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欢乐土匪闹民国-第1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人正在说话,曲南杰回来了,晚间反攻柴家堡的时候,正赶上一场大雨,曲南杰身上的军装都已湿透,还沾着些泥土硝烟的痕迹。
    “肖师长,柴家堡的敌人可不少,我换了三个地方先后进攻,看晋绥军的样子,最少有一个旅,三千多人的样子。”
    “去烧一碗姜汤来。”
    肖林向参谋吩咐一声,又端起一杯热茶递给曲南杰:“伤亡大吗?这股子敌人战斗力如何?”
    曲南杰接过茶杯,抿着喝了两口,然后放在桌上:“不好对付,这股敌人都是老兵,夜战也能沉得住气。枪也打得准。损失了几十个弟兄。”
    夜战一晚,只伤亡了几十人,曲南杰并没有出尽全力,没有重武器的配合,贸然进攻严密防御的阵地。等于让士兵去送死。
    探明了柴家堡的敌情,就算完成任务。
    “撤退的时候,敌人有没有追赶?”
    “没有,晋绥军一直稳守阵地,虽然远远超过我部兵力。却没有追击。”曲南杰摇头。
    风雨交加,天黑路泥,敌退而不追,敌军的指挥员取舍有道,不是平庸之辈。
    天亮之时,电报往来,各方军情渐渐汇集。肖林终于对整个的战场形势有了了解。
    随着晋奉之间日渐紧张,晋方所买军需用品在天津被扣,京绥铁路路款停止发付,奉方不断索求归还石家庄,于此同时,奉系部队又频繁调动。派出张学良、张作相、于珍、赵倜等高级将领分路巡察,以上种种迹象,严重刺激了阎锡山,以为张作霖即将对山西动手,随即抢先发动了对奉战争。
    晋绥军三个军团兵分五路,展开攻势,南边几路或者主攻涿州、保定。或者牵制安**主力,和察哈尔关系不大。但北路的柴家堡也是晋绥军的一个主攻方向,对安**的压力很大。
    进占柴家堡和兴和的晋绥军。是丰玉玺的第六军,大约一万多部队,在他的配合下,徐永昌调动主力,以两军四师完成对高维岳的包抄,第九军陷入重围,根据侦查情报,自雁门关至龙泉关一带,晋绥军的后续部队仍在沿着京绥铁路推进,李生达所部第五军抵达繁峙一带,兵威直逼张家口的南大门宣化。
    综合各方情报,晋绥军在察哈尔投入了第二、第三军团四个军的部队,共计八万余人,而察哈尔只有高维岳和肖林的三万余人,兵力对比将近三比一,局势非常严峻。
    晋绥军展开进攻后,张作霖连夜电召众将,至当天下午,张学良杨宇霆、张作相、韩麟春、张宗昌等大将纷纷到京,并联名致电阎锡山,促请避免战争。阎锡山随即回电,语气含糊,推脱责任,称“此次误会非出我方之自动……已严责大同驻军切查”,同时却严令各部加快行动,继续向安**发起猛攻。
    翌日,山西驻京代表南桂馨等人秘密离京,并发布誓师讨奉之艳电,与张作霖彻底决裂。
    10月2日,张作霖发表讨阎通电,晋奉战争正式爆发。
    夜半十分,中*南*海居仁堂的一处会议室里灯火通明,虽然几个窗户都开着,大吊扇转个不停,屋子里还是烟雾腾腾。
    因为张作霖本人抽烟,部下众将也大都嗜烟如命,像张作相和杨宇霆几个不好这口,也只能强忍着,时间已是深夜,这两人都是满眼血丝,微微红肿,说不清是被烟雾呛的,还是熬夜熬的。
    杨宇霆捂着嗓子咳嗽两声,伸手拿起桌上的烟盒,抽出一支点燃,却不入肺,从嘴里直接吐了出来,说也奇怪,自己也熏上这么一根,满屋子的烟味似乎都闻不到了,咳嗽两声,向张学良问道:“汉卿,听说你和芳宸韩麟春字又发了一封联名电报,阎锡山回电没有?”
