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新军阀1909-第2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2年夏末,华飞派出了一支庞大的代表团访问德国。代表团中,不仅有政府高层官员,还有军方人士以及中国国内各方的工商企业家。代表团受到了德国政府以及民间的热情接待,令代表团一行成员都感到不相信。代表团中,许多人多次出国,与洋人打交道的次数不可谓不多。但如这次受到的礼遇,可是让他们在惊讶之余,还有点小小的不相信。随后而来的,却是自豪,那种发自内心,不可抑制的自豪。这种自豪,是国家强大的自豪,是在付出赔款后,受到的回礼的骄傲。
    代表团在德国滞留十天,随行的政府官员与德国政府签下了大量的合作协议。军方代表也与德国军方签订了互派军官学习和交流的意见。随行的工商企业家更是与德国同行们进行了多次的会议,签下了大量的合同。德意志帝国大总统弗里德里希。艾伯特更是向华飞发出邀请函,邀请华飞在合适的时候,访问德国。
    令世界媒目瞪口呆的是,在代表团回国三天后,中国南京总统府新闻办公室就宣布,应德意志帝国大总统弗里德里希。艾伯特之遥,华飞决定在十月份访问德国。新闻发言人声称华飞此行将会签署大批的协议,催动中德的合作。实则许多记者都看出,华飞此去的目的,还是为了亲自推动一些代表团没有完成的任务,把已经达成的协议进一步深入。
    西方国家,尤其是法国震惊了。法国媒体用一个极度吸引人眼球的标题刊发评论员文章。我们的盟友离我们而去,投入德国佬的怀抱。
    这篇文章简述了中法联合作战,在一战中对抗德国的努力。后重点介绍这次中德签署的协议,并在最后结论认为,虽然中德没有签署同盟协议,但只要这些协议落实,中德将成为没有签署盟约的盟友,利益将空前地达成联合。而中国此举,固然有对工业技术需求的缘故,更重要的还是因为对之前英法在澳门事件的立场上的报复。此名法国评论员认为,法国政府要么运用外交力量,联合英美等国,制止这次的合作。要么加强与中国的合作,避免中国完全倒向德国,损害法国在亚洲的利益。
    没有想到,这篇文章造成的影响还极为轰动,直接导致第三共和国的大总统米勒蓝也在一周后向中国发出邀请函,邀请华飞再次访问法国。
    华飞担任临时大总统后还从未出国访问过,而在此之前,他也只是去美国和在签署凡尔赛和约时去了趟法国。所以你可以想象华飞成为中华**共和国临时大总统后,第一站就是访问德国,对于邻国法国的震撼有多么强烈了。
    一周后,总统府新闻办公室再次宣布,华飞应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总统米勒蓝的邀请,将在访问德国后,访问法国。
    又接受了,对于出国访问一直不感冒的华飞,竟然又答应了法国人的邀请。这下,国内媒体的风向标开始转动了,许多人都在热议着大总统即将开始的欧洲之行。这些欢快的民众们仿佛都化身为外交战略家,在报纸上评头论足,分析着这次访问的各种缘由和最终结果。虽然有些评论很是浅白,但却是对全国民众的一种宣传,加速中国民众的国际化意识。
    就在华飞准备着出访事宜,并给自己放三天假,好趁此机会休息休息,陪陪妻女,养足精神。戚海晨大步奔来,手上拿着一封还未解密的电报。看电报的基本代码,却是秘密调查局第一局发来的电报,来源地,香港。
    华飞一愣,迅速交给戚海晨去解密,心中却皱起眉头,思索着香港那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澳门事件的谈判已经接近尾声,据前几天的谈判团电报,英国人最终答应遣返多名逃往香港的通缉嫌犯。而中国也作出了让步,允许英国和葡萄牙派出代表,旁听全程审判过程,并允许英葡代请律师。
    同时,葡萄牙也在澳门的问题上作出了让步,同意废除澳门的相关协议,承认中国对于澳门的主权,并就此共识,签署了相关法律文书。而中国也作出保证葡萄牙人在澳门的一切财产利益,保证葡国商人的在华经商权益,释放封锁在澳门的葡国公民。
    怎么看这结果都算是皆大欢喜,与中国来说,还是对葡萄牙来说,都是最好的一个结果。但是为何在这个时候,潜伏在香港的秘密情报人员发来电报,而且还是等级较高的紧急电报。
