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辽东钉子户-第1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万良哭丧着脸说道:“我也好不到拿去,被德格类打败了,残兵败将也都被张恪带走了,鞑子好歹还给我留点人呢!他怎么连鞑子都不如!”
    李秉诚转了两圈,突然说道:“不行,绝对不行!张恪把我们的人马带走了。他若是打胜了,功劳全都是他的,若是打败了,他肯定推到咱们的身上,说我们畏敌不前!”
    “那,那该如何是好?”朱万良吓得脖子直冒凉气,敢情自己的小命把人家捏在了手里啊!
    李秉诚厌恶地瞪了他一眼,说道:“你就不知道动动脑子,想个办法出来!”
    “李兄,要不,要不咱们也跟着去吧!”
    李秉诚脸色突变,朱万良急忙说道:“算我没说还不行吗!”
    “哈哈哈!”李秉诚突然大笑起来:“朱兄,你这个办法简直太妙了!还愣着干什么,咱们追张恪去!”
    两个人下了城楼,召集部下一千多名家丁,一阵旋风向张恪追去。弄得留守的刘希伟直挠头,这两怂包怎么来了勇气了!
    “不管了,反正你们也斗不过永贞,我操那个心干嘛!”刘希伟嘿嘿一笑。
    ps:  终于要到浑河大战了,白杆兵,戚家兵,再加上咱们的义州兵,大明三大精锐要和老奴血拼了……拜求大家的票票支援啊!

第二百五十一章 战浑河
    
    春水滔滔,距离沈阳三十里的浑河清冽甘甜,滔滔不绝。河流两岸田舍连绵,不过很多房屋都失去了主人,战乱让刚刚进入春天的大地格外肃杀。
    沿着河跑来十几匹战马,为首的是三十出头的游击将军吴文杰,他是浙江人,生平第一次来到辽东。无边无际的平原让吴文杰惊叹不已,如此膏腴之地,岂能落到建奴之手!
    作为戚家军的后辈,更应该像戚爷爷那样,驰骋沙场,建功立业。每当想到这里,吴文杰热血沸腾,忘记了料峭春寒。
    他们策马扬鞭,沿着浑河巡逻,突然远方出现了一片旗号,看样子是大明的军队。
    吴文杰急忙催马,迎了上去。对面负责警戒的夜不收也赶了过来,两军相遇。吴文杰是个行家,一看对方的气势,就忍不住伸出大拇指。
    衣甲鲜明,身上陪着长刀硬弓,战马膘肥体壮,更为重要的是每个士兵身上都杀气腾腾,不同凡响。
    吴文杰没有摆游击的架势,抢先拱手,说道:“请问对面的兄弟,你们是谁的部下,前来有何贵干?”
    领头的夜不收客客气气回礼,说道:“我们都是张恪张大人的部下!”
    “张恪?可是广宁大败鞑子的张永贞?”
    夜不收挠了挠头,憨笑道:“大明还有第二个张大人吗?”
    吴文杰兴奋异常。仿佛粉丝遇到了偶像一般。这时候张恪,贺世贤等人也都赶了过来。经过引荐之后,吴文杰简直不敢相信那个最年轻的家伙竟然是张恪!
    他狠狠掐了一下大腿。疼得龇牙咧嘴。
    “卑职见过张大人!”
    “不必客气。”张恪笑道:“我们是前来支援作战的,还请带路,我要见你们大人。”
    吴文杰点头,一面派人飞奔回去报信,一面领路。
    坐在马上,吴文杰不停地搓着手,偷眼看看张恪。心脏砰砰直跳。
    他的小动作张恪都看在眼里,心里头忍不住恶寒。这小子细皮嫩肉的,听说闽浙等地男风强烈。别是……
    张恪想到这里,脸色阴沉。
    “吴将军,你似乎欲言又止,有什么话。不妨直言!”
    吴文杰脸一红。急忙说道:“张大人,我家戚大人说当今天下,义州兵是最像当年的戚家军。卑职从小就听说戚爷爷的故事,只是可惜无缘领略戚家军的风采。大人来了,正好可以得偿宿愿。”
    敢情是铁杆粉丝啊!张恪脸上恢复了笑容。
    “的确我在操练部下的时候,多学戚少保的练兵之法。用良家子,严训火器。堂堂之阵,凛凛大兵。自然不怕宵小!”
    “好,大人一语道破戚家军的精髓。果然厉害!”
