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新军阀1909-第2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奶奶的,这不是开玩笑嘛!且不说他们有的人离开驻地都达几百里路。这返回驻地不说,还要接管城防,还要跟国防军硬干?见识过国防军强悍地他们深知,这简直就是找死啊。要知道,这第四军第五军只是国防军的一些新兵,那么那些参加过辛亥革命,参加过二次革命,打过日本人地第一军等王牌,又该怎么样凶猛强悍啊!跟国防军干仗?即使把第四军第五军全部驱走,那又怎么样?接下来等待的,恐怕就是国防军精锐王牌铺天盖地地报复了吧。何况,就凭他们的实力,能赶走第四军第五军吗?
    在部分革命党人地怂恿鼓吹下,华飞也早在去年年底就部署了相关工作。朱瑞这个命令,彻底激起浙江军人的兵变。兵变如燎原之势,迅速席卷浙江各地。很快,华飞以国防军司令部的名义宣布,为了稳定浙江地方,安定民生,不使兵变发生扩大,命在浙江的第四军,第五军二个师,独立旅团全面接管浙江地方防务。并以国防军司令部司令的名义,宣布接管浙江的全部军权,任何军队在没有司令部的命令,不得随意调动,更不得进行任何作战行动。
    在华飞命令下达的同时,国防军第一军第三师全员开赴浙江,担任督军军纪检查任务,对浙江的地方军队进行全面的改组整编。那些宣布起义的浙江军人,除了最早一批人已经从海路赶往广东,大部分军队都宣布接受国防军司令部的调遣和整编。加入许多人梦寐以求的国防军,怎么说也不是坏事啊。就是希望整编后,他们不会被退役解散就好。
    3月22日,在各方压力下,尤其是得不到自治区华飞的明确支持,北洋内部又分裂,危机四伏,袁世凯宣布取消帝制,恢复“中华民国”年号。(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首发





    正文 217 地盘倍增
     更新时间:2009…11…28 0:48:47 本章字数:6819

      
    蔡等人率先发起的护国战争,顿时在全国各地又~战纷争。云南,贵州,广西,广东,四川,护**和北洋军掀起一轮又一轮的战争,自二次革命后恢复宁静的中华大地,再一次陷入战火之中。
    和二次革命时不同,这次自治区的华飞显然对于讨袁毫无兴趣。不止南方的革命党人,自治区内的民党,报纸媒体纷纷倡议自治区的国防军应该为了国家约法的神圣,出兵互为国体,反对帝制。部分民党人士甚至组织游行请愿,在南京内阁政府大楼和议会大楼前请愿,上海国防军临时司令部的驻地前,人群更是围聚不散。
    华飞的国防军在控制浙江后,并未迅速接管浙江的政务,而只是全力地整编浙江的军队。浙江军人起义后,许多浙江的军人对于国防军的改编并不排斥,改编行动进行的非常顺利。按照惯例,改编筛选进行的非常严格,许多超过年限的军人纷纷被退役,变为地方预备役民兵。原有浙军年轻军官大都收到一纸命令,前往铁血军事学院,龙腾飞行学院,长兴岛海军军事学院等军校进行学习,整编后的浙军军官全由国防军现役或预备役军官担任。
    所有原浙军整编为国防军第六军,在整编完成不久后,就被迅速调往西,北,苏北,浙南等地,加强边省的防御,防止其他各省的护国战争浪潮卷入自治区。
    护国战争发动后,不论是北方的袁世凯还是南方的革命党人,对于华飞这股强大势力地争取可谓不遗余力。毕竟国防军目前六个军十八个整编师二十多万的强大军力,对任何一场战争的影响不可估量。但华飞即对护国战争不感兴趣,也对袁世凯的大肆笼络毫无反应。只是在袁世凯称帝后,华飞发表了一番对国体争论的看法,谨慎地反对袁世凯称帝,同时也反对革命党人暴力挑起内战,破坏国家安稳发展的最佳时机。
