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活色生香-第2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Cut!Good!!”孔儒高兴的大声叫道,一面站起来向么马修叫道:“嘿,boy!yougreat!”程龙大哥已经跳上垫子,熟练地把马修从威亚上解了下来。大声的夸奖他。刚才这个动作其实难度挺大的,虽然有威亚的辅助,但是凌空翻一周加一个举刀外砍的动作,要连续完成,很多职业成年武行都不一定做的清楚,小马修只试了一次就完成了,足见这个孩子极其聪明并且运动神经发达。

马修的父母刚才的担忧一扫而空,兴奋的跳起来,大叫一些宝贝我爱你之类地话。马修得意的吐吐舌头,从程龙大哥的怀里跳下垫子,向母亲这边跑过来。

程龙大哥拍了拍手,向一边拉威亚的肥强以及几个华星武行竖起大拇指,一边向易青他们那边走去。肥强等人看见程龙大哥夸奖他们,也个个高兴的互相击掌庆祝。

凌杨娴儿和几个动画师已经快速的在画面上进行捉点绘图,先把主体影像中的马修的身体用多个三维点绘出来,然后对他的动作进行一些边角的修改,使他的动作看起来更飘逸;最后对合成器传递过来的图像进行时间放大??相当于影片放映时做降格慢镜头处理。

这样简单的加工之后,易青和程龙大哥招呼小马修和他的父母过来一起观看合成后的影像。

画面上的小马修穿着星际时代的奇装异服,手里提着的金色刀柄上出现了一条银色的光刀,长度相当于马修自己身高的三分之二;在他的面前漂浮着两只对方黑帮派出的星际机械蝙蝠,面目狰狞,扇着翅膀在空中瞪视着马修。

随着杨娴儿光标的点入,画面上的小马修大喝一声,向前快跑几步,然后一个凌空翻起,手中的光刀立劈华山,当头把一只扑上来的怪蝙蝠一劈两半;旁边一只蝙蝠刚要撞过来夹攻,马修举刀平削,银光闪处,蝙蝠一声惨叫,落下地去。

“耶!宾果!”小马修在电脑前看的眉飞色舞,得意的扭头仰望着母亲。

“你太了不起了。”马修的妈妈得意的摸着儿子的脸,幸福的说道。

马修爸爸无奈的笑了笑,对程龙大哥道:“多谢你,Jack!,我同意了。”

“哇哈!”全场都听见了马修爸爸地这个承诺。大家一起高兴的欢呼起来,掌声此起彼伏了响起。

对于小马修的未来,爸爸和妈妈的看法不太一样。爸爸认为,拍电影太辛苦。儿子小小年纪可能吃不消,希望儿子长大成年以后再走这条路。妈妈则认为,儿子有这个天赋,且现在就有机会锻炼了,何乐而不为?

所以,当程龙大哥向马修地父母提出,这个假期让马修参加孔儒的新片《星际黑帮》的拍摄时,这个家庭的意见并不统一。

大概是拗不过儿子和妻子,马修的爸爸最后只好松口,答应陪儿子来华星试戏;并且说。如果儿子能够适应吊威亚拍动作戏,又确实能胜任这个角色的话,他就答应儿子和剧组签约。

想不到这个小家伙竟是块拍动作戏的绝好材料。身体柔韧度和运动性都非常好,而且马修爸爸也看到了,华星是家实力雄厚的大公司,无论是器材还是对演员的保护方面,都堪称国际一流,又有程龙大哥的担保。他最后还是欣然同意了。

既然马修爸爸点头了,华星地人和孔儒就带着马修一家上楼签约去了。

易青笑呵呵的向程龙大哥介绍了杨娴儿和美术组的同事。

程龙大哥和大家寒暄了两句,拍着电脑显示器叹道:“李氏国际地这些技术实在是太棒了。我们以前年轻的时候。怎么会想到以后电影能这么拍。这两年我在美国也见到了很多高级动画科技,但是能把电脑合成和拍摄同步放在一起做的,我还是第一次看到。”

易青笑道:“这种合成器的构想,大概在2006年的时候,美国梦工厂地工程师就已经提出来了。因为传统的电影做法,总是要到后期制作的时候,才能对拍摄到地素材进行加工。加工过程当中发现素材镜头有什么不足,就不能改了;要是补拍素材的话,又要花费不少人力和财力。现在有了这个家伙。就好比是打印机里的打印预览一样,在拍摄完成之后可以马上进行合成预览,马上知道最后的特技效果是怎么样的,进行当场补充修改,确实省了不少资源。”

程龙大哥感慨道:“不知道科技再发展下去,会不会有一天只要一台数码摄象机加一台电脑就能自己制作一部电影了;到时候每个家庭每个人都可以自己做导演,拍电影会变成象写小说、玩音乐一样平民化的事,那可就太棒了!”

