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圆你一个北大梦-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捡一张。”Panda就是这么一位可爱的老师。    
    所以我很不明白;为什么有那么多怕老师的学生?上课的时候;老师当然得严肃;“传道授业”嘛;训人的时候当然得凶;“师道尊严”啊。但平时呢?重要时候你给老师面子,老师平时也会很照顾大家的。有谁不希望自己学生考好?功利点讲吧;学生的成绩关系着老师的奖金;所以;高三的老师表面很凶;但实际上并不可怕。有问题尽管去找老师;大胆问;老师都是好人。等到老师来找你;你心里又不好受;还在同学前面丢面子。这种事情我是坚决不干的。    
    没事也可以去找老师;大家聊聊;增进一下感情。老师有时也会很郁闷的。想想吧;沟通应该是双向的;整天只有老师在上面说;多不正常!要大家还以“上课仰头望;下课避瘟神”的态度对老师;那老师该多难过。所以;高三时;我是办公室的常客;蹭吃蹭喝;和老师熟得不行。当然;有时也会用水果、龟苓膏之类的贿赂老师一下。老师们也很照顾我;常给我一堆参考书看;还怕我没卷子做;收集一大摞模拟题给我“参考”。    
    不过;跟老师太熟也不好。我高三的班主任就老开我玩笑。校运会上我拿了200米、400米的第一;她居然在班会上说什么“没想到杨莹那身材还能跑那么快;看来万有引力定律需要修改”之类的话。在停课复习阶段;某天早上问了她一题;她当时没想出来;那天下午她冲进教室就冲我直嚷“肥K肥K”(我的花名;在同学间流行)——我faint!颜面何存!    
    


状元纵横谈高考心理曲线图(3)

    一直认为;没有恋爱的青春不是完整的。高中的时候;看着身边的人成双成对;就在想;为什么我没有人要呢?哥们儿倒有一群;却没有人发现我淑女的一面。    
    受不了了;终于趁着高三上的物理竞赛复试;逃了一周课;成功地让一个外校的男生喜欢上自己。也不知是怎么回事;颁奖的那天;他只得了“省二等奖”;特沮丧;心情好得不得了的我就安慰了他一下;陪他走了一段路。结果;第二天他就打电话向我表白。当时我就有一种奇怪的感觉、不祥的预感;让我头昏脑涨了好几天。好不容易说服他当我哥;可惜;错误已无法挽回。    
    假期以后就是化学竞赛;“十一”本是备赛的关键;我却被感情问题困扰;结果;“省一等”是得了;但差3分没能进复试。我的保送北大梦就此破灭。谁说恋爱不影响学习?瞎扯!但我还是觉得能有这段经历很难得;是珍贵的回忆;它让我真切地体会到十几岁女生的感情烦恼;而不仅仅是单相思。甚至觉得;没有了它;高中三年不会如现在般无憾。    
    当然;我不是要为早恋贴标签;硬要说它好或是不好;因为这是因人而异;全看你怎么处理。最成功的一对是我们的金童玉女;从初一开始;风风雨雨到高三;现在一个北大一个清华。还有一对;男主角保送复旦;女生追随去了上海财经(第一志愿);现在应该是一周聚三回吧。也有悲剧的;很惨很惨。高考前一女生被男生缠上;男生到了第三志愿;女生则不幸成为我校3个不上本科线的考生之一,还好家里有钱;出了国。所以;要没有就不要强求;如果是比较稳定的话;就少生波折了。毕竟两个人如果能专心;效果要比一个人好。    
    现在;过去的日子就像电影回放般在我脑海中闪烁。心理学家讲的没错;进入了LTM就将永久存在;只是需要契机。而经过岁月的洗礼;最香醇的片段沉淀下来;越酿越浓……    
         
