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问鼎白宫-第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948年大选就这样极富戏剧性地结束了。杜鲁门的胜利虽然不像《时代》主编亨利•;卢斯所说的那样“他完全凭自己取得了胜利”,但《华盛顿邮报》在杜鲁门获胜之后的评价还是比较中肯的:“美国人民钦佩有勇气的人,即使他们未必赞同他。美国人性格中的某些东西回报了一位斗士。”    
    (陈波)


德怀特·艾森豪威尔:顺水行舟奏凯歌云消雾散将军“转政”

    民主、共和两大政党都把目光投向了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凯旋而归的五星上将德怀特•;艾森豪威尔,却都不清楚他究竟心仪哪一方。将军一生供职于军队,转战政界同样游刃有余。不偏不倚坚持走中间道路的决心使他最终战胜了所有的对手。    
    1952年大选,两大政党轮流执政的美国政坛出现了又一个奇特现象:无论执政的民主党还是在野的共和党,都把目光投向了同一个人,希冀此君能接受本党提名竞选总统,以圆本党继续留在白宫或入主白宫的美梦。    
    他不属于任何一个政党,没有人清楚他的政治倾向是什么;他不同于以往任何总统,一生供职于军队,从没有进入过政界,更没有担任其他任何公职的履历;他甚至前后有10余年时间不在美国,很难说对国内事务有深刻了解。然而,在全国人民“我们喜欢艾克”的拥戴声中,他以绝对优势击败了竞争对手,成为美利坚合众国第34任总统。    
    他,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风云世界、战后威震欧洲的五星上将德怀特•;戴维•;艾森豪威尔。    
    云消雾散将军“转政”    
    1890年10月14日,德怀特•;艾森豪威尔出生在得克萨斯州丹尼森市一个普通家庭,昵称艾克。在他们祖先原来居住的莱茵兰地区,这个姓氏含有“铁斧”的意思,也有人解释为“身披甲胄的骑士”。为了寻求宗教自由和发财机会,信奉孟诺派的高祖离开倍受迫害的旧世界来到北美大陆,刚开始时拓居于宾夕法尼亚地区,后来逐步西迁。经过几代人的努力,这个家族逐渐发达起来,但德怀特的父亲因合伙人席卷店铺钱款存货逃走而破产,不得不一再迁居,最后在堪萨斯牛镇阿比林一家乳制品厂谋得一份工作,才定居下来。    
    贫寒之家过着俭朴的生活。孩子们很小就得在家中菜园干活,稍大一点还要到外面打零工贴补家用或购买学习用品。艰苦生活和严厉家教造就了艾克健壮的体魄、顽强的意志和良好的自控能力。他自幼喜爱历史,尤其喜欢有关古希腊罗马和近代欧美名战史书籍和战争英雄传记,通晓许多重大战役的细枝末节。读中学时,班上有同学预言艾克“将来一定会成为耶鲁大学的历史学教授”。但艾克的母亲是一个虔诚的和平主义者,具有十分强烈的反战情绪,认为战争“能把人变成野兽”。艾克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研读军事史著作,使母亲深感不安。数十年后,人们仍感到困惑:世界著名将领竟出自一个和平主义者的家庭!    
