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2180-朱元璋私密生活全记录-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郎中这副模样,朱五四和陈二娘对重八的性命便差不多绝望了。眼看着,重八就瘦成皮包骨了。    
    那汪大娘又急急地跑到朱家来,说是她听到一个九十九岁的老头子说,像重八这种怪病,必须到和尚庙里去舍生,只要舍了生,就什么事都没有了。    
    所谓“舍生”,简单点解释就是,孩子由父母领着,去到庙里向主持方丈许愿,许愿孩子长大之后入寺为僧,而这期间,佛祖就会保佑这个孩子平安顺利地长大。    
    一般人家,是不大情愿让自己的孩子长大去做和尚的,只是朱五四和陈二娘没有选择,惟一的选择,就是尽力挽救重八的生命。于是,朱五四带上一小口袋面作为香火钱,陈二娘抱着重八,赶到距孤庄村十多里外的皇觉寺里请主持高彬法师为重八舍了生。那时候的和尚在社会上还是有一定地位的。特别是庙里的一些大和尚,不仅可以娶妻生子,还占有相当数量的田地。比如皇觉寺里的高彬法师,就有妻子儿女。而皇觉寺里的几十个大小和尚,也主要靠的是收租过活。    
    说来也怪,重八舍生之后,硬鼓鼓的肚皮就瘪了下去,而且一颗小脑袋还拱进陈二娘的怀里寻找着乳头。朱五四和陈二娘终于卸下了这桩沉重的心病。    
    一晃八年过去了。八岁的重八,还是那么浑身黑乎乎的,耳长,脸宽,两个颧骨突起,额上有一块高耸的异骨,样子很怕人。不过,虽然只有八岁,但那时的重八,就已经成了孤庄村里小伙伴们的头儿了。重八能成为“头儿”,有一段比较曲折的经历。当时,常在一起玩耍的小伙伴们中间,比重八大的,主要有徐达、周德兴和汤和三人。徐达十一岁,周德兴一岁,汤和九岁,也都是穷人家的孩子。他们见村子里的小伙伴平日对重八都很敬畏,有些不服气,于是就在一天下午把重八约到了村外的一处空地上,说是要与重八结拜成生死弟兄。重八一开始没起什么疑心,如约来到村外。等到了村外之后,重八才明了徐达等人的意图。徐达等人确实想同重八结为兄弟,说要按年龄大小来排列兄弟的次序,还说古书上就是这么讲的。但重八不同意。因为重八悟出来了,如果按年龄排列大小,那重八只能排在四人当中的最后一位。那样的话,重八以后说话就不算数了。    
    重八提议凭打架的本事来排列大小,徐达和周德兴打,他和汤和打,双方胜者再在一起打,谁是最后的胜者谁就做四人中的老大。重八说这个提议显然是经过一番思考的,无论徐达还是周德兴,重八都无取胜的可能,只有汤和,虽比重八大一岁,但个头还没有重八高,重八打汤和,取胜的把握比较大,而且,在这四个人当中,汤和的胆子也是最小的。重八的意思是,周德兴平时很不服气徐达,这回为争做老大打起来,周德兴肯定会拚尽全力的。即使徐达最后能取胜,也会被周德兴打得精疲力尽,只要自己想个办法轻松地打败汤和,那自己就有余力同徐达一争高低了。徐达等人与重八的脑袋瓜比起来,毕竟差了一些。听了重八的话后,徐达还夸赞道:“重八说得对,大的跟大的打,小的跟小的斗!”    
    周德兴和汤和也没有意见。这样,徐达和周德兴就迫不及待地率先打在了一起。因为二人都想尽快地打败对方争得老大的位子,所以二人都打得十分地卖力。殊不知,二人越是卖力,就越是中了重八的计。    
    重八虽然有把握打败汤和,但也不想在汤和的身上多浪费时间和体力。他瞅了个空,冷不丁地将汤和裤裆里的玩意儿一把攥住,攥得汤和“哇哇”乱叫。汤和害怕了,只得求饶认输。就这样,重八轻松地战胜了汤和,然后便悠闲地观看徐达和周德兴的苦斗。斗了半天,徐达虽然将周德兴打倒在地,但自己也累得瘫在地上起不来。可不起来还不行,重八走到跟前挑战了。徐达刚一摇摇晃晃地爬起身,重八就一头撞在了他的腹部。徐达“啊呀”一声,仰翻倒地,跌得头晕眼花。重八可不管这些,顺势骑在徐达的身上,抡开双拳,只顾朝徐达的脸上打,一直打到徐达鼻孔冒血,服输之后才停手。跟着,重八“呼”地一声从徐达身上跳起来,站稳了,然后冲着徐达、周德兴、汤和喊道:“你们听好了,从现在起,我就是你们的老大了!以后,我说什么话,你们都要听!”    
