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852铁血中华-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地上的兄弟也动弹起来。众人摇摇晃晃的站起身,向火堆边聚集。等大家都围拢在两堆篝火旁边,韦泽才与战士们一样,坐在了四方形行军背包上。
半个月前,清军的彻底军事经济封锁把太平军逼到了绝境,太平天国东王杨秀清命令不少小部队外出,试图找到与外界联络的道路。半个月来,韦泽数次带队出动。这次出动是走的最远的一次,部队已经连续行军五天。
火堆散发的热力驱走了战士们身上的寒意,有些战士看着恢复了生气,有些忍不住打起盹来。一位战士正在试图转换一下坐姿,结果他身体抽搐了一下,猛然发出一声呻吟,就捂着腿倒在地上。战士抱住腿,嘴里发出诶呀唉呀的痛苦声音,因为剧痛还忍不住猛力吸气。没有人惊讶,这些天每个人都有过好几次如此的经历,那位战士抽筋了。
旁边的战士上去按照韦泽教授的办法,把那位战士的腿拉直,把绷直的脚往后掰过来,以顺时针方向慢慢转动。
“抽筋是因为太久没吃盐!这次咱们绕到清妖背后,一定要弄到盐!不然的话,再走几天,大家谁都顶不住。”韦泽大声说道。近五个月来,满清的对永安城的围攻并未奏效。倒是三个多月的全面物资封锁给永安城带来了极大打击。永安城内火药与食盐极度匮乏。
火药的匮乏让依靠火器的清军逐渐开始扭转他们相对于太平军的战斗力劣势,食盐的匮乏则直接开始削弱太平军的战斗力。食欲不振,四肢无力,抽筋,头痛,这都是缺乏食盐的结果。若是这么继续下去,清军迟早能对太平军占据全面的力优势。
抽筋的战士毕竟是年轻人,剧痛之下他也忍不住眼泪汪汪,片刻之后就在战友的帮助下缓过劲来。
“热饭!”韦泽喊道。从昨天消灭的清军身上缴获了少量火药,与少量的食盐。韦泽本想省着点用盐,现在看是不行了。他把命令负责后勤的林阿生把食盐拿出来给大家分了,清军携带的食盐不多,分到每个兄弟手中也就不大的一点。立刻有兄弟把几颗盐粒放进嘴里,尽管咸的皱眉砸吧嘴,那种法子内心的舒适感却根本掩盖不住。
坐在韦泽身边的伍长张应宸和其他战士一样把自己的饭拿出来。那是一个破成两半的小竹筒,用长草重新捆成没破开前的完整模样。一个竹筒就是一顿饭,好计算,也好携带。大家纷纷把自己的竹筒放到了火堆旁边,用火加热竹筒。坐在火堆边揉了一阵自己的小腿,张应宸说道,“韦司马,清军到处扎寨,从北边绕过去太难了。咱们这了个走法,再向北很可能就到了瑶人的地盘上了。咱们还不如先回永安。回到永安之后咱们不走北边,而是往东走。这北边的小路上都有清军,东边的小路多,应该会少遇到清军才是。”
没有回答张应宸的发言,韦泽从行军包里抽出了一个牛皮包,这是在一整块牛皮的两边打上一些孔,把牛皮从中折过来,用藤筋把孔穿起来做成的“皮包”。韦泽从中拿出一个账本。打开之后,账本的空白页中有些用炭笔画出地形草图,因为是多次描画的,笔迹粗细不一。看了一阵地图,韦泽指着一个方向问张应宸,“那里是东南么?”
张应宸身为伍长,还承担着辨别方向的任务。他随便看了看天,又看了看山头,答道:“那里是正东。”
“很好,咱们就向东南方向去。”韦泽向张应宸说道。说完,韦泽转头看向韦昌荣,“昌荣,到了管道上,你跟着我冲锋!”
