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用书申论快速过关-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标题并不是越大越好,即使选题重大的作文,标题也应该尽量具体。避免空泛乏味,大而无当。    
    某报在植树节那天发表了一篇评论《以科学求质量,以质量求发展》,仅看标题,很难把它与植树造林直接挂钩。《陕西日报》为此而发的社论,题为《你栽的树活了吗》(1983年3月8日),把论题集中于“重视植树造林的成活率”,显得相当具体、生动。而《健康报》为此而发的评论,题目是《“栽植”健康》(1992年3月3日),集中议论植树造林与人类健康的关系,不仅生动贴切,也与该报的主旨相吻合。与第一题相比,后两题不仅拟题方式各有特色,而且都注意将标题具体化,使评论的针对性在标题中体现出来,比第一题的泛泛而论更能引起读者的兴趣。    
    3鲜明    
    标题应当鲜明,提倡什么、反对什么、褒扬什么、针砭什么,都应在题目中有所反映,也就是说,标题应该有立场、有观点、有态度、有倾向,切忌钝刀子割肉,不痛不痒。    
    4精炼    
    要做到精炼这一点,一是要结构简单,多用单行题;二是要文字简约,要言不烦。    
    在近现代时事评论作品中,不乏标题精当的佳作,如王韬的《变法》、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李大钊的《“中日亲善”》、张季鸾的《蒋介石之人生观》、邹韬奋的《肉麻的模仿》、鲁迅的《战士和苍蝇》、毛泽东的《“友谊”,还是侵略?》等。这些文章的标题以简短的句式、简洁的文字廓清了论题的范围,表现了中心论点,其中一些还不乏幽默、犀利,值得后人学习借鉴。    
    5生动    
    标题形象生动非常重要。生动的标题能够“先声夺人”,赋予文章以新意和活力,既能抓住受众,又让人过目难忘。使用标题生动的方法有多种:    
    (1)变换标题句式。通过把陈述句变为假设句、疑问句或感叹句等,使评论标题具有浓郁的感情色彩。    
    (2)活用成语、谚语、俗语。把成语、谚语、俗语等引入标题,直接引用或变化引用,既可以使标题言简意赅,还可以使标题别有新意。一是直接引用。即把成语、谚语、俗语等直接引入标题,借助于受众对这些词语的理解,认识评论所要分析的事物或问题。二是变化引用。即在引用成语、谚语、俗语时,对文字进行一些细微的改动,使词义发生一定的变化,赋予词语以新的内涵。    
    (3)巧用修辞手法。现代汉语的修辞手法有多种,常用的有比喻、比拟、借代、双关、对照、连珠等等,这些手法都可以用于评论标题的制作。    
    三、布局谋篇    
    1谋篇构思的思路与要求    
    (1)构思要围绕主题展开。若要使文章写得条理清晰、脉络分明,必须要使全文有一条贯穿线,这就是论文的主题。主题是一篇文章的精髓,它是体现作者的观点与见解的。文章影响读者主要就是靠其主题来实现的。因此,下笔撰写之前,谋篇构思就要围绕主题,构思要为主题服务。正如法国的画家米勒所说:所谓构思,是指把一个人的思想传递给别人的艺术。可见这一条十分重要。    
    (2)构思布局,要力求结构完整统一。在对一篇文章构思时,有时会发现需要按时间顺序编写,有时又会需要按地域位置(空间)顺序编写,但更多的还是需要按逻辑关系编写,即要求符合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和规律,符合科学研究和认识事物的逻辑。但不管属于何种情形,都应保持合乎情理、连贯完整。有时,构思出现几种写作方案,这就需要进行比较,在比较中,随着思考的不断深化,写作思路又会经历一个由庞杂到单纯,由千头万绪到形成一条明晰线索的过程,此时,应适时抓住顿悟之机,当机立断,确定一种较好方案。    
    2如何提高构思能力    
    很难想象,一个思维不清晰的作者会写出条理清晰、脉络分明的文章来。因此,重要的问题在于通过写作实践训练思维能力,思维能力提高了,构思的能力将随之提高。    
