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活色生香-第1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科技含量——短视和缺乏宏观调控是香港电影衰败的根本原因,如果有人有这个眼光,早在十年二十年前就投资在这个方面,不但香港电影的颓败能有所缓解,这个投资的人更是可以大发一笔横财。

可惜那时候的香港电影投资人都只知道不断的跟风抢钱,拍一些烂商业片,十年后和十年前,拍出来的画面都是一个质素,灰蒙蒙暗蛐蛐的,一拍夜戏就看不清楚。

易青这次把毛片拿到北影和香港两个地方同时做,他和孙茹、李想、单少玉四个导演两头跑,监督质量;就着目前的技术水平尽可能做好,到时候把两头做出来的东西一凑,一剪,就搞定。好在这次的电影剧情不是那种大场面高科技的,对后期这方面的纯科技含量的东西要求很低,内地和香港还可以应付。

电脑方面就在香港做,最后的剪辑也在香港完成,易青和导演组的助理们,又投入废寝忘食的工作。

就在易青的工作室隔壁,是何风、李佩佩和录音师们的录音间。

易青本来的意思,干脆下大本钱把声带和毛片送到美国去做——他的条件可比当年的张一谋强多了。张一谋想用美国的技术而没有门路,易青和孙茹可是美国大富豪的女儿女婿。

可是何风坚决反对。他有他的道理,因为无论美国还是日本,他们的电影录音技术和艺术理念,都是非常工业化和机械的。何风认为体现不出“中国化”的那种人性、悲悯、博大地俯瞰万物的感觉。

何风坚持要来搞,他也确实有这么牛气的本钱。他这几年经营的这个工作室。可以说逐步把他当年在维也纳留学时地那群死党朋友全给网罗来了,连录音机器也全部是奥地利拉来的美国货。

易青和孙茹乐的省钱,哪有不同意的道理。只不过易青很怀疑,奥地利人搞音乐自然是比美国人和日本人强。但是电影音乐和纯音乐毕竟是有很大区别的。

为了能让电影和音乐完全融合在一起,为电影本体服务,易青跟何风商量,把何风的那个工作室所有的人员、包括机器,整个的空运到香港来,跟易青的工作室做了隔壁,中间隔道门,方便随时沟通。



《潜龙于渊》拍完一个多星期了,依依在家里闷的发慌,宁倩华去了大陆,孙茹整天忙着发行上映地事。身边只有一个问十句话答不上一句的小意。

这天宁倩华从北京华新处理完业务回到香港,依依兴高采烈地打电话约她。

两人带着小意在外面吃了个晚饭。还没等宁倩华叫甜品呢,依依就急急忙忙的拉宁倩华要走。

宁倩华一猜就知道她去找易青,没有宁倩华陪着,依依不爱出门,她对香港的感觉还是太陌生,都不认路。

“就知道你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车上,宁倩华开着车。笑着数落依依道:“都做大明星的人了,整天象个小女仔一样粘着男朋友。”

依依笑着不出声,怀里抱着个保温汤壶一直不放手。

宁倩华看了她两眼,故意笑着道:“什么好东西啊?哇,刚才你使劲催我,都没有吃饱,有碗汤喝也不错。”

依依一听认了真,赶紧抱紧汤壶道:“喂,这个是男人喝的不适合你。”

宁倩华大笑道:“有异性没人性的。什么好东西,我才不稀罕。”

“鲍鱼鸡汤。”一直不说话的小意突然冷不丁说了一句。宁倩华听了再度大笑。

依依又气又好笑地掐了小意一把,这丫头平时一天都说不了一两句话。偶尔蹦出几个字真能气死人。

宁倩华摇头道:“哎呀这是什么世界呀!我喝了几十年的汤,今天才知道我们女人是不能喝鲍鱼鸡汤的”

依依冲着后镜扮了鬼脸道:“开你的车吧!鲍鱼鸡汤喝了小肚子长赘肉的,小姐!”

说话间到了地方,宁倩华把车停在大厦下的停车场。

三人一起坐电梯上了楼,到易青他们那层。

依依指给宁倩华看:“左边是易青做剪接的,右边是何风师兄他们”

话音未落,三人猛得给吓了一跳,易青的剪接室里传来惊天动地的一声巨响,好象是什么东西被摔坏了:接着,听到易青生气时特有地雷鸣一般的吼声!

