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新军阀1909-第1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宣布以国防军的名义,发售一千万元新币的战争债券,债券将以战争所得及战后赔款偿付,利率是建设债券的三到五倍
    宣布实行义务兵役制,紧急招募自治区内十八岁到二十三岁的所有相关适合青年入伍,进行新兵训练,增加储备兵员
    ……
    国防军司令部的正式宣战声明非常详细,让各方都能从中解读出相关信息很明显的一条,自治区并未与德国人结成同盟关系,而且还不准在远东的德**人回国参加战争,可以说还是华飞一贯的立场,中立!这样的话,就放松了不少国家的忧虑,美法等国甚至派出代表,开始协谈调停
    国防军司令声明在民间获得巨大的支持,尤其是那比建设债券还高达三到五倍的利率,甚至都引起不少大财阀的兴趣不仅自治区内热血人士广泛购买,一些小地主和商人,也纷纷加入抢购的行列
    此时的华飞,几乎整天泡在上海郊外军事基地的临时司令部内国防军所有师以上高级军官参谋全部列座,虽然有少数人依旧揣揣,但却没有一个人反对作战第一次会议上,有人反对对日宣战,华飞现场当即撤除了他的职务并说了一句,即使必败,我们也必战!
    随后所有反对声集体沉默,主战派更是得到了莫大的鼓励,所有参谋部门全力运转起来,制定详细的作战方案
    初步计划决定,调集国防军第二军,第三军共计七万多军队,分两路自津浦线转胶济线,沿铁路北上胶州另一路分为二个梯队,第一梯队由驻扎在苏北北的第三军所部沿陆路,快速支援青岛另一梯队在海军军舰的护卫下,乘运输舰,从海上登陆山东,增援山东战场
    第二军几乎完全由新兵组成,是支没有实战经验的新军队第三军则有原革命军残部和部分俘虏军改编扩充而来,军纪军风相对较差,但战斗经验很是丰富
    最精锐的,罕有败绩的嫡系第一军,却被华飞留在自治区,一个连队也没有派出,这惹得第一军各级军官怨声载道华飞一气之下,说了声,谁想去山东,就申请调离第一军然后所有埋怨,集体失声
    第一军已是精锐,无需再用更多的胜利,去提高他们的经验而无论是崭新的第二军,还是混杂的第三军,都需要战斗和血的洗礼,锻炼出自己的军魂,完成脱胎换骨的转变这是必须经历的锤炼,这是不可回避的过程
    另外第一军的战斗力和忠诚度,在自治区内坐镇,也会震慑宵小的妄动,起威慑作用当初第一军只是几千人,就创下种种传奇的战果现在整整三万多人,除非有人可以调集十几万大军,否则对自治区应该不会动出妄念
    而且在义务兵役制的号召下,崭新的国防军第四军,第五军,第六军也开始组建一旦新兵训练结束,这可也是不小的战斗力
    届时,整个国防军的兵力,将整整扩充一倍
    第二军和第三军虽然刚刚完成步枪的换装,但在轻机枪和重机枪,以及火炮等重火力武器的配备上,还远远没有达到建设目标的标准配备不过对付日本人,却丝毫不落下风根据情报显示,日本人出动五十多艘运输舰和近四十艘军舰,陆军三万多人,重机枪只有四十多挺,火炮不过一百多门而已
    除了集体反对华飞担任总指挥,亲自上前线外,其他计划得到一致通过众多军官,尤其是第一军的军官,反对的更是无比强烈华忠,郭通,曹原,李乾玉,甚至希伯和巴特等人,也跟着凑热闹他们只是略带无赖地道,司令要去亲自指挥作战也可以,不过得让我们第一军担任前锋
    华飞冷静下来,最终也放弃了亲自北上的决定不仅因为需要他统筹全局的事情很多,也因为假如他受伤昏迷,乃至发生意外,这个重大的契机将会完全失去
    于是最终任命蒋方震为北抗军总指挥,国防军第二军临时军长,授大校军衔任命张孝准为北抗军副总指挥,国防军第三军临时军长,授大校军衔命令下达后,即日出征!
