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远去的驿站-第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半夜,也不见他回来, 倒以为是他出事了呢!”

  母亲说,三姨又经历了一次“死里逃生”。她抱着婴儿逃出菜园,跑到从省城来石桥逃难的 堂哥家里,不料特务又接踵而至。 三姨又抱着孩子 从墙豁上跳出去,躲在寨墙底下的防空洞里。特务也紧跟着钻进了防空洞。三姨想,这次真 是插翅难逃了!却发现防空洞里柩着几 口棺材,最里边是一口早已被盗贼掏空了的棺材。三姨抱着孩子钻进棺材里进行了假装死人 的 体验。一具比特务可爱一些的骷髅,不事声张地接纳了她。特务堵严了防空洞,举起马灯晃 了几下,大概闻到了腐尸的气味 ,就骂骂咧咧地踏着烂泥呼啸而去。三姨出了防空洞,从寨墙上吐噜到了积水的寨壕里。

  三姨说,还有一个奇迹哩!她怀抱中的大毛正害“百日咳”,特务敲门以前,大毛还咳嗽不 止,吃了一包“止咳灵”,此后在一连串地钻窟窿、进菜园、翻墙头、钻棺材的危急时刻, 这个可爱的小表弟竟在三姨的怀抱 中酣然入梦。当三姨抱着他从寨墙上“吐噜”到野外,终于逃出魔掌的时候,他 才为长久失去发声的自由进行报复,在黑夜笼罩的原野上放嗓咳嗽如连发的快枪。

  母亲和小姨都一惊一乍抚着心口说,天哪!天哪!

  母亲说,他们的生命是用一个个“偶然性”组成的奇迹。

  “外调”人员合上本子说,你不要为他们歌功颂德了!

  母亲说,不仅是他们,许许多多革命者在夺取政权以前都有过与死神“失之交臂”的经历。 “外调”人员说,但是,我们知道,你是右派。

  母亲说,是的,是的,我得到这个称呼,只是革命者取得政权以后的事情。

  “外调”人员说,你还曾经是一个语文教师,你很会编造故事!

  母亲闭上眼睛说,那么,你们何必找我听故事呢?

  母亲没有兴趣再向“外调”人员说明,她曾把姨父留下的一个信封交给了三姨,而且接下 来发生的事情更加接近于、或者说是十足的传奇。但是我记得,三姨撕开了那个信封以后, 就和她怀抱里的婴儿倏地没了踪影。

  解放后, 三姨才对我母亲说,当她和姨父受到追杀而走投无路的时候,姨父走了一步“ 险 棋”,从漯河离开我家,就直奔国民党谍报人员绝然不会想到的一个地方——郑州警备司令 部。姨父的堂兄贺石是那里的少校机要参谋。当我追随姨父回望历史的时候,同时也追随着 一个令人怦然心跳的悬念——在势不两立的政治营垒里,将怎样容纳两兄弟的手足亲情?

  

  
/* 27 */
  6。红 项 圈     

  一九一五年春天,坡底镇贺家大院老二和老三喜得贵子,生日只差一个月,是两个白胖小子 。当了爷爷的老秀才喜不自胜,请银匠打了两个银项圈,裹上红布缝好,送进关帝庙里,在 关爷手腕上戴了七七——四十九天,才把项圈取下来,给两个孙娃戴上。这是坡底的山民世 代相传的一个风俗,这意味着,“忠义千秋”的关爷已经用红项圈拴牢了两个孙娃,会 保佑小哥俩长大成人,还会把他俩调教成“千秋忠义”之士。

  爷爷一手牵着一个孙娃,让他俩在关爷庙的老柏树底下蹒跚学步,还要学会在雨后的泥泞里 跟头尥蹶儿地爬坡,学不会爬坡就不是山里的娃子。六岁那年,哥弟俩又形影不离地进了私 塾,念完了《四书》、《五经》。后来,堂弟去洛阳上了高小,二伯却舍不得让独生子去外 地读书。一对堂兄弟为了短暂的分离而魂不守舍。堂弟从洛阳回坡底过寒假时,他俩就钻到 关帝庙里,跪在关爷面前焚香磕头,祈求关爷保佑他哥俩永不分离。据说,关爷的美髯如一 缕黑烟随风飘起,丹凤眼也跟着“忽灵”了一下,收下了小哥俩的美好愿望。假期过后,堂 弟又去洛阳上学时,堂兄就事先偷卷了铺盖,在村外土地庙里等着。两个十四岁的堂兄弟又 结伴去了洛阳,进了同一所学校。堂兄耽误了一年,比堂弟低了一个年级。堂弟说:“我比 你高一级,叫我当哥吧。”堂兄说:“咱俩不分谁是哥、谁是弟了,互叫小名吧,我叫你胜 子,你叫我石子。”

