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欢乐土匪闹民国-第2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乖乖,乖乖!娘嘞乖乖!”
    突击连长张越云出身兴隆难民营,祖籍河南,一口开封豫东乡音味道浓郁:“兵工厂不是被鬼子给炸了嘛,咋还剩正多机器咧?”
    “嗨,鬼子炸的是军火库,厂房里的机器不好炸,他们没来得及下手!”政治指导员吴越也是满眼放光,“看好了,看好了,咱们把兵工厂看好了就行,这是肖总指挥亲自下的命令,哪怕在磕掉点漆皮也得关禁闭!”
    肖总指挥再三强调,兵工厂里的枪炮弹药都不重要,只有这些机器才是宝贝疙瘩,这回可立了一大功!
    同样的场景在铁工厂和机械厂等处不断上演,日军仓皇撤走,破坏有限,张家父子在沈阳经营多年的家底大部分都夺了回来。
    肖林等人重新回到了东北边防军司令部,虽然这里刚刚经过一场激烈的战斗,但熟悉的环境还是让人觉得亲切。
    “传令入城部队继续清除零散日军,帮助百姓救火救人,发布安民告示,对于趁火打劫的不法分子就地镇压!”
    肖林对苏民毅说得:“沈阳城就交给你了,尽快安定市民。然后组织撤退,所有的工厂学校,银行医院,都得在一个礼拜内搬到锦州,一个螺丝钉也不能剩下!”
    “九一八事变”是张学良一生中犯的最大错误,奉系多年积累的家底全部被日军接收,在这个基础上日本人加以经营。到日本战败前,傀儡政权满洲国已成为世界第四,亚洲第一大经济体。甚至超过了日本本土,为日军发动侵华战争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绿脚兵夺回沈阳,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个错误。
    安排好沈阳城。肖林又命令道:“告诉马三儿,让他抽出两个团来,立刻出城追击牛岛。”
    沈阳已经吃到嘴里,手里的筷子还得再去夹上一块肥肉……
    仓皇皇如丧家之犬,数千日军硬生生挤在一列火车上,向长春逃去。
    刚刚驶出沈阳不到二十公里,前方突然传来了一阵激烈的枪声,牛岛又次身子一震,探出车窗向外张望。
    “哐——嘎吱——”
    列车突然一个急刹车,牛岛身子一晃。差点栽出窗外。
    “快,去看看发生了什么事。”牛岛举目四望,广阔平原上人影穿梭,正在向前方铁轨处集结。
    副官应声奔向车头,不多时又拐了回来。站在车门连接处喘息说道:
    “报告,前方遭到支那军队阻击,铁轨破坏,无法继续前进……”他的话音未落,一串机枪子弹扫来,副官身子被强大的冲击力打得连晃几下。然后一头栽到了车下。
    “下车,全体下车,准备战斗!”这么多人挤在一辆不能开动的火车上,简直就是一个大号活靶子,不等牛岛催促,日军已经纷纷跳下车来,就地架起机枪和绿脚兵对射,摆出防御姿态……
    绿脚兵阵地上,王铁胆手举望远镜看个不停。
    “师长,咱们冲上去吧,趁着小鬼子还没回过神,一家伙打散他。”
    “不,先等等看,羊群冲散了不好收拾。”王铁胆的嘴角上挑,微微露出一丝笑意,曾几何时,狂妄不可一世的日本成了任意宰割的羔羊。他又说道:“长春那边有五十五师曲师长顶着,咱们不怕和牛岛磨时间,等到五十七师从沈阳上来,这些日本鬼子就得被包饺子,牛岛不会不明白这个道理。我估计,他很快就会选择迂回突围,咱们再追上去把他兜住。”
    王铁胆来的太急,仓促布下阵地,却无法的对牛岛实现合围,他干脆把主力摆在正面阻击阵地后,以静制动,后发制人,看牛岛如何行动再发起追击……
    日军依托列车就地抵抗,但是等了半天也没见绿脚兵发起进攻,牛岛随即反应过来,对面阻击的中队兵力不足,他们在等待沈阳来的追兵。
    不行,必须尽快突围!
    从望远镜中看过去,对面中队的阵地只是仓促挖成的战壕,没有什么坚固的掩体工事,只要一阵猛烈的炮火就能突破。但可惜的是,迟腾炮兵联队的大炮都变成了废铁,只能以士兵的血肉之躯直接发起冲锋。
    “不,这不理智。”牛岛左右看了看,还不错,中国人一定是兵力不足,左右都流出了巨大的空档,但是,这会不会是个陷阱呢?