    汤和没有意见,周德兴和徐达也没有意见。四个人学着说书人讲的那样,一起跪在地上,撮土为香,乱七八糟地叫了一通“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之类的话,就算是结拜成兄弟了。重八最小,却做了“大哥”。徐达、周德兴、汤和都比重八大,但只能依次成了重八的兄弟。    
    有一回,重八领着四弟汤和到淮河边上玩。重八看见有一个人正划着小船在淮河里用卡子卡鱼。那个人重八认识,是同村的胡大。重八曾去过胡大家几次。他去胡大家是想看胡大的老婆胡氏和胡大的女儿胡充。重八以为,天底下最漂亮的女人,孤庄村有三个,一个是胡大的老婆,一个是胡大的女儿,还有一个是算命先生郭山甫的女儿郭宁。    
    重八对汤和道:“四弟,我们就偷胡大的鱼烤着吃吧。”汤和回道:“我一切都听大哥的。”    
    一个“四弟”,一个“大哥”,还真有那么一点结义的味道。接着,重八和汤和就坐在草地上等候着胡大的小船靠岸了。从下午等到傍晚,胡大的小船终于靠了岸。重八叮咛汤和几句,然后起身向胡大走去。    
    胡大平常很讨厌重八,看见重八走来,厌恶地哼了一声。重八好像不在乎,先伸头望了望船舱,然后从地下抓起一把沙子,劈头盖脸地撒向胡大,撒完后拔腿就跑。等胡大好不容易地睁开眼,重八已经跑远了。气得胡大操起一支船桨便骂骂咧咧地朝重八追去。胡大刚一离开,那汤和就跳出来,从船舱里抓了两把鱼,并很快地消失在愈来愈浓的夜色中。等重八回到自己的家时,那个胡大正站在朱五四和陈二娘的对面,唾沫四溅地大声叫嚷着什么。重八知道,一顿打是肯定免不了了。果然,那朱五四看见重八,抢上前来,不由分说地将重重的巴掌甩在重八的脸上。而重八也没有分说。    
    第二天晚上,重八找到汤和,说是要去把胡大家的房子烧了。汤和有些害怕,怕烧死了人。重八犹豫了。他不是担心胡大被烧死,他担心的是胡大的老婆和胡大的女儿。那么两个漂亮的女人被烧死,重八有些舍不得。    
    重八最后对汤和道:“我们不烧胡大家的房子了,我们去把胡大的鱼网都偷出来烧掉。”    
    汤和点点头。两个人拣着黑暗的道路摸到了胡大的家。胡大家外面有一个篱笆小院落。重八在先,汤和跟后,悄悄地钻进了院子。胡大家的门开着。胡大坐在一张小桌子旁边,他的老婆胡氏正在给他倒酒,他的女儿胡充正在为他夹菜。    
    胡大四十多岁,貌不惊人,但三十多岁的胡氏却粉嫩可爱,而十多岁的胡充显然是个美人坯子。重八一边看着胡大有滋有味地喝着酒一边很是不满地想着:胡大这个混蛋,凭什么有这么漂亮的老婆和这么漂亮的女儿?    
    汤和碰了碰重八。原来,有好几张鱼网都晾在院子里,八成是白天拿出来晒太阳现在还没有收回去。那几张鱼网都很大,重八和汤和拖不动。原先是要烧胡大家房屋的,所以重八身上带有火种。而晒干了的鱼网又非常好烧。只听“嗤啦”一声,那几张鱼网上就窜起了火苗。    
    重八和汤和钻出院子后,并没有马上就离去,而是趴在地上准备看热闹。第一个感觉到异样的是胡大的老婆胡氏。她走出屋子,一看鱼网着了火,马上鬼叫起来。胡大和胡充立即跑出来。折腾了一番,火是被胡大熄灭了,但那几张鱼网也差不多烧光了。重八低低地问汤和道:“四弟,好玩不好玩?”    
    汤和答道:“不仅好玩,还很解气,这也算是为大哥报了仇。”就听那胡氏凄凄惨惨地说道:“胡大,这几张网值不少钱呐,这可怎么了得啊……”    
    胡大高声地叫道:“一定是那小兔崽子重八干的!”    
    胡充也大声地问道:“爹,那个丑八怪为什么尽干坏事?”    
