明年,从车驾击隗嚣,而颍川盗贼髃起,帝乃引军还,谓恂曰:“颍川迫近京师,当以时定。惟念独卿能平之耳,从九卿复出,以忧国可*(知)*也。”恂对曰:“颍川剽轻,闻陛下远踰阻险,有事陇、蜀,故狂狡乘闲相诖误耳。'三'如闻乘舆南向,贼必惶怖归死,臣愿执锐前驱。”即日车驾南征,恂从至颍川,盗贼悉降,而竟不拜郡。 
  百姓遮道曰:“愿从陛下复借寇君一年。”*(四)*乃留恂长社,镇抚吏人,受纳余降。 
  注'一'东观记曰:“郡中政理,盗贼不入。” 
  注'二'即,就也。 
  注'三'狡,猾也。说文曰:“诖亦误也。”音挂。 
  注'四'恂前为颍川太守,故曰复借也。 
  初,隗嚣将安定高峻,拥兵万人,据高平第一,'一'帝使待诏马援招降峻,由是河西道开。中郎将来歙承制拜峻通路将军,封关内侯,后属大司马吴汉,共围嚣于冀。及汉军退,峻亡归故营,复助嚣拒陇阺。及嚣死,峻据高平,畏诛坚守。建威大将军耿弇率太中大夫窦士、武威太守梁统等围之,一岁不拔。十年,帝入关,将自征之,恂时从驾,谏曰:“长安道里居中,应接近便,'二'安定、陇西必怀震惧,此从容一处可以制四方也。今士马疲倦,方履险阻,非万乘之固,前年颍川,可为至戒。”帝不从。进军及汧,'三'峻犹不下,帝议遣使降之,乃谓恂曰:“卿前止吾此举,今为吾行也。若峻不即降,引耿弇等五营击之。”恂奉玺书至第一,峻遣军师皇甫文出谒,辞礼不屈。恂怒,将诛文。 
  诸将谏曰:“高峻精兵万人,率多强弩,西遮陇道,连年不下。今欲降之而反戮其使,无乃不可乎?”恂不应,遂斩之。遣其副归告峻曰:“军师无礼,已戮之矣。欲降,急降;不欲,固守。”峻惶恐,即日开城门降。诸将皆贺,因曰:“敢问杀其使而降其城,何也?”恂曰:“皇甫文,峻之腹心,其所取计者也。今来,辞意不屈,必无降心。全之则文得其计,杀之则峻亡其胆,是以降耳。”诸将皆曰:“非所及也。”遂传峻还洛阳。 
  注'一'高平,县,属安定郡。续汉志曰高平有第一城也。 
  注'二'从洛阳至高平,长安为中。 
  注'三'汧,县,属扶风,故城在今陇州汧源县南也。 
  恂经明行修,名重朝廷,所得秩奉,厚施朋友、故人及从吏士。常曰:“吾因士大夫以致此,其可独享之乎!”时人归其长者,以为有宰相器。 
  十二年卒,谥曰威侯。子损嗣。恂同产弟及兄子、姊子以军功封列侯者凡八人,终其身,不传于后。 
  初所与谋闵业者,恂数为帝言其忠,赐爵关内侯,官至辽西太守。 
  十三年,复封损庶兄寿为洨侯。'一'后徙封损扶柳侯。'二'损卒,子厘嗣,徙封商乡侯。厘卒,子袭嗣。 
  注'一'洨,县,属沛郡。洨音故交反。 
  注'二'扶柳,县,属信都郡,故城在今冀州信都县西也。 
  恂女孙为大将军邓骘夫人,由是寇氏得志于永初闲。'一' 
  注'一'安帝永初元年,邓太后临朝,故得志也。 
  恂曾孙荣。 
  论曰:传称“喜怒以类者鲜矣”。'一'夫喜而不比,怒而思难者,其唯君子乎! 
