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庆丰年-第1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成天召些老臣子们四处察看,既不象是视察,又不象是游览,弄得高杰紧张无比。生恐有什么没做好的地方给拿住了把柄,成天是提心吊胆,疲于奔命。
    就象今日,景元帝又不知逛到哪里去了,高杰倒是有心想派人跟着,只是没那么胆子。况且就算是他派了人去,又怎么可能真正查探到太上皇的动机?
    心情不好的高杰回了家自然是要发脾气的,而被迁怒的除了丫鬟小厮,还有妾室胡姨娘。今天不过递杯茶去,还提醒了他有些烫的,高杰自己没留神给烫了一下,摔了茶盏不说,还硬砸在胡姨娘身上,眼下已换夏衫了,滚烫的茶水溅在手腕上,顿时烫红了一片,正偷偷躲在屋子里上药,却有交好的小丫鬟来报。
    “方才老爷和大管事在屋里说话,好似提到了姨娘的名字,还说什么年轻貌美什么,只是没听清说的什么。”
    胡姨娘顿时一颗心提了起来,妾室身份低微,她又是从青楼里赎出来的,难道高杰想要趁着自己年轻貌美卖了她?
    不行!她得赶紧想法给家里人递个信。就算是真给卖了,也得让他们知道自己的去处。省得弄到外头跟个孤魂野鬼似的,万一出了什么事都没人照应。
    钱灵犀今儿在家,迎来一位难得的贵客。
    程雪岚浅笑盈盈着,将礼物奉上,“来了许久,一直未曾前来拜会,实在是失礼之极,奈何身在太上皇身边,一举一动皆不由自己,还请钱伯母不要见怪。”
    “你这孩子说这些见外的话做甚?还大老远的带礼物来,实在是有心了。”石氏笑得没有丝毫芥蒂,如慈善宽容的长辈,将她的礼物收下,亲热的携着她的手坐下,不见半分冷落之意。
    问候过程夫人安康,又问她们母女在京中情形。听程雪岚说起在宫中认了程妃作义母,石氏连连感慨,夸她是个有福之人,又赞起天家皇恩浩荡,顾念旧情,把程雪岚想要道几句苦楚的话尽数堵了回去。
    钱灵犀看着程雪岚数度想张口,却被石氏家长里短的闲话糊弄过去,心中在暗暗发笑之余,也学习起石氏的太极功夫。不过想想这程雪岚,委实可怜。真是生生给母亲进行教导误了,行事太不成熟。
    来九原这么些天了,又不是什么金枝玉叶的公主,怎么就抽不出时间来看看老熟人?眼下显见得是有事才想起她们来,这让谁心里好过?石氏还算是客气的,若是心胸稍狭隘些的,不冷嘲热讽的把人赶出门去才怪。
    再看程雪岚,原先还挺有侠气的一位漂亮大姑娘,弄得如今高不成低不就,神色落魄,还四处招人不待见,真不知该找谁说理去。
    她们说话的工夫,钱敏君也没闲着,凑到钱灵犀的耳边,侧着身子遮掩,低低耳语,“你猜她今儿为什么来的?”
    “我怎么知道?”
    钱敏君坏笑着看她,“真不知道?”
    钱灵犀白她一眼,“我又不是她肚里的蛔虫,你是么?”
    钱敏君皱着小鼻子轻嗤了一声,“你就装吧!”
    转过脸,见程雪岚的眼角向她们扫来,她忙堆出一脸的正经笑来。就连钱灵犀使坏,故意在背后掐了她一把,都面不改色的忍了。
    程雪岚实在给石氏啰嗦得受不住了,也顾不得礼貌,借机打断了她的话,“好几天没见着二位妹妹了,你们还好吧?”
    偏石氏不想给她转移话题的机会,“她们有什么好不好的?总不过是这个样罢了。”
    程雪岚给逼得无法,索性老着脸问起,“我听说邓世子时常上门,还给灵犀妹妹送了一只好漂亮的小鸟,是不是真的?”
    这话问得实在失礼,你一未婚大姑娘打听这些做甚么?邓恒又没娶妻,他愿意给谁送东西那还不是他自个儿高兴的事?
