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2362-政治理论基本教程-第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主义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缓解了再生产过程中的矛盾,但却不能根本消除矛盾。20世纪70年代以后出现的“滞涨”局面就是有力的证明。    
    但是如果我们撇开资本主义国家调节的阶级利益关系,单纯从市场经济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职能的角度分析,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过程的宏观调控形式和手段也可以为社会主义所利用。如我国政府为克服总量过剩、低水平重复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又如我国政府近年来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以扩大内需等都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产生了良好效果。因此.我国政府在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在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的同时,借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某些成功做法是十分必要的。    
    21 【答案要点】(1)股份资本是指通过发行股票的方式筹集起来的企业资本,它是与现代企业组织形式股份公司联系在一起。股份公司是随着资本主义大工业和信用制度的发展而出现的,促进了资本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加快了资本的集中,有力地推动了生产的发展。股份资本是直接联合起来的个人资本,取得了社会资本的形式,是私人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一种扬弃。股份公司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通向一种新的生产方式的过渡点。股份公司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上,没有改变其资本主义的性质。    
     (2)股份公司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不具有独立的所有制属性。在资本主义社会。股份公司是有利于大资本控制企业,支配利用中小资本,以扩大其资本支配范围的一种企业组织形式,是资本主义企业。股份制企业的性质取决于控股权掌握在谁的手中。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控股,具有明显公有制性质。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即公有资本参股,则可控制或影响股份制企业的经营方向。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发展由国家控股,或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相互参股的股份制企业,有利于实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有利于企业筹资的多元化,有利于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有利于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的主体作用。    
    本章主要阐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和一般原理,把握这些基础理论和一般原理是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和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前提。全部内容共分为三节。第一节“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的内容围绕社会经济制度这一核心概念展开,主要揭示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一般规律,同时阐述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之间的联系和区别。第二节“社会经济的两种基本形态”的内容则是围绕社会经济形态这一核心概念展开,主要揭示商品经济的基本特征及其两个发展阶段、商品经济与自然经济的区别等。第三节“商品经济的基本原理”是本章的主体部分,阐述的是关于商品经济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原理,也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主要内容。它在第一、二节对有关社会经济制度和社会经济形态的基本知识做了必要铺垫的基础上,从分析商品经济社会最大量存在的经济现象即商品开始,阐述了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与价值及其相互关系、决定商品二因素的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及其相互关系、商品价值量的决定和衡量、价值形式的发展及货币的产生、货币的本质和职能、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作用等内容,由此构建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框架。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发展劳动价值论的相关问题。    
    本章的主体是第三节。要把握好第三节,最关键的也是最有效的复习方法是紧紧抓住价值这一核心概念,把握好由这一概念展开的一系列相关内容。综观第三节全部内容,可以发现,其所有内容都是紧紧围绕价值这一概念展开的:首先分析了价值的本质是什么?价值的量是如何决定和衡量的?而商品价值无论是其质还是其量,都是隐藏在商品内部的、自己不能直接表现自己的,因此人们要体会到它的存在,就必须借助于某种外在的东西将其间接地表现出来,这就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价值形式的发展问题。价值形式的发展过程也就是货币的产生过程,随后就是阐述货币的产生、货币的本质、货币的五大职能等内容。再接下来则对价值规律的内容、表现形式、作用等进行了阐述。最后再阐述劳动价值论的发展。所以,整个第三节的全部内容可以简要概括为价值的质、价值的量、价值的表现形式、价值规律、劳动价值论的发展五个部分,而始终贯穿这五部分内容的核心概念就是价值。本章2006年大纲的内容与2005年大纲相比有两处变动:一是将原第三节中“货币形式是价值形式发展的完成形式”改为“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起源”;二是将有关价值规律的几个知识点的顺序作了调整。    
    一、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    
    (一)社会经济制度的更替    
    6识记7人类社会形态的发展表现为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生产关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改变自身的性质,是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一般规律。    
    6领会7人类社会形态是同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及上层建筑的统一体。区别不同社会形态的根本标志是社会经济制度。社会经济制度是指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社会经济制度不同,社会形态就不同。推动社会经济制度变革最根本的动力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表现为人类社会形态的发展,生产关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改变自身的性质,是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一般规律。    
    人类社会发展至今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五种社会形态。    