宁倩华和依依惊讶的对望了一眼,连忙拔腿冲上去推门而入。

只见屋子里站了一地地人,都在面色尴尬的观望,没人好意思坐下。

只有易青和何风两个人坐着,一个头朝东,一个头冲西,两人都阴着脸,铁青铁青的。

易青脚边一张折合凳,已经被踢散了,一半掉在地上,一半在墙角,墙上有特别明显的一道痕。

李佩佩急的眼泪都要出来了,看看易青,又看看何风,不知道劝那个好,正在左右为难。

宁倩华一看着架势,就知道易素和何风吵架了,不禁无奈的叹了口气道:“疯了,真是疯了!这么多年的朋友吵什么吵嘛?”

依依提着汤壶,犹豫着拉了拉李佩佩,低声道:“怎么回事?”

李佩佩把依依拉到一边,悄声道:“就是梁超伟和梁佳辉被追杀那场戏,何风弈了段配乐,配上去的效果挺好的,易青也很满意不过声带做出来,发现曲子的长度不够,镜头长度上了几秒,易青让何风把曲子做长两个小节或者循环放几秒来凑一下镜头”

“凑什么凑!怎么凑?你凑一个给我看看!”何风突然对李佩佩吼道:“你也是学音乐的,这是凑合地事吗?在学院学了这么多年。你就学一凑合?”

李佩佩被男朋友吼得一楞,眼圈都红了,不敢顶着他的气头应他,只是低声委屈的道:“我哪有说凑合了。我这不是解释给依依听嘛。这么小声都能够听到”

依依看了李佩佩一眼。特别同情她。何风的耳朵能在千人交响乐团中听出一个休止符地错误来,跟了这种男人,这辈子很难享受瞒着他讲悄悄话的乐趣了。

易青发了回脾气,自己消了消火,想了又想,终于沉住气,扭头对何风一摊手,道:“不是我要让你凑合,那现在镜头就这么长,你不多做两个小节怎么办?”

何风毫不让步的道:“我刚才不是说了吗!你把这段中间那段剪掉两个镜头不就行了吗?”

易青一听又火了。大声道:“那是剪不剪的事吗?这段戏全是动作戏,随便剪哪一个。整个气氛就全变掉了!当初做这段的时候,我们就是反复论证了好几天才定的板,哪个镜头能改?你说!你自己看看,有那个镜头可以被剪掉的你能找出来我就剪!”

何风看着电脑显示器上不断回放的那段镜头,不禁也有点泄气,随即正色道:“我不管这些。那是你的问题,你是导演。我只知道这段音乐不可能再拉长一段。音乐这东西是能随便加个音减个音的吗?何况是加两个小节?还有你居然多循环一遍,你说这么业余地话你怎么好意思说出来呢?”

易青急道:“我知道这样做不对,但是现在不是没办法嘛!这么做确实在音乐的匹配上有点问题,但是音乐毕竟不是电影地全部!”

“但它是我的全部!”何风毫不退让的大喝道。

易青砰得一声在桌子上一敲,别过了头去,生起了闷气。

依依无奈的看了看李佩佩,又看了看宁倩华,三人一起摇了摇头。

一个疯子遇上了另一个疯子,一个死也不剪掉自己拍的镜头。一个死也不肯拿自己的音乐迁就镜头,这个死结怎么解?

宁倩华特别佩服何风。这要是放在香港拍电影的人身上,根本就不是问题。别说两个小节了。就是整个曲子都换了,那也是导演一句话。谁敢跟导演这么顶?

可是何风就敢,别看平时他也非常佩服易素,两人关系挺好。但是在艺术和自己地专业面前,人家就是寸步不让,管你是公司上级还是剧组的导演。

依依向周围站着的人招了招手,示意他们都做下,继续工作。

大家面面相觑,犹豫着都坐下了。易青发脾气实在吓人,吼起来除了何风恐怕谁也坐不住,怕唬出心脏病来。

依依安抚完工作人员,自己走到易景身后,轻轻的捏住他脖子后面因为生气而紧张的绷着的肌肉,慢慢的抚摩着。

有时候越大本事的男人,越象小孩和猫咪一样,需要人的爱抚,需要人哄。

易青可以对全世界人发火,对着依依可就一点脾气都没有了。他回头看了看依依,叹了口气,搬着凳子又坐到自己地电脑前面,按下回放,琢磨起那段镜头来。

何风看易青这样,也坐到自己的电脑前,按下回放,戴上耳机房间里静得让人窒息。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依依看了看李佩佩,两人觉得应该说点什么缓和一下气氛,总不能让他们两个好朋友一直僵下去——都是为了工作,多不值啊!

