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3后汉书-第1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谝皇乐蟆#Ь牛煜滦疑酢!钡巯缕湟椋k臣多同于浮,自是牧守易代颇简。 
  注'一'干,犯也。三光,日、月、星也。 
  注'二'礼记曰:“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絜静精微,易教也。 
  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 
  注'三'鸿范,尚书篇名,箕子为武王陈政道阴阳之法。灾异即咎征之类也。 
  注'四'征,验也。 
  注'五'宥,宽也。 
  注'六'淮南子曰“圣人见是非,若白黑之别于目,清浊之形于耳”也。 
  注'七'考谓考其功最也。尚书舜典曰“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也。 
  注'八'前书:“武帝时,汉有天下已七十余年,为吏者长子孙,居官者以为姓号,人人自爱而重犯法。”音义曰:“时无事,吏不数转,至于子孙而不转职,今仓氏、库氏因以为姓,即仓库吏之后也。” 
  注'九'孔子曰:“如有王者,必代而后仁。”见论语。 
  旧制,州牧奏二千石长吏不任位者,事皆先下三公,三公遣掾史案验,然后黜退。帝时用明察,不复委任三府,而权归刺举之吏。'一'浮复上疏曰:“陛下清明履约,率礼无违,自宗室诸王、外家后亲,皆奉遵绳墨,无党埶之名。至或乘牛车,齐于编人。斯固法令整齐,下无作威者也。求之于事,宜以和平,而灾异犹见者,而岂徒然?天道信诚,不可不察。窃见陛下疾往者上威不行,下专国命,即位以来,不用旧典,信刺举之官,黜鼎辅之任,至于有所劾奏,便加免退,覆案不关三府,罪谴不蒙澄察。陛下以使者为腹心,而使者以从事为耳目,是为尚书之平,决于百石之吏,'二'故髃下苛刻,各自为能。兼以私情容长,憎爱在职,皆竞张空虚,以要时利,故有罪者心不厌服,无咎者坐被空文,不可经盛衰,贻后王也。'三'夫事积久则吏自重。'四'吏安则人自静。传曰:‘五年再闰,天道乃备。’'五'夫以天地之灵,犹五载以成其化,况人道哉!臣浮愚戆,不胜惓惓,愿陛下留心千里之任,省察偏言之奏。” 
  注'一'刺举即州牧也。 
  注'二'使者,刺史也。续汉志曰,每州有从事,秩百石。耳目谓令采察也。平谓平决也。 
  注'三'贻,遗也。 
  注'四'重犹爱惜也。 
  注'五'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日行一度,一年十二月,除小月六日,即一岁三百五十四日,是为每岁日行天。余一十一度四分度之一,不匝一年,余十一日四分日之一,故三年即余三十三日四分日之三,闰月又小,是五年即得再闰。 
  七年,转太仆。浮又以国学既兴,宜广博士之选,乃上书曰:“夫太学者,礼义之宫,教化所由兴也。陛下尊敬先圣,垂意古典,宫室未饰,干戈未休,而先建太学,进立横舍,'一'比日车驾亲临观飨,将以弘时雍之化,显勉进之功也。 
  '二'寻博士之官,为天下宗师,使孔圣之言传而不绝。旧事,策试博士,必广求详选,爰自畿夏,延及四方,是以博举明经,唯贤是登,'三'学者精励,远近同慕。伏闻诏书更试五人,唯取见在洛阳城者。臣恐自今以往,将有所失。 
  求之密迩,容或未尽,而四方之学,无所劝乐。凡策试之本,贵得其真,非有期会,不及远方也。又诸所征试,皆私自发遣,非有伤费烦扰于事也。语曰:‘中国失礼,求之于野。’'四'臣浮幸得与讲图谶,'五'故敢越职。”帝然之。 
  注'一'横,学也。或作“黉”,义亦同。 
  注'二'雍,和也。书曰“黎人于变时雍”,乃勉劝也。 
  注'三'畿,王畿;夏,华夏也。汉官仪曰:“博士,秦官也。武帝初置五经博士,后增至十四人。太常差选有聪明威重一人为祭酒,总领纲纪。其举状曰:‘生事爱敬,丧没如礼。通易、尚书、孝经、论语,兼综载籍,穷微阐奥。隐居乐道,不求闻达。身无金痍痼疾,*(世)**'卅'*六属不与妖恶交通、王侯赏赐。行应四科,经任博士。’下言某官某甲保举。” 
  注'四'刘歆移书太常曰:“夫礼失求之于野,古文不犹愈于野乎?” 