易青笑道:“等到了那一天再说吧。现在,我们还是得忙完眼前的。马修他们已经上去签约了,大哥,您看我们是不是该把我们的合约也签一下。我们打算聘请程家班来参与制作《地狱方舟》这部戏的动作特技,您看,价钱方面,

程龙大哥毫不犹豫地道:“这你就不用管了,我拍电影,他们都是来帮忙的,你有什么事情,吩咐他们做好了,都是我最好的兄弟。”

“那怎么行!”易素心里很清楚,他不付给这些人酬劳,程龙大哥也要给他们钱。人情归人情,帐目要分明。这些人个个在美国混了多年,每个人实力都够独立充当一个剧组的专业动作指寻的,价钱可不便宜;程龙大哥来拍这部戏,自己已经是不要片酬了,哪还有再让他往里贴钱的道理。

“那就一共三百万吧!美金”易青爽快的说道。

第五卷 第二十五章 最强商业片的三板斧

在北京考察采风的孙茹和她的剧组同事们传回的消息,已经在北京郊外的一家网瘾学校里找到了可以出演《爸爸再爱我一次中儿子这一人物的少年演员,剧组也于上周末正式在北京开机了。

另一方面,飞往美国的孔儒也已经进入李氏国际研究所,开始筹备《星际黑帮的特效部分;同时,发哥和布莱特彼得的合约也已经签定。

至此,华星本商业年度的十几部投资已经纷纷启动,易青作为公司老板所负有的责任也告一段落,可以安心的和程龙大哥一起好好筹划如何拍好自己这部华语电影历史上投资最为庞大的灾难片了。

虽然这部片子的投资方是华星,导演是易青,但是由于程家班的加入,其实可以说是两种风格不同的商业团体共同在生产一个产品。

对于如何拍一部成功的商业电影这一方面,无论是程龙大哥还是易青自己,都有一套独到的经验,这就需要一种学习和磨合??当然,主要的决定权还是在导演的手里。

从东北传回来的消息,罗纲的第一摄制组的工作已经完成了大半,很快就会把影片地下部分所需要的自然景观部分的素材拍回来了。易青和程龙大哥这边则每天抓紧拍摄内景动作部分,闲暇的时候,易青就不断地跟程龙大哥解释自己这部戏的策划构想。

如何拍一部成功的商业电影这回事,真是一门独特的学问。有道是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说地是一点也不错。即使是在电影尚不发达的中国国内,这也是个任何人都可以说上两句的话题,但是事实是不是真如一般人眼里所看到的那样呢?



华星大会议室。

《地狱方舟》剧组是目前唯一一个还留在华星大厦的剧组。今年楼下的景棚和技术部门正在拍一些简单的群众演员和替身的戏。易青则在楼上抓紧时间把剧组主创召集起来。确定创作、工作的大方向,统一思想。

程龙大哥坐在易青的旁边。他从来没见过华星地这种工作方式,他一生拍电影,动手动身体远远多过动脑,至于剧本,主题什么的东西,都是不甚重视,宁可多在特效和动作上下工夫。

所以大哥在早年参加的许多节目访问中常常提到,到好莱坞后很长一段时间拍戏很不习惯,因为不知道那些美国电影人整天在一起开会讨论地那些数据和术语跟电影有些什么关系??但是不得不承认,似乎就是这些东西通过票房带来了大把的美金。

现在华星也摆出这种拍戏阵仗来。令程龙大哥颇感意外,难道这是一家模仿好莱坞运营模式的公司?