    在正式撰写之前,先拟制写作提纲,可以极大地帮助作者锻炼思想,提高构思能力,这一办法是被长期实践证明了的有效的办法之一。    
    写作提纲的作用,具体说,有以下几点:    
    (1)写作提纲,类似一张建设蓝图,可以帮助作者自己勾画出文章的框架或轮廓,体现自己经过对材料的消化与进行逻辑思维后形成的初步设想,可计划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前后如何表述一致,重点又放在哪里,哪里需要进行一些注释或解说。按此计划写作,可使整篇作文层次清晰,前后照应,内容连贯,表达严密。    
    (2)拟制写作提纲,只需要运用一些简单的句子甚至是词与词组加以提示,把材料单元与相应的论点有机组织编成顺序号,工作量并不大,也容易办到。当提纲写成后,再从总体上来统筹调整。这很像是转动万花筒,只要稍稍转动一个角度,便会出现新的图案。提纲的调整也是如此。应该说,拟制提纲要比无提纲写好作文后再调整要轻松得多。而在考场作文中,后者因为时间上的限制,一般也不可行。由此,则更显出拟制写作提纲的重要性。    
    四、材料议论文的基本结构    
    虽说文无定法,但是不同文体的文章,还是有各自的规律法则的,有人经过分析比较、归纳整理,得出材料议论文有如下规则:    
    引论(用一段):①概引材料;②略作分析;③提出论点。    
    本论(用二至三段):④道理论证;⑤举例论证;⑥对比论证。    
    结论(用一段):⑦联系实际;⑧深化中心;⑨发出号召。    
    引论部分:检索材料,找出能够表现或生发出中心论点的重要语句,从中提炼出有用信息,概括引用。然后三言两语,分析引文,牵引出中心论点。    
    本论部分:引名言,用资料,讲道理,接着举事例、议事例来证明中心论点,还要从反面论述,增强说服力。    
    结论部分:联系实际,尤其要与现实社会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点明意义,深化中心,同时发出号召。    
    材料议论文写作九步结构法并没有什么新意,但是归纳整理之后,牢牢记住,使之程序化,在应付考试时是可行的、有效的。实践证明:九步结构法犹如高楼大厦的框架,足以支撑起一篇像样的议论文,按九步结构法作文,结构完整,思路清晰,衔接紧密,说理充分。    
    当然,从根本上讲,写作是一个长期不断积累的过程,单靠一些方法和技巧是难以真正写好文章的。正如一座大厦,仅仅构筑好框架是不能交付使用的,同样,学会了议论文写作的结构规则,却无米下锅,也是写不出好的作文的。通过扩大阅读来积累材料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因此,平时还是多读一些书为好。    
    五、写好文章的关键部分    
    1起笔要直奔主题    
    文章开头勉强,写起来就会觉得没劲,给材料议论文尤其如此。如果文章的开头是没有经过思考,顺水推舟的,对议论的对象、论证的方法都将产生不利的影响。目标方向不明确,议论也就会不着边际,文章的随意开头还会造成写作中缺乏自信。    
    这种随意开头的情况常常出现在限时命题作文中,考试要求当堂交卷,写不出来也得写、不喜欢的题目也得写,于是有的考生就省却了审题思考的时间,先坐上船再说,然后在游动中寻找目标,这个游动,往往就形成了无话找话。对付这种游动中寻找目标的毛病办法是有的,如学会剖析材料,提高辩证思维能力,拓展联想思维等等,也就是说,要练好基本功。但有没有更直接一些的训练方法呢?有的。先上船再说最明显的毛病,就是开头口罗嗦,这里介绍一种开头的方法——一句话开头法,即不管是材料作文还是命题作文,自己逼自己,只用一句话作开头。    
    这样做,对纠正文章开头言不及意的毛病大有好处。由于只能用一句话,那就一定要考虑明确地亮出自己的观点,逼使自己从对题目的思考中选取最有分量的话作开头,促使自己对思考的内容做出比较筛选,这样的开头,既简洁,又明确。一句话开头,有利于尽早进入议论,使中心部分突出。    