    石氏微笑里含着几分矜持,“是啊,不过时常上门的可不止是他,还有代郡王呢。不过是顾念着我们从前在京城里的一点缘份,这俩孩子倒是心诚,虽然身份贵重,也并不拿架子,时常肯跟我们往来。”
    这一番含沙射影的话说得程雪岚有些发窘,只听石氏又轻轻松松的道,“说起那鸟儿,其实也不是单送给灵犀的。原先是代郡王来玩时说起家中曾养过鸽子,还能送信。你敏君妹妹就好奇了,想要一只来看看。偏邓公子也凑趣,说会送信也没什么,会变戏法的才好玩。结果这俩丫头没见过世面都好奇了,弄得他俩只好去寻了,可在这儿哪里寻得着什么好鸟?也不知买了两只什么来哄她们姐妹,都没什么本事,倒是成天叽叽喳喳闹腾得很欢。紫薇,软软,你们去把鸟儿拿来给程小姐看看。”
    两只罩着黑布的鸟笼送了进来,揭开笼布,两只小鸟儿顿时在里头欢快的蹦跳雀跃着,瞧着很是活泼。
    听得鸟叫,原本一直老实蹲着的加菲来劲了,悄无声息的往前凑,猛地把爪子一伸,吓得那鸟叽叽喳喳一通乱叫。
    程雪岚没注意到,也给唬了一跳。石氏忙让丫头把鸟收了,又开始扯闲话。程雪岚看了钱灵犀数回,实在是找不到说话的机会,只好怏怏的走了。
    等她走了,钱敏君撞妹妹肩膀一下,顿时恢复了没心没肺的样子,“看样子邓公子”
    “敏君,不许胡说!”石氏忽地沉下脸来,钱敏君吓了一跳,看母亲严厉的样子,知道这种玩笑再也开不得了。
    可是心里却十分不解,赵庚生和邓恒最近都在钱灵犀面前大献殷勤是谁都看得出来的事情,为什么母亲可以允许她偶尔开开赵庚生的玩笑,却对邓恒这么严厉呢?
    这里的学问,钱灵犀知道过后石氏会慢慢告诉她,但她眼下却有一事,要跟石氏商议,“婶娘,我想是不是找个机会”
    钱灵犀正想说要找个机会跟邓恒谈谈,打断他这种无谓的殷勤。柏香慌慌张张的闯进来跪下,“夫人救命!不知高大人想把我姐姐卖到哪里去,还请夫人救命!”
    “你先起来,把话说清楚。”
    待听明白事情的缘由,石氏摇了摇头,“怕是你们听岔了吧,高大人又不是要调任了,再怎么也不会卖了妾室。就算是不要你姐姐,多半是”
    她忽地掩了口,想起一事,高杰不会想拿妾室送人,做份人情吧?那他要送谁呢?
    她们这头在猜测高杰的动机,那头钱扬威在糖厂里迎来几个面生的客人。

    第261章 谁教的

    景元帝今日只带了几个随从,叫上韩燧和程西涯,微服造访了邓恒跟他提过的糖厂。为了摸清这里的真实情况,他连邓恒都没通知。这不是他不信任自家外孙,而是在老年人看来,年轻人做事多半好面子,喜欢夸大事实,而邓恒跟他建议之事,又关系太过重大,涉及到一项重要国策,可由不得胡来,是以景元帝不得不谨慎了几分。
    选择韩燧和程西涯两个老臣相伴,自然是看中他们办事精明,又一文一武,可以从不同方面给出意见。但具体要干什么,这二位来前也是一概不知的。
    这糖厂开在九原南郊一处空旷地带,前面靠着大路的是几间做门面的民房,后面用高高的围墙砌起来的,是个极大的院子。这儿原本是三五家人的产业,在一起买下之后,进行了改建,形成这样前店后厂的格局,倒也似模似样。
    找到地方,景元帝没急着下车,而是让人驾车先绕着这糖厂远远的转了一圈,这还当真让他看着点热闹。相较于前门的冷清,后门可当真热闹得紧,人来人往,挑担背筐的,都排起了队。
    景元帝看着好奇,下了车叫住一个背着大筐正往那儿走的小孩问话,“你们这是去干什么?”
    “送甜菜啊!”那小孩只穿一件无袖的短褂,抬手抹一把汗水,便毫无知觉的甩到景元帝的下摆上,随从们不觉都皱了眉,倒是景元帝无所谓的摆了摆手,示意他们不要作声。
    和颜悦色的上前把这小孩子背上挺大的筐提着,让他省了不少力气,能多说几句话,“你们送甜菜能赚钱的么?”
    “当然能!”小孩见这老头挺好说话,又帮他提筐,他也挺热情的往那里一指,“要是你们也想赚钱。就赶快去山上挖吧。不过小的人家不要,得要这样个子大的。洗干净,就可以送来了。象我这样,可以卖到五文钱一斤呢!”