其实并非是易青他们刻意去学习好莱坞的工作方式,只不过艺术无国界、商业盈利模式也是个国际通用的东西。对于拍什么样地电影,怎么拍电影能够赚大钱这个问题。中外的内行都是一样的,用地都是那一套理论,所以自然形成了相似的工作方式。

易青在会议一开始,首先用电脑接通了李氏国际的环球卫星信号。李氏国际那边将几个月前受易青委托做出来的市场各项风向指标的数据报告、各类资料源源不断的传送过来。

这些资料在外行人看来只怕是千奇百怪,不知道跟拍电影有何干系。包括有近一两年内。美国中低端消费群体的方方面面,以及美国男女青年近年来的各种好恶、有关时尚的一切边角新闻等等。

拿到易青手上地资料已经经过了初步的分析和处理,再经过华星导演组专门的顾问智囊们的进一步分析。做出报告交给易青和下面各部门的主创作为参考。

可以说,易青之前决定的这部电影准备拍摄哪些内容以及体裁形式乃至剧本故事,也是经过无数次对这些资料的揣摩和研究而敲定的。

那是因为,任何一部成功的商业电影,决定其能否票房大卖的第一因素也是最高因素就是??时尚性!

电影是一种即时消费的文化商品,拍摄期一结束,当时就准备上映,周期不超过两个月。所以有些电影当时票房惨淡,几年后才被人提起来。那已经不能算是一部成功的电影了,至少不能算一部成功的商业电影。

正是由于这种即时性,所以要拍摄一部成功的商业电影,首先就是要研究,在放映期的那个时段,目标市场的那个社会环境里,将会流行些什么。

这所谓的流行时尚觉不是仅仅是指音乐、服饰、化妆品、体育运动之类表面化的东西,那只是一小部分。这里指的主要是文化心态,人文心理,社会价值的细微变异这些方面的东西。

比如说,《英雄本色》和《无间道》这两部电影,都是香港历史上当年的票房冠军,公认的好电影,当然也是成功的商业电影。

但是,如果这两部电影的内容丝毫不变,而把《无间道》放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去放映,《英雄本色》则放到2000年后去放映??这两部电影的票房恐怕不说仆街惨败,至少也会是成绩平平。

因为上世纪的八九十年代,正是整个香港社会在文化上被逼进墙角的时候,也是香港都市人的心理第一次出现不稳定的时代裂口的时候。在那个年代,旧的香港社会秩序被推翻改造,新地都市心理还没有形成,大家内心都缺乏安全感;旧有的道德体系崩溃。新的道德体系还很模糊,人们迫切的呼唤英雄主义、呼唤道义和安全感。

在这种社会气氛中,小马哥、豪哥这样地人物形象自然就一下子能抓住所有观众的内心,引发强大的社会共鸣感??那种男人和男人之间无论贫富、不计生死也要偏执的固守自己的信念和道义的英雄形象。不但给香港观众内心提供了极大的安全感,而且潜移默化的完成了香港人内心渴望固守却已经渐渐流失了的道义准则。

等到了《无间道》大卖的年份,香港地社会已经同二三十年前大不相同。旧有的道德体系早已经崩溃,人们不再需要英雄和道义,黑与白的界限日益模糊,而香港人开始有了新地困惑。

这种困惑不再来自于外界,不再需要通过仰视英雄的方式来获得心灵拯救,这种困惑植根于每个人的内心,表现为自我角色的内心困惑。人们需要思考的是??我是谁?我要地是什么?怎样是对,怎样是错?

所以《无间道》说白了,是一个卧底的故事。不是警察和黑社会互相卧底,其实是在演出一场都市人自己卧自己的底地好戏。无论是刘德桦还是梁超伟扮演的人物,他们都是自己的卧底。他们的选择没有善和恶的分际,只有角色的不同。

他们扮演着一个身份,同时又在潜意识里知道自己其实是另一种相反的身份。这恰恰暗合了现代人的这种是非不分,惟利是图的浮躁心态??人人都知道要做好人是对地,但是同时内心又充满了尝试为了利益做坏人的打算;而做到了坏人的时候。内心又充满了希望自己是个好人的挣扎。

《无间道》在区区一百多分钟的电影里,把这种都市人的心态暗喻的淋漓尽致。黑与白之中的挣扎和自我心灵的放逐才是现代人心中真正的永无休止的无间地狱之路。

时势可以造英雄,时势也在造电影??造成功大卖的电影。许多人以为商业电影的成功。主要的决定性因素是色情、暴力这些所谓的商业元素;也有人信奉明星效应、名导效应,煞有介事的计算所谓的票房号召值;还有相当的一些人认为,卖座电影是靠宣传和包装出来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