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活色生香-第2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后来被人津津乐道的著名开场段落。是中国商业大片第一次在影片一开场的时候首先使用声音造型。并成功的把观众的感受和注意力提升到极至地范例——这个方法后来被无数的电影导演模仿效法,一用再用,一直用到后来观众一见到黑幕出声音,就不耐烦的捂住耳朵

第一个把姑娘比做花朵的是天才,第二个是庸才,第三第四第五个是蠢材。

导演说,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

摄影机直拍刺目的阳光。

眩目的红光中银幕正中的一点亮起来,然后迅速的扩散开来!银幕上出现了图象

突然!

刚才还近乎疯狂的嘈杂着的所有音响骤然全部消夫。影院里死一样地沉静

银幕上出现的第一个有图象的镜头,象是把摄影机放在水里,一半镜头在水下,一半镜头在水上,平拍出来的。

镜头里出现的上半部分是明净的蓝天,透蓝透蓝的天空,牛奶一样的白云飘着:而下半部分,却是晃漾着的污浊的水,血红红的发黑的血水!

以美术系和摄影系为两个核心扩散开来的惊叹之声又变成了雷鸣般的掌声,响彻整个大放电影厅

只凭这一个镜头。这部电影就该拿几个国际电影节的最佳摄影奖!这是所有观影的师生的想法。

镜头拉大出去,一个宏阔的远景——满目的残肢断体,一片片渗进了大地的血红!这是真正的血流成河,在坑洼的地方,血水流成了小潭,一片破损的战旗在上面漂了起来

一声普通士卒装束的、由小意扮演的花木兰,出现在一个矮矮的土丘上,伸长了双腿坐在那里

镜头特写小意清秀的面容,她的眼睛清澈的一尘不染。镜头拉开,小意拈着一支小小的竹笛,悠悠的吹奏着关中的放养小调吹着吹着,笛声里突然加进了铜管和大提琴等西洋乐器,然后是钢琴和小提琴的协奏;最后加入的是二胡、古筝和模拟心跳声的巫鼓——何风用刻意变形了的配器法写出的这段配乐,妖异之中带着悲壮开阖的如泣如诉,他把不规则中的特殊规则这一音乐理念和技法发挥到了极至。

随着乐声渐远,一切又都安静下来。

远远的,有几个花木兰的战友在打扫战场,收集战友的尸体。

小意慢慢的从土包上下来,用一个筐子拾了几块手、脚、腰身之类的残破肢体;然后,她推开地上一个士兵的半截身体,在尸块下面发现了几朵被踩断揉碎了的小花——红地、黄的、绿的

小意挑了一朵还算稍微整齐的,捧在手里

特写黄色的小花。在小意的手中轻轻的摇曳

深夜,花木兰和战友们地帐篷里,呼噜声此起彼伏。

突然,月光下一个黑影一闪,猫腰钻进帐篷,压在睡在角落里的花木兰的身上,伸手就去拉她的裤子

暗夜里寒光一闪。那个摸进来的黑影捂着大腿内侧一声惨叫!花木兰一脚踢开他,把他一路踹出帐篷。

帐外月光下,一排急不可耐的低级军官模样的人,大约五六个,人人都提着裤腰带,排好了队。看见先前进去的那个军官浑身是血地被踢出来,都在月光下尴尬的提着裤子,看着捉刀追出来的花木兰

被惊醒的士兵们纷纷从四下里赶来。见到这一幕,大抵因为那几个是军官地缘故,都没有人敢出声。

那几个军官连忙穿好裤子,重整威严。其中一个大声道:“花木狼刺杀尉官。是奸细,拿下他!”

花木兰知道自己是女身地事情今夜已经瞒不下去了。她一个小兵,一旦被发现是女人,即使过了今天这关,以后恐怕每天晚上刚才那一幕都会重演一边——这里可有几万名饥渴难耐的长期见不到女人的士兵啊!

她冷冷的在月光下,逼视着那个说话的军官,然后短刀往脖子上一横

“住手!”一声厉喝,一个将军全身巡夜甲胃,士兵们连忙两下分开。

持军走到受伤的尉官面前。把他拉起来,对他说道:“你站好。”

尉官双腿发抖、勉强站好,面如白纸。

寒光闪过!将军的佩刀快如迅雷般出鞘,噗得一声,一个人头碌碌的滚在地上,那尉官的无头尸身轰然倒地!

