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2180-朱元璋私密生活全记录-第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友谅这几句话说的还是蛮有哲理的。只可惜,“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这几个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就难了。    
    陈友谅的庞大船队开始向鄱阳湖的北面进发了。仗着舰船高大坚固,陈友谅把他的船队排成一字长蛇阵横亘在鄱阳湖水面上。最西边的是陈友仁,最东边的是陈友贵,靠着陈友仁的是张定边,挨着陈友贵的是“太子”善儿。陈友谅则坐在张定边和善儿之间的一条巨型战船上,带着小儿子陈理及一班文武大臣和“皇妃”,全盘调度指挥。从西边的陈友仁到东边的陈友贵,陈友谅的庞大船队东西绵延了二十多里,的确蔚为壮观。    
    于是就来到了7月20日那一天。下午,张定边的哨船回来报告:前面不远处的康郎山附近,发现朱元璋的船队。张定边跑来向陈友谅请示。陈友谅命令道:“你冲过去,把它打垮!”    
    张定边就带着二百多艘战船冲向了康郎山。驶到康郎山附近的正是廖永忠的船队。廖永忠和张定边曾在长江里交过手。这番相遇了,真是仇人相见、分外眼红,也没客气双方就炮来箭往地战在了一起。    
    陈友谅又得到消息,说是左翼发现一支朱元璋的船队正向康郎山一带靠拢。陈友谅即刻给陈友仁发号令:“冲过去,截住它,消灭它!”    
    陈友仁马上就率着二百多艘战船冲了过去,迎面碰上的是俞通海的船队。    
    陈友谅再次得到战报:右翼有一支朱元璋的船队正开向康郎山水域。陈友谅命令陈友贵:“火速前进,把它消灭!”


第四部分第49节 全线北撤

    陈友贵没有怠慢,领着二百多艘战船在康郎山东部水域截住了康茂才的船队。因为康茂才曾经以诈降的手段使得陈友谅惨败于应天城外,故而陈友贵就怀着无比的仇恨对康茂才的船队发起了一波更猛于一波、一波更凶于一波的攻击。    
    陈友仁、陈友贵和张定边的三路人马都派出去之后,天色已近黄昏。没捞着仗打的“太子”善儿未免有些手痒心痒,便爬到陈友谅的大船上请战。陈友谅故意用一种漫不经心的口吻言道:“你如此求战心切,朕很喜欢,但朕先要考你一个问题,你以为,朱元璋现在何处?”    
    善儿皱了皱眉,然后回答道:“以儿臣之见,朱元璋现在一定是躲在他与我们交战的船队后面。”    
    陈友谅非常满意地点了点头:“不错,朱元璋十分地狡猾,他在这个时候是不会轻易露面的。他在观察,他在考虑。他会在他认为最恰当的时候率主力船队冲出来。”    
    善儿好像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儿臣以为,儿臣应该带领船队绕过康郎山,直扑朱元璋……”陈友谅猛地一拍巴掌:“对!直扑朱元璋,把他的主力船队打乱打垮,如此一来,这场战斗的主动权就操纵在朕的手中了!”善儿信心十足地道:“父皇放心,儿臣定会把朱元璋的主力船队打个稀巴烂!”    
    善儿本想带300艘战船前往。陈友谅却给了善儿四百艘战船。给了善儿四百艘战船之后,陈友谅身边的战船就不足百艘了。善儿以为陈友谅身边战船如此之少十分危险。陈友谅满不在乎地道:“你去把朱元璋打垮了,朕还会有什么危险?”    