    中学毕业后,因家中无钱供他继续学业,艾森豪威尔只得进工厂做工。但他立志要读大学,于是报考了公费的西点军校并顺利通过入学考试。尽管艾森豪威尔本人学习成绩平平,但他就读的那一届以168名学生中有56人日后晋升将军军衔而载入西点军校史册。    
    1915年,艾森豪威尔以少尉军衔从西点毕业,被派往得克萨斯州休斯敦萨姆堡任职。时值第一次世界大战,艾森豪威尔参加了组建美军第一批装甲部队的工作,并在1917年受命担任宾夕法尼亚州葛底斯堡科尔特坦克训练学校校长,因工作出色被授予少校军衔。战后,他在1922年被派往巴拿马运河区驻守,1926年被选送陆军总参学校,并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保送华盛顿军事学院深造。毕业后,艾森豪威尔供职于陆军部,不久任陆军参谋长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将军助理,很受赏识。1935年麦克阿瑟将军赴菲律宾任军事顾问,艾森豪威尔随行并任他的高级军事助理。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艾森豪威尔回国,于1941年3月晋升准将,出任第三军参谋长。官运一直不济的他从此脱颖而出。因出色指挥50万部队的大规模对抗演习显露才华,艾森豪威尔得到马歇尔将军赏识。日本袭击珍珠港后,艾森豪威尔接马歇尔将军命令,回到陆军部帮助拟订美国在太平洋战区的战略,很快晋升少将,并在1942年6月出任驻欧美军司令,一个月后擢升中将。8月,艾森豪威尔担任盟国北非远征军总司令,在同年11月成功指挥盟军登陆北非。1943年,艾森豪威尔率军攻克西西里和意大利,次年2月晋升上将,并在12月接受罗斯福总统委任,担任欧洲盟军最高司令。1944年6月,艾森豪威尔成功指挥盟军横渡英吉利海峡登陆诺曼底,为彻底击败希特勒德国奠定了基础,也展示了他高超的军事指挥技术和协调能力。此后,艾森豪威尔继续参与指挥了一系列重大战役,终于在1945年5月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艾森豪威尔因军功卓著晋升为五星上将。马歇尔将军称赞他“创造了历史,为了人类的幸福创造了伟大的历史”。    
    1945年6月下旬,杜鲁门总统将艾森豪威尔召回华盛顿委以陆军参谋长职务。艾森豪威尔凯旋回国,举国欢迎,誉之为“最杰出的国家英雄”。1948年2月,艾森豪威尔从军中退役,出任哥伦比亚大学校长。在这之前,他已拥有世界许多著名大学的名誉学位和称号,但他本人很清楚,这些学术荣誉都是出于对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重要军事贡献的尊敬。两年后,又应杜鲁门总统要求,艾森豪威尔恢复现役,重返欧洲出任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武装部队最高司令。    
    民主、共和两大政党瞩目艾森豪威尔由来已久。    
    早在1945年波茨坦会议期间,杜鲁门就试探过艾森豪威尔是否对政治感兴趣。1948年大选前,杜鲁门更是明确表示,如果艾森豪威尔愿意作为民主党候选人竞选总统,他愿意当他的竞选伙伴。同年7月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前,党魁们再次恳请艾森豪威尔允许他们提名他为本党总统候选人。    
    共和党同样将希望寄托在这位反法西斯英雄身上。他们相信如果艾森豪威尔将军能够“转政”,凭他的显赫军功和在选民心目中的崇高威望,一定能够赢得选民的拥戴,帮助共和党重返白宫。    
    更有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的长子詹姆斯•;罗斯福专程前往哥伦比亚大学拜访艾森豪威尔,劝说他接受两党的共同提名。    
    不断有朋友和公众以这种或那种形式询问艾森豪威尔:“难道你不想当总统吗?”还有大量信件直接寄到他的办公室,请求他出任总统,但艾森豪威尔一概予以婉拒。他对杜鲁门总统的答复是:“我是一名军人,谁都不会认为我是一个搞政治的人。”他在给朋友的信中表示:“不管以什么措词、条件,或前提,提出建议,我都拒绝接受提名。”    