  注'五'与音预。 
  二十年,代窦融为大司空。二十二年,坐卖弄国恩免。二十五年,徙封新息侯。 
  帝以浮陵轹同列,每衔之,'一'惜其功能,不忍加罪。永平中,有人单辞告浮事者,'二'显宗大怒,赐浮死。长水校尉樊*(儵)**'鯈'*言于帝曰:“唐尧大圣,兆人获所,'三'尚优游四凶之狱,厌服海内之心,'四'使天下咸知,然后殛罚。 
  '五'浮事虽昭明,而未达人听,宜下廷尉,章着其事。”帝亦悔之。 
  注'一'陵轹犹欺蔑也。 
  注'二'单辞谓无证据也。书曰:“明清于单辞。” 
  注'三'获,得也。 
  注'四'优游谓优柔也。四凶者,鲧、共工、驩兜、三苗。左传曰舜流四凶族,今云尧者,舜为尧臣而流之也。尚书曰:“四罪而天下咸服。” 
  注'五'殛,诛也,音纪力反。 
  论曰:吴起与田文论功,文不及者三,朱买臣难公孙弘十策,弘不得其一,终之田文相魏,公孙宰汉,诚知宰相自有体也。'一'故曾子曰:“君子所贵乎道者三,'二'笾豆之事则有司存。”'三'而光武、明帝躬好吏事,亦以课核三公,'四' 
  其人或失而其礼稍薄,至有诛斥诘辱之累。任职责过,一至于此,追感贾生之论,不亦笃乎!'五'朱浮讥讽苛察欲速之弊,然矣,'六'焉得长者之言哉!'七' 
  注'一'史记:“魏置相田文,吴起不悦,谓田文曰:‘请与子论功,可乎?’田文曰:‘可。’起曰:‘将三军,使士卒乐死,敌国不敢谋,子孰与起?’田文曰:‘不如子。’吴起曰:‘理百官,亲万人,实府库,子孰与起?’田文曰:‘不如子。’吴起曰:‘守西河,秦人不敢东向,韩、赵宾从,子孰与起?’田文曰: 
  ‘不如子。’吴起曰:‘此三者,子皆出吾下,而位加吾上,何也?’田文曰: 
  ‘主少国疑,大臣未附,百姓不信,方是时,属之于子乎,属之于我乎?’吴起默然良久,曰:‘属之于子矣。’田文曰:‘此乃吾所以居子上也。’吴起方乃自知不如。”武帝时,方筑朔方,公孙弘谏,以为罢弊中国。上使朱买臣难弘,发十策,弘不得一。 
  注'二'三谓动容貌,正颜色,出辞气。事见论语。 
  注'三'笾豆,礼器也。小细之务,有司所主,非人君之事也。 
  注'四'课其殿最,核其得失。 
  注'五'贾谊曰:“廉耻礼节以绳君子,故有赐死而无戮辱,是以黥劓之罪不及大夫,以其离主上不远也。”是时人告周勃谋反,系长安,卒无事,故谊以此讥上也。 
  注'六'论语孔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以光武帝明察烦刻,故引之。 
  注'七'前书龚遂为勃海郡太守,王生谓遂曰:“君即见上,问君何以化勃海?宜曰圣主之*(力)**'德'*,非小臣之力也。”既至前,上果问,遂对如王生言。 
  天子悦,曰:“君安得长者之言而称也!” 
  冯鲂字孝孙,南阳湖阳人也。其先魏之支别,食菜冯城,因以氏焉。'一'秦灭魏,迁于湖阳,为郡族姓。 
  注'一'东观记曰“其先魏之别封曰华侯,华侯孙长卿食菜冯城,因以氏焉。鲂父名杨”也。 
  王莽末,四方溃畔,鲂乃聚宾客,招豪桀,作营爎,以待所归。'一'是时湖阳大姓虞都尉反城称兵,先与同县申屠季有仇,而杀其兄,谋灭季族。季亡归鲂,鲂将季欲还其营,道逢都尉从弟长卿来,欲执季。鲂叱长卿曰:“我与季虽无素故,士穷相归,要当以死任之,卿为何言?”遂与俱归。季谢曰:“蒙恩得全,死无以为报*(恩)*,有牛马财物,愿悉献之。”鲂作色曰:“吾老亲弱弟皆*'在'*贼城中,今日相与,尚无所顾,何云财物乎?”季臱不敢复言。鲂自是为县邑所敬信,故能据营自固。 
  注'一'待真主也。 
  时天下未定,而四方之士拥兵矫称者甚觽,唯鲂自守,兼有方略。光武闻而嘉之,建武三年,征诣行在所,见于云台,'一'拜虞令。'二'为政敢杀伐,以威信称。迁郏令。后车驾西征隗嚣,颍川盗贼髃起,郏贼延曪等觽三千余人,攻围县舍,鲂率吏士七十许人,力战连日,弩矢尽,城陷,鲂乃遁去。帝闻郡国反,即驰赴颍川,鲂诣行在所。帝案行□处,知鲂力战,乃嘉之曰:“此健令也。 