  胜子考上了省城现代中学的次年,石子也跟着考上了现代中学。

  一九三一年发生了“九 ?一八”事变。十六岁的胜子是开封市学联代表,他们组成请愿团 到火车站卧轨,要去南京面见蒋介石请愿抗日,却被军警从铁轨上四脚拉叉地抬起来,扔到 站台上,押回了学校。石子说:“胜子,你去折腾老蒋干啥?你看我的!”他抓起一个日本 造小闹钟,“我先消灭了这个鬼子再说!”遂把闹钟摔了个稀巴烂,闹钟的铃铛跳起来,“ 叮咛当啷”地逃跑。他又撵上去,一脚把铃铛踹瘪了。石子又跟胜子上街,在古城的街道上 搜索前进,寻找鬼子“派”来的一切“奸细”。他瞅见一辆“三枪牌”自行车停在一家门口 ,就举起门前的石墩砸了自行车。大门里跑出来一个穿戴时髦的小姐,喊叫说:“哪个赖皮 砸了我的车?”胜子说:“你要感谢他,他替你打倒了一回日本帝国主义!”小姐立时消了 气,说:“咦,谢谢了,我真不知道这是小日本儿的东西!”兄弟俩继续搜索前行。胜子说 :“还有一个该砸的东西,不知你敢不敢砸?”石子问:“啥东西?”胜子说:“是南京那 个不准咱抗日救国的独裁政府!”石子吓了一跳,说:“嘿,国家不可一日无主,政府是叫 咱砸的么?”

  胜子组织了读书会,让石子跟他一起读书。石子一看,有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 ,布哈林的《共产主义ABC》,列宁的《国家与革命》,瓦尔加的《政治经济学教程》。他 拿起一本撂一本,头摇得像拨浪鼓,“都是外国货,不服中国水土!”胜子让他看鲁迅翻译 的苏俄小说《毁灭》,他又把脸偏过去说:“我只看《三国演义》!”

  学校放假时,兄弟俩一起回到豫西老家。石子发现,胜子总是背着他,去关爷庙小学找表哥 ,跟表哥有说不完的话,倒是跟他疏远了。他对表哥产生了妒忌,一天晚上,也暗暗跟着胜 子去了关爷庙。

  表哥住在关爷庙偏厦的一个房间里,窗纸上扑闪着昏黄的灯光。他从窗棂上的破洞里望进去 ,只见墙上挂着一面缀着镰刀、斧头的红旗,胜子正举着右手对红旗说话。他听不清胜子说 些什么,却能看见他眼里含满了泪水。石子呆呆地站在黑夜里,听胜子和表哥小声唱一支陌 生的歌。他不知道那是《国际歌》。这支来自法国工人阶级的歌曲还是第一次出现在豫西的 小山洼里,与山风裹在一起,摇动了关爷殿大屋檐上的铃铛。石子忍受不了这支不属于他的 歌曲在他心中引起的苍凉和失落。歌毕,他望见表哥握着胜子的手说:“胜子,从此,咱俩 就是同志了!”石子感到表哥把胜子从他身边夺走了,就忍不住向门上踹了一脚。灯光倏地 熄灭了。胜子从房间里蹿出来喊叫:“谁?”石子大步走着说:“我!”胜子说:“石子哥 ,你等等,你听我给你说!”石子头也不回地说:“我听不惯你们的外国歌。”胜子问:“ 你是往哪儿去?”石子说:“你管好自己的脑袋,我想好了再对你说!”

  胜子从洹河里逃生的那一年,石子考上了黄埔军校。

  一九三七年,石子从黄埔军校毕业,到国民党八十五师任少尉排长以前,曾回家乡探亲。那 时,胜子已经把坡底镇变成了豫西山区的“小延安”,掌握了一支拥有一百条枪支的武装, 还在L县中学建立了共产党的地下县委会。石子却穿着国民党嫡系部队的军装,武装带上别 着“勃朗宁”手枪,还额外地佩戴着一把锃亮的“中正剑”,大摇大摆地见到胜子,就“啪 ”地碰了一下脚跟,摸了摸大帽檐说:“胜子,你不会跟你哥搞阶级斗争吧?”胜子说:“ 石子,‘西安事变’以后,你们蒋校长已经接受了‘联合抗日’的主张。眼下大敌当前,咱 哥俩共赴国难,一致抗日。”石子说:“好了,你不用向你哥进行政治宣传了,咱哥俩不谈 政治。”说着,拔出勃朗宁手枪朝树上“叭”的一枪,就有一只鹁鸽从树上扑棱着翅膀栽下 来。他捡起鹁鸽说:“这是咱俩的下酒菜。”胜子不甘示弱,也掏出腰里的“二八盒子”, 说:“别慌,又飞来一碗吃捞面条的‘肉浇头’。”扬手一枪,又有一只鹁鸽从天上栽下来 。胜子捡起鹁鸽说:“喝了酒,咱俩吃鹁鸽面。”