几个刚穿好裤子地军官吓得全跪在地上。

将军冷冷的道:“杀一人如杀我父,淫一人如淫我母!”

然后,他一指花木兰,道:“从今天起。你做我的亲随。”

他在走出人群中的时候,回过头对一个军官模样的人指了指尉官的尸体道:“算他阵亡殉国,报上厚恤吧!”



李杜和易青合写的这个剧本,遵循着华星的电影一贯的编剧风格——故事要简单,讲故事方法要复杂。

这是一个观念问题,如果反过来,就象上世纪的一些香港电影或者早期好莱坞电影那样——故事要复杂,讲故事地方法反而简单,那这部片子的票房恐怕剩不到一个零头。

剧本故事用插叙手法,先写花木兰在军营的生活,一开始因为瘦小被派去做清理战场的工作‘然后身份性别暴露,和李将军相遇,与他一起杀敌。

故事的另一条线,通过花木兰的回忆和叙述,引出替父从军的故事。花木兰家乡的富豪地主,和殿军勾结,强逼花木兰嫁给他们家的残疾儿子,否则就要拉花父入伍。

花木兰不甘受辱,女扮男装替父从军。但是后来前线军粮不敷,为了使后方大郡的富豪开仓犒军,木兰的姐姐,由小云扮演的花本香最终还是嫁给了那个残疾人,用婚姻换得三十万石粮草。

花木兰跟着李将军屡经大战,步步升迁,在最后一场大战中,李将军战死,木兰生还。

木兰不要封赏,带着几名战斗中负伤失去劳动力的战友回到家乡,影片结束。

 第十六章 华星发动机 (下)

  孤独地指向天尘的花树,漫天缤纷的落英,仿佛在祭奠着李将军和万千死难将士的英灵。

西边残阳似血,仿佛是一个民族巨大的尚血的伤口,正在缓缓愈合。

花木兰和战友们把李将军葬在花树之下,误伤的竹笛之声响了一夜。

天亮了。花木兰率领着回乡的军队,投向熹微的天际。

但愿朝阳常照我土,莫忘烈士鲜血遍地。

小云那独特的清澈嗓音幽幽地在放映厅里响起,由著名作曲家施广南先生原作,何风重新改编及编曲的《多情的土地》荡漾在全场数千名青年学生的心头。作为这部电影的片尾曲,何风在新编的曲子里加进了一些最前卫的Hip…pap元素,前景小云的演唱在

两个小节里,后面开始加入男中音美声和声;复歌两段后,小云的声音、男中音和间或加入的花腔合唱,形成了优美宏阔的三重唱——“我深深地爱着你,关山,故土,多情的土地”一声声如泣如诉,唱到满场吹嘘,泪如雨下。

影片结束了。

“鸣谢

李氏国际电子集团技术支持

甘肃定锡市骊家堡子拍摄墓地

香港半岛酒店”

最后一行字幕缓缓地滑过银幕,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

场灯亮起,一片光明。

没有一个人站起来,没有人走动。

无数掩着嘴的抽泣着的女生,泪水在一片肃穆的气氛中定格

终于,坐在最前排的老师们的留座中,默默地站起了郑国思老师,带头拍起了手。

潮水般的掌声开始在整个放映厅的各个角落疯狂地响了起来,渐渐汇成了一片春雷!

激动的纷纷起立的人群,不知疼痛不知停歇地拍着自己的巴掌,经久不息的掌声持续了十几分钟,此起彼落。

郑动天教授、谢小晶教授、齐世龙教授、王劲权教授所有的老师都在鼓掌。

多愁善感的老院长谢非教授轻轻地背过身去揉了揉湿润的眼睛。多年以前,这个心比天高,惊才放旷的学生在他亲自主持的导演系三试中点中状元时,那傲气冲天的豪言仿佛还回响在耳边——

“我热爱电影,热爱艺术。但是没有任何东西,能让我违背我的良心,低下自己的头!”

那时的易青,是多么的莽撞而稚嫩啊!

还有那句话他当年在学院求学时最喜欢挂在嘴边的话:“这就是我的人本主义艺术观!

对于一个从事了一辈子艺术教育工作的老人,还有什么东西能比亲眼见证一个学生从青涩走向成熟、走向成功、走向辉煌更值得骄傲呢?

更令这些从事了一辈子专业工作垢老人们激动的是,这部《花木兰》告诉了他们,中国电影终于走向了世界市场,中国电影离政治遥控,实现商业化,自主产业化的时代终于到来了!