    戚海晨的速度非常快,他这个级别还不能查阅这类的机密电报。在他回来的身后,已经跟着两名警卫军士兵。
    华飞打开一看,心中简直是掀起一阵阵巨*。没有词语可以形容华飞此时的心情,愤怒?沮丧?失望?痛苦?恼怒?怨气?自责?似乎都有,又似乎都不是。
    这封电报很简单,那就是在通缉名单上排名前三位的嫌犯已经离开香港,脱离了这些情报人员的监控。他们已经努力寻找,但是一无所获。相信,这三个人,恐怕已经离开香港。至于去了哪里,没有人知道。
    华飞没有放纵脾气暴怒,缓缓放下手中的电报沉思起来。他这样的行为,反而让戚海晨纳闷不已,不明白如此紧急的电报看完后,总统脸色的表情是那样的变幻莫测,最终却似无事人一般坐下。
    由于谈判进行的非常顺利,加上华飞不久后即将去欧洲访问。所以为了缓和与英国和葡萄牙的关系,华飞对于香港的监控有所放松。前些天,来到香港的英国舰队离开香港,没有多说什么。华飞认为这是英国人最终选择妥协,那么舰队留在这里就没有必要了。加上那些通缉犯都在情报人员的监控下,所以就放任那支舰队的离去。现在看来,英国人耍了诡计啊,玩了招金蝉脱壳啊。那三名通缉犯定是与英国的舰队一同离去的,而这个时候,英国舰队恐怕早就驶过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了。这三名通缉犯,全是葡萄牙国籍的葡萄牙人,也是澳门军警队的主要军官和下令开枪的责任人。





    正文 283 誓不辱命
     更新时间:2010…6…3 0:29:49 本章字数:5343

    那些非裔军警的死活,葡萄牙并不关心。只要那三名葡萄牙裔军警安全逃离,那么对于葡萄牙来说,至少也能挽回点颜面,减轻国内的压力。而对于英国来说,也是轻轻地给中国一个教训。他们在故意示好麻痹中国的时候,在中国情报人员的松懈下,玩了这招瞒天过海。在外人看来,那三名通缉犯在中国重兵的包围下逃离。在中国的国民看来,罪魁祸首的三名通缉犯都没有缉拿,那么你的审判怎么进行?你大总统还如何向国民交代?
    这件事情看似简单,但是如果运用机会,手段使用得当,不仅会打击新生中国政府的国际威信,也会使得华飞的声誉受损,对他铁血强硬的形象,是个不大不小的打击。
    华飞把电报销毁,负手走出总统府,漫不经心地漫步在南京的大街上,许多警卫自动便装四面警戒保卫起来。跟随华飞愈久,他们就越了解华飞的这个习惯。每当遇到极大的困难或难以取舍的问题时,华飞总是这样出门散心。不过名为散心,实则还是用这种方式在加快自己在某件问题上的决断。
    在人多的地方,自然会加大安全保卫的力度。尤其是当这个习惯被敌对分子掌握,那么他们的刺杀就将更加有目的计划性。所幸华飞并未让警卫军为难,每次出府散步的街道总是较为偏僻,不是去那种闹市区。
    这件事情复杂倒不复杂,问题的关键还是下定决心。华飞在犹豫的是,如果他真的决定这么做,所要承担的国际影响和后果。更为深远的,是整个国家的国家形象问题。
    “我们的家乡,稻黄麦香大河长……”
    远处传来的是小学堂内学。生们的歌唱声,自从华飞的几首军歌在军中传唱以来,那种节奏活跃,富于变化,曲调轻快、流畅,充满旺盛的活力,具有鲜明的现代歌曲风格让整个中国的所有百姓一下子就被深深的吸引。各种类型相似的歌曲相继涌现,有不少高校的音乐学者得知这些歌词都是出自华飞之手,许多人还曾特地上门拜访请教呢。
    这些小学生们正在上音乐课,课。上唱的歌曲就是如今的音乐家们自创的歌曲,都带有某些后代歌曲的风格元素。华飞浑身一震,就似醍醐灌顶,瞬间得到了明悟。
    作为一名雇佣军人,华飞虽然。非常喜欢军歌。但是他一个非常要好的兄弟的父亲,却在当年移民美国的时候,带去了许多大陆的红色歌曲。其中华飞最最喜欢的歌曲有两首,一首是《我的祖国》,另一首是《歌唱祖国》。这二首歌有许多核心相似之处,而身为军人的华飞,却对歌词中的几句话特别有感触。一句是,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猎枪。另一句是,我们爱和平,我们爱家乡,谁敢侵犯我们就叫他灭亡!