    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的第一个社会形态。在原始社会,生产力极其低下,人们以石器为主要生产工具,生产条件极为简陋,发展速度极其缓慢。那时,人类对于自然条件的依赖是第一位的。为了生存,人们把全部精力投入到物质生产中去,而获得的生活资料却极端贫乏。人与自然的矛盾一直是原始社会的主要矛盾。同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的状况相适应,人们结成了共同劳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共同占有劳动产品并实行平均分配的关系,建立起原始社会的经济制度。到原始社会末期,随着金属工具的出现和人的劳动技能的提高,生产力有了较大的发展,人们的劳动能力有所提高,生产的产品除了维持劳动力简单的生存之外还有剩余,即开始出现剩余产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与生产力状况相适应的奴隶占有制生产关系代替了阻碍生产力发展的过时的原始社会生产关系。    
    奴隶社会生产关系的特征是:奴隶主在占有生产资料的同时,还直接占有生产者——奴隶。奴隶在奴隶主或监工的强制下被迫从事劳动,全部劳动产品均为奴隶主占有。奴隶社会出现了奴隶主阶级与奴隶阶级之间的阶级对立,改变了原始社会存在的原始的平等和纯朴的人际关系。社会经济制度实现了变革,建立了奴隶社会经济制度。在奴隶社会经济制度下,奴隶主占有大量奴隶,可实行较大规模的生产协作,提高了生产效率。金属工具的应用较原始社会末期更为广泛。金属工具,特别是青铜的使用,使农业、手工业得到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农业和手工业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畜牧业和手工业也发展起来,进而推动了城市和贸易的发展。总之,青铜的广泛使用,促进了整个社会生产和生活的进步,它是奴隶社会生产关系赖以形成的物质基础,也是奴隶制时代生产力发展的表现。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到奴隶社会末期出现了新的金属工具——铁器。铁器的使用,使人类社会发展到新的技术和文化发展时期——铁器时代。与生产力状况相适应的封建生产关系代替了阻碍生产力发展的过时的奴隶社会生产关系。    
    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的特征是:封建主占有土地等生产资料和不完全占有劳动者(农奴或农民)。由于封建地主占有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农民为了取得必要的生活资料,不得不租种地主的土地,忍受地主的剥削和奴役。相对于奴隶制生产关系,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在很大程度上解除了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铁制的广泛应用,促进了农业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随着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商业和城市也进一步发展起来。科学文化也取得重大成就。而科学文化的发展则进一步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不仅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进而也带动了生产关系的变化。在封建社会后期,商品经济发展迅速,封建生产关系无法适应发展了的商品交换的需要。在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强力推动下,经过资本原始积累和资产阶级革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取代了封建生产关系。    
    在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下,被封建生产关系束缚的生产力得到极大解放,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迅速发展。但是,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量不断在增加,工场手工业不能满足需要了。由蒸汽和机器引起的产业革命,将资本主义由早期的简单协作的手工工场阶段带人了机器大工业阶段,从而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最终确立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讲,产业革命不仅是生产技术和生产力的革命,而且也推动了生产关系的重大变革。而发生于19世纪最后20~30年间的世界范围内的第二次新技术革命,引起了冶金业、化学工业、机械制造业和交通运输业等新兴工业的发展,促使原有产业部门的技术结构进行重大改造,推动着生产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使得整个产业结构中重工业部门逐渐取代轻工业而占据重要地位。这种情况客观上需要有足够大的资本才能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而中小资本只有走合并和股份公司的道路才能生存。第二次新技术革命为生产和资本的迅速集中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进入垄断阶段。20世纪40年代爆发了以微电子、信息技术、宇航技术、核能技术、激光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的广泛应用,以新能源、新材料、新的生产方式和生产领域的出现为主要标志的第三次新技术革命,将世界范围内的资本主义生产力又推向一个新的台阶。特别自信息技术、电子计算机问世以来,电脑所具有的逻辑运算和数字计算的功能,部分地代替和扩大了人脑的作用,应用范围遍及各个领域,不仅创造了新的产业,同时也改造了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生产领域。社会生产日益系统化、网络化,并向智能化发展。这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着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飞跃发展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日益提高,这就导致生产的高度社会化和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尖锐化,使得垄断资产阶级不得不更多地、经常地凭借国家政权的力量来干预经济,从而加速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并使之具有持续、稳定的特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迅速而持续地发展。由于资本主义所无法克服的基本矛盾,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必将为发展了的新生产力所突破,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建立起与新的生产力相适应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作为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实行按劳分配,消灭剥削阶级,把人和人的关系建立在平等互助的基础上。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一经建立,社会经济制度就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    
    从上述五大社会形态的更替和演进过程我们可以看到,生产力是最活跃的因素,是决定生产关系变化的根本原因。一种社会经济制度确立之初,一般说来其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相适应的,因而可以在一定时期内、在很大程度上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但是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它总是处于不断的发展之中;与之相比,生产关系则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因此,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原本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会变得越来越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这就要求对生产关系进行相应的调整甚至变革。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对生产关系进行变革表现为不同的具体情况。如果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激化到了无法解决的地步,此时就会激发代表先进生产力的阶级的社会革命行为,通过这种革命达到推翻旧的生产关系、建立新的生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