    张学良摇摇头:“没有,我和芳宸所发微电电文于微日发出,10月5日,故称微电,和艳电等同理,洋洋万言,却如石沉大海,看来阎百川铁心要和咱们开战,这一仗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
    说到这里,张学良微微一愣,一个月前他就说过类似的话,当时孙传芳即将发动龙潭战役,安**占尽主动,不料转眼间主客突变,轮到晋绥军来进攻安**。
    “哼,记得上年山西为冯逆所迫,围攻大同,蹂躏雁代,晋北不保,太原垂亡。阎锡山信使往还,叠电告急,摇尾乞怜之态,如在目前。”
    韩麟春早年留日,又担任清政fǔ陆军讲武堂教务长,文化素养较高,之乎者也,骈句排比,都是信口而来的习惯,谈吐和一般丘八都不相同:“我军力攻南口,转战千里,直趋绥北,兵无宿粮,马无积秣,方才剿灭叛军,不料阎锡山狼子野心,认贼作父,倒行逆施,反颜事仇……大帅,这种反复无常的小人,不借此一战彻底剿灭,难解三军心头之恨!”
    张作霖微微点头,却把目光投向了杨宇霆:“邻葛兄杨宇霆字,战事突起,你有何良策?”
    杨宇霆号称奉系第一智囊,大战突然爆发,安**仓促应战,这种情况下,老帅对杨宇霆的意见最为倚重。
    “这一仗来得仓促,晋绥军气势汹汹,宇霆不才,有四策可以破敌。”
    杨宇霆毫不推辞,两眼闪光,扫视座中众人一圈,朗声开口道:“第一、津浦线由第一方面军扼要防守,对南方革命军暂取守势,不宜轻启战端。第二、阎锡山此次反奉,系以冯玉祥为后援,此路最为重要,安**二七两个方面军,应依照原定步骤,努力向河南郑汴发展,以断冯、阎之联络。此路指挥,仍以张宗昌和褚玉璞担任为宜。第三、晋绥军二十万人马对京绥铁路一线展开猛攻,其意图却在吸引我部兵力,相机夺取京汉线,涿州和保定才是敌军的主攻方向,察哈尔只为分战场,因此我军宜坚守京汉线,先守后攻,将晋绥军主力歼灭于涿州一带,这一方面的战斗,应以汉卿为总指挥。第四、至于京绥铁路和察哈尔方面,责成高维岳等部坚守抵抗,如必要,可以向张家口一带靠拢,同时,东四省部队全部入关,以辅忱张作相字的五军团为察哈尔援兵,择机与徐永昌决战……”
    张作相不由得微微点头,杨宇霆果有大才,三言两语间,已将纷乱的局面梳理得清清楚楚,只要照着他说的这四策执行,立刻就能稳住形势。
    不过按照杨宇霆的这个机划,察哈尔就变成了次要战场,虽然形势岌岌可危,却要从千里之外的吉林调兵相救,高维岳所部将承受巨大的压力。
    张作相想到这里,张口说道:“邻葛兄,从吉林调五军团援助察哈尔,大部队长途奔袭,军需物资的集结调动都需要过程,没有七八天的工夫难以成行,恐怕远水解不了尽渴,是不是抽调三四军团一部,就近援助察哈尔?”
    “无妨,张家口非可守之地,没必要在这里和晋绥军硬拼,只要命令四十五师肖林所部节节阻滞敌军,争取时间就可以,必要的时刻,可以放弃张家口。”
    作为战略大家,杨宇霆和石醉六不约而同,都提出放弃张家口,这座城市的确不利于防守,反倒是附近的南口、怀来等地都是合适的战场。
    张作相沉吟片刻,又问道:“就算如此,那高维岳的第九军怎么办?总不能把这支部队就扔在多伦。”
    杨宇霆摇头道:“第九军两万余人,无关大局,为将者该断则断,取舍之道最为重要,绝不可因小失大!”
    两人渐起争论,其他众将也议论纷纷,支持谁的都有,议到最后,老帅张作霖一锤定音。
    “邻葛说的很有道理,京汉路才是决战之地,但如果张家口过早失守,北*京和关外的压力太大,另外第九军是咱们的老部队,也不能见死不救,这样吧,从三四军团调一个师驻宣化,协助四十五师防务,尽快反攻柴家堡,救援高维岳。”(……)

二五零章 破解(上)

    '第三卷北国从龙'二五零章破解(上)——
    张家口西郊城防阵地上,肖林召集众将,在一团的指挥所内召开紧急军议。(
    敌情渐渐明朗,参谋总处的作战命令已经下达,下一步就看前线如何执行了。
    三言两语把情况介绍完毕,铺开地图,就手用马鞭指点,肖林对众人说道:“如果情报无误,我部正面之敌为晋绥军丰玉玺的第六军,三个旅一万余人,兵力稍多于四十五师,柴家堡西南大约三十公里处,晋绥军李生达的第五军攻占繁峙,正沿京绥铁路向东推进,预计明天下午抵达宣化,进攻张家口南侧。”
    苏民毅对着地图看了一会,第一个说道:“战斗刚刚打响,丰玉玺和李生达就突进百里,明显蓄谋已久,从这两路敌人的动向来看,意图非常明显,丰玉玺部主守,截断我部与多伦的联系,防止四十五师增援高维岳,而李生达部主攻,从南面威胁张家口的侧翼,并截断从直隶来援的安**,其目的是为了配合丰玉玺,确保柴家堡的安全。”
    声势,就凭他们这两万多人,想要攻占张家口,斤两还差得太多。”邵得彪说到一半,抬头问道:“肖师长,高维岳督军那里军情如何?”