这个叫易青的学生开创了这个伟大的时代。而他们作为易青的老师、培养人和他事业的见证人,也将永远被中国电影史和世界电影史铭记。



《花木兰》的全国上映,又一次在全国的学术界、艺术教育界、传媒舆论界掀起一股讨论商业电影的热潮。

然而,易青似乎并不打算暂时关闭发热的华星发动机,他没有多余的时间留给外界沸沸扬扬、贬褒不一的评论,尤其是那些骂他篡改历史和热衷于讨论《花木兰》的剧本故事“真实不真实”的议论,更不用提那些所谓“又一个讨好外国评审的烧钱导演”之类的评价了。

一个时代的历史,往往如冲刷过河滩的江水一般,泥沙俱下;世俗的短视和偏狭往往会遮掩真相,使潮流变得浑浊,使我们无法在这浑浊的历史大潮中看清事实真相清澈明净的本质,而把它们和一些肮脏杂质混同在一起。惟有等待历史的沉淀与分辨,使我们最终看到一切的本来面目。

华星要开新戏了!

易青在艺创部本年度第一次重要的全体会议上,向扩张到了六百多人的艺创部大声宣布。

引来全场一片欢呼。

华星养了这么多人,平时薪水不高,所有人都盼着开戏赚钱。之所以他们宁愿在华星自我冷藏,每天在办公室拍苍蝇也不出去接戏,就是因为谁也不愿意错过华星每年的计划,因为华星一旦开戏。给他们的好处是几倍于外面的剧组,而且往往是名利双收。

今时今日的华星,连罗纲、何风等人带出来的几位靠近他们的助手,在外面的身价都可以开到水涨船高的天价。有几个镀金成功后离职去外面发展的立刻在其他导演手上挑起了大梁。

香港电影人才后继乏力,缺少专业资源;张建领导的北京华星就源源不断地为华星提供和物色着来自内地的优秀人才。从《花木兰》全球票房大红后的2014年开始,“去华星”成为电影学院应届毕业生的首选,其受欢迎程度甚至超过了出国留学。

易青含笑看着大家,等待兴奋的同事们安静下来,然后道:“华星艺创部现在有十一位导演,加上总部的孔儒先生,一共有十二位能独立执导的创作者;此外,在摄影组、美术组、录音组和编剧组甚至是演艺组的所有同事们。如果你们认为自己有当导演的潜质和能力,也可以呈上你的创意策划案。只要是通过公司艺创部审核的创意,准备附诸投资拍摄的,其作者都可以享受公司的导演津贴。”

听了这些话,气氛宽松的会场甚至响起了口哨声。华星的导演津贴,一千万港币加上电影票房利润的5%,这种机会只要抓住一次,就可以打断腿不用做,享受下半辈子了。

“第二件事。”易青等大家反应完了,继续说道:“今年我们华星必拍的重轴戏,需要优先在艺创部挑最优秀的同事参加,请大家配合。我们今年”

“要拍一部巨资的灾难片!”易青环顾全场,认真地说道。

“哇!灾难片!”

“要拍灾难片了!”

“这么快,行不行啊”

“易头儿真狠”

如果说先锋实验电影的水平能代表一个国家电影艺术理论和学术方面的最高水准的话,那么一部成功的灾难片无疑是一个国家电影工业水平和技术水平的集中展现。

除了美国好莱坞之外,全世界目前只有类似法国这样的传统电影强国和日本、韩国这样烧得起钱的发达国家,敢于挑战灾难片。

美国好莱坞拥有冠绝世界的技术水平、工业化程度和雄厚的资金。是拍摄灾难片最多、成功范例也最多的国家。目前在全球票房上稳居榜首,至今地位无可撼动的《泰坦尼克号》就是成功的灾难片的典范;还有《龙卷风》、《天崩地裂》等等,都是北美票房榜上有名的成功影片。

但是即使是美国,每成功拍摄三部灾难片,也会出现一到一点五部失败的作品——也就是拿不回本钱的作品。

拍灾难片难,首先是剧本难写,其次是演员难演。

技术上更难,摄影是最难的,别说加进摄影师的创作和风格思想。光是完成导演的拍摄计划就很难,剧情动了动天塌地陷,演员东倒西歪,能不难吗?

美术则是比最难还要难的,要再现那些惊天动地的场面,还要保证演员的安全;场景中所有的东西,哪怕小到一片木屑、一块泡沫,都不能穿梆,穿梆就要重来。

最难再难也难不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