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活色生香-第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我和易青同学却同时出示了一幅摄影作品,这恰恰说明了一点。无论是摄影还是电影,都应当视乎为美术的表现手段之一,艺术家们通过胶卷和银幕来表现美术、表现美,就好象画家们通过画布来展现自己的艺术理念一样。”

张叔萍和两位教授眯着眼睛,微笑着点了点头。活学活用,把美术的技法上升到纯理念的境地,提出这种“大美术”的观念,把美术指导从属于导演的被动创作改变为与导演平等的创作,这个观点无疑是他们三位这样搞了一辈子美术的人最喜欢听到的。

张叔萍他自己为什么给人做美术指导从来不去片场,而是在家出设计方案、出图纸?他不是耍大牌,而是心里有这种意念在——美术家和导演应该是平等的,就象美术和电影是平等的艺术一样,凭什么我要去现场接受他人的指挥?

台下一片赞同和钦佩的声音,连孙茹也情不自禁的点了点头。

杨娴儿一看达到了初步理想的效果,声音也不禁大了些,接着道:“按照美学的一种艺术分类方法,凡诉诸于视觉的艺术,是属于造型艺术,许多电影理论先驱者几乎都是把电影的艺术属性和美术(特别是绘画)放 在一起的。”

“世界电影史上第一位电影理论家、定居于巴黎的意大利诗人卡努杜,在1911 年发表的《第七艺术宣言》中,认为电 影是‘动态造型艺术’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佛里伯格在1918年写的《电影制作法》中,认为‘电影就是绘画式动作的单纯的再现’;而且,‘电影作家的主要课题不仅要产生作用于眼睛的效果,而且,要产生通过眼睛的效果’;因此,他在1923年发表的 《银幕上的绘画美》说: “ 我是把电影当作画 来欣赏的。除了作为画以外,不可能作为任何其他东西来欣赏。”

“先驱者们中,有人提出消除电影从 属于戏剧的错误。是要 “丁托列托精神” ,而不要 “莫里哀精 神” ,甚至有的的理论家提出用光线的安排和对非物质世界的表现,以表现人的精神状态与下意识现象。”

“如果连人的精神都可以通过美术、色彩、光线来表现。那么,电影世界里还有什么东西,是美术所不能表现的呢?所以我认为,美术工作者的工作应该成为整个电影创作的根本。中国的第五代导演之所以在国际上享有崇高的声誉,就因为他们将电影从单纯的叙事桎梏中解脱出来,形成了电影是造型艺术的基本理念,他们的创作才给中国电影带了生机。”

“因此我认为,”杨娴儿斩钉截铁的下了结论:“银幕上的任何一个镜头画面,只要存在构图、光线和色泽,都是美术!无论人和物,都是美术的大前提下的综合体!人,是艺术的动物!我们应当以这种高度去看待电影中的美术创作!”

杨娴儿一口气说完了这长篇大论,然后向三位评判和台下各鞠了一躬。

“好——”

“好哇!”

美术系和摄影系的学生彩声如雷,把电影美术拔高到这个高度,他们这些学专业的怎么会没有扬眉吐气的感觉?

其他系的学生也是情不自禁的拼命鼓掌,太精彩了,真难以相信是一个大一刚入学的学生说出的话!

孙茹看了看台上三位评判看着杨娴儿频频点头,眉飞色舞的样子,心里凉了半截,心想易青这个大笨蛋,人家就是学美术的,跟人家去拼什么本专业,不是找丢脸吗?看你怎么收场。

易青也在鼓掌。

杨娴儿有真工夫他是预料到的,但是没想到厉害到了这个地步,一个才十八岁的女孩子啊!

杨娴儿站在离易青不到五米的地方,腰杆笔直,昂首挺胸,军人一样的站姿更衬托出她傲人的身材,散发着一种知性的美丽,令人心折。

易青微笑的摸了摸鼻子,慢慢的说道:“真是太精彩了。不过我有一件事不明白。”

第二卷 电影学院的牛B生活 第四章 他的头上有光环(1) 

易青看着满场期待的目光,从容的说道:“杨娴儿同学说任何人或者物,都是美术的大前提下的综合体。那么请问,假如我们现在用一个镜头来表现一个人在吃西冷牛排,是不是可以把这个镜头理解为,这个人的肉体和牛肉、马铃薯是综合体呢?”