    我总觉得学习因人而异;最重要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说说我的一些做法;只是给大家一点参考。    
    1. 时间安排    
     起床7:00  早读7:25   上课:7:45~12:05(共5节课;第三节后有25分钟课间操时间)   回家吃饭;看杂志;做作业;有需要时小睡15~30分钟    
    午读2:05  上课2:15~4:00(共3节课;通常第三节自习)  打球4:00~5:00  吃饭;闲逛;听歌;聊天      
    晚读6:25   英语听力:6:40~7:00  晚自习7:00~8:30   之后,回家;喝汤、看电视;洗澡,兴许看一会儿书,睡觉。    
    2. 各科经验    
    语文:多读、多看、多写。多读;读拼音;读成语;读文学常识;读一切要背的东西。运用多种感官建立连接;能记得更牢;提取信息时也更容易。读的时间很自由;课间、饭后、睡前都行;闲着无聊便张张嘴。多看;语文靠的是文学素养;广泛阅读是积累的基础。时间紧迫;《读者》、《青年文摘》是取巧的好选择。每月看两本;既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又能收集优美词句、典型事例用于写作;还有许多励志的文章及优美的散文给心灵以养料。多写;不到水里学不会游泳;不练笔写不出好作文。找各地的模拟题;各种风格的题目2~3周练一篇;写完后拜托老师修改;注意审准题;立好意;其次才是文字的推敲。    
    数学:理解最重要;然后是多练多想,绝对不能轻视概念。万丈高楼平地起;概念是一切的基础。概念不需要背;重在理解。不仅要把那几句话吃透;还要重视成立的条件及相关概念的联系与差别。反对题海战;但做题是绝对必需的。尽量找高质量的题;如各地模拟(特别是湖北黄冈和北京几个区的)及高考真题。题可有多种处理;按内容分专题做;按题型做;套卷训练。先把每部分搞懂;再从题型入手寻找技巧;最后套卷训练掌握、安排时间。多想;一题该有三题的收获。想有没有其他方法;想题目陷阱在哪里;想出题者的思路和所考察的知识点。做好错题的归纳;保证见过的同类型题会做、做过的题不会错。    
    英语:多听、多读、多练;语法弄通。语言重在运用;听是第一步。我们没有英语的环境;惟有靠磁带。新概念和初级听力都是很好的材料;有空不妨一做。读是培养语感的好方法。“读书百遍;其意自见”,课本、杂志、好的阅读文章;一切东西都可以读;读了绝对有收获。保持每天一定的题量。若能在考前3个月坚持每天一篇完形、2~3篇阅读、一篇改错;认真做;认真改;高考绝对得心应手。语法是帮助理解的重要工具;也是考点之一;因此;语法课要认真听;可能的话看点参考书。黄冈的“考霸”讲得很详细;是我当年的语法宝典;高考前我从头到尾完完整整看了3遍;高考语法我没丢分。    
    综合:没事翻翻书;多听新闻多看报纸。历史书当小说看;政治书随意翻。理科题做累了看点文科换换脑子(老师的话)。我的感觉是;课本上一板一眼的考得不多;只要知道最基本的就足够。考的大都是综合应用;文科的要多看报纸看评论;看别人如何分析;理科的要重视跨学科间的交叉。    
    3. 最后冲刺    
    到最后;高考成为毅力和临场发挥的竞争。即使你有12分的料;场上只能发挥8分;那绝对没戏。    
    连续奋战;最后一定非常疲惫。如何调整出最佳状态;就显得极为重要。首先;要保证精力充沛;考前一个月绝不能熬夜;要吃好睡好;坚持锻炼。其次;按高考时间调整生物钟;绝不能出现考场上昏昏欲睡的情况。一般来说;早上起床后1~1。5小时达到最高兴奋点;因此建议考前两周按高考时间调整作息。    
    如何在考场上处变不惊、沉着应战是成败的关键。考试之前两周;应当把一切想好;做好最坏打算。此后;要全心迎战;抛弃一切杂念;别去想与高考成败有关的任何问题;老师家长也不要提。考场上;目标只有一个:全力完成这份卷子。碰到难题时懂得自我安慰:我不会别人也不会。不要计较分数的得失;没全考完前不对答案。放下包袱;轻装上阵。    
    如今在北大已一个多学期;习惯了这里的人和事;习惯了这里自由民主的风气和浓厚的学术气氛。在图书馆里觉得熟悉、温暖、平静;到了寝室就有回家的感觉。这里的老师、同学都那么可爱;我觉得自己已渐渐融入北大;成为一个真正的北大人了。    
    


状元纵横谈高考七谈(1)

