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庆丰年-第4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王才人还是别开的好。”忽地,又来了位盛装华服的丽人,是比她们年长许多的庄嫔。 

    这庄嫔虽已是徐娘半老,恩宠渐衰,但她膝下却育有二位公主,还是很得皇上看重。洛笙年急忙起身行了礼,就听庄嫔冷冷道,“我听说徐昭仪那外甥女年不过十四,这样小小年纪,能看得出什么聪不聪慧的?代郡王虽然年少,却不是个糊涂的。可别给人诳了去!” 

    她这番话,讥得徐昭仪顿时涨红了脸,仗着皇上宠爱,顶了句嘴,“十四岁怎么了?我记得咱们皇后娘娘初选至圣上身边之时,不过十三岁。女孩子说亲本就早些,等着诸般事情敲定,过门也到及笄之龄了,如何嫁不得?难道年轻貌美时不嫁,还要等到人老珠黄不成?” 

    宫中女人,最忌讳年老色衰,庄嫔被触痛心病,冷哼一声,“别仗着年轻有几分姿色就肆意妄为,就跟三月枝头上的桃花儿似的,开得早有什么用?总是轻薄妖娆之辈。比不得今日园中的荷花,不争时令的,才开得端庄大气。代王,你若真是有心求娶佳偶,我倒可以给你保个媒。” 

    洛笙年看她们为了争相给自己说媒明争暗斗,心中得意非凡,不过他心里早就有了人选。徐昭仪的母家门楣太低,那丫头又小,他才没兴趣。庄嫔要给他保的媒他也听到风声,知道是谁了,不过那丫头虽然出身不错,但据说相貌一般,他也没兴趣。 

    他真正看上的,一个是高太傅家的女儿,一个是康王府的六**。俱是名门嫡女,才色兼备的美人儿。不过眼下这两家都还有些犹豫,没给他准话。但洛笙年觉得,等到皇上的赏赐下来,还有这帮人再多替他造造声势,那两家说不准就肯了。 

    正想着美事,忽见庄嫔有此一问,正想说几句模棱两可的话,摆摆身份,忽地见到皇上身边的小太监脸色不好的匆匆赶来,“代王快请到御书房去吧,皇上急传您呢!” 

    别说洛笙年了,就连那几位妃嫔也是脸色一变。尽管她们相貌各不相似,但在宫中多年,要说察颜观色,那都是一流的好本事。 

    明显这传话的小太监面色晦暗,莫非是皇上要找洛笙年的霉头?于是庄嫔机灵的立即住口不言了,反而笑道,“那代王快请去吧,别让皇上久等。我出来逛一时也累了,这就回去歇着了。” 

    她人是走了,可立即派了心腹到养心殿去打听,徐昭仪当然也是如法炮制,然后很快,她们就听说风向大变,皇上对代王发了雷霆之怒了! 

    “你说!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皇上怒气冲天的把韩瑛八百里加急送来的奏折一把摔在洛笙年的脸上,指着他的鼻子大骂,“枉费朕这么器重于你,你竟敢在边关干出这等事来,简直就是有负皇恩!” 

    洛笙年匆匆把那奏折看过,吓得面如土色。 

    他当然知道钱慧君挖的是什么矿,可他却没想到,他们居然在自己前脚刚离开,就被人发现了! 

    此时此刻,洛笙年就跟那些后悔没早把女儿嫁他的势利之徒一般,肠子都悔青了!早知道钱慧君是那么个不中用的家伙,打死他也不敢出这个批文啊? 

    眼下,洛笙年只能一口咬定自己是无辜的,“皇上开恩,微臣冤枉!此事要说臣是半点也不知情,莫说皇上不信,连臣自己也觉惭愧。还请皇上息怒,且听臣一言。那莫夫人因出了大笔银钱辅助九原产业,臣识人不深,便以为她是个好的。后来她说要去挖个窑场做壶,臣也就应允了。后来臣听闻说窑场发现了金属矿藏,便问她可有此事,但她却说,那只是少量的矿藏,无关轻重,臣因忙于农务,一时失察,便没有细细追查,谁知她竟瞒着臣干出这等事来?” 

    洛笙年咬牙在金砖铺就的地上重重磕了两个头,脑门顿时都青肿起来,含泪道,“臣家世代深受皇恩,又蒙皇上怜臣孤苦无依方诏进京中,镇日思量着报效皇恩还来不及,怎敢做出这等罔顾国法之事?为证清白,臣愿立即赶回九原,与其对质!” 

