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2362-政治理论基本教程-第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外资经济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外资经济,有利于引进先进技术、资金、管理经验和培养人才,有利于增加国家税收,扩大出口、增加外汇收入,归根到底是有利于社会主义的。    
    2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6领会7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绝不是权益之计。非公有制经济本身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增强经济活力,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生产力的发展,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它支持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拓宽了就业渠道,促进了投融资体制由单一投资主体向多元投资主体转化,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造了一个多元竞争、充满活力的环境,还促进了一批新兴产业和新兴行业的发展,为提高我国国民经济整体水平和竞争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一是要在思想上充分认识现阶段非公有制经济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地位;二是要在政策上清除各类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歧视性规定,在市场准入、税收政策等方面给予其与其他所有制形式平等的待遇;三是要在政治上给予应有的关心和帮助,在参与政治生活方面一视同仁;四是要进一步完善保护私人财产的法律制度。    
    另外,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三者是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将二者对立起来。    
    三、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一)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    
    1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个人收入的基本分配原则    
    6识记7按劳分配的内容是:以劳动作为分配个人收入的尺度,按照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分配个人收入,等量劳动领取报酬,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动者不得。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收入实行按劳分配,是由客观的经济条件决定的。    
    (1)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公有制的建立,实现了劳动者在生产资料面前的平等,排除了依靠占有生产资料无偿占有他人劳动成果的经济基础。    
    (2)旧的分工还没有消失,劳动者还存在着重大差别,劳动还是谋生手段,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在分配个人收入时,必须承认劳动的差别,并体现这种差别。    
    (3)社会主义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还不高,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条件。可见,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具有客观必然性。按劳分配是对剥削制度的否定,有利于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促进生产的发展。    
    2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    
    【识记、领会】(1)生产资料公有制在所有制结构中的主体地位决定了按劳分配在分配结构中的主体地位。    
    (2)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共同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存在多种经营方式,决定了必然存在多种分配方式。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市场主体的多元化,决定了各经济主体获取收入的渠道必然是不同的,由此也决定了多种分配方式的存在。    
    (4)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原则的分配方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按劳分配以外的其他各种分配方式主要有:按劳分配以外的劳动收入、资产收益、经营收入、按资本取得收入、按劳动力价值取得的收入等。其中,绝大部分分配方式可以归纳为按生产要素分配。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特点    
    6识记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是分配主体,有根据国家政策自主决定分配的权利。    
    2企业可用于分配的收入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益挂钩,职工个人收入与其劳动贡献即效率挂钩。这决定了在不同公有制企业之间,等量劳动不一定取得等量报酬。    
    3按劳分配借助商品货币关系来实现,因而按劳分配的实现程度要受到市场机制的制约。    
    4按劳分配不是全社会也不是公有制企业惟一的个人收入分配方式,而是有其他分配方式与之共存。    
    (三)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    
    【识记、领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这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和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在分配制度上的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分配制度应体现一般劳动的价值,调动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应体现科学技术、经营管理等复杂劳动的价值,激发广大科技人员和管理工作者的创业精神和创新活力;还应体现包括土地、资本、知识产权等的价值,以集中各种生产要素投入经济建设。也就是说,要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分配机制,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造福于社会。    
    (四)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理顺分配关系,解决收入差距过大问题,促进社会公平    
    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和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集中体现。但是,共同富裕不等于完全平均和同步富裕。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存在多种所有制经济和多种分配方式,由于人们在劳动技能、素质禀赋等方面存在差别,由于不同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影响,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者的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只有通过市场交换才能实现,因而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会存在一定的差距,不可能实现同步富裕、同等富裕。因此,应当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并帮助和推动越来越多的人走向富裕。这不但与共同富裕不矛盾,而且是达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它符合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要求,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经济上的重要体现。    