  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于寇公而见之矣。'二' 
  注'一'左传曰,晋范武子会将老,召其子文子曰:“吾闻之,喜怒以类者鲜矣,而易者实多也。” 
  注'二'论语孔子之言。 
  荣少知名,桓帝时为侍中。性矜絜自贵,于人少所与,'一'以此见害于权宠。 
  而从兄子尚帝妹益阳长公主,帝又聘其从孙女于后宫,左右益恶之。延熹中,遂陷以罪辟,与宗族免归故郡,吏承望风旨,持之浸急,荣恐不免,奔阙自讼。 
  未至,刺史张敬追劾荣以擅去边,有诏捕之。荣逃窜数年,会赦令,不得除,积穷困,乃自亡命中上书曰:'二' 
  注'一'与,党与也。 
  注'二'自,从也。 
  臣闻天地之于万物也好生,帝王之于万人也慈爱。陛下统天理物,为万国覆,作人父母,先慈爱,后威武,先宽容,后刑辟,自生齿以上,咸蒙德泽。'一' 
  而臣兄弟独以无辜为专权之臣所见批扺,'二'青蝇之人所共构会。'三'以臣婚姻王室,谓臣将抚其背,夺其位,退其身,受其埶。于是遂作飞章以被于臣,欲使坠万仞之坑,践必死之地,令陛下忽慈母之仁,发投杼之怒。'四'尚书背绳墨,案空劾,'五'不复质确其过,寘于严棘之下,'六'便奏正臣罪。司隶校尉冯羡佞邪承旨,废于王命,驱逐臣等,不得旋踵。臣奔走还郡,没齿无怨。 
  臣诚恐卒为豺狼横见噬食,故冒死欲诣阙,披肝胆,布腹心。 
  注'一'大戴礼曰“男子八月生齿,女子七月生齿”也。 
  注'二'说文曰:“扺,侧击也。”批音片兮反。扺音之氏反。 
  注'三'青蝇,诗小雅曰:“营营青蝇,止于樊,恺悌君子,无信谗言。”青蝇能污白使黑,污黑使白,喻佞人变乱善恶。 
  注'四'史记曰,昔曾参之处费,鲁人*(又)*有与曾参同姓名,杀人。人告其母曰“曾参杀人”,其母织自若也。又一人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尚织自若也。 
  又一人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乃投杼下机,踰墙而走。夫以曾参之贤,其母犹生疑于三告。 
  注'五'绳墨谓法律也。 
  注'六'质,正也。确,实也。说文云,确音胡角反,此苦角反。严棘谓狱也,易坎上六曰“系用徽墨,寘于丛棘”也。 
  刺史张敬好为谄谀,张设机网,复令陛下兴赖电之怒。司隶校尉应奉、河南尹何豹、洛阳令袁腾并驱争先,若赴仇敌,罚及死没,髡剔坟墓,但未掘圹出尸,剖棺露胔耳。'一'昔文王葬枯骨,'二'公刘敦行苇,世称其仁。'三'今残酷容媚之吏,无折中处平之心,不顾无辜之害,而兴虚诬之诽,欲使严朝必加滥罚。 
  是以不敢触突天威,而自窜山林,以俟陛下发神圣之听,启独鷪之明,拒谗慝之谤,绝邪巧之言,救可济之人,援没溺之命。不意滞怒不为春夏息,'四'淹恚不为顺时怠,遂驰使邮驿,布告远近,严文克剥,痛于霜雪,张罗海内,设罝万里,逐臣者穷人夡,追臣者极车轨,虽楚购伍员,'五'汉求季布,无以过也。'六' 
  注'一'胔谓骨之尚有肉者也。月令曰:“掩骼埋胔。”音才赐反,又在*(侈)**'移'*反。 
  注'二'解见顺纪也。 
  注'三'大雅行苇之诗曰:“敦彼行苇,牛羊勿践履。”言公刘之时,仁及草木,敦然道傍之苇,牧牛羊者无使践履折伤之,况于人乎?故荣以自喻焉。 
  注'四'春夏长养万物,故不宜怒矣。 
  注'五'史记曰,楚人伍奢为平王太子建太傅,费无忌谮杀奢。奢子员字子胥,奔吴,楚购之,得伍员者赐粟五万石,爵执圭。 
  注'六'季布为项羽将,数窘汉王。项羽灭,高祖购求布千金,敢舍匿,罪三族。 
  臣遇罚以来,三赦再赎,无验之罪,足以蠲除。'一'而陛下疾臣愈深,有司咎臣甫力,'二'止则见埽灭,行则为亡虏,苟生则为穷人,极死则为冤鬼,天广而无以自覆,地厚而无以自载,蹈陆土而有沉沦之忧,远岩墙而有镇压之患。 
  精诚足以感于陛下,而哲王未肯悟。如臣犯元恶大憝,'三'足以陈于原野,备刀锯,'四'陛下当班布臣之所坐,以解觽论之疑。臣思入国门,坐于胏石之上,使三槐九棘平臣之罪。'五'而阊阖九重,'六'陷藊步设,'七'举趾触罘罝,'八' 
  动行铰尥蘼讨镣虺酥埃牢藜胖谝印!