    这一番剖白让皇上多少消了些气,但事关重大,他哪能如此轻信?冷哼一声道,“此事就算你不说,朕也要把你押回九原去听审。你先到宗人府去好生思过,最好想清楚,自己到底做了什么不该做的事情。若是敢通风报信,欺瞒于朕,你自己知道下场如何!” 

    洛笙年唯唯诺诺的退下了,可心里却象是油锅里煎熬似的。 

    他们代王府早就只剩个空架子了,这么些年给圈禁在原籍,祖先立的那点功劳早就给抹灭干净了。要是给皇上查出他对那矿藏知情不报,甚至纵容包庇,他的王府爵位保不住不说,说不好连人头也要落地! 

    洛笙年现在唯一只庆幸的就是他在此事中陷得不算太深,因为知道利害,所以他一早就做了防备,各项文书都没有留下把柄。 

    钱慧君就算是把责任推到他头上,也是口说无凭。但是皇上若是让人抄他的家底,那就麻烦了。他虽没那么贪财,但也收了不少钱慧君的银子和好东西。这些东西到时候是无论如何也说不清楚的。 

    现在洛笙年是真心后悔,早知今日,他就不该把事情对钱敏君瞒得那么紧。否则现在自己虽不在家,总有个人知道该怎么收拾打点。眼下东窗事发,钱敏君肯定受了牵连,她又对自己的事情一无所知,要是家里的东西被查抄出来,那他要怎么才能自圆其说? 

    不过是片刻工夫,洛笙年象从天堂跌下地狱。又急又悔不说,哪里还有心思去想他的侧妃?现在满脑子更加关心的是,皇上会派谁去审案子?若是个精明难对付的,他可怎么办?



第587章  明里暗里

    弘德帝生气归生气,但理智未失。 

    在冲洛笙年发了一大通脾气之后,思忖了良久,揣着密报去见他爹了。 

    因为天热,太上皇景元帝近来没住在宫里,而是带着宁太后挪到京郊山庄里去避暑了。山中凉快,他闲来无事,正寻了个荫凉处在钓鱼,忽地就见儿子寻来了,倒是吃了一惊。 

    张口就问,“可是国中出了大事?” 

    弘德帝挥手让宫女太监们全都站远些,这才把几件机密之事跟老爹说了。然后道,“眼下矿藏一事,必须要个忠正精明之人前去审问。父皇您瞧,连阿恒那浑小子也事涉其中了。朕倒是信得过自己的外甥,可就怕定国公府树大有枯枝,生了不该有的心思。而阿恒那孩子心软,朕就怕他给家族利用,否则上次回京,他怎么只字未提此事?” 

    景元帝想了想,“不如我亲自去九原走一趟吧。”他意味深长的看儿子一眼,“还有北燕的那件事,必须得有人去解决。” 

    弘德帝忙道,“父皇年事已高,怎好如此奔波?儿臣的意思,是朕亲自去一趟。” 

    景元帝顿时不赞同的道,“千金之子,坐不垂堂。更何况陛下乃一国之君,岂可离了京师重地?若是两国交兵,御驾亲征尚有道理,眼下这局势,还不到你非去不可的地步。” 

    弘德帝笑了,“父皇关爱儿臣,儿臣岂能不知?不过父皇也请听儿臣一言,如若天子离京,那自然是危险重重。但儿臣是想着找一种钦差在明,而朕在暗,微服出巡。且不论洛笙年的奏折真假,九原这几年确实发展迅猛。如若依阿恒所说,再把海路打通,那么将来的九原。将是我们三国一个重要的战略据点。 

    大楚虽然富庶,但因近年来我们和北燕在九原开通了边贸,他们的生意也大受影响,年初他们的使节来朝贺时,就曾经透露过,楚君对于错过儿臣之前的邀约颇有悔意。儿臣是想着,不如就趁此机会亲自去九原走一趟。一来瞧瞧那里现今的实情,二来若是能推进和北燕的进一步结盟。对于大楚来说,也是一个极好的钳制。当然,他们若是按捺不住,愿意重新参与进来,也是件好事。到时,我们三方甚至可以直接在九原定下盟约,这岂不比一趟趟的传话来得强?” 

    景元帝深思良久,明白儿子的用意了。 

    三国之中,大楚最强,而北燕次之。南明最弱。但如果南明能够促成这三国间的合作,无疑会极大的提升南明的综合形象。而办成这件事。也会对三国的经济增长都形成良性刺激,百姓们肯定乐见其成。这对于弘德帝个人来说,也是个青史留名的好机会。 

    景元帝当然不会跟儿子去争这个风头,他考虑更多的还是安全和风险因素,“陛下若是久不临朝,臣子们必定怀疑,人心浮动。这可如何是好?” 