    善儿怀着无比钦佩的目光看了陈友谅一眼,然后就指挥着四百艘大小战船向北开去了。开到康郎山附近时,天已经大黑。康郎山一带水域里,不时窜出一道道火炮火铳的闪光。那张定边和廖永忠二人激战正酣。善儿不顾,绕过康郎山,直向前扑去。行不多远,哨船回报:前边水面上漂着一支船队,因为天太黑,看不清有多少船。善儿大喜:那一定是朱元璋的主力船队了。于是,善儿命平章陈普略率一百艘舰船从左、平章姚天祥率一百艘舰船从右,自己带两百艘战船从中间,一起向前面漂着的那支船队扑了过去。    
    那支船队的确是朱元璋的主力船队。近五百百艘白色的战船,在朦胧的星月映照下,虽然很难辨清具体的数目,但那么多白乎乎的东西漂荡在湖面上,却也是比较醒目的。    
    朱元璋一看敌军冲来,虽然觉得有些惊慌,但也得全力应战。于是,徐达迎住了陈普略,常遇春接住了姚天祥,那陈兆先一马当先,指挥着二百多艘战船堵在了善儿的面前。从战船数量上来看,朱元璋有五百来艘,而善儿只有四百艘。但是,善儿的四百艘有一大半都是巨型战船,而且,善儿所携的官兵数量,至少是朱元璋手下的三倍。尤其是,善儿亲自指挥的那二百来艘直冲向朱元璋中军的战船,几乎全是巨型战舰。故而,为朱元璋保驾护航的陈兆先,尽管拼尽了全力,也只能节节败退。眼看着,善儿就要击溃陈兆先、冲到朱元璋的坐船前了。徐达见情况不妙,赶紧撇开陈普略,向朱元璋的中军靠去。陈普略自然不会罢休,紧紧咬住徐达。双方又混战在一起。那边的常遇春,听说朱元璋情形危急,也连忙甩开姚天祥,朝着朱元璋拢去。姚天祥可不是那么好甩的,紧跟着常遇春,也朝着朱元璋扑去。如此一来,近千艘大小战船,杂乱无章地绞缠在一起,几乎是闭着眼在厮杀。    
    善儿铁了心了要把朱元璋杀死或生擒,仗着舰大兵多,一次又一次地催逼着手下向前猛攻,企图将陈兆先的防线撕开一个缺口,好直接对朱元璋发动攻击。尽管陈兆先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了,但朱元璋身边的人都能看得出,善儿冲破陈兆先的防线,只不过是个时间上的问题。    
    老儒朱升劝朱元璋道:“大人,你呆在这里已经很危险了,还是改乘小船先向北撤吧。”    
    李善长、刘基等人也劝朱元璋先行北撤。朱元璋回道:“我不能走,我一走,军心就不稳,军心一不稳,部队就会很快被那狗日的善儿击溃!”    
    朱元璋执意不走,李善长、刘基等人也只能无可奈何。就在这当口,善儿所乘的巨舰冲破了陈兆先的防线,径直向朱元璋的坐船冲来。朱元璋坐船旁边的一只小战船,想上前拦堵善儿,善儿的巨舰只轻轻一撞,那小战船就在湖面上翻了个底朝天。李善长急忙劝朱元璋道:“大人快走吧,再不走就来不及了!”    
    朱元璋磨磨蹭蹭地终于有了走的意思。可说时迟那时快,善儿早瞅准了朱元璋的所在,拿过弓,搭上箭,仔细瞄定了,“嗖”地一声就朝朱元璋射击。这善儿不仅力道大,箭头也准,朱文正的部将赵德胜就是被善儿一箭射死的。    
    善儿射出的箭直直地朝着朱元璋的胸膛窜去。朱元璋一点也不知晓。李善长等人都忙着去准备别的战船来撤走朱元璋了。当时朱元璋的身边只有老儒朱升一个人。朱升看到了那支箭,想喊朱元璋躲避已然不及,情急之下,朱升也不管三七二十一了,鼓足力气,一头朝着朱元璋撞去。朱升这一撞,只把朱元璋撞了一个趔趄。可就是这一趔趄,救了朱元璋一条命。善儿射出的箭,堪堪擦着朱升的头皮从朱元璋的右臂边上飞了过去,重重地钉在了船舱板上。    
    朱元璋一把抱住朱升,欷嘘不已地道:“老本家,你救了兄弟我一条命啊!”    
    朱升答道:“老朽虽然是救的大人你,但同时也是在救老朽自己啊!”    
    朱元璋一时不解:“朱老先生此话何意?”    
    朱升言道:“如果大人你有了不测,那老朽又到何处去安身立命?”朱升一番话,说得朱元璋十分感动。因为朱元璋听出来了,就朱升而言,是死心塌地地跟定他朱元璋了。朱升如此,其他的知识分子也该大同小异。    
    李善长、刘基等人跑过来,听说朱元璋差点玩完儿,都大惊失色,慌忙劝朱元璋赶紧北撤,说是北撤的船只已经准备妥当。朱元璋脖子一梗道:“我不走了!我要在这里战斗到底!”    
    朱元璋为什么又改变了想法?原来,善儿的坐船已经停止了前进,原因是,那陈兆先带着几只小战船冲破重重拦阻顽强地靠近了善儿的坐船,而且,陈兆先身先士卒,第一个爬上了善儿的坐船,与善儿的手下展开了面对面的厮杀。陈兆先如此,陈兆先的部下当然不会装孬,纷纷不顾一切地爬上善儿的坐船。也就是说,善儿已经自顾不暇了,朱元璋岂有仓惶逃走的道理?    