    所以在各地相继开打的时候,自治区地变规办(变革规划办公室)却一心制定苏浙沪全面的发展规划。各地大量的难民成批涌入自治区,许多有钱地缙绅们蓦然发现,在整个中国,似乎只有苏浙沪几地无比安静,经济丝毫不受影响地快速发展。无论是北洋军还是南方的护**,都自发地避开国防军的势力范围。而为了筹集军费,各的原料矿产大量运往自治区销售,以换取经济上的支撑。
    历史上,中国大地上的军阀混战对国家造成的危害极其深重。虽然经过清末几十年地衰败,但中国上千年的积累并非一朝一夕可以耗尽。而清末洋务派们发起的洋务运动,也给中国留下了一定的工业基础。至民国初建时,中国百废待新,无论是经济还是军事上,与亚洲小霸王日本的差距,也并非多么遥不可及。
    但政治一开始就埋下了内争的种子,无论是北洋军系还是革命党人,都为了彼此不同的利益和观念,纷争不断。革命党人中固然有为了理想和国家不断抛洒热血的志士,但也有不少人只是借着革命地名义,博取个人的上位。这个矛盾,在袁世凯称帝后,彻底爆发。北洋军系内部争权夺利,革命党人趁势而起,中华大地狼烟不绝,各式军阀你方唱罢我登台。中国最后的国力基础,在军阀混战中消耗殆尽。而一战这个崛起的最佳时机,也彻底沦丧。
    华飞当然明白,如果此时大举护国的旗帜,固然能为他博取更多地声望和利益。但现实是,如果出兵,就会令休整不久的国防军再次征战,大量消耗军费和财力。随着地盘地扩大,带来的就是军队数量地激增,对地方控制力的削弱,令许多暗地里地敌人有机可乘。
    所以华飞打定以静制动,以不变应万变的策略,加强对浙江的军事控制,逐步开始对浙江政治上的渗透,从而用最短的时间,把浙江纳入自治区的势力范围,展开全面的建设。
    华飞地举动。令自治政府内地民党。进步党。共和党当激进党员大为失望。可是他们毕竟没有军权。而且自治政府地政治权利也被削弱。许多人都看出。华飞最终走地并不是一条民主共和地体制。本质上和袁世凯地帝制没有区别。所以他才对袁世凯称帝毫不关心。如果不是各党党首极力控制各党成员把矛头对向华飞。恐怕有人就喊出了反对袁世凯。反对华飞地口号了。
    华飞地沉默并不能阻止这些年轻人地热情。包括民党在内地各党都发生了巨大地分歧。一部分离开自治政治。赶赴南方加入护**体系。也有部分人在见证自治区高度发展地同时。舍不得他们为之耗尽心血地地方。选择留了下来。
    历史终究有所改变。至少华飞走地道路。让许多原本迷茫地青年。看到一条强国复兴地道路。虽然他们也不知道这条路终究会走向何方。虽然许多人也不确定。他们选择留下到底是对还是错。
    19166年。华飞突然在各大报纸上刊载署名评论文章。在这篇名为《疾首诚言》地文章。华飞首先就批评了袁世凯地称帝行为。并指出目前国内地动乱地起因。就是他地这个举措。袁世凯需要为此承担责任。华飞说。袁大总统为中国建设了一支强大地北洋军队。同时也为民国地建立做出了巨大地贡献。可最后却因为称帝。使得他民国第一任大总统地荣誉荡然无存。
    华飞在批评袁世凯之后。矛头一转。指向南方地革命党人。华飞对此花费了大量地笔墨。从国际形势上分析。和国家地安全发展环境判断。此时此刻。欧洲列强都在为了利益爆发前所未有地战争。而这个时刻。就是我中华团结一致。努力于国家自身建设地大好时机。此也是我们国家借机崛起。并最终废除列强施加给我们所有不平等条约地最后机会。然而。你们为了所谓地国体。为了所谓地帝
    言不合。兵戎相向。同室操戈。不仅置黎民与水火国家在自我残杀中耗尽财力。
    你们以革命自居,你们以护国自居,你们以国家未来的复兴者自居,殊不知,你们确是国家复兴的罪人,你们是民族崛起的罪人,你们罪不可。
    华飞在文中呼吁,所有不同政见者放弃武力,用和平的方式共同解决分歧。切不要用任何名义,挥霍国家地未来来谋取个人权利的**。
    疾首诚言并不长,但这区区数千字比自治区出动十万国防军还要来的震撼。在这篇文章刊发地当天,不仅在自治区内得到广泛传阅,国内各大报刊竟然纷纷要求转载,有的报纸竟然还为此印发号外,当成重大新闻来对待。