    共同富裕的实现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通过完善现行的分配制度和分配方式,把握好各方面利益关系的均衡。要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效率优先,就是在贯彻按劳分配原则时,把劳动报酬同劳动效率挂钩,不仅要衡量投入的劳动的量,更应衡量劳动的质和劳动绩效;在其他分配方式中,则要把生产要素获得的收益同各种生产要素的经济效率相联系。效率优先的实质就是发展生产力优先,使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与劳动贡献紧密结合起来,打破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奖勤罚懒,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和奋斗精神。兼顾公平,就是在分配中拉开差距的同时,处理好各方面利益关系,做到合理分配,防止两极分化。在坚持效率优先的同时,要兼顾社会公平,对收入分配实行必要的调节,要提倡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效率优先,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积极性,促进经济发展;兼顾公平,有利于防止收入过分悬殊,保持社会稳定。针对目前我国部分社会成员的收入差距过分扩大的情形,我们要整顿和规范分配秩序,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要努力使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社会群体之间收入差距趋向合理,维护社会和谐与稳定,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    
    本章复习的重点应该放在第二、三节中,要注意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以及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相关内容。在把握这些问题的时候,要注意将教材里阐述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与我国改革开放的现实问题联系起来。    
    (一)选择题Ⅰ:(下列每题的选项中,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请选择。)    
    1同我国现阶段社会生产力状况相适应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是()    
    A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B全民、集体、个体、私营、外资经济等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C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D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2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指()    
    A社会主义经济的管理体制和管理制度 B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本质    
    C公有资产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 D公有资产的最终归属问题    
    3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 (2002年,文科第10题)    
    A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有量的优势    
    B国有经济能控制垄断性行业    
    C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    
    D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    
    4个体经济在性质上不同于私营经济,是因为() (2002年,文科第12题)    
    A投资规模较小 B经营方式单一    
    C主要依靠自己劳动和经营 D不是法人企业    
    5当前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的主要经营方式()    
    A土地集体所有、统一经营     
    B分田单干、土地私有    
    C土地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     
    D统一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6现阶段,以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和劳动者的资本联合为主的股份合作制属于()(2000年,理科第12题)    
    A国有经济 B集体经济     
    C个体经济 D私营经济    
    7社会主义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控股的股份公司()    
    A是公有制经济 B具有明显的公有制性质    
    C是私有制经济 D是非公有制经济    
    8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中劳动量应该是()    
    A劳动者实际提供的全部劳动量B被社会所承认的社会必要劳动量    
    C创造商品个别价值的劳动量D以复杂劳动为计量单位的劳动量    
    9个体劳动者的主要收入属于()    
    A按资分配收入 B劳动收入     
    C按劳分配收入 D风险收入    
    10我国现阶段,不同国有企业的职工,付出同样的劳动,获得的劳动报酬会有所差别,这是因为()    
    A 贯彻按劳动分配会使一部分企业先富起来     
    B 按劳动分配与按资分配是结合在一起的    
    C按劳动分配要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分开的原则    
    D按劳分配的实现程度与企业的经营成果联系在一起    
    11我国现阶段存在按劳动力价值分配的方式,其重要原因之一是存在着()(2001年,理科第13题,文科第9题)    
    A私营经济B个体经济     
    C集体经济 D股份合作制经济    
    12下列工资收入属于国民收初次分配的是()(1998年,文科第7题)    
    A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工资 B工业企业职工的工资    
    C高等学校教师的工资 D文艺工作者的工资     
    13某员工在外资企业工作,年薪5万元;利用业余时间在民营企业兼职,年薪2万元;购买股票分得的红利2万元;出租住房收入2万元;转让一项技术收入1万元。该员工一年的劳动收入为()(2004年第12题)    
    A12万元B9万元    
    C8万元D7万元     
    14.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是()(2005年单选题第7题)    
    A.旧的社会分工的存在,劳动还是谋生的手段    
    B.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水平    
    C.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    
    D.社全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二) 选择题Ⅱ:(下列每题的选项中,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少选、多选、错选,该题不得分。)    
    1邓小平提出,在改革中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的根本原则是()(2002年,文科第25题)    
    A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B坚持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    
    C坚持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 D坚持共同富裕    
    E坚持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    
    2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制度,这是因为()    
    A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B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需要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