“放心吧!定然能把清妖杀得落花流水!”韦昌荣自信满满的答道。
张应宸是永安本地人,是太平军攻克永安之后才加入太平军的。清军围困永安城之后,太平军多次与清军交战,即便太平军没有战败,却也没有能够打破清军的包围。
分配到韦泽手下之后,这半个月来数次出动探路。清军封锁了永安城北的所有道路。每股清军多则上百,少则也有五六十人,他们据险而守,都配备了大量火枪。韦泽这支26人的队伍遇到清军的据点后都是绕着走。只有昨天遇到兵力少于部队的清军,这才动手杀敌。
昨天的战斗打的轻松,那是因为太平军实施了伏击,人数还是对方的两倍之多。这等胜仗即便谈不上胜之不武,也没有让张应宸觉得有何稀奇的。数日来艰苦的行军让张应宸的神经都快麻木了,与肉体上的疲惫与心理上的消耗相比,一场小胜根本算不上是什么特别的鼓舞。
张应宸并不觉得自己的质疑有什么过份之处。经过前几次的探路之后,韦泽这次干脆专门走连道路都没有的地方。一路上披荆斩棘,穿山越谷,花费了无数的力气之后貌似还是在山里头转悠。张应宸自己就是永安人,韦泽走的道路是他这个本地人都不会去走的地方。转来转去,张应宸自己都不知道到底自己走到了哪里。若是韦泽真心觉得能够战胜清军,那又何必要这么一个走法。摆明了韦泽还是打不过那帮清军么。
见提到了官道,不仅韦泽一副胜券在握的模样,在行军中同样意气消沉的太平军“老战士”们也是信心十足的态度。张应宸对此格外的不解,为何韦泽他们这些“老太平军”就有了如此的信心呢?
正在张应宸心中疑惑的时候,却见韦泽喊道:“吃饭!吃饭!”
得到命令之后,战士们纷纷拿过自己的竹筒。解开竹筒外缠绕的草,竹筒里面是已经焖熟的米饭,米饭中还混合了不少其他豆子。兄弟们纷纷把手中的盐粒洒在米饭上,除此之外,既没有菜,更没有酱料。这样的饭已经是太平军最近一个月的常态。
竹筒已经在火边放了一阵,里面冰凉的米饭再次变得热乎乎的,饥饿的战士们埋下头开始吃起了这顿只有咸味的豆子米饭军用口粮。


本书纵横中文网首发,欢迎读者登录。zongheng查看更多优秀作品。

第3章 韦泽(三)
2月8日上午,韦泽带着队伍终于穿过渺无人烟的大瑶山,绕到了官道旁一座高高的山峰上。脚下踩着满是青苔的山石,身边是凛冽的山风,往下看,一条道路蜿蜒盘旋的向着远方延伸而去。极目眺望,道路在树林以及山岭的掩映下若隐若现,却能非常清晰的判断出道路的存在。
张应宸有辨别方向的天份,在队伍中被韦泽选拔出来委以确定方向的重任。作为本地人,张应宸辨别了好久,才真正的说服自己,前面的这条道路绝非是什么小路,而是永安本地人张应宸熟悉的那条官道。可张应宸从来没有站在如此高又距离官道如此近的地方俯视官道,有种说不出的熟悉以及陌生感。
韦泽这个外乡人竟然能领着大伙经过从未走过的道路抵达官道,更重要的是,昨天韦泽说最多一天就能抵达官道。在山中转的晕头转向的张应宸自然不信,等真的抵达官道旁边,张应宸对这么一个结果既欢喜又惊讶。
双手环抱在胸前,韦伯静静的看着前方的官道。韦昌荣、张应宸等伍长站在韦泽左右,更后面的则是千辛万苦抵达目的地的战士们。山风很烈,将这一众战士们颇长的头带尾部吹的在空中飞舞起来。
韦昌荣将手中的长枪戳在山石上,向前走了一步,探头想看看山崖下。韦泽一把拽住韦昌荣,“小心些,都到这里了,不要为了一时痛快再出什么事情。”
听到这话,韦昌荣立刻退了回来,点头回答:“四叔说的没错,我的确不够小心。”
张应宸知道韦昌荣是个颇为冲动的性格,喜欢犯险,没想到在此时他竟然颇为正经起来。
韦泽命道:“大伙分头找下山的路,应宸你留下来。”说完,韦泽就掏出自己的那画了地图的账本,让张应宸帮助确定方向。
看着韦泽灵活的操作着炭条,在纸上勾画出山路的走向,描绘出官道附近的地形走势。张应宸是目瞪口呆,不知道该说什么。当然,那副地图中自然有张应宸的功劳,地图右上角那个确定最终方向的十字标志就是张应宸帮忙确定的。只是辨别方向是张应宸的天份,对他来说,只要根据时间看看天空,再瞅瞅山势,树木的模样,张应宸就能准确的定准方向。
这份能耐也被张应宸周围的不少人称赞过,却从来没有像在韦泽这里得到如此之高的评价。更重要的是,从来没人能像韦泽这样,在张应宸辨别方向的基础上做到这么多事情。
等韦泽画到一半,张应宸实在忍不住心中强烈的羡慕感,他用试探的语气说道:“韦司马,不知你能否教给我这画图的能耐。”
“真的想学么?”韦泽头也不回的答道。
“是!”张应宸自然是下了决心的,他回答的十分坚定。
听到如此坚定的语气,韦泽转头看向张应宸,他锐利的目光盯着张应宸。张应宸不知道韦泽这是什么意思,却也用坚定的目光回望着韦泽。韦泽对张应宸的态度非常满意,他笑道:“应宸,你要是学就好好的学,学到比我还强,我看好你!”