    考虑了片刻,牛岛下令:“命令,回避支那人的坚固阵地,选择分散迂回突围。第416章中兵力攻击一侧,然后破围而出。
    “分兵,一团向左,二团向右,直接向敌人发起冲锋……!”
    绿脚兵突然杀出,向着两侧的日军追击而去,仓促迎战的日军被彻底打散,失去了有效的抵抗。
    分割,包围,追击,再包围,再追击……随着马三儿的增援部队赶到,战斗终于转为一场酣畅淋漓的歼灭战,日军先是抛下了非战斗部队,然后又抛下了非步兵部队,最后还是被杀的七零八落,天黑时分,只剩下较大的一股逃到了附近的马家窝棚。
    绿脚兵随即追了上来,将马家窝棚团团围住。
    包围圈中,牛岛又次垂首独坐良久,突然手扶战刀站了起来。
    “通信官,记录电文。”牛岛又次下定决心,缓慢吟道:“大本营启:战局已临最后关头,卑职责在满洲前线,祈祷皇国必胜,吾皇安泰。”
    “旅团长!”迟腾一郎等军官听得分明,这是一封诀别电报,牛岛少将已做玉碎打算。
    牛岛又此猛然拔出军刀,对众人说道:“我将冲锋在诸君之前,诸君今日的丰功伟绩不会被人们忘记,即使日本在这场战斗中失败,日本国民也会为诸君的忠君爱国的精神所感动激昂,歌颂各位的功勋,请诸君随我安心地殉国吧。”
    “BANZAI……”
    随着一阵疯狂的呼喊,牛岛又次率领最后三百余人趁着夜色发起了决死冲锋,全部倒在绿脚兵的机枪之下。

四一一章 何应钦来了,多门二郎走了。

    火车一声长鸣,驶入沈阳车站,车门一开,意气风发的张学良跳下站台,向着迎接众人微笑挥手,然后转身示意,让出一位40岁上下的中年将领。。)
    肖林等人早就等在站台上,连忙迎了上去,张学良笑着介绍道:“肖林兄,这位就是军政部的何敬之部长,代表蒋主席视察东北抗日前线,也是给咱们撑腰来了,哈哈。”
    “哪里,哪里,东北边防军抗战打的好,为大家服务是我的荣幸。”何应钦一身戎装,再配上圆圆的眼镜,一副儒将风范:“沈阳一战,歼敌过万,敌酋授首,大涨我抗日军民之士气,肖林将军功不可没呀!”
    三言两语和肖林拉近距离,何应钦笑眯眯地眼神中微微有些好奇,这个肖林看上去比照片还要年轻,却百战百胜连克强敌,竟然把日本人都打败了。
    何应钦早年留日,身上打着极深的日式烙印,与无知者无畏不同,他是典型的知日派代表,深知中日之间巨大的国力、军力差距,又因了解而敬畏,从来不相信中队能在战场上打败日军,对日态度一向软弱。
    “都是前线将士奋勇报国,肖林不敢揽功。”肖林的回答略显生硬,何应钦亲日是人所共知的秘密,南京政府这个时候把他派到东北来,意图是什么呢……?
    “好,好!谦虚谨慎,非常难得!”何应钦拊掌赞叹不已,和张学良相对点头而笑。感慨了半天才随口问道:“对了,听说蒋百里和石醉六先生都在你军中,应钦仰慕二公已久,不知能见到他们吗?”
    “怎么,蒋方震和石醉六都在沈阳吗?”张学良惊讶地瞪大了眼睛。
    “呵呵,是啊。怎么,汉卿兄还不知道吗?”何应钦干笑了两声。对张学良非常无奈,这位少帅整日醉卧烟枪花丛之中,神经太过粗线条。自己冒着得罪肖林的危险撩拨试探,张学良却根本没有没有反应。
    上眼药?肖林心中戒备更深,脸上却露出了笑容:“有这回事。正要向汉公报告。守土卫国,军人之天职,蒋方震和石醉六两位军中前辈相应抗战号召,在沈阳前线参议军情。”
    “噢,好,太好了!我说怎么能消灭牛岛旅团呢,原来有这两位前辈运筹帷幄!”张学良夺回沈阳,心情大好不是小好,这会怎么看肖林怎么顺眼,对何应钦隐晦的挑拨麻木不仁。
    “这两位前辈可不能怠慢。都安排的什么位置?他们愿不愿意进入军事委员会?”