    胡大一家骂骂咧咧了一通,最后返入屋内。热闹看完了,重八和汤和也离开了。重八对汤和说道:“这件事情,只要我们不说出去,胡大就拿我们没有办法。”    
    二人分手的时候,重八突然又问汤和道:“刚才胡大的女儿说我是什么?”    
    汤和回答的声音很低:“她说你是丑八怪。”    
    重八不再言语,默默地回到自己的家,脸也不洗,倒床就睡。陈二娘问他一句什么,他也不搭理。他只想着胡充说的那三个字:丑八怪。他想起来了,那个算命先生郭山甫的漂亮女儿郭宁,见了他重八好像也是这么称呼他的。    
    那么漂亮的两个小女人说他重八是“丑八怪”,重八当然感到很难受。本来,这似乎应该是胡充和郭宁两个小姑娘的错,但重八却把这错加在了那个胡大的身上。重八将徐达、周德兴、汤和召到一起道:“狗日的胡大太可恶,应当好好地教训他一顿。”重八是“大哥”,说话自然算数。这一算数,那胡大就倒大霉了。胡大爱喝酒,常常在晚上从村外喝酒回来。重八、徐达四兄弟就瞅了个机会把喝得东倒西歪的胡大在村外用绳索捆住手脚,并用棍棒在胡大的身上乱抽。将胡大抽昏过去后,重八命令汤和往胡大的脸上尿尿,硬是用尿把胡大浇醒。自此以后,胡大见了重八四兄弟,就像老鼠见了猫一般。    
    胡大不敢把自己挨打的事告诉重八的父母或者徐达等人的父母,原因是,重八曾威胁过胡大,要是胡大把事情说出去,他就一把火将胡大一家人连同房子一起烧掉。看重八凶巴巴的样子,胡大知道重八不是说的大话,更不是说的玩笑话。重八是什么事情都能做得出来的。


第一部分第3节 杀人居然是如此简单的事情

    重八九岁那年,朱五四家的田地里多收了三五斗粮食。大老爷刘继祖跑来劝朱五四送重八去读书。朱五四把这意思跟重八说了,但重八高低不同意,理由是,书读再多也没有用。重八还举例说,那个张先生读了许多书,可要是别人家不把小孩送去上私塾,他就要活活饿死了。气得朱五四差点就将巴掌甩在重八的脸上。但最终,重八还是去读书了。原因是,汤和的父亲硬是把汤和送进了张先生的私塾。汤和哭哭啼啼地来找重八。重八觉得,自己是四兄弟中的老大,汤和是老小,做老大的,不能让老小在私塾里受气,这就叫“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所以,重八又回过头来向朱五四请求。朱五四很高兴,就用一石粮食做学费,送重八上了学。张先生的私塾自然是在家里,地方不大,学生也不多,连重八、汤和在内,只有十几个人。张先生六十开外年纪,身体很单薄,雪白的胡须从下巴一直飘到肚脐眼。年轻时曾有过一个红颜知己,因为战乱,那红颜知己不知去向,张先生痴情所恋,终生不娶。只是重八不这么看,重八对汤和道:“张先生是最没有出息的了,比我大哥还没有出息,连一个老婆都娶不到。”    
    重八刚进私塾的时候,张先生曾给他取了一个学名叫“兴宗”,但因为重八这个名字被人叫顺口了,所以没过几天,连张先生自己也恢复了“重八”的称呼。重八曾对汤和评论说:“兴宗这个名字还是有点意思的,看来张先生确实有点学问,只是这学问没多大用。”    
    张先生体罚学生的时候是毫不留情的。谁要是背诵不出他规定的诗文,他就会在谁的手心中央重重地抽上二十大板。重八虽不怎么用心听讲,但凭着小聪明,几乎一次也没挨过罚。汤和就不同了,虽然也有点小聪明,但或许是太不用心了,常常遭张先生的打。打到最后,汤和一跨进张先生的家门,浑身就止不住地打颤,颤得重八比汤和还要难受。    
    重八找到徐达、周德兴道:“这书再不能念下去了,再念下去,四弟就要被狗日的张先生打死了!”    
    那张先生有这么一个生活习惯,晚饭后不久,肯定要去屋外不远处的那个大粪池旁边大便,这便给了重八等人以可乘之机。于是,在一个黑漆漆的晚上,张先生习惯地来到那个大粪池边上,刚褪下裤子蹲下,重八四兄弟就扑了过来,用四根棍子硬是将张先生抵进了大粪池。看着张先生在粪水里“扑通扑通”的样子,重八十分开心地道:“这下好了!我和四弟再也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