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洗冤新录-第10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院外还围着不少村民,正在探头探脑的张望。院子里面,有一男一女两个老人,正围在一具尸体旁抽泣。看来,他们就是李靖的双亲啦,白发人送黑发人,也确实是人生的一大不幸啊!

第二十九章 赵鼎巧立功

院外的村民看到了包正一行,就有人高喊起来:“知县大人来了!”。立刻,围在门口的人群分向了两旁,闪出了一条通道。

那院子里的老妇人闻听,立刻哭喊着冲到了包正的面前,跪倒在地,哭诉道:“大人啊,我儿死得冤枉啊!都是我那儿媳,心如蛇蝎,竟然害死我儿。大人,这个贱婢在家的时候,据说就和同村的一个男子交好,定然是她这次回到了娘家,在奸夫的授意之下,这才毒死我儿,请大人为我儿伸冤啊!”说罢,老泪纵横,泣不成声。看得旁边的村民也连连落泪。也有的怒视着何巧儿,眼中仿佛喷出了火焰一般,要将这个恶毒的女子焚烧。

包正见状,连忙命人将老妇扶起,然后安慰道:“老人家也请节哀,本官一定将此事查一个水落石出,还死者一个清白!”

这时,院中的那个老翁也走了过来,手指着何巧儿,颤抖不止,然后哆哆嗦嗦地对包正说道:“大人啊,我们老来得子,就这么一个孩子,却惨遭毒害。这还用查吗?事情都是明摆着的,就是这个贱货勾结奸夫,害死了我可怜的孩子。抛下我们老两口孤苦伶仃,这叫我们怎么活啊!”

周围村民的愤怒再次被点燃,大家都高喊着:“严惩奸夫淫妇,给李靖报仇!”一时间群情激愤,大有将何巧儿杀之而后快之势。

包正带来的几个手下也被百姓的愤怒所感染,都紧盯这包正,就等他下令捆人。只有一支梅和赵鼎显得十分冷静,慢慢向横躺在院中的死者走去。

包正见了,不由暗暗点头:“一支梅自不必说,想不到这赵鼎处事也是沉着冷静,堪为大用!”于是就向众人挥手道:“各位先少安毋躁,不管结果如何。。                                                。我们要先勘察现场,检验尸体。请大家先退到一边观看,不要妨碍公事。”

然后,包正就走到了死者身边,观察了起来。只见死者身材比较瘦弱,面色发青,嘴边还有呕吐的污迹。在不远处,还有他吐出的一摊食物,可以看出,确实是一些稀粥。

赵鼎观察了一番后,对包正说道:“大人。表面来看,确实像是中毒,不过,还需进一步检验。”说罢,取出了一根银针。轻轻探入了死者的喉咙之中。过了一会,竟银针取出,却见银针的表面并未变黑。还是光亮如新。

围观地群众见针尖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亮,也都惊呼了起来:“不是中毒!”

赵鼎面上依然是不露声色,缓缓地对包正说道:“大人,银针验毒,也不是百发百中。只是砒霜一类的毒药,才能使银针变色,所以也不是万试万灵的法子。”

包正点点头,深以为然。也不由佩服起赵鼎确实是家学渊源。他作为一个学过化学的现代人,当然知道这个道理。古代的砒霜,因为成分不纯,含有杂质,所以会和银发生反应。形成黑色的物质,这也就是砒霜使银针变黑地秘密。

现在。他是越来越喜欢赵鼎这个认真细致,心思缜密的临安第一仵作了。同时,他也有信心,能使赵鼎更上一层楼。于是,包正又追问道:“那该如何是好?”

赵鼎也知道大人是有意考校自己,于是说道:“可以寻一条狗来,将死者早晨所食之粥,让它吃下,然后再观察它的反应,就可以知道是否真的有毒啦!”

包正听了,也不由击掌叫好。于是对李靖的老父亲说道:“老人家,家里可有犬类,牵来一用。”

老者听了,转到柴棚里,从里面牵出了一只半大地黄狗。因为人多眼生,所以就跑到那里面躲了起来。

老者将黄狗牵到了包正的面前,赵鼎就取了李靖早晨吃剩下的半碗粥,倒在了地上,然后呼唤那狗子来吃。那小黄狗从早晨起来就没喂,现在早饿了。见到了吃食,就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吃完之后,还一个劲地向赵鼎摇晃着小尾巴,好像意犹未尽的样子。众人瞪大了眼睛,又观察了一会,那小黄狗不但没有倒在地上,反而熟络了起来,越来越精神。

包正于是问何巧儿道:“早晨你丈夫喝完了粥,隔了多长时间开始发作的?”