    张学良仍是兴致勃勃,又起了爱才之意,有意招揽收入麾下,何应钦在旁边嘴角微微抽动,少帅思考问题的方式和普通人实在太不一样了。
    “两位先生都是淡泊名利之人。他们只以顾问身份参议军情,不担任实际职务。”肖林也看出便宜,天然呆的少帅也有其可爱一面,不过,还是趁早岔开话头为上:“沈阳之战两位先生居功至伟,但是更重要的还是前线将士用命。我军自开战以来伤亡严重,还请军政部及时嘉奖抚恤。”
    肖林矜功自伐,反将一军,东北边防军也是国民政府的军队,为了抗战流血牺牲,何部长总不能撒手不管吧?
    “哈哈哈,没有问题,没有问题,我这次来就是为前线将士服务的。”何应钦一击不中,不再纠缠,哈哈笑着又恢复了和蔼可亲的长官风度,看向张学良的目光中却隐隐露出一丝锋芒。
    “战局正在关键时刻,何部长能亲临前线主持大局,东北之幸,国家之幸!”肖林延手让过邵得彪等人,和何应钦、张学良一一见礼。
    当天下午到晚上,何应钦在张学良、肖林等人的陪同下,挑选北大营和兵工厂等具有代表意义的地点视察一番,晚饭后自回酒店休息,张学良却回头找到了肖林。
    “肖林兄,做好思想准备,何敬之这次到沈阳,就是和日本人谈判来了。”张学良凑近身子低声说道:“南京方面不想让咱们打下去了。”
    “为什么?”肖林心中一动。
    “好不容易打胜了一仗,这个时候谈判最有利,主动求和有诚意嘛。”
    “南京方面准备怎么谈?”肖林追问。
    “何敬之露过两次口风,只要日本人不扩大军事冲突,南京方面建议我们做出一定让步,当然,具体情况还要看谈判的实际进程而定。”张学良的神色有些黯然。
    “汉公,你是怎么打算的?”东北抗战全靠东北军自身,真正的当家人还是张学良,当然,肖林此时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我当然想夺回所有失地,寸步不让。不过,没有南京政府的支持,咱们自己也打不过日本人呀!”张学良再次压低了声音:“听说日本人已经增兵了,三个师团,在旅大和朝鲜分别登陆,再打下去恐怕顶不住。”
    肖林点了点头,没有多说什么。日军增兵的消息他早已知道,不但已经派出三个师团,日军还在本土继续动员预备役部队,准备再组建两个师团增援东北。这么多部队压过来,只凭东北军和绿脚兵的确顶不住。
    “谈判可以,不过只能签署停战协定,不能签署正式条约。割地卖国的罪名我们担不起。”肖林想了一下又说道:“何敬之一向对日态度软弱,我担心他对日本人让步过多,还请汉公把一下关。”
    “如果按照当前的局势,沈阳是绝对要保住的,最好趁着日军援兵未到,再把长春也打下来,多多扩大战果,我们在谈判的时候就更有利。”张学良点头道:“何敬之这两天如果说什么克制忍让,先不要理他。出什么问题我顶着。”
    与真实的历史相比,此时的少帅胆气壮了不少。
    “嗯,我去安排,不过日军大举增兵,打下来也未必守得住,汉公要做两手准备。”
    绿脚兵作战火力消耗巨大,虽有北宁铁路提供补给。攻克沈阳后也急需休整补充,再打长春已是竭尽全力,等到日军援兵赶到。恐怕就得主动撤退。
    抗战是一个长期任务,面对实力明显超过绿脚兵的敌人,肖林也不愿与敌硬拼。绿脚兵如果打光了。历史就会拐回原来的轨迹,日本以东北为基地,经过几年经营准备发起全面侵华战争,很快就占领了大半个中国。
    “好的,你放手指挥,必要的时候撤退也是可以接受的。”日本人一动真格的,张学良也有些心虚。
    肖林思索着说道:“还有一个问题,日军这次调动了这么多兵力,恐怕不会善罢甘休,何敬之想谈判可以。还得等咱们打完了这一仗。这一仗该怎么打,我再想想……”
    沈阳之战之所以轻松取胜,还在于日军急于投机发动事变,战争初期投入兵力不足,又被顺利的战事冲昏头脑。四下分兵到处抢占地盘,才被绿脚兵在局部形成了绝对优势。
    如果日军同时向东北投入5—6个师团,绿脚兵只能采取守势。
    果然不出肖林的预料,何应钦在沈阳呆了两天,日本方面却始终没有回馈消息,将近一百年没有打过败仗。突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