    这一层弘德帝倒是想到了,“儿臣想让母后称病,朕身为人子。当然要朝夕侍奉汤药。太子年纪也不小了,总要学着料理朝政之事,有父皇从旁辅佐,应该无碍。况且阿恒曾说,走海路赴九原可比陆路快得多,若是调几只快艇,想来会更快。况且朕是微服出巡,一路就省了那些繁文缛节,这趟出门快则两月,慢则三月,应该对于朝政没有大碍。父皇若是不放心,儿臣再多调几支军队护卫就是了。” 

    景元帝想来想去,儿子说得有道理。九原的事情虽然说大不大,但说小也不小。 

    一个地区在经济刚刚腾飞的时候出现问题不可怕,但可怕的不能有效的进行解决。那纵是发展起来,也是白折腾。如果皇上亲自去了,就能审时度势的对一些方针政策进行调整,这实在比多少趟八百里加急都来得便利。 

    但还有一个问题,景元帝不得不提醒儿子,“若是陛下亲自要去,那明路的钦差就更不能马虎了。必须是个有身份有地位,有才干又有急智,关键时刻能替皇上撑在前头的人。这个人选,皇上心中有属意之人么?” 

    关于这点,弘德帝也考虑好了,不过为了表示谦虚,他还是罗列了几人出来,听老爹的建议。 

    结果当然是父子同心,景元帝和弘德帝同时择定了那位钦差大人,等到第二日早朝之时,便拟了圣旨,对外发布了。 

    等到九原收到消息时,已经是大半个月后了。 

    而此时,钱灵犀终于有机会见到了钱敏君,原因无他,钱敏君生娃娃了,再严苛的律法也不外乎人情。 

    因为在军部衙门里的连惊带吓,钱敏君的胎象十分不稳,陈曦担心她和孩子出状况,干脆趁着她又一次胎象不稳出状况时,给她催了产。 

    关键时刻,钱杏雨很是出了一把力。说服了韩瑛,格外给钱敏君单独安排了个院子,让她好安心生产。当然,也就顺便把钱灵犀给带去帮忙了, 

    钱敏君这胎象虽险,但因提前了些日子,孩子个子就小,生起来还算顺利。 

    等着孩子顺利生下来,钱灵犀简直想送陈曦一块铁口直断的金字招牌了,因为他几乎说生男就是男,说生女就是女。抱着才五斤多的小不点,钱灵犀问陈曦,“你老实说吧,我这怀的到底是个丫头还是小子?” 

    可陈曦却对别人都大方得很,偏偏对她使起了坏,“你不说早知道就没意思了么?那就等着生出来再看吧。你别拦着我,我可忙得很。这孩子先天到底不足养,得抓几副药给奶娘补补。” 

    钱灵犀还想多说几句,可莫氏已经一迭声把他打发走了,“这是正事,快去快去,灵丫你别瞎捣乱了。要是闲着,就去瞧瞧你姐,别在这儿添乱!” 

    “就是。”连钱杏雨也说她,“你也是有身子的人了,本不该来的,可眼下敏君她娘来不了,只好让你陪着。可别让人担心你,快进去坐下吧。” 

    于是,被各种嫌弃钱灵犀只好抱着小不点又晃回钱敏君身边了,笑眯眯的说,“姐姐看,是小子胆子大得很,我抱着他进进出出的他也不哭,眼睛还一直盯着我。” 

    钱敏君生完已经睡过一觉了,眼下又吃了一大碗的鸡汤面,精神好了许多。让她把孩子放在枕边,细细端详了好一时,方满意的笑道,“这孩子好似生得比他爹还好些。你瞧他这脸型,象不象爹?” 

    钱灵犀点头,“证明这是个聪明孩子,知道博采众长。姐夫生得虽然俊秀,可不够阳刚,但你看这小子的下巴,活脱脱跟你和干爹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都那么饱满圆厚,将来必是个有后福的。” 

    钱敏君笑着微叹了口气,轻轻拍着儿子,脸上尽是心满意足的慈母光辉,“从前我总是担心得很,但如今我什么不怕了。只要有这个小东西在,我就是拼了性命也会好好活着,护着他周全。只除非” 

    看她要说些不吉利的话,钱灵犀急忙打断,“没有除非。你和孩子都会好好的,咱们一家都会没事的。” 

    “你别哄我了。”钱敏君苦笑了下,但眼神中的惊恐之色却真的淡去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