    王  瀛    
    有些片断在记忆里是没有办法磨灭的;有些谈话更是能够给你一个更广阔的天地。这些谈话就是拓展我生活领域的启蒙钥匙;敲响了更深一步的思考。    
     高三的中午;暖暖的阳光;朋友和我谈起生活    
    我们都很忙碌;忙碌在我们必须接受的考验中;所以生活的节奏总是显得很快;然而每一天的中午;在校园享受阳光最充分的角落里;一定有我们的身影。    
    校园的东南角有一个小小的健身区。身处高三的我们一般是没有时间去的;只有初中部的小朋友在那里玩耍。朋友是喜欢自由的;并不在乎那些老师的劝诫;他所希望的只是和有意思的人一起享受一下阳光而已。我也喜欢;可是我毕竟也是喜欢做一个好学生的。但我们的谈话不会因为这样的一点点小差异而变得没有意思。我们谈论的话题从感情到哲学;从音乐到早上的升旗仪式……尽我们所知道的做交流。    
    “这次你考得不错;我听说了;是第三了吧?”    
    “这还要听说的吗?我就和你坐在一个班级里。我努力了;自然而然会有收获的。还有3个月;你也应该有一些理由去努力吧?”    
    “会有的;不过还没有来。呵呵;有一天我会为自己努力的。”    
    “父母如何说?他们没有责怪你吗?”    
    “希望他们能够责怪我多一些。”    
    “奇怪的希望;我不能作评价。这样,让你的父母安排一个大学;以后再安排一个好的职位;再以后找一个漂亮的配偶;再规划一下是生男还是生女;再为你选一个好墓;要好的风水……”    
    “这就很可怕了;这个问题我会和他们谈一谈的;我不能付出那么多的。”    
    阳光真的很暖人;我们伸了一伸懒腰;笑了。    
    “听说你要去北大;是理想还是幻想?”    
    “幻想居多;不过如果我把它当作是一种信念;那情况就不一样了。”    
    “为什么要离开上海呢?这里有那么多你自己打拼下来的东西。”    
    “那些头衔、名分都是假的;总有一天我是要离开这里的;我想这就是生活;由不得你再享受安乐——离开你的安乐世界吧!”    
    “说得好像我们现在的生活真的很安乐一样……”    
    “北京更深刻;更有沧桑感;不像我们现在生活的城市总是有着不断增加的各种诱惑。我们的城市太过浮躁了;没有我理想中北京所特有的浓厚气息;那将成为我新生活的空气;是呼吸的新起点!”    
    “远大的理想……作为朋友;我要告诉你;你要做好努力和失败的准备;没有人能够轻易地成功的!”    
    “我明白,那是命运交给我的挑战……”    
    “走了;不要忘记我。”    
    “已经那么相信我能够成功了?谢谢你。”    
    “说你好就轻飘飘了。”    
    更暖的风。上海的天气永远是这样的;到了5月就开始那惹人的暖;要么就是绵绵的细雨。我喜欢那种暖;热得很带劲却不足以让你出汗;有着说不尽的舒服和快乐。    
    可我准备离开了;不再有南方的阳光。我明白;北方的阳光是那种亮亮的刺眼的却不暖的那种。然而现在的问题是我能不能看到那样的阳光;而不是那种阳光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我明白生活是不会轻易让我成功的;我必须努力。    
     数学课上老师谈起门外的喇叭声    
    高三数学老师是一个很特殊的人;他的专业知识很好;工作敬业认真;但他上的课总是那样的特殊;没有什么废话;总是以最简短的语句来表达最为复杂的问题;而带有的那些幽默感让你想笑也不敢笑。他是那种很有魅力的人;他的两任妻子都是他过去的学生。    
    我们依旧是在那个大大的教室上课——我们班是很特殊的;被安排在生物实验室上课;偌大的教室还是显得很小;老师为了让每一个人都能够听清他的话;就站在教室的中间。    
    他刚刚出了一道题;我们在做;他站在中间好像在思考着什么。    
    “嘀嘀——”窗外传出了小三轮刺耳的鸣响。    
    “呵呵……”同学们从紧张的解题中放松自己;爆发出笑声。     
    “很好笑吗?”数学老师满脸严肃;“值得一笑吗?”    
    教室里恢复了安静。他的严肃总是很有震慑力。我们都明白他不是真的为我们开小差而生气;他一定又有什么要说了。    
    “听到三轮车喇叭的声音很正常;可是在上课的时候从窗外传入是不是就不很正常了?”    
    “稀奇了一点……”有人小声说了一句。    
    “说不定是一位老妈妈腿脚不太灵活;过马路慢了一些;有些人就是心急或是真的有急事;于是按了一下喇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