    是啊,并非我们不爱和平。但是,你若是豺狼,你若敢。侵犯中国人民的利益。那么身为军人的任务和使命,就是要叫你灭亡!
    就要叫他灭亡!华飞心情大畅,情不自禁地大踏步。走回总统府,一边走一边引吭高歌,歌唱伟大的祖国,歌唱伟大的民族,歌唱善良勇敢的百姓。那些在周围警戒的警卫军们也被华飞的歌声所感染,在听完一遍后,不知道是谁被吸引,随后高声附和起来。歌声越来越大,吸引了许多过路的路人,也引得更多的人旁听和合唱。
    当华飞走进总统府,那些刚才还欢欣鼓舞地唱。歌的民众突然间醒悟过来,“你们说,刚才那位昂首阔步的先生,是不是就是大总统?”
    “大总统?谁有纸。笔?总统又出新歌曲了,快拿纸笔,趁着我还没有忘记歌词!”
    “啧啧,大总统不愧为文武全才啊!这仗打得比岳武穆还牛,这诗歌写的,更合咱老百姓的胃口啊!服了,服了!”
    “李四啊,据说你家的闺女长的很是漂亮。如能嫁给华总统做小妾,你就不需整日对着总统府的大门长叹你的仰慕之情了。”
    “哪里,哪里!”那名李四一身青衫,落魄儒生的装扮。在众人嘲弄的语气下也丝毫不生气,“小女如何能高攀的上,听说连沪上名家朱家的大小姐,我们的大总统都看不上,小女那点姿色,如何入得法眼!”
    “所谓青菜萝卜,各有所爱。如果大总统有一天公开选妃纳妾,我看你的女儿真的有机会,可千万不能嫁出去啊!”
    说到这里,路边的众人顿时哈哈大笑起来。原来这李四家有一女,颇有学识,而且姿色素有名气。在思想已经较为开通的南京,这种新式女青年自然大受欢迎。但是那些求亲者李四都看不上,一一拒之门外。在一次酒楼喝高的时候,李四叹眼,取婿当取华大将军。这句话自此传开,并未街坊传为笑言。而李四家的女儿如今年已二十有二,在这个年代,已算是高龄剩女了。
    不提外面的这些热闹,由于民间舆论极为宽松,只要不是造谣生事,只要不是鼓动分裂,鼓吹犯罪等非法言论,诸如言句中提及华飞的名讳,甚至是开玩笑,都没有太大的关系。
    【哈哈,实在没办法,夹在中间特此说明,本文首发起点中文网,唯一最新首发网站。不是我不更新或者太监了啊,弟兄们!】
    华飞回到总统府内,提笔就唰唰唰地写下他刚刚记起的二首歌的歌词,交给戚海晨道,“把这个拿到教育司和新闻宣传司,让教育部在全国各大高校和新闻宣传司推广这二首歌曲!找几名最好的作曲家来,我会把这二首歌清唱一遍,让他们谱曲,并在广播上播放!”
    这二首歌的推广的最大好处还是能提高民众的一种爱国情怀,尤其是在青少年学生中推广,对于他们的爱国教育,不可或缺。
    随后,华飞又在纸上唰唰唰地写下一段话,密封后交给戚海晨道,“把这个交给孙板,让他亲自送去给方容!”
    那二首歌词戚海晨能查看到,但是随后密封的信件,戚海晨就不知道了。但身为华飞身边的机要秘书,他还是知道不少机密的。例如方容乃是毒人特战队的队长,难道总统要使用毒人?戚海晨心中虽有好奇,但这种好奇心并不强烈,而他也能随时控制住自己的情绪。
    一个小时后,方容就迅速赶到总统府。算算时间,这已是最大的时间极限了,不愧为毒人特战部队,即使在这个细节上,他们也是如此的出色。这个方容当初是那样的稚嫩,并且还被华飞多次训斥。但在国防军成长的过程中,方容也跟上了国防军扩大的脚步,毒人已经完全不需要华飞担心,一切训练和运行都进入了正轨。
    “总统,按照你的要求,带来三个人。”经过这些年的风霜磨砺,如今的方容已不复当初的青涩。在华飞的身前一战,那种沉稳,那种令人感到不安,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