    华飞对蒋方震和张孝准的看重,诸人早已了解但火线把第二军第三军的兼职军长撤销,让两位没有丝毫战功的军人担任如此重担,还是让许多人大吃一惊大家倒不是怕他们会率部叛变,毕竟所有军官,不是从第一军分出去的,就是铁血军校毕业的,忠诚度还是可控的!他们担心的是,如此重要的作战,把指挥权交给两个毫无指挥经验的人身上,总是不保险
    华飞一是想锻炼两人,二是根本没有合适的统帅人选嫡系属下虽然不少人都非常善战,但让他们指挥军团作战,他们也毫无经验相对来说,交给知名的蒋百里,不仅可以他的实战指挥才能,也能让人看出华飞用人的魄力
    即使他们只是纸上谈兵的赵括,军部的参谋部也不会让他们做出致命性的决定
    :累的不行,依然坚持上交任务,祝大家国庆节快乐,可怜的我,阅兵式和晚会都没看到~(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n,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正文 169 初战告捷
     更新时间:2009…10…3 0:06:20 本章字数:7061

    了集体反对华飞担任总指挥,亲自上前线外,其他计T'通过众多军官,尤其是第一军的军官,反对的更是无比强烈华忠,郭通,曹原,李乾玉,甚至希伯和巴特等人,也跟着凑热闹他们只是略带无赖地道,司令要去亲自指挥作战也可以,不过得让我们第一军担任前锋
    华飞冷静下来,最终也放弃了亲自北上的决定不仅因为需要他统筹全局的事情很多,也因为假如他受伤昏迷,乃至发生意外,这个重大的契机将会完全失去
    于是最终任命蒋方震为北抗军总指挥,国防军第二军临时军长,授大校军衔任命张孝准为北抗军副总指挥,国防军第三军临时军长,授大校军衔命令下达后,即日出征!
    华飞对蒋方震和张孝准的看重,诸人早已了解但火线把第二军第三军的兼职军长撤销,让两位没有丝毫战功的军人担任如此重担,还是让许多人大吃一惊大家倒不是怕他们会率部叛变,毕竟所有军官,不是从第一军分出去的,就是铁血军校毕业的,忠诚度还是可控的!他们担心的是,如此重要的作战,把指挥权交给两个毫无指挥经验的人身上,总是不保险
    华飞一是想锻炼两人,二是根本没有合适的统帅人选嫡系属下虽然不少人都非常善战,但让他们指挥军团作战,他们也毫无经验相对来说,交给知名的蒋百里,不仅可以锻炼他的实战指挥才能,也能让人看出华飞用人的魄力
    即使他们只是纸上谈兵的赵括,军部的参谋部也不会让他们做出致命性的决定
    战争命令下达后,整个国防军全速动员起来为了保障七万多北抗军的作战,华飞征集调动自治区内的二十万民军,进行后勤物资保障这些人除了部分为原庐州府经过实战锻炼的民军,其他人都是自治区组建后,按照华飞军民共建设想,对没有兵役的家庭,征召合适的民军
    驻守在北和苏北的第三军所部速度最快,接到命令后,迅速就开赴青岛,增援青岛德军而第二军各部大都驻扎在自治区的南部,所以接到命令后,通过陆路迅速集中到浦口,部分沿着铁路,火速运往山东两相速度一对比,如无意外,第二军这部增援战场的时间,并不会比第三军慢上多少
    第二军另一部分则通过海路,北上山东随同他们北上的,还有大部分重装备由于华飞目前还无意与日本在海上发生最终决战,所以海军第一舰队的主力军舰,提前北上,对日军第二舰队海军军舰,进行骚扰迷惑牵制
    与此同时,空军侦察飞机全部被派了出去,不但对海路进行侦查建设,还在战争爆发前,大量侦查日军的各方面军事情报
    华飞的全水泥机场建设计划被修改,由于大多数飞机的起落架并没有缓冲减振设备,所以相对于柔软的草场起落机场,硬水泥跑道对于降落来说,显然是个极大的挑战
    所以各地地机场几乎都变成了起飞用水泥跑道而降落则选择柔软地草地这样不但节省了大量地经费还让机场建设速度大大加快不仅重要城市都修建了军用机场前线更是修建了许多临时机场
