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唐朝当王爷-第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非但如此,老李划给陈华属于他蓝田侯的一千户食邑人家落在了陈华头上,就意味着从圣旨下达的那一刻起,他陈华又要多出一份心思,负责那千户人家的大小事务,那家丢了一只猪,要找侯爷,那家狗死了,也要找侯爷,打架斗殴,邻里吵闹也要找侯爷,原本陈华以为,他当蓝田侯很轻松,接手后才明白,自己食邑的千户人家,就是自己的房客,他们按时向陈华交租,陈华就必须要负责他们的生命财产安全,甚至他们生儿子嫁女儿,陈华都要前往探望。

  于是就有了陈华忙,跟着他混的人累得像狗一样舌头外翻。

  陈华感慨,蓝田侯,也不是那么好当的。但是,也仅限现在陈华家人丁稀少人手忙不过来,过那么几年,等陈华取个十房八房娘子,就有人替他打理这些琐事了。

  说道取媳妇,陈华自己也有这么个想法,恰好老李圣旨下来的时候,还赏赐了一座高门宅邸给陈华。那院子贼大,就在安乐坊里面,比墨统领的墨府大了何止一倍。侯爷好歹是有身份的人,尤其是陈华这种可以世袭的开国侯,以后陈家世世代代都以这里为祖宅,宅子不大不气派怎么得了?老李贪污了陈华四十万贯钱,拿出手安慰陈华的宅子当然不能小气。

  那宅子陈华看过一次,然后就交给了杜荷去帮他打理。

  然后杜荷这厮继续累如狗!跑前跑后,买家具,请工匠修葺,尽心尽力为陈华打造他的侯爷府。

  时间就只有那么点,陈华也只能多线操作。他忙,很忙,婉儿姑娘每天都是看着陈华来回奔波长安和玉山两处。婉儿姑娘心里担心陈华,但又痛恨自己帮不上他的忙,看着日渐消瘦的陈华,婉儿姑娘每次都要抓着他的手说一句心疼的话。让陈华感慨,封建社会就是好啊,男人能在恋爱中享受到女朋友不吃醋不怄气的温情,此乃男同胞的福荫啊。

  不过公孙婉温柔贤惠的脾性,说多了没羞没躁温柔的情话,那小脸蛋就悄悄然红彤彤,唐律有令,女子十五就必须嫁入,婉儿双十年华,正是熟透的年龄,让陈华见了,恨不得立刻操办婚事,把这小娘子娶回家滚床单去。

  最难消受美人恩,在公孙婉那儿待一会儿,陈华都觉得龙精虎壮全身都是使不完的力气。他忍了,把这股力气留着直奔玉山。

  好日子还长着呢,妈的,等老子的玉山小别墅修好了,就天天在玉山待着和婉儿谈情说爱。不过,辛苦了婉儿,又要让她等三年。

  为了梦想,陈华在公孙婉不舍的目光中,继续从长安飞奔玉山。以累死马的速度,陈华风风火火赶到了玉山。

  玉山的项目是李泰在负责。短短几日的时间,景色秀丽,风景宜人的玉山之上,某处庇荫的地方,已经被推出大块大块的平地。按照陈华的设计,会在玉山上,拔地建起一座座小别墅,除此之外,还要修建一座摩天高的学府楼,以及人工湖,运动场,没事可以让学生跑跑步,踢踢蹴鞠,举办个运动会什么的,而且,陈华还要求,所建的一应亭台楼阁假山流水,都要颇具匠心,设计图他已经拿给李泰,既然准备大刀阔斧的干,就得干出成绩,争取震硕整个长安。

  李泰在玉山已经做到废寝忘食的工作境界。玉山项目是陈华亲自交给他监督的,李泰完全是把项目当成了生命。规划,推土,平地,前期材料的准备,都在李泰的脑子中演变着。李泰的理想不大;按照陈华给他的蓝图,格物院的新书院将是李泰这辈子,做成的最大一件事。

  简直很难想象,可以把房子修到二十层楼高,当然,若是没有水泥,没有红砖,没有找专门的铁匠在铁水里面加入合金炼成精钢,然后把钢水倒进浇筑的器具里拉成长长的钢筋作为大楼的框架支撑,别说二十层楼,十层楼都修不起。

  神奇。

  格物院的新学府,简直堪称当代鬼斧神工的杰作!