这话大大超出了张应宸的想象之外,学别人的本事是件大事,求学者那是要表达出组大限度的诚心,而教学者则是要推三阻四。可听韦泽这意思,竟然是对张应宸想学画图的事情十分欢喜。这简直是弄反了。张应宸今年23岁,比韦泽大了4岁。因为出身天地会,张应宸与很多江湖朋友打过交道,他怀疑韦泽这只是少年心性,随口这么一说而已。但韦泽的态度又让张应宸觉得不像。之后的时间中,张应宸心中完全想着此事,直到韦泽把图画完,两人都没有说话。
韦昌荣他们已经找到了下山的路,众人在距离官道半里地的山坳处设下营地。这里林深草密,甚是隐蔽。可韦泽竟然不放心,他派兄弟们到官道上好几处地方,亲自目测看不到营地里面的情况,这才开始扎营。
营地倒是简单,两根长枪尾部在地上固定好,头部绑在一起。这样的两对支撑点上面架上一杆长枪,用草绳捆起来,再盖上布,就是一个能容纳六个人挤着睡下的帐篷。现在天冷,挤在一起也能保暖,兄弟们倒也没有意见。
张应宸作为本地人,他和几名兄弟解散了头发,包紧了头巾,就出去探路。
这年头没有现代通讯器材,探路靠的就是走路,张应宸韦昌荣他们这一走就是一天音讯皆无。韦泽自然没有闲着,他带着部队对伏击阵地,撤退路线做了全面的准备。到了2月9日一大早,张应宸就急匆匆的赶了回来。
“看到清妖的运粮队了!最晚中午前他们就能到这里。”张应宸颇为紧张的禀报道。
“真的么?清妖的运粮队都运的什么?韦昌荣性急的率先问道。若不是因为伏击的营地距离官道有一里多地,韦泽命令所有人都不许高声说话,韦昌荣只怕能够大喊大叫起来。
“管他们运的什么?把清妖一杀,他们运的东西都归我们啦!”韦泽笑道。
其他的兄弟们也意气昂扬的点头称是。
清军的运粮队是大摇大摆的行动的,很快就被张应宸他们发现。见韦泽胜券在握的模样,见到因为有机会伏击清军而洋溢着欢乐情绪的众人,张应宸立刻担心补充了一句,“清妖得有两百多人!”
这摆明了泼冷水的举动却没有达到效果,韦昌荣豪迈的答道:“两百多人又怎么了?我四叔可是和其他七名兄弟连夺八座炮台的人,跟着他伏击清军,绝对能把清军杀得落花流水。”
张应宸听说过韦泽的这件事,但是也仅仅是听说而已。他忍不住又说了一句,“咱们只有26个兄弟。”
即便是这样的话也没能让韦昌荣的自信遭到任何打击,他拍了拍张应宸的肩膀,“听我四叔的没错!”
而其他战士已经开始询问韦泽,“韦司马,咱们怎么打?”
张应宸是有点绝望了,这毕竟是以一敌十的战斗。韦泽或许能够以一敌十,张应宸并不相信自己也能有如此的能耐。既然反复强调了清军的数目之后,太平军的老战士们还如此有信心,张应宸忍不住心中生出了一种感觉,或许韦泽与韦昌荣他们真的很能打仗也说不定。其实,张应宸也不希望自己花费了这么大的气力翻山越岭之后最终无功而返。
即便是伏击,而且张应宸等人观察了清军,发现清军并没有很防备的模样。韦泽并没有就此大意起来。他立刻与兄弟们制订了几个针对不同情况的计划。
确定了计划之后,部队立刻行动起来。而这行动居然是把战斗时候用不着的所有东西都给运到隐蔽的地点先给藏起来。韦泽的解释是,这次是抢完了就走,撤退时候尽量轻装。暂时带不走的物资自然不能便宜了外人,须得先藏起来,有时间了再来取。
前期准备结束之后,部队就埋伏在准备好的阵地上等待起来。伏击阵地设在官道有山坡的那边。经过仔细的搜索,这片地面距离官道20几米,地面基本是平的。部队穿戴了草扎成的帽子,披上了草衣。就趴在草丛里面,张应宸在韦泽的命令下亲自在官道上看了埋伏阵地。却见那里只能看到一大片浓密的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