    不出所料袁世凯政府只是发布一条声明告诉各国自治区地军事行动完全属于地方议会地行为并不是中央地意见鉴于各地民情中央呼吁日本政府停止对山东地侵略鉴于维持与各国地关系和维护东亚地区地和平稳定中央政府采取不干涉不支持不介入不拥有地四不政策
    即不干涉自治区地军事行动不支持对日宣战不介入这次战争不拥有战争地一切获利和损失赔偿
    中央政府地声明倒是让其他各个国家松了口气但日本政府却随后发布了一封更加严厉地警告声明警告北洋政府制止南方自治区地军事行为否则引起地一切后果北洋政府责无旁贷并不是你发布一个四不声明就可以置身事外地
    和北洋政府不同南方各省比较倾向于革命但又寄希望于统一即对自治大力支持又对华飞这样地完全自治持保留意见不过在对日宣战上他们几乎一致地通电支持而和自治区关系比较密切地江西李烈钧更是在兵力极度紧张地情况下派出一个团地兵力参加华飞地北抗军
    至于英国虽然和日本是盟国且共同出兵青岛但自治区政府只是不点名警告并未对英国人进行多少限制措施更别提宣战了只是和其他国家一样阻止一切运往日本和战区地资源另外中断了与英国地一切外交联系
    国防军陆军火速出击,空军也没有闲着经过一年多的发展,如今的空军已经拥有二个飞行团五百多架各类型飞机如果不是还要出口,恐怕都已组建二个飞行师了飞机的数量对华飞来说已经不是问题,问题是缺乏足够的,经过培训的合格飞行员
    经过侦察飞机的侦察,错误的军事情报得到了修正日本对于夺取青岛可谓是志在必得,几乎动用了三个舰队二万五千名的海军士兵另外独立第十八师团司令神尾光臣陆军中将所部一万五千人也开赴青岛,增援作战
    根据日本的情报部门传回的最新消息,华飞的自治区对日宣战后,日本国内已经开始新的增兵计划,计划再增加三万陆军,目前正在全力征集运输舰船和调集军事物资
    情势对华飞来说较为严峻,联军面对的敌军数量从三万人增加到四万五千人如果加上海军人数,那就将面临七万作战兵力,这还不算英国的兵力从兵力数量上,在日本本土增兵未到的情况下,华飞的北抗军已经不具备多少优势
    战争必须迅速结束,如果拖入持久消耗战,不仅会让北抗军的压力越来越大,而且更会拖垮刚刚起步的自治区工业经济
    第一阶段的作战计划迅速做了修改,改增援青岛作战为闪电突击作战各军团务以主动作战,伺机寻歼敌军为要务,最大程度地消耗敌军有生力
    接到命令的蒋方震迅速就领会了司令部的意图,;立马命令第三军各部占领胶州后,主攻平度,切断日军的后方补给线,逼迫日军从青岛前线撤军,与其决战另一方面,亲率第二军所部,沿着铁路星夜兼程,直奔济南,抢占县车站,保证津浦线济南徐州段的稳定,保护济南到胶州的铁路线,使得后勤物资可以最快速度得到补充
    命令第二军海军增援部队,按照计划增援青岛,仿制日本狗急跳墙,对青岛发动猛攻,从而占领青岛,就地防御
    空军在接到命令后,也迅速调集一百多架战斗侦察机和轰炸机,迅速转场青岛,第二飞行团二百多架飞机也在向苏北集中
    九月十九日,在日本占领即墨的一周后,第三军所部在与小股日军发生遭遇战,全歼几十名日军后,迅速趁着夜色,进驻胶州市胶州的德**队大都撤往青岛,而日军的主要兵力又集中在即墨方向,所以几乎没有发生大的战斗
    当天,在青岛的德国人迎来了如蝗般的飞机德国海军中尉布鲁肖看着这满头的飞机,再看看机场上停着的几架可怜的鸽式战斗侦察机,布鲁肖顿觉无比沮丧
    德国青岛总督麦尔瓦德克率队亲自迎接了这队飞行空军部队,带队的空军长官却是已经升为少校的第一飞行团团长孙天波看着这名年纪轻轻的少校,麦尔瓦德克大校本来还有些轻视,可当他听说就是这名年轻的团长,不仅参加了对徐州的轰炸,还亲自率队参加了海战,并用鱼雷第一次从空中击中军舰时(其实击中海号的是张杰),麦尔瓦德克肃然起敬,对孙天波等人行了个标准的军礼
    青岛的德国人得到援助,显然非常高兴只有四千多守军的他们,在面对数十倍于他们的英日联军,即使德国人再善战,显然也明白必输的结局
    孙天波身负作战任务,迅速拒绝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