  如此神奇的构想,当然必须要一个更神奇的人才能设计出来,这个人,就是陈华,李泰敬佩的陈华。因为,没有陈华解决水泥,红砖,钢筋,等技术性的难题,工部的匠师也修不起这么一座可摘星辰的房子。

  “如果修好了,我也要向老师要一座小别墅,玉山春暖夏凉,简直就是一块埋在地里的蓝田玉,适合避暑,每到夏季,便可以到玉山小住些日子。”李泰心里正想着美事,眼光往施工的场地上飘去,陈华每天总是很准时的出现在施工现场。

  李泰小跑过去,他监督施工不会有差错,用不了几日就可以平完地,然后开始修建。

  “老师!”李泰来到陈华身前:“前期的施工,已经在开展。可中期的投入,还跟不上,你啥时候找我三哥催催他,让他加快督促人烧制水泥,钢筋也不怎么够了,等一旦开工,供货不上,工期就要延误了。”李恪负责供货,李泰负责监督施工现场,这是陈华交给他们的任务。

  陈华把李泰的建议记在心里面,新学院竣工时,他是看不到了,他那时候只怕还在江南吧。

  不过,陈华也不遗憾,他到期望自己从江南回来,遥望玉山就会看见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若隐若现于苍翠的玉山之中,这何尝不是件赏心悦目的事。

  这算是自己离开长安前,大刀阔斧干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吧。

  
 第六十章  一瞥长安终离别 '本章字数:2220 最新更新时间:2013…06…16 23:13:19。0'
  时间又过去半个月,玉山上用来建房的地已经被李泰平了出来,接下来就要打地桩立柱子请工匠修房造屋,奠基大事,是大工程,一旦奠基,就预示着玉山新书院正式拔地而起,马虎不得。于是李泰像个包工头似地, 吃在玉山,睡在玉山,很少回皇宫,李泰玩命地工作,让长孙略有所知,多次差人请他回来,李泰以有事推脱,他是第一次拒绝母亲的请求。

  李泰的干劲如此大,陈华就完全把建书院的事放放心心交给他。陈华自己也不每日早晚往玉山跑,他把心思放在李恪身上,李恪干的是技术活儿,虽然和他学的算术沾不上边,但自从和李泰做了那个超级大孔明灯后,李恪的又一兴趣就是把算学运用在实践中去探索真理。

  以前靠卖玉石为生的蓝田县,现在已经建起了许多作坊。陈华封了玉山,断了玉石买卖这片市场,但他不能眼看着蓝田县的人一个个都穷困潦倒,蓝田人不卖玉石,就快成穷光蛋了,所以,陈华试着把多余的劳动力投入作坊中,也算某种程度上解决蓝田县劳动力过剩的问题。

  新建在蓝田县的作坊有七八家,都是以前烧窑用的小作坊,经过改造,成了可以烧制水泥红砖出产钢筋的工业作坊。江南水患要用水泥,很多的水泥,无法计量,这就刺激了水泥生产行业,有钱不能让别人赚了去,陈华是蓝田侯,这笔钱当然要让自己封地的人赚。

  建立工业作坊,是陈华的主意,但陈华也有担心的余地。要留给子孙一片青山绿水啊,他不能单独搞破坏,虽然这个时代还没有环境保护法,但是举目蓝天白云,水果蔬菜绿色无污染,谁都不忍心破坏,于是陈华找到了蓝田县令罗平,和他进步一商量有关作坊的事,并且,陈华还给罗平提出了几点他的想法。

  建在蓝田县的作坊,要划出专门的用地,作为工业园区用着开发,而且还要对这些作坊,进行登记造册,有必要派遣官府人员进行管理。做好作坊的排水排气妥善处置。作坊规模不能低于五百人以下,争取小作坊和小作坊合并,大作坊和大作坊相互合作。尤其是官府的监察力度要够,这些作坊若是违法了,统统封闭,毫不留情。反正蓝田县是陈华自家一亩三分地,陈华说什么,下面就要实施。

  规划工业作坊,是陈华去江南前大概的想法,他也不愿看见回来雾蒙蒙的蓝田县,所以,在嘱咐罗平的时候,陈华特别强调了监察力度,相信罗平不会掉以轻心。

  是时候该把水泥的事找个适当的时间向老李推荐了,毕竟这是项利国工程,老李一定会支持。说不定还会拨银子下来,支持陈华扩建水泥作坊。

  就在陈华渴望,能够拥有大量水泥时,在水泥作坊监督的李恪,给陈华带来了一个好消息。

  在新烧制的一批水泥留底废渣下,发现了像珍珠一样的晶体。这种晶体,能够发光,形状如珍珠,李恪不知此为何物,为此他还亲自抽空把那晶体小心包起,送到陈华那儿,陈华看了那晶体后,表面没多大惊讶,但内心已经乐开了花。