    比起四十五师,李生达和丰玉玺的兵力明显处于优势,但张家口深处察哈尔腹地,长途奔袭之下,四十五师又有了防备,不可能一鼓而下,只要安**的援兵赶到,李生达立刻就会困于坚城之下,进退两难。
    晋绥军的目的,还是多伦的第九军。
    要想援助多伦,要么走兴和大路,三天可以到达。要么走柴家堡小路。翻山越岭,绕过浑善达克沙地一角,大约五六天的路程,除此之外,再没有第三条路可走。
    肖林没有直接回答邵得彪的问题。默默递给他一份电报。
    这份电报是高维岳刚刚发来的,他被徐永昌的四个师包围,不见了前两日的镇定,连连督促四十五师出兵相援。
    这也怪不了高维岳,参谋总处刚刚下达了作战计划。安**的主力都集中在京汉线一带,集中兵力与晋绥军的第一军团商震部决战,虽然没有明说,无形中高维岳的第九军已经成了弃子。
    抬眼向西看去,黑压压的乌云翻滚,一场更大的暴风雨即将来临。
    邵得彪匆匆把电报看了一遍,又递给了其他人传看。皱眉想了片刻,问道:“肖师长,多伦岌岌可危,安**的三四军团近在咫尺,难道不派援兵吗?”
    肖林点点头:“派了,参谋总处今早下令。由李天宏的第七师北出南口,支援察哈尔,估计后天可以抵达宣化,正好赶上阻击李生达。”
    情况已经很明朗,李生达和丰玉玺进逼张家口,做的就是两手准备,如果安**防御空虚。他们就势直下张家口,以此为根据。进一步威胁京津,如果安**的援兵及时赶到。他们就采取守势,节节阻击,固守柴家堡兴和一线,以便主力从容进攻多伦,既然李天宏的第七师已经赶来,估计晋绥军会采取第二套方案。
    想要援助高维岳,就得过了丰玉玺这一关,昨天晚上敌人刚到柴家堡,又下着大雨,如果以四十五师全力进攻,也许还能夺回阵地,现在敌人已经构成防线,站稳了脚跟,一个旅的部队依托工事据守,已经不太好对付了。
    不过肖林并不后悔,昨天晚上敌情不明,贸然出击,以几千将士的性命孤注一掷,一旦失败,就是全面溃败,这种侥幸心理,是一军统帅的大忌。只能说在这场对弈中,晋绥军先声夺人,占了先手,肖林的应对中规中矩,不能算做失误。
    骤逢强敌,反倒激起了肖林的斗志,朗声对众人说道:“邵副师长说得不错,敌人的主攻方向肯定在多伦,李生达所部只是佯攻,现在高维岳督军那里情况危急,诸位可有什么良策?”
    众人一时沉吟不语,马三儿却大声接过话头:“这还犹豫什么,既然有李天宏帮咱们看着老窝,咱们就全力进攻丰玉玺,打通柴家堡,把第九军接出来就是了。”
    四十五师和李天宏大都是老熟人,听说他们来援张家口,都感到十分高兴,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有第七师帮忙,马三儿的胆气立刻壮了不少。
    苏民毅微微一笑,向马三儿说道:“马团长斗志可嘉,不过咱们兵力有限,就算加上第七师,一共也就两万多人,自保张家口有余,但想要突破柴家堡防线,难度不小。”
    李天宏自从年初出兵河南,为求张学良信任,一向冲锋在前,和冯玉祥几场激战下来,第七师减员严重,只剩下一万五千多人马,已是一支疲兵,就算和四十五师联手,面对李生达和丰玉玺,并没有任何优势。
    马三儿伸出一只骨节粗大的手指,向着地图上面一戳:“没关系,丰玉玺刚来一天,前面的阵地也许搭好了,纵深肯定还是虚的,只要我们集中兵力猛攻一点,给他来个鱼死网破,就能把这群王八蛋击溃……”
    相比马三儿,苏民毅考虑的更加全面,当下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