    说善儿已经“自顾不暇”也不够准确,因为善儿的坐船上至少有二千名官兵,而陈兆先的身边只有一千多人。只不过,陈兆先及其手下,个个舍生忘死、奋勇杀敌,用“以一当十”来形容也不为过。故而,善儿虽然人数上占优,但局面却是大为被动。刘基不禁赞叹道:“陈将军果然神勇!”    
    朱元璋恨恨地道:“我真想冲过去助陈兆先一臂之力!”突地,李善长叫道:“那善儿跑了!”    
    那善儿逃离自己坐船之后,马上召来几艘巨舰,将自己的坐船围了起来,并且命令手下朝自己的坐船上放箭。善儿的意思是,要将陈兆先的部下和他自己的部下一起射死。刘基大惊道:“善儿如何这般毒辣?”    
    千名手下、还有善儿的二千多手下,已经完全笼罩在善儿的箭雨中了。甚至,善儿还命令炮手对自己原来的坐船开炮。    
    朱元璋自然很想救陈兆先回来,但他无能为力。他自己的坐船,根本无法冲到陈兆先的身边,相反,在几艘敌船的压迫下,朱元璋的坐船只能一步步地向后退。刘基缓缓地摇了摇头道:“陈将军完了……”    
    大约一个时辰之后吧,徐达和常遇春各领着数十艘战船一前一后地靠近了朱元璋。朱元璋也没问战局如何,只命令徐达、常遇春道:“快,冲过去,把陈兆先抢回来!”    
    徐达、常遇春领命而去。他们真的把陈兆先抢回来了,只不过,他们抢回来的是陈兆先的尸体。有人统计了一下,陈兆先的身体上,至少中了一百支箭。    
    朱元璋痛彻不已地道:“狗日的善儿,竟然害了我一员大将。”而实际上,朱元璋应该感到庆幸才是。如果那陈友仁、陈友贵和张定边都能够像善儿一样拚命,那朱元璋的整个船队说不定就被陈友谅完全击溃了。事实是,经过一夜激战之后,陈友仁见取胜俞通海无望,首先脱离战场南撤。张定边虽然和廖永忠打得难解难分,但听说陈友仁撤了,也不敢恋战,匆匆鸣金收兵。尽管陈友贵在与康茂才的交战中一直处于上风,可听说陈友仁、张定边相继撤走,生怕自己独木难支,所以也慌忙向陈友谅靠拢。这样一来,俞通海、廖永忠和康茂才三人才得以集中力量回援朱元璋。善儿再英勇,也架不住这么多人对他的攻击,苦战一番之后,不见援兵到来,只得无奈地向南而去。    
    陈友谅失去了打败朱元璋的一个好机会。主要原因是,陈友仁、陈友贵及张定边都不知道善儿正在与朱元璋交战,更不知道善儿极有可能击溃朱元璋的船队。如果他们知道这一点,他们就不会撤离战场,只要善儿击溃了朱元璋,那俞通海、廖永忠和康茂才就只能跟着溃败。究其根本原因,还是陈友谅太过刚愎自用了,善儿去攻击朱元璋,陈友谅无论如何也该派人去通知陈友仁等人一声。然而,陈友谅好像忘记了这一点。等陈友仁、张定边和陈友贵的船队都撤回来之后,陈友谅才意识到自己犯了大错误,连忙亲自统率大军向北追击,半路上撞见善儿,善儿气咻咻地责问陈友仁等人为什么那么快地就退出战斗,陈友谅对善儿道:“这不是你皇叔他们的错,是朕的过失。”既有过失,那就要想法补救。陈友谅把自己所有的战船都纠合到一起,气势汹汹地朝北扑去。但有些迟了,朱元璋已经溜了。陈友谅不甘心,继续率军北上。他要追到朱元璋与之决战。但朱元璋不想与陈友谅决战,确切说,朱元璋不敢与陈友谅决战。朱元璋已经看出来了,这么硬打硬地跟陈友谅碰,绝无便宜可讨。所以,当善儿被回援的俞通海等人打跑了之后,朱元璋便急急下令:全线北撤。


第四部分第50节 轻轻快快地返回了应天

    陈友谅追得快,朱元璋跑得更快。七八天工夫,朱元璋的船队就从鄱阳湖的南端跑到了鄱阳湖的中部,再往后跑一点,就要跑到都昌小城跟前了。陈友谅追得累了,暂时停止了追击。朱元璋也稳住了阵脚,没再继续往北跑。    
    8月1日那天黄昏,朱元璋与陈将张定边在湖东大战,此战甚为酷烈。湖东一役,张定边折损了一百五十多艘大小战船及两万多名官兵。而朱元璋的损失,还不到张定边的一半。尤其是人员伤亡方面,朱元璋似乎就更讨巧。他虽然阵亡了万余官兵,却抓住了近七千个俘虏。这些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