何巧儿说道:“刚喝了几口,就嚷着腹痛,然后就倒地打滚起来。”

这时,有地村民就说道:“大人,她既然要毒死丈夫,怎么还会留下证据,那碗里的粥,恐怕早就换过了没药的,不然一家人都喝了粥,为什么偏偏李靖中毒身亡!”

赵鼎听了,不由灵机一动,又把小黄狗牵到了李靖吐出地那堆呕吐物旁。黄狗闻到了香气,也将地上的那堆东西舔着吃了。

众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到黄狗的身上,过了一会,小黄狗依然是精神抖擞,丝毫没有中毒的迹象。赵鼎这时候宣布道:“现在已经证明,这个粥是没有下毒的!”

村民在事实面前,也无话可说。包正思索了一下,就又对何巧儿说道:“你丈夫早晨起来,可曾还吃过别的东西?”

何巧儿回忆了一下,然后说道:“李郎早晨起来,就嚷着口渴。当时我正在灶房烧水,就告诉他水马上就要开了。可他实在等不及,正巧公公在井边打水,于是他就走了过去,接了半瓢凉水喝下去。除此之外,没有再吃过任何东西。”

赵鼎听了,不由心中一动,然后就走到了井边查看,包正也紧跟了过去。只见这口井是井台是用石头垒砌的,旁边放着一口大缸,里面盛满了清水。二人扶着辘轳,向井里张望了一下,只觉得井水很深,一股凉气从里面升腾起来,使人不觉精神一振。

赵鼎于是就摇起了辘轳,从井里打水,摇了半天,辘轳上都缠满了绳子,才将水桶提上来,可见这个井确实很深。

赵鼎唤人拿过了葫芦瓢,舀了半瓢水喝了,直觉一股清凉之气直透肺腑。包正也接过瓢尝了一口,然后二人对视了一眼,同时点点头。

包正唤过了李老者,然后询问道:“老人家,此处地井,为何掘地如此之深?”

老者见他不去问案,反倒问起了井水,不由暗道荒唐。但既然是知县大人询问,也不好不说,于是就回道:“大人,此地河流密布,浅层的水不甚好喝,所以家家户户都要掘一口深井,日常饮用。”

包正脸上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色,然后对赵鼎说:“你看该如何定案?”

赵鼎脸上露出了难得的笑意:“大人早就心中了然,是想考校于我吧!好,那我就替大人说说。”于是将何巧儿叫道身边,屏退了左右,低声询问起昨晚的详细情况。

何巧儿听了,沾满了泪痕地脸上不由一红,支支吾吾地说不出话来。赵鼎见她尴尬的模样,心中更是有底,于是说道:“何巧儿,此事关系重大,涉及到你自己地清白,你也不必隐瞒,可将昨夜你们夫妻间发生的事情全部将出来,这样,我们也好断案!”

何巧儿听了,将头垂得更低,满脸绯红,更不敢做声了。赵鼎见了,干脆直截了当地问道:“昨夜,你们夫妻之间,可否同房?”

何巧儿红着脸点点头,赵鼎继续追问道:“一共行房几次?”

何巧儿停了半晌,才低声地答道:“三次。”原来,何巧儿回娘家住了半月,昨夜回来之后,夫妻俩就早早安寝。本来二人就是新婚,初尝男女之事,正是得趣之时。再加上又分别了半月,所以李靖就一连和妻子云雨了三次,这才精疲力竭,沉沉地睡去了。此等闺房中的私事,何巧儿一个新妇,自然是不好意思直说了。

赵鼎问明了情况,然后又将村民叫到了身边,大声说道:“现在案情已经水落石出,李靖并非中毒而死,因为纵欲过度,阴寒入体而亡!”

第三十章 一日发双案

众人听了,立刻一片哗然。李老者指着赵鼎说道:“你只是一个小小的仵作,怎能就妄下结论,我儿身体康健,难道还不能同房了吗”

包正见状,上前说道:“我也完全同意赵仵作的看法,虽然听起来很蹊跷,但事实确实如此!待我将事情的经过描述一遍,大家看看是否有理。昨夜,李靖和妻子何巧儿小别重逢,于是就一连同房了三次,一直到了半夜,这才睡去。我们可以看出,李靖的身体本来就不是十分强壮,所以极为疲劳。今天早晨起来之后,他就觉得虚火上升,所以连叫口渴。于是就来到井台上,喝了半瓢凉水,正是这半瓢凉水,断送了他的性命。此水寒气极大,进入到李靖的腹中之后,因为李靖昨晚纵欲过度,身体正虚,所以寒气就侵入五脏。此症属于阴淫寒疾,也是可以致命的啊!”