    正说着从远处跑来一大帮武官,为首的一位金光闪闪的盔甲,里面趁着大红色的一品官服。一张淡金色的面孔,长髯飘洒,风度翩翩。
    来的正是四川总兵童仲揆,在他的身后紧跟着一位四十多岁的武将,白面长须,丹凤眼,鼻梁挺立,像一个教书先生,远胜过领兵将领。不过看他的肋下配着一口特大号的砍刀,分量绝对在五十斤以上。
    能耍得动如此大刀的,必然是猛将一员,千万不能被他的外表骗了。
    在他们的后面,还有两个长相相近的人,也是张恪的老熟人,白杆兵的秦邦屏和秦民屏。他们揉了揉眼睛,一见果然是张恪的部队,急忙纵马跑了过来。
    盛情款待的场景还历历在目,张恪不光让白杆兵吃好,还送给他们不少衣物鞋袜,药材,锅碗瓢盆。
    大清堡有作坊专门生产这些东西,卖给蒙古和朝鲜。虽然质量没法和南方的精品相比,但是胜在实用结实。对于穷惯了的白杆兵实在是天大的礼包,两兄弟对张恪的好感直线蹿升。
    “张大人,我们还以为你不来了呢!”
    “哈哈哈,为国效力,不敢不来。”
    张恪笑着说道,这时候童仲揆等人也到了,大家又是互相介绍一番。童仲揆只是刚刚荣升的杂号总兵,而张恪这一方光是总兵就有四位……李秉诚和朱万良追了上来。
    童仲揆显得格外高兴,亲自把张恪他们接到了军营。
    “童老大人,前方军情如何?”张恪笑着问道。
    童仲揆摇了摇头,叹道:“张大人,据探马报告,老奴亲自领着四个旗的精锐猛攻沈阳,城池危在旦夕。我们向经略大人请令,要去援助沈阳,可是石沉大海,没有一丝消息。卑职实在是百思不解。”
    在童仲揆下首,坐着的“教书匠”叹了口气:“童大人,您领着的是四川的土司兵,我带的是新训练的浙兵。经略大人没有把我们放在眼里,听说驻防白塔铺的老总兵陈策都去援救沈阳了!”
    “荒唐!”
    贺世贤气呼呼一拍桌子,大声说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咱们的经略大人可倒好,不知彼更不知己。放着精兵强将不用,一将无能累死千军!”
    童仲揆可没有贺世贤这么无所顾忌,只能叹道:“贺总兵,我们是都是客军,虽然有心报国,可是朝廷命令不下来,我们也不敢贸然行动。”
    “不用等了!”张恪突然说道:“现在就全军渡过浑河,若是晚了,只怕沈阳就保不住了!”
    “这样不好吧,若是经略大人追究……”童仲揆有些犹豫。
    啪!
    张恪猛地把一把宝剑拍在了桌子上,震得茶碗乱撞。
    “他是钦差。我也是钦差,他有王命旗牌,我有尚方宝剑。出了事。我担着!”
    张恪的话,充满了霸气,听在耳朵里,简直爷们透了。
    “哈哈哈,人都说我大明的武将不过是文官的奴婢,吆来喝去。没想到还有张大人这样的狠角色,戚金佩服!”教书匠丹凤眼圆睁。眼神之中充满了傲气。
    秦邦屏和秦民屏也都站了出来,一起说道:“有张大人在,我们兄弟愿意效犬马之劳!”
    童仲揆一看三个部下全都“叛变”。他也没有什么好说的,只能笑道:“既然如此老夫也愿意听张大人号令!”
    贺世贤大笑道:“好,拿酒来!”
    手下士兵急忙抱来了两坛美酒,有人端着酒杯送过来。贺世贤一见顿时撇撇嘴。笑骂道:“这么小的杯子给娘们用吗?”
    士兵吓得慌忙换了几个大号的。贺世贤还是摇头,最后送来了十几个粗瓷大碗,贺世贤才露出了笑容。
    “这才是男人用的!”
    满满倒了一碗酒,贺世贤高高举起。
    “诸位,都说听张大人的,可不是做样子而已,必须要令行禁止,马首是瞻!能做到的就喝酒。做不到的不勉强。我贺世贤先喝一碗,你们自便!”
    贺世贤仰脖把一碗酒喝光。一滴不剩。张恪暗暗对这位伯父报以感激的目光。这些人当中,他年纪最轻,有些话不好说,没想到平时很粗枝大叶的贺世贤竟然帮了自己。
    于伟良他们没有什么说的,全都端起碗一口气喝干。秦邦屏和秦民屏看了一眼,大笑着喝光。最后剩下童仲揆和戚金,这两位也只能照做。
    喝完了酒,大家成了同一战壕的兄弟。
    汇合了白杆兵和浙兵,张恪手上的兵力一下子扩张到了两万出头。其中更是汇集了大明朝现有最精锐的三支力量,义州兵,白杆兵,戚家军!
    若是有三五个月的时间整合,说不定可以和老奴一拼!