“哈哈哈哈”

文学系和导演系的学生哄堂爆笑。

孙茹也笑得直摇头,她刚才听了杨娴儿的话,觉得头头是道,怎么被易青这么轻描淡写的一驳,立刻变得平平无奇了?

易青接着道:“那么从杨娴儿同学的逻辑出发,镜头上这个人身上穿的衣物,也是在美术的前提下,成为这人身躯头颅的综合体,同时也成为牛肉和土豆的统一体咯?”

底下笑得更大声了。

易青指了指自己的耳朵,笑道:“电影除了是眼睛的艺术之外,至少还是耳朵的艺术,所以我们说现代电影是视听结合的艺术。因此,杨娴儿同学的观念似乎只适用于无声电影默片时代”

“哈哈哈哈”

“呵呵呵”

杨娴儿尴尬的看着台下笑成一团的人群,没想到自己从小学习美术积累出的一些最为得意的心得,在易青犀利的词锋面前竟是不堪一击,人家好象还没怎么发力,四两拨千斤,三两下就占了上风。

易青等大家笑了一一阵子,接着道:“之所以会闹出这种笑话,是因为杨娴儿同学所发表的宏论中,有矫枉过正的地方。我也同意美术与电影是平等的创作,也同意艺术的表现形式没有高下从属之分,但是杨娴儿同学在这个基础上走到了另一个极端,推出了唯美术论,进而推出了唯艺术论,甚至提出了‘人是艺术的动物’这样的观点。”

“杨娴儿同学引述了电影家们对于电影是造型艺术的种种宏论,足见她的所学广博,令人钦佩。但是,电影家说的不一定就是对的,有时可能是错的,更有可能,是过时的!”

“啊?”

“哇”

各系学生一片哗然!

要知道电影学院是最崇拜大师的地方,多年来的校风使得这个学校的师生自矜自傲的最根本原因就是,认为现在最红最红的演员导演不过跟自己在同一水平,无论多牛也不值得去要一个签名;而从前那些已有定论的大师们不同,值得自己向他们致敬——正是这种学术传统造就了一代代杰出的中国电影人,电影学院到好莱坞去的华人学生最后无一例外全成了最顶级的美国电影人,被称为电影学院学术成就与美国资本的完美结合,也是源于这种深厚的积淀。

现在易青公然批评那些电影家,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如果早二十年,这种离经叛道的言论恐怕会引来全校老教师老专家们的一致讨伐了。

易青显得有些激动,大声道:“如果所谓大师和专家就是不容怀疑的,那么电影的世界怎么可能再出现新的大师。大师们纵然不能有错,但必然已经过时了!”

鸦雀无声,死一般的沉寂。

“好!”

突然一阵轰雷般的喝彩声猛然在人群中炸响,无论是导演系还是美术系,无论支持的是谁,前排后排的学生全都激动的站了起来,潮水一般的掌声震得小小的剧场嗡嗡回声!

易青微笑着示意大家坐下,接着说道:“欧洲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先锋派电影家们,将电影作为动态的造型艺术或动态的抽象绘画去实践,屏弃“莫里哀精神”,屏弃了人!结果把电影带进了死胡同,这就从另一方面证明电影不是他们所认为的那种绘画或造型艺术!”

人群中再也坐不住了,一阵阵议论纷纷。

“难道不是吗?在今天,谁还记得法国电影,谁还记得意大利电影、苏联电影?除了我们这些膜拜大师的专业人士,普通的民众,百分之八十以上的观众受众,谁还知道法国是电影诞生的地方?人们只知道美国电影,只知道好莱坞,甚至只知道八九十年代的香港电影!戛纳做为世界第一电影节的地位渐渐被奥斯卡取代,甚至连世界最高艺术含金量的电影节也说不上了,这难道还不值得深思?”

“事实根本在雄辩的证明,历史早在不停的昭示,我们所景仰的那些电影大师们,在电影诞生的一开始,给这门艺术选择了一条错误的曲折的路!为了艺术而艺术,就着艺术做艺术,根本是条行不通的死路!”

张叔萍和两位教授默然对视了一眼,这个观点早已经超出了他们事先对今天比试的想象,不但超越了电影美术的范围,而提升到了对整个传统电影艺术系统的颠覆了。没想到一个二十不到的年轻人,居然有这么大的能量和野心!