    次日,不仅袁世凯发表正式声明,承诺将向国民解释称帝缘由始末,并表示愿意接受华司令的提议,和平谈判解决善后事宜。袁世凯在声明中恳请华飞居中调停,为和平解决此次纷争,为了国家的安稳发展做出努力。
    另外,南方的革命军进攻攻势竟然纷纷停滞下来。华飞的话狠啊,一句同室操戈,一句罪不可把原本以大义之名起事的革命党人,竟然置于国家罪人,暴乱分子地地位,你说他们如何能接受?蔡锷,唐继,刘显世,刘存厚等人相继发电表示为国家不争权利之初心。但为了国之未来,切不敢坐视天下重新沦为一家一姓之天下。
    与此同时,自治区内各家报纸围绕华飞的那篇文章展开激烈的讨论。有完全赞同的,有谨慎不发表意见的,也有激进反对华飞的保守言论。不过不管大家意见如何不一样,有一点却是所有人都没有异议的共识。那就是此时的华飞和自治区,既脱离了革命党地政治势力,又和北洋中央势力保持着距离,成为在这两股势力之外独立的第三股政治军事势力。
    在随着接下来几篇重量级的评论出现在各地的报纸上,所有的纷争霎那间都鸦雀无声了。这几篇文章都是国内知名地人士署名刊发,其中一人无比客观地说道,无论是帝制,还是共和,抑或是自治区的模式,善意地究其本源,都是为了国家地强盛。然而我们无需太多争论,只需看一看,哪里发展的更好,哪里更加物阜民丰,哪里地人民生活更加满意幸福,我们就可以得出一切结论。
    这个评论员说道,如果你还不清楚的话,那么你可以去北京,天津,上海,南京,广东等地转一圈,相信你非常容易就能得出答案。
    这个人还说,袁大总统忙着称帝,为此大肆借款,扩充军力。南方革命党人为了共和,为了反对帝制,募兵起事,北上护国。
    自治区地华司令也借过钱,也出过兵护卫国家。不过华司令借的钱不是从外国银行借来的高息贷款,而是发行建设债券,不断兴建铁路,公路,桥梁,发电厂,港口,是用钱发展民生教育,科技卫生,是用钱补助民族工商业,促进鼓励民族重工业。同样是出兵护国,革命党人的护**是与北洋军为敌,同室操戈,自相残杀。而华飞的国防军却是去山东,抛洒热血,前赴后继,无怨无悔地与日本人拼杀。为的就是国家的主权完整,为的就是民族的尊严不容挑衅,为的就是中**人的责任和荣誉。
    同是借款,同是出兵,同样的钱,同样的军人们,本质的区别就在这里。还需要更多的证据?还需要什么证据?
    这篇文章的强大丝毫不亚于华飞的那篇疾首诚言,如果说华飞的那篇文章在国内掀起巨大的讨论和纷争,而这篇文章却可以用几千字,令所有人鸦雀无声,陷入沉默,沉思,沉痛。
    是啊,同样是钱,一个用于自家消耗的战争,一个用于国内基础建设。同样是兵,一个为了革命和权力的名义,征伐不断,硝烟不绝,一个却在山东御外辱,扬国威。人们在沉默感叹之际,目光转向这篇文章的作者,许多人顿时瞠目结舌,石化定穴。这篇文章的作者竟然……竟然是……销声匿迹很久……大预言家……安童!
    安童地这篇文章影响是巨大的,不仅在国内北洋军和南方护**人中带来巨大的反响,也使得自治区内部各党留下的人们,纷纷醒悟,定下心来全力扑在建设上。许多人不自禁地产生这样一个共识,无论是民主共和还是君主立宪,国家国体确立后,这些基础建设总不会不要吧。咱们也分不清到底哪个更适合中国,那么就一心一意为国家做出自己可以做出的贡献吧。
    这种暗合实业救国的思潮不仅在许多人们心中产生,也在报纸的评论文章上多次出现,越来越多地影响着自治区无数地年轻人们,其思潮的影响速度和范围,迅速扩大到全国各地。
    安童的这篇文章同时也在国防军内部引起巨大地阵地,原本还有不少人提议出兵反对帝制的军官们大部失声了,普通的士兵们突然感觉到,原来他们竟然如此的伟大,如此的和其他地方的军人不一样。他们山东一战的荣誉,竟然如此地神圣。即使走在大街上,普通百姓,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