听了包正的解释,众人依然是半信半疑。赵鼎于是又补充道:“在北方蒙古等地,男女混居,有客来了,亦是如此。为了防范那些心思不正的客人,在第二天早起之后,都要给客人献上一碗凉水。如果夜晚行了苟且之事,喝了冷水,轻则今后阳事不举,重则丧生。所以去往北地贸易的客商,多不敢在蒙古包内任意胡为。这就和李靖之死是同一道理啊!”听了赵鼎的话,有些年老者就开始点头,他们也确实听到过这样的传闻。可是,一些血气方刚的年轻人却不以为然:这样的结论,仍然不能叫他们心服。

包正于是就笑眯眯地对赵鼎说道:“赵仵作,你还能拿出什么证据吗?”

赵鼎道:“属下也没有十分的把握,就姑且一试吧!”包正点点头道:“你可以放心施为,一切自有本官做主!”

赵鼎听了,精神不由为之一振。然后走到了死者的身前。一边解下死者的衣裤,口中一边说道:“请在场的女子都先回避一下!”

于是,院子里地那些妇人都退了出去,只剩下了李靖的母亲。。                                                。当然,还有女扮男装的一支梅也在场,不过,她将头一低。也就掩饰了过去。

赵鼎先检查了死者的上身,然后说道:“身上皮肤完好,并没有任何伤痕,要害之处也没有损伤,显然不是谋害而死的。”

然后。他又慢慢褪下了死者的裤子,这时,令人震惊的事情出现了:死者地生殖器竟然奇怪地缩入了腹中!

众乡民看的是目结舌,这样的怪事,确实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啊。

赵鼎于是解释道:“此种症状,俗称缩阳,乃是内受湿寒阴毒入侵。使阳具缩入体内。若是发现及时,可用阳烈之物,如葱姜之类捣碎,敷在小腹之上,症状可解;或者以辣椒水灌之,亦能缓解。但是这李靖发病之后,未能及时治疗,这才造成了他的猝死。实在是令人可惜啊!”原来,赵鼎的祖上曾经遇到过这样地案例,所以就记载了下来。赵鼎根据案情分析了一下,这才破解了这个百年不遇的奇案。不过,看包在的模样。却也早早猜到了这个结果,只不过是给了赵鼎一个表现的机会罢了。

何巧儿听了。不由扑倒在丈夫的尸体上,痛哭了起来。周围地村民也全都心悦诚服,连称误会了何巧儿。包正说道:“这也怪不得大家,诸位也都是为了伸张正义,其情可敬。但是在行事之时,切记不要鲁莽,以免冤枉了好人。”

众人一起点头称是。包正又对李靖的父母说道:“二位老人家也不要过于悲伤,还是为儿子准备后事吧!”

那老妇人垂泪道:“我儿一死,剩下了我们两个老迈之人,该如何度日啊!”这时,何巧儿走了过来,扶住了老妇,口中说道:“巧儿我既然嫁给了李郎,愿意为李郎守节至终。wAp.今后,有巧儿照顾双亲,妈妈也不用发愁!”

老妇人听了,不由抱住了儿媳,两个人是相拥而泣。周围的村民也闻之落泪,既可怜李靖地不幸,又为何巧儿的大义而感叹。

包正于是对乡民说道:“如今真相大白,何巧儿是一位贤德的妻子,李靖在九泉之下,也可以瞑目了。为了表彰何巧儿的孝道,本县决定,以后每月李家可以到县衙领取五两银子,留作度日之资!”

众人听了,连呼老爷英明,李家三口也都上前谢恩。包正见案子已了,于是就吩咐乡邻帮助李家处理后事,然后就准备带领着差役,打道回府。就在这时,忽听远处传来了一声呼喊:“不好了,有人落井啦!”

听到了喊声,有些村民就慌忙跑了出去,循声察看。包正等人一见又有了新的情况,于是也就随着一起去了。

喊声是从附近的一个菜园里传来的,众人到了那里一看,只见一个壮汉正在一口水井旁边呼喊。在他不远处的地上,还横着一根扁担,旁边倒着两只木桶。看来是他到井里取水,这才发现了井中有人落水。

包正赶到现场,只见正有几个村民,趴在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