    当然战场上没有假设两个字,张恪只能带着这支临时拼凑的人马奋力一搏。大军离开了军营,直抵浑河岸边。浑河宽度差不多有一里左右,缓缓流淌。
    渔船,木筏整齐排列,大军一字排开,正准备过河。
    突然从河对岸跑过来一大群骑兵,在后面似乎有人追赶,喊杀声音不断。
    吴文杰当即站出来,躬身说道:“张大人,戚大人,卑职愿意领兵过河,一查究竟!”
    戚金询问似的看着张恪,张恪笑道:“没问题,不过千万小心,不要弱了威风!”
    “大人放心!”
    吴文杰当即率领两百戚家军乘坐小舟过河,到了河对岸,立刻列阵迎敌。士兵行动极为迅速,丝毫不弱于义州兵。张恪顿时来了兴趣,更加期待这支部队的表现。
    逃跑的人已经到了浑河附近,见到了大明的旗号,领头逃跑的老将泪流满面。
    “前面的弟兄,老夫是陈策!”
    陈老大人!
    吴文杰当时吓了一跳,他不是去援救沈阳了吗,怎么败了回来,难道……吴文杰简直不敢想下去。
    “老大人,您先过河,建奴我们应付!”
    陈策慌忙点头,带着手下绕过方阵,登上了船只,老头子突然眼泪横流,别提多伤心了。
    砰砰砰!
    整齐的枪声响起,紧咬着陈策尾巴的建奴遭了秧,被密集的弹雨击中,纷纷人仰马翻。吴文杰的脸上露出得意笑容,自从戚继光去世后,戚家军这支让鞑子胆寒的部队渐渐销声匿迹。
    此次辽东再度兴起战局,戚继光的侄子戚金再度招募浙兵,苦心训练,让这支威名赫赫的部队再度复活!
    “射击!”吴文杰用力嘶吼着,戚家军的第一战,他要用建奴的脑袋祭旗!
    奴骑不时射来利箭,矮小的浙兵不断倒地,可是他们恍如未闻。
    终于奴骑进入了三十步的距离。
    死!
    一排子弹射出,死神挥动镰刀,十几个建奴纷纷落马,更有一个领催身中五六弹,肢体横飞,变成了一堆恶心的烂肉!

第二百五十二章 求死
    
    张恪带着手下人隔河观战,只见戚家军列阵整齐,火铳射击犀利,冲上来的奴骑纷纷倒地,鬼哭狼嚎之声,隔着河听得清清楚楚。
    张恪看着战斗,同时扫了一眼身旁的将领,吴伯岩、刘全秀、马如峰等人面色凝重,若有所思。
    一群年轻人,连续得胜,谁都不免得意洋洋,自以为天下无敌。可是一见戚家军的战斗,论起训练丝毫不弱于义州兵,而且战斗意志顽强。
    唯一比义州兵差的就是戚家军的火铳,他们只装备了一半的鸟铳,剩下的都是三眼铳一类的,有效射程只有三五十步,比起义州兵短了一截。
    正是这点差距,使得他们和建奴弓箭拼命的时候,不免吃亏。建奴的弓箭又狠又准,不时有士兵被射中面门喉咙,倒地丧命。可是越是如此,他们就越发敢战,枪声隆隆,硝烟弥漫,战线前面奴尸堆积如山。
    吴伯岩忍不住喃喃自语:“大人,戚家军果然名不虚传,怕是日后唯有他们可以和义州兵争雄!”
    “哈哈哈,怕了吗?”
    吴伯岩急忙一拍胸脯,笑道:“当然不怕,有大人在,我们一无所惧!”
    张恪顿时笑骂道:“马屁精,陈总兵的船快过河了,还不去迎接。”
    吴伯岩屁颠屁颠的跑了,站在另一边的于伟良却笑道:“永贞,他说的未必错,戚金虽有乃伯之风,可是朝中却没有根基,听说连年征兵。义务等地兵力枯竭,眼前这支人马恐怕是戚家军的绝唱了!”
    水满则溢,月盈则亏。戚家军声名赫赫,不过仔细推究戚继光的发迹之路,就会发现衰败是早就不可避免的。
    戚继光抗倭之时的老上级是东南总督胡宗宪,而胡宗宪又是著名奸臣严嵩的人。后来胡宗宪倒台,戚继光又归附到张居正的门下,谦卑恭顺,写信之时不惜自称门下走狗。
    靠着张居正的支持,戚继光大力发展火器。镇守冀州期间,连胜鞑子,战功赫赫。可是随着张居正的倒台,戚继光失去靠山,被言官一纸弹劾就黯然收场……
    张恪显然不想重复戚继光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