易青旁若无人,语气激昂的继续说道:“无论是电影还是美术,还是文学、音乐、舞蹈任何一种艺术形式,归根结底,都是为‘人’服务的!杨娴儿同学将艺术凌驾于人之上,认为人是艺术的动物,这是我无法同意的!”

“人,不是艺术的动物,恰恰相反,艺术是服务于人的!无论我们如何的醉心于艺术,都不该沦为艺术的奴隶。比如说这两幅画,”说着易青指着杨娴儿的那幅《恐怖的车房》道:“这幅作品用超现实的用光和用色,营造出了使人感到恐怖的感觉,是很高明的艺术手法。但是试问,如果一只猫一只狗一只牛看见这个作品会感觉恐怖吗?不会!只有人,只有我们人才会从诡异的光联想到车房里可能有什么古怪可怕的东西,从而感受到恐惧!”

“第五代导演在电影学院的时候,就提出了用关注电影的造型意识颠覆原本的叙事意识,把电影从单纯的讲故事,从依附文学与戏剧的误区里解脱出来,这不能不说是一大进步。但是时至今日,大家难道没有发现吗,无论是张一谋,还是陈凯哥,从九十年代末开始他们都已经意识到了,单纯的把电影理解为造型艺术是片面的,因此他们不断的尝试商业片,张一谋的《英雄》、陈凯哥的《无极》,尽管都不太成功,但是至少说明他们意识到了自己的误区!”

“艺术起源于人!艺术因人而存在!艺术理当为人群而服务,艺术理当为大多数的、草根阶层的人服务!如果艺术只是小众用来夸耀和自傲的手段,如果电影艺术只是为欧洲那些喜欢看纯艺术电影的上流观众所存在的,那么电影艺术必将一步步走向衰亡!”

“我们要拍的,就是文盲也能感受到震撼的电影!这,就是我最为一个热爱艺术并有志献身艺术的青年人的心声;这,就是我的人本主义艺术观!”

所有的人都呆住了。

在唯艺术至上的电影学院,这番话简直是对以往大多数观念的彻底颠覆。电影学院有太多看不起下层观众的人,太多认为大多数不懂艺术的人不值得尊重的人。而易青却说要为‘人’而拍电影,还提出人本主义这个口号

如果说杨娴儿的话令人佩服,那么易青的话每一句每个字都象敲进了年轻学生们的心里。振聋发聩,真正的振聋发聩!每个人都在重新审视自己对艺术和对电影的根本认知。

良久,从评判席上首先响起了掌声。

张叔萍凝视着易青,一下一顿,一下一顿的拍起了手

第二卷 电影学院的牛B生活 第四章 他的头上有光环(2)

不论同意不同意易青的话,这些话必将在电影学院引发长久热烈的讨论。在张叔萍的带领下,所有的人用热烈的掌声表达了对易青这种探索精神的肯定。

人本主义的艺术创作观,多么惊人的想法!

张叔萍赞许的望着易青道:“虽然不是太成熟,但是我依然能够感觉到,你的这些话启迪和印证了一些我以前的想法。现代电影总是无法在商业化和艺术层次上求得平衡,你的所谓艺术为人服务的人本主义思想,很值得我们琢磨。”

“所以,”张叔萍跟两边的两位教授商量了一下,道:“你刚才的驳论也很精彩,我们一致裁定”

“先生!”易青猛得打断了张叔萍的话,道:“两位教授,我个人对杨娴儿同学在艺术纯理念上的高度和造诣也非常的钦佩,请允许我跟她比完三局,您几位再做最后的裁定可以吗?”

“呵呵呵,”美术系的主任王洪海教授拍手道:“我们应该为易青同学这种属于男性风度的高雅表现鼓掌!”

好样儿的!易青这小子!孙茹在底下笑眯了眼,导演系的学生带头鼓起掌来。

王教授和中央美院的刘教授商议了一下,点点头,道:“第三场的题目是我和刘教授事先预备好的,张先生不知道,呵呵。”

张叔萍面现微笑,既然他不知道,那两位客气礼貌的教授一定是用自己的电影作品作为考题了。

王教授指着两人道:“张先生和王家伟先生的作品《东邪西毒》你们都看过吧,这部电影很有特色,你们就以这个片子的美术设计为题,各抒己见吧!”

张叔萍道:“这次,男士先来。不用避忌,大胆的说。”

易青点了点头,他闭上眼回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