  没想到啊,李恪在烧制水泥的时候,居然弄巧烧出了玻璃。

  大唐现在还没有玻璃,不然陈华不会和南洋人哥抹布签订购买玻璃的合同。现在这项技术,居然让李恪在无意中填补了这片空白。

  高兴的陈华,没有立刻告诉李恪,他发现的这种颗粒,究竟会给整个世界带来什么影响。他也没有准确地拿出烧制玻璃的配方交给李恪,陈华相信,李恪一定会找到当天烧制那一批出现了玻璃结晶的工匠,然后根据他们烧制时记录下用到的原材料,进行一次次的实验,最后得出结果。培养科学兴趣,就是从未知开始,一来就告诉了全部,而不去引导,怎么能成为科学巨匠?

  李恪和李泰,陈华都有自己对他们独特的培养,他也相信这两个小子,接触了那些神秘的东西后,再也不会对权力产生欲望。大唐和平了,陈华也就和平了。李恪李泰作为陈华唯一的两个弟子,陈华能做到的就是,让他们活的更久。

  方方面面,都按部就班地进行操控。把所有的事情,都放心地交给信任的人完成,陈华身上的担子就变轻了。

  玉山那面,他不用去过问,因为李泰会做到最好,作坊的事,李恪也会尽心尽力,陈华很放心那个温文尔雅的小子,在他身上,陈华看到了李恪做事的严谨。

  这两块重石放下,陈华自然清闲了。也趁此时间,陈华见了自己那蓝田县一千户人家,蓝田县的人口不多,一千户,几乎就是整个县的户籍人家,隋末战乱,给天下苍生带来了疮痍的死气,战争和天灾成了人民口中不愿提起的伤痛。大量地增大人口基数,已经成了上至国家,下至家庭的重任。

  看过了自己的子民后,陈华有种说不出来的感觉。

  蓝田县,实在是太穷,太贫瘠,太超生了。

  农作物几乎没有,蔬菜瓜的种植也甚少。大多数的人家,都集中在环绕玉山一带的村落,靠挖玉山上的玉石为生。资源是越挖越控,加上外来者的掠夺,真正富裕的屈指可数。

  陈华封了玉山,断了所有人的财路,但这是侯爷的命令,蓝田县的人不敢反抗,但作为始作俑者,就算建了工业作坊,为蓝田县人提供就业的岗位,但要想让那些一个壮男丁,拖家带口养活十多个老弱妇孺,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陈华在考察了一番之后,心里在想,必须要给这些不能做重活老人妇女儿童找点事情做,就算让他们养猪,每年都还能有猪肉吃,过年的时候,不会出现年慌。

  陈华心中已经有了个决定,但这个决定,还没有由他带头开始实施,老李的一道圣旨,将陈华宣进了宫,江南大水,数郡县淹没,救人如救火,老李真想一脚揣在陈华屁股上,巴不得他现在就飞到江南去。

  江南水患告急,陈华不得不放下手上所有事,立刻前往江南。他想,自己从凉州来到长安,不过数月时间,对长安城的繁华,仅仅是惊鸿一瞥,还没来得急让陈华细细评味长安城的底蕴,如今又被老李一脚踢到江南,下次再回来时,他发誓,他打死都不会再离开长安了,因为长安有种家的感觉,他不想在成为一个游子四处漂泊。

  
        望江南
 第一章  启程 '本章字数:2137 最新更新时间:2013…06…18 00:32:39。0'
  公孙婉穿了件大红的袖衫;细腰上以绣带结成合欢结;这是她早就为自己准备好的嫁衣;可惜她还没来的及穿上嫁衣;未婚夫就已经战死沙场;今天;她已下定决心;脸上擦了淡红的胭脂;眉毛也修的精致细长;这是她第一次用胭脂水粉打扮自己。她要把自己装扮成出嫁时的样子;要把自己最美的一面展现给最爱的人看,酡红的脸上欲语还羞,她穿上了嫁衣,同时也说明,她已经嫁人了。

  残阳如血,染红的不仅仅是远山那一片天空,还有那芳草地上,一袭大红嫁衣的公孙婉。

  三年前,她就是在此地,送自己的未婚夫前往边关,那时她穿了件素白的荷衣,纤尘不染,她目送良人远行,结果等来的是一纸阵亡的家书。

  三年后,同样有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