    众人哪里能让太上皇提筐?早有侍卫上前接过了。这小孩见是个年轻力壮的大男人,不必客气,便松了手,转身喜孜孜的把自己筐上的蓝布揭开,拣一个出来给他们显摆着,“我娘说,等我攒到一吊钱就送我也来念糖坊的学堂。眼下我已经攒得差不多了。今年冬天应该能入学了。”
    景元帝颇有些意外,“这里还办了学堂?”
    “是啊。”小孩很欢喜的告诉他们,“他们这里的学堂好,可比城里的便宜多了。也不用起早贪黑的来念书,每天就在午饭后教一个时辰,只要交一文钱就能进去听课,再加两文钱就有笔墨写大字。我爹去听了,也会写自己的名字了。他说那夫子全是城里请来的。学问好着呢。我娘说我年纪小,往后肯定学得比我爹还好!”
    景元帝听着点头微笑,“你娘说得对。你还这么小,将来肯定能学好多东西。那糖坊办了,你们附近的居民是不是都挺高兴?”
    “那当然。”小孩子没有心机,如竹筒倒豆子一般把家里一点事全都倒出来了,“他们糖坊开了之后,招了不少人,只可惜不要男的,只要女的,给他们包糖,装盒子。我娘去了没考上。我姐姐考上了,在里面上工每天也有钱拿呢,做得多就挣得多,只可惜这糖坊办得太晚了。”
    “为什么?”程西涯好奇的问道。
    小孩老气横秋的瞥他一眼,“若是早开几年,我姐姐的嫁妆不就出来了?她十月里就要嫁人了。现在顶多挣两匹布料了。”
    景元帝哑然失笑,回头看随从一眼,顿时老太监会意的取出一锭银子来,“那这个就算是我家老爷替你姐姐添妆的吧。”
    那小孩却愣了愣,“为什么?”
    “谢谢你陪我们老爷说话呀。”
    可那小孩却突然涨红了脸,急得连连摆手,“这个这个不要钱的!”乡下孩子淳朴,不知道该怎么解释,一把抢过自己的筐子就跑。可跑上几步又回头嚷,“你们要是那啥,就把咱们这里的糖买点吧,谢谢啊!”
    “小孩,接着!”韩燧对这小孩也挺有好感,接过老太监手里的银子,一个精准的弧线扔到他的筐里,“别客气了!”
    那小孩给他露出的这一手佩服得目瞪口呆,景元帝与几位老臣相视一笑,自行离开了。
    程西涯他们虽不知道别的,但这个糖坊是邓恒弄的却是知道的,伸出大拇指赞道,“到底是皇上的亲外孙,虽是从商,却也不忘教化百姓,还利于民,这事情办得漂亮。”
    韩燧也道,“他们只收女工,不收男工,这就不会误了农时,让田地荒芜。开学堂也只是利用农闲时节,既让百姓不至于有太大的负担,也能让他们粗通文墨,事情虽小,但想得实在是很周到。”
    景元帝也很满意,不管邓恒办的糖厂能赚多少钱,但既利用上了此处的剩余资源,又利用当地剩余的劳动力,让百姓能够贴补家计,对于改善他们的生活确实大有帮助。
    不过这么好的事情,外孙怎么早不向自己汇报呢?恐怕是想等自己亲自来看时,给自己一个惊喜吧?那么这个效果,无疑是达到了。
    但景元帝却不知道,这个教书的点子最早却不是邓恒想出来的。
    一时转到糖坊正门,就见挂了块匾,上书“九原糖坊”,门前高高挑起的布幌上头只有言简意赅的一字——“糖。”
    四扇门的大厅全都敞着,瞧见几人走进,一个高大憨厚的小伙子就迎了上来,“几位客官,这是要买糖吗?进来看看吧。”
    景元帝点头,刚进门就闻见一股甜香扑鼻,这店铺的格局也与寻常不同,长方形的大厅里当中摆着几张圆桌和凳子。四周墙上,分门别类的摆出各种花色造型的不同糖果。因这里没有好的琉璃师傅,所以只能因陋就简的用极薄而透明的纱做成的罩子盖上,当中点一只小小的香熏蜡烛,既遮灰又漂亮。虽是卖糖,但有面墙上还立着一个药柜,上面写着莲子、红枣等物。
    程西涯指着那儿问,“小伙子,你们这些不是卖糖么?还弄这些个干什么?”
    小伙子自他们进来以后,一直看着景元帝若有所思,此时听人问起,才上前回话,“有些来我们这里的卖糖的客人,是要回去煮糖水的,所以我们就配了这些东西,让他们买得方便。若是买的多了,我们也送的。”
    “那你们现在的生意好吗?”
    小伙子眼神闪了闪,犹豫了下,“还凑合。”
    景元帝来了兴趣,“为什么这么说?”
    小伙子似有些紧张,定了定神才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