  石子酒喝多了,从剑鞘里拔出佩剑,向胜子炫耀:“这是黄埔毕……毕业生的特……特别荣 誉。”胜子看见剑鞘上镂刻着“智仁勇”和“蒋中正赠”的字样,就问:“石子,请你讲一 讲何以为智?”石子说:“智……智者,谋……谋略也。你千万不……不要犯傻!校长对你 们说……说啥‘联合抗日’,对学……学生训……训话说,日本人……只是癣……癣疥之疾 ,共产党才是心……心腹之患。再说,你们也绝不会……听任我们校……校长指挥。只怕有 一天……”

  胜子问:“有一天咋了?”

  石子眼圈红了,“有一天,咱哥俩……会在战场上刀……刀兵相见!”说着,掷杯大哭,“ 胜子呀,你……你知不知道,咱爷临死……可是把咱俩……咱俩的红……红项圈捆……捆到 一块,搁到他枕头匣里,枕在他头底下了!咱爷知道……你姓……姓了‘共’,我姓… …姓 了‘蒋’ 。他老人家怕……怕咱俩……兄弟相残!”又举起佩剑哭问:“校长!你一…… 一日为师,终……终身为父。你叫你学生怎……怎……怎么办哪?”

  胜子也红了眼圈,说:“不哭,石子哥,反正……反正……”他的心乱了,嘴也结巴起 来, “这个这个……等到等到……消灭了阶级,也就是……孙中山先生讲的,实现了世界大 同,就天下太平,不会动刀兵了。你说是不是?”

  石子只是大哭说:“爷呀,我的好爷呀!……”

  石子大哭后,趴在桌子上昏沉入梦,仍低泣不止。

  胜子含泪陪着石子,把他的短剑送回剑鞘里,悄悄离去。

  石子酒醒时,他爹问他:“你给胜子说啥了?”

  石子浑然不知,“没说啥,说些家常话就是了。”

  他爹问:“那你是哭个啥?胜子也泪汪汪的!”

  “俺俩想俺爷了!”

  石子回部队时,胜子送他出村,路过关爷庙,胜子说:“哥,咱俩再去看看关爷吧!”石子 摇头说:“关爷庙里没关爷了。”胜子说:“‘忠义千秋’的匾额还在哩。”石子说:“不 敢看了,这‘忠’、‘义’二字,整天在我心里打架哩!”胜子送石子出了山口,石子站住 说:“胜子,别送了,你再送,我真想把你也带走了!”胜子说:“我正想把你留下呢!” 石子说:“你好好干你的,我好好干我的,只是不能忘了咱俩的红项圈还在咱爷头底下枕着 哩!”胜子说:“也不能忘了,咱俩还是共同抗日的好兄弟。我在后方发动民众抗日,等着 你在前线打鬼子的胜利消息!”

  姨父记得,他跟石子分别时,一轮红日正如一块烧得通红透亮的火炭,从东山口上冒出来, 烧灼着绵延不绝的群山。石子大步向山口走着,回头向他挥了挥手,像一块冒着蓝烟儿的炭 块融入血红的朝霞。

  当姨父受到国民党的通缉,按照豫西工委指示,从县城回到坡底,准备潜往伊川山区时,有 一个少了一条胳膊的老兵退伍返乡,拐到坡底,给他捎来了一封密信。信封里只装着一块圆 溜溜的小石头和一张纸条,纸条上写着:“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下边写着 一个女人的名字:“肖翠花”,还有郑州一个街道的门牌号码。姨父问:“老哥,这是谁让 你捎给我的?”老兵说:“是我们贺营长,咋?信上没落款?”姨父说:“我只知道有个贺 排长。”老兵说:“那就对了,排长一路升官,不就变成营长了!”说罢,惶惶欲去。姨父 急忙拦住说:“别慌,吃了饭再走。”老兵说:“听说你们这里不很安全!”姨父说:“不 怕,村里村外,我都撒着岗哩!”

  姨父与老兵连干了三杯老酒,老兵就打开话匣子说,“台儿庄会战”时,贺排长带着他和一 个班长,趁黑夜摸爬到鬼子阵地上“捉舌头”,看准了鬼子出恭的地方潜伏下来。半夜,一 个小鬼子打着哈欠来出恭,褪下裤子刚蹲下,贺排长扑上去掀翻了鬼子。鬼子来不及喊叫, 已经把一团臭袜子塞到鬼子嘴里,捆了他的手脚,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