    一句话开头,也能使人产生一种写作激情,如有位考生在写《读〈祝福〉》一文时,以一句“太不公平了!”开头,这样的启动,犹如找准了感情的闸口,能有一泻千里之势。    
    经常能想到以最简洁的语言开头,对克服游击的毛病是大有好处的。    
    2结尾忌拖泥带水,装腔作势    
    一篇1200字左右的议论文,结尾如果拖泥带水,装腔作势,也会让人感到啼笑皆非,进而生厌的。    
    这里要指出的是有些考生写议论文,特别爱拉开一个架势来,但由于功底有限,于是不得不在结尾虚张声势,或是采用标语口号来呼喊,或是模仿伟人作深谋远虑状,动辄“青年朋友们,让我们……吧”或是“争取作出更大贡献吧”。这些话,偶一用之,或许还会有一点激情,倘若只会用这样的方式来结束自己的谈话,未免有点技穷了。我们提倡利索的结尾:分析阐述完了,结论水到渠成,还有什么可以唠叨的?写议论文,不是作报告,热情与号召力不是靠空喊就能代替的。其实热情激荡不过是结尾的风格一种,而结尾本可以是多样的。    
    结尾处要冷静。是否需要强调一下自己的观点,是否需要补充一点什么意见,是否需要说明一下值得注意的倾向,是否有必要提醒读者对某个问题作进一步的思考……这些,在列提纲时就应有所考虑。    
    结尾处要冷静,不同于骤然冷却,要注意语言的节奏。可以小结一下自己的观点,但不可作过多的重复,写文章的人都希望自己的观点能引起人家的重视,这时候行文语言要注意打动人。    
    3论据举例要表述清楚    
    议论文的举例,为的是证明观点,增加说服力。例子是否与观点吻合,是最重要的,其次是力求鲜活,不要陈芝麻烂谷子,一论勤奋就是悬梁刺股、囊萤映雪,一论发现就是瓦特的水壶盖、牛顿的苹果——这些,也已经是基本道理,这里就不多说了。    
    写议论文举例,还要注意一个问题,就是不能把个人特有的经历当成众所周知的事。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经历,都有自己的阅读积累,都存在于不同的环境之中,因此写文章举例时,就不能认为自己知道的东西别人一定知道。这种疏忽一般较多地反映在略说上——因为误认为众所周知,就一笔带出,结果让人摸不着头脑。其实,如果能稍稍加上一两句话,甚至加上几个短语,就能把例子叙述得比较清楚。    
    如果是自己观察到的现象,在用于举例说明时也要表述清楚,因为你注意到的,感兴趣的东西,别人不一定注意到或是感兴趣。近些年来,有些考生常在议论文中写进一些歌词,借用流行歌曲歌词,没有什么不可以,但是最好能点明是歌词,如果加上一句“有一首歌中这样唱道……”,则可以让读者知道这是在引用。有位考生曾在文章中写道:“一想到‘我在阳光下辛勤地劳动’,我就激动无比。”评卷老师怎么也看不明白是什么意思,搞不懂为什么这里要加引号,也不理解这句极平淡的话为什么会让自己的学生激动成那样,后来才知道这是那个月最流行的一首台湾歌手演唱的歌曲,但不是每个学生都熟悉,而评卷老师就更加莫名其妙了。    
    六、语言表达的技巧    
    议论文语言先求平实,这个原则是不错的,前提是要论述清楚。一种观点,一个道理,希望人家能接受,说清是最重要的;但是如果这个观点这个道理并不深奥,是浅显乃至尽人皆知的,这时候的平实就有可能变成寡淡无味。用朴素的语言宣传一个朴素真理固然很好,但能用精彩的语言宣传一个朴素的真理将更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有些考生的议论文,观点是明晰的,结构是严谨的,但习惯于用极幼稚的语言去论述,打个未必恰当的比方:很像成人穿了件小孩子的衣服。更有一种常见病,就是盲目模仿报告腔,高调官腔,靠标语口号、假话空话虚张声势;明明是请他谈观点,发议论,他却要在那里自作多情地空喊,休说读者讨厌,认为他没有自己的思想,连他自己也有可能认为言不由衷。自己空喊一阵倒罢了,评卷人看这样的文章,连看七八篇,必然会头脑发昏。    
    议论文写作中,要有铸炼语言的意识,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