    饶有意思的是,艾森豪威尔长期在军中供职,以往一次也没有参加过投票选举。没有人知道他意属哪一个政党,抑或他自己另成一派。竞选组织者无论如何努力也找不出他在长达30多年的军旅生涯中有过任何带有政治倾向的言论。1952年大选即将展开,民主共和两党都在积极筹划新一轮较量。其时,民主党执政20年,希望继续富兰克林•;罗斯福的新政,却囿于杜鲁门因朝鲜战争陷于困境和华盛顿官员贪污腐败行为揭露不得民心而难以维继总统职位。共和党在野20年,时刻窥探着回到白宫主人的地位,但苦于党内派系倾轧,没有一个众望所归的强有力挑战者。在这种局势下,两党党魁自然又都将目光投向了在欧洲战场立下赫赫战功的艾森豪威尔。因为民众相信只有他能够迅速结束朝鲜战争,富豪们认为只有他能够给他们以安全感。共和党领导人更希望远离党派纷争又善于同人和睦相处的将军能够得到党内各派力量的首肯,使共和党摆脱长期困顿的党内分歧。就这样,驰骋欧洲战场的五星上将受到民主共和两党的夹击。    
    但远在欧洲的艾森豪威尔迟迟不予表态。有人把将军比作等待出嫁的姑娘,有不少倾心人求婚,却不急于给予最后答复。也有人说他在观望和权衡,谨慎地决策自己的下一个战略。直到1952年1月1日,艾森豪威尔在致杜鲁门总统的信中仍表示:“我的志向和抱负,无论是公开还是私下表示的,在过去6年里从未有所改变。我愿意过一种半退休式的生活,与家人在一起……目前,除许多人劝我去争取政治提名外,我本人从未有过这方面的责任感。”但是他在信尾表示,“我谨慎地监督自己执行不染指的政策,除非发生非常事件,要求我执行一项公认的不同一般的重要任务。”    
    敏感者从中嗅出了将军口气的松动。两党加紧了对艾森豪威尔的争夺。1月7日,艾森豪威尔终于宣布自己是共和党人。长期以来萦绕在他身上的层层迷雾终于散去。但他仍不表态自己是否同意参加下一任总统选举。久经沙场的将军在转移阵地之前更加谨慎小心以确保自己出击的胜利。    
    形势越来越明朗。支持艾森豪威尔竞选的报道不断见诸报端。越来越多社会政要表态支持艾森豪威尔。社会舆论问题专家格拉普明确断言,“艾森豪威尔将是共和党能够提出竞选总统的最受欢迎的人物”。最后,一盘关于纽约麦迪逊广场花园1。5万名选民集会支持他竞选的纪实影片拷贝专程送到法国。画面上,人群一边挥动“我喜欢艾克”的标语牌,一边齐声高喊:“我们要艾克!我们要艾克!”认真观看了影片之后,艾森豪威尔深信自己竞选会得到民众的支持,终于做出了决定。    
    1952年2月12日,艾森豪威尔公开宣布:如果共和党领导人支持他竞选总统,他将回国开始竞选活动。


德怀特·艾森豪威尔:顺水行舟奏凯歌修改党章后发制人(1)

    虽然艾森豪威尔同意参加竞选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并且在许多人看来是最有希望的下一任总统,但他甚至不是党内惟一人选。除了他以外,另外一名五星上将、西南太平洋地区盟军最高司令、联合国军总司令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将军在党内也有一定的呼声。麦克阿瑟曾经参加1948年竞选,这一次他继续受到党内保守派的推举。有一个党魁甚至考虑组成这样一个两驾马车:麦克阿瑟和塔夫脱搭档竞选总统。一时间,共和党内关于“大西洋英雄”和“太平洋英雄”之间的竞争议论沸沸扬扬。    
    对于艾森豪威尔而言,更强劲的对手是党内保守派领袖、参议员罗伯特•;塔夫脱。塔夫脱是第27任总统威廉•;霍华德•;塔夫脱总统的长子,共和党中西部保守派代表人物,深得老牌共和党人喜欢,外号“共和党员先生”。但塔夫脱的右翼倾向不得民心。他和众议员弗雷德•;哈特利联合提出的对工会活动加以限制的劳工管理法,也即塔夫脱—哈特利法,被工会组织称为“奴隶劳工法”。他曾在1940和1948年两度竞争共和党总统候选人提名,均未成功。这一次,罗伯特•;塔夫脱再度卷土重来,志在必得。    
    另外一名有影响的竞选者是自由派哈罗德•;史塔生。史塔生1938年年仅31岁当选为明尼苏达州州长,有“孩子州长”之称。他率领一个由年仅28岁的副州长和一个不到30岁的州下众议院议长组成的“婴儿政府”取得了一系列举国瞩目的政绩。1940年大选中,史塔生的言论和活动进一步提高了他作为共和党领导人的声誉,同时也成了极端保守派们的“眼中钉”。4年后史塔生以革新派姿态争取党内提名,未获成功。同年,史塔生应邀担任宾夕法尼亚大学校长,与时任哥大校长的艾森豪威尔结下了很深的交情。1952年大选来临,史塔生决心帮助艾森豪威尔竞选总统。还在1951年初,他就召集41名共和党领导人,说服他们支持艾森豪威尔并帮助他获得党内提名。面对老对手塔夫脱卷土重来,史塔生决定这次以独立候选人身分参加竞选与塔夫脱对峙,借以分散他的选票。史塔生的行动得到同为自由派领袖、纽约州州长托马斯•;杜威的支持。    
    竞选开始阶段,由于艾森豪威尔先是未表态,后来虽然表态,但身在欧洲尚不得脱身,他的现役军人身分和他对北约所承担的义务使他不能发表任何带偏袒性的政治言论,所以在1952年6月艾森豪威尔返回美国退出现役之前,塔夫脱的竞选活动势头十足。他到处发表自己的政见,如抨击北约的构想,不希望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