“咳咳”两个女生同时清了清嗓子。她们刚要说话

“啪!”易青突然猛的一拍桌子,又把大家吓了一跳。

这时那头何风也猛得摘耳机,往桌上一扔,拔腿向易素冲过来。

依依和李佩佩心都提到嗓子眼了,不会为了这点事打架吧?

谁知何风到易青面前,一拍他地肩膀道:“我发现了!”

易青也激动一拍自己的大腿,对着电脑欣喜若狂的道:“我想到了!”

“你说”

“你先说!”

“不能做多两小节音乐,但是可以什么也不做啊?我太笨了,只知道有声音的音乐,却忘记了柴可夫斯基说过,无声是最伟大的音乐!”

易青哈哈大笑的跳了起来,一把把何风拉过来,两人紧紧的抱在一起,又笑又跳。

易青道:“我们两个真是天才!在中间那段,从来不敢打架的梁超伟为了救梁佳辉拿刀砍人那段,我们把所有的主观声音关掉,加入几秒中刀刃砍入骨头的声音那两小节音乐不够的事不就解决了?”

“还可以突出两兄弟的义气,和两个人坚忍勇毅的品质,增加观众观影时的紧张程度,强调视觉上的那种血腥刺激”

“我靠!太牛掰了!快快快搞出来看看”

两人旁若无人的自己商量者,头碰头的对着电脑,好象网瘾少年打到了极品装备一样盯着屏幕。

宁倩华象看恐龙一样看着这两个怪物。

依依手里还拿着汤壶,下意识的凑上前去,拍拍易景,再拍拍何风,问道:“喂,两位先生。不好意思请问一下,据说好象仿佛似乎你们刚刚在吵架的哦?”

两人一起转过来看着她,都是一副奇怪的看火星人的表情。

何风一挥手道:“什么吵架。我们什么时候吵架了?神经!”

易青一手抢过依依手里的汤壶,转头盯着显示器,埋怨道:“你这人,有汤又不早拿出来。喂,何师兄,有汤喝,你要不要?”

“放着放着吧。”

依依和李佩佩叉着手看着他们,无奈的齐声道:“真是疯子!”

易青和何风头也不抬,齐声说了句:“切!女——人!”

第四卷 第十八章 一飞冲天(上)

  《潜龙于渊》完成后期,正式出品那天,在富丽华酒店举行了盛大的酒会和记者会,向媒体公布了《潜龙于渊》即将在全港影院上映的消息。

同时,大陆方面《潜龙于渊》也已经通过了政审一审,估计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不过那些英明的领寻们是不可能纵容一部香港背景的影片进入大陆市场而一个镜头不改的。就象搞报纸杂志的主编们必须在编辑们的稿子里把“所以”都改成“因此”,以此来证明自己比底下人更有学问,更懂文学一样。

任何片子送进去,不剪你一刀,改个把镜头是不可能出来的,外行领寻内行素来是中国国情的重要组成部分。

好象很多人都因为冯晓刚导演的缘故,以为《天下无贼》、《夜宴》是大陆国产电影一样,国内普遍把易青的《潜龙于渊看做是第八代中国寻演的作家作品。

其实《天下无贼》和《夜宴》都是地道的港资港片,冯晓刚签约华裔兄弟公司,华裔又和港资电影商合作,这两部电影走的是香港环亚公司的出品。

这种港资和大陆电影人的结合出品方式,这几年深为香港影业公司所喜爱。

香港电影进埠难。是多年地老问题;好容易挤进了大陆市场,不是被剪的乱七八糟,就是限制放映。

易青和孙茹、李想他们在学院时,就曾经在很多场合、以及在网上跟自己同学们一起。大骂政机关没天良。

香港电影一年年衰败下去,香港电影人眼睁睁的看着隔壁就是全世界最庞大的电影观众市场,居然一步之隔而不能利用来挽救曾经为华人打下无数辉煌地国际声誉的香港电影。

香港人难道不是自己的同胞?香港人难道就不是中国人?香港电影难道不是中国电影?

回归前也就罢了,回归后还搞这种政治挂帅,卡人为快乐之本的名堂,就会扯一些冠冕堂皇的理由拖怠历史潮流,真是罪大恶极。

自从冯晓刚导演走出这一步后,其实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香港电影进埠难的尴尬局面。到了《夜宴》的时候,基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