  所当讨击,勿拘州郡。”曪等闻帝至,皆自髡剔,'三'负鈇锧,'四'将其觽请罪。帝且赦之,使鲂转降诸聚落,县中平定,诏乃悉以曪等还鲂诛之。鲂责让以行军法,皆叩头曰:“今日受诛,死无所恨。”鲂曰:“汝知悔过伏罪,今一切相赦,听各反农桑,为令作耳目。”皆称万岁。是时每有盗贼,并为曪等所发,无敢动者,县界清静。 
  注'一'即南宫云台也。 
  注'二'虞,县,属梁国,本虞国,舜后所封之邑,今宋州虞城县也。 
  注'三'剔音他狄反。声类曰亦“鬄”字,音他计反,谓剃去发也。 
  注'四'说文曰:“鈇,剉刃也。”锧,椹也,音质。 
  十三年,迁魏郡太守。二十七年,以高第入代赵□为太仆。中元元年,从东封岱宗,行恚臼隆;梗糯课究眨途艄啬诤睢6辏郾溃滚谐纸谄鹪辏庋钜叵绾睿橙傥迨АS榔剿哪辏悸の魈氐巳冢渭槔簦呙猓骶敉痢A辏宰谛衣常葱许'尉事。七年,代阴嵩为执金吾。 
  鲂性矜严公正,在位数进忠言,多见纳用。十四年,诏复爵土。明年,东巡郡国,留鲂宿恚瞎#б唬Ыǔ跞辏岳喜∑蛏恚嘧谛碇F涠甯谐兀土泻钗弧T投辏洌蹦臧耸!
  注'一'东观记曰:“□鲂车驾发后将缇骑宿玄武门复道上,领南宫吏士,保给黙席,子孙得到鲂所。” 
  子柱嗣,尚显宗女获嘉长公主,少为侍中,以恭肃谦约称,位至将作大匠。柱卒,子定嗣,官至羽林中郎将。定卒,无子,国除。 
  定弟石,袭母公主封获嘉侯,亦为侍中,稍迁恚尽D苋≡玫笔溃驳鬯琛!
  帝尝幸其府,留饮十许日,赐驳犀具□、佩刀、'一'紫艾绶、'二'玉玦各一,'三' 
  拜子世为黄门侍郎,世弟二人皆郎中。自永初兵荒,王侯租秩多不充,于是特诏以它县租税足石,令如旧限,'四'岁入谷三万斛,钱四万。迁光禄勋,遂代杨震为太尉。及北乡侯立,'五'迁太傅,与太尉东莱刘喜参录尚书事。顺帝既立,石与喜皆以阿党阎显、江京等策免,复为恚尽!
  卒,子代嗣。代卒,弟承嗣,为步兵校尉。 
  注'一'以班犀饰□也。 
  注'二'艾即盭,绿色也,其色似艾。 
  注'三'半环曰玦,以饰带也。 
  注'四'足音即谕反。 
  注'五'章帝孙济北惠王寿之子懿也。 
  石弟珖,'一'和帝时诏封杨邑侯,亦以石宠,官至城门校尉。卒,子肃嗣,为黄门侍郎。 
  注'一'珖音光。 
  虞延字子大,陈留东昏人也。'一'延初生,其上有物若一匹练,遂上升天,占者以为吉。及长,长八尺六寸,要带十围,力能扛鼎。'二'少为户牖亭长。时王莽贵人魏氏'三'宾客放从,延率吏卒突入其家捕之,以此见怨,故位不升。 
  性敦朴,不拘小节,又无乡曲之誉。王莽末,天下大乱,延常婴甲冑,拥恚鬃澹瑨I御钞盗,赖其全者甚觽。延从女弟年在孩乳,其母不能活之,弃于沟中,延闻其号声,哀而收之,养至成人。'四'建武初,仕执金吾府,除细阳令。'五'每至岁时伏腊,辄休遣徒系,各使归家,并感其恩德,应期而还。有囚于家被病,自载诣狱,既至而死,延率掾*(吏)**'史'*,殡于门外,百姓感悦之。 
  注'一'东昏,县,故城在今汴州陈留县东北。东缗属山阳郡,俗本为“缗”者,误也。 
  注'二'说文曰:“扛鼎,横关对举也。”*'扛'*音江。 
  注'三'谢承书曰:“莽贵人魏氏以椒房之宠,威倾郡县。” 
  注'四'谢承书曰:“养育成人,以妻同县人王氏。” 
  注'五'细阳,县,属汝南郡,故城在今颍州汝阴县西北。 
  后去官还乡里,太守富宗闻延名,召署功曹。'一'宗性奢靡,车服器物,多不中节。延谏曰:“昔晏婴辅齐,鹿裘不完,'二'季文子相鲁,妾不衣帛,'三'以约失之者鲜矣。”宗不悦,延即辞退。居有顷,宗果以侈从被诛,临当伏刑,閴涕而叹曰:“恨不用功曹虞延之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