  注'一'无验谓无罪状可案验也。 
  注'二'甫,始也。力,甚也。 
  注'三'憝,恶也。主言元恶之人,大为人之所恶也。 
  注'四'锯,刖刑也。国语曰,刑有五,大者陈诸原野矣。 
  注'五'周礼秋官云:“左九棘,孤卿大夫位焉;右九棘,公侯伯子男位焉;面三槐,三公位焉。左嘉石,平罢人;右胏石,达穷人。” 
  注'六'阊阖,天门也。 
  注'七'藊,坑藊也。 
  注'八'说文曰:“罘,兔网也。”罝亦兔网也,音浮嗟。 
  国君不可雠匹夫,雠之则一国尽惧。'一'臣奔走以来,三离寒暑,'二'阴阳易位,当暖反寒,春常凄风,'三'夏降霜雹,'四'又连年大风,折拔树木。风为号令,'五'春夏布德,'六'议狱缓死之时。'七'愿陛下思帝尧五教在宽之德,企成汤避远谗夫之诫,'八'以宁风旱,以弭灾兵。臣闻勇者不逃死,智者不重困,'九'固不为明朝惜垂尽之命,愿赴湘、沅之波,从屈原之悲,'一0'沈江湖之流,吊子胥之哀。'一一'臣功臣苗绪,生长王国,惧独含恨以葬江鱼之腹,无以自别于世,'一二'不胜狐死首丘之情,营魂识路之怀。'一三'犯冒王怒,触突帝禁,伏于两观,陈诉毒痛,'一四'然后登金镬,入沸汤,糜烂于炽爨之下,九死而未悔。'一五' 
  注'一'左传曰,晋侯之竖头须曰“国君而雠匹夫,惧者甚觽”也。 
  注'二'离,历。 
  注'三'凄风,寒风也。左传曰:“春无凄风。” 
  注'四'月令:“仲夏行冬令,则雹冻伤谷。” 
  注'五'前书翼奉曰:“凡风者,天之号令,所以谴告人也。” 
  注'六'月令,春,天子布德行惠,发仓廪,振穷乏;夏,行封,庆赐,无不欣悦也。 
  注'七'易中孚象曰“君子以议狱缓死”也。 
  注'八'刘向说苑曰:“汤大旱七年,使持鼎祀山川,祝曰:‘政不节邪?包苴行邪?谗夫昌邪?宫室营邪?女谒盛邪? 
  使人疾邪?何不雨之极也!’”注'九'重犹惜也。 
  注'一0'史记曰,屈原事楚怀王,王受谗,流屈原于江南。屈原忧愁悲思,遂投湘、沅而死。 
  注'一一'史记曰,伍子胥为吴行人,被宰□所谮,吴王赐属镂之□以死。王取其尸,盛以鸱夷,浮之于江中矣。 
  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