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的正午--隋唐五代的另类历史-第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文宗皇帝故作欣喜状;宰相也忙率百官齐齐拜舞;向皇帝称贺。天降甘露;是国家大治、天下清平的瑞兆。文宗忙乘软舆(肩扛便辇)往紫宸
殿前面的含元殿升座;先下命宰相李训等人验看。
  过了好久;李训才率朝臣回殿;奏称:〃臣与众人验之;是否真是甘露;还不敢下结论;望陛下遣使再验〃。
  文宗皇帝表演还算逼真;自言自语道:〃真有这种事!〃于是;他命掌管禁军的左右中尉仇士良、鱼弘志率众宦官前往。
  仇士良等人踱进听事房后庭;仰着脑袋观瞧半天;见石榴树上皆是根根干枝;一丝甘露皆无。再扭头观瞧作为陪同的韩约;数九寒天;这位金吾
大将一脑门子热汗;神色惶恐。
  仇士良还奇怪;问:〃将军您这是怎么了?〃一阵北风起;听事厅的门帘幕布随风乱张;仇士良忽然发现厅里面挤满了手执利兵、全副武装的兵
士。同时;大公公又听见四下刀剑铿锵;甲声叮当;军靴杂乱踏地声纷纷扰扰。
  仇士良等宦官顿感大事不妙;纷纷往庭院大门处奔跑。守门兵士不是很多;见太监们往外跑;便赶忙上前要关闭大门。仇士良公鸭嗓拼命一吼;
还真管用;平素太监积日已久的威风终于在关键时刻又显神通;趁门卫愣怔;太监们纷纷夺路而逃。
  宰相李训在含元殿看见一大群宦官踩了蛇窝一样飞奔上阶;连忙高声呼唤值班的金吾卫士:〃有上殿护驾者;每人赏钱百缗!〃
  众太监脚快;兔子一样已经奔至文宗御座前;有数人架起皇帝往软舆上一放;抬起狂跑:〃事情危急;请陛下还宫!〃
  含元殿大门;已经从台阶处涌上数百金吾卫兵;登殿纵击;追上落后未及跑入殿的宦官;剑捅刀砍;一下子杀掉十来人。
  殿内宦官毕竟对宫城道路了如指掌;他们用刀砍断含元殿后面的木格栏;扛着文宗就往宣政门方向跑。眼看宦官们抱走了皇帝这块〃大招牌〃;
宰相李训也急眼;抱住软舆的木杆大呼小叫;力图阻止。文宗李昂知事不谐;也大声叱喝李训。宦官郗志力大;当胸就给李训一大拳;把这位宰相打
得一个嘴啃泥。说时迟;那时快;宦官们簇拥着文宗皇帝逃入宣政殿;立刻把大门严严关死;外面兵将一时半时根本冲不进来。〃宦官皆呼万岁〃。
  听到宫殿内外杀声、欢呼声此起彼伏;含元殿内的朝官们都〃骇愕散出。
  李训见大势已去;忙换身衣服;乘乱跑出京城。宰相王涯、贾竦 、舒元舆等人回到中书省;互相说:〃我们先别走;皇帝肯定会在延英殿召我
们议事〃。两省官吏也纷纷来见;询问发生了什么变故。王涯等人确实也不知情;就先让诸人回家;等待消息。
  不一会儿;只听宣政殿方向宫门大开;太监细嗓〃奉旨讨贼〃的高音很是耍欢蟊闶墙谰ㄉ痹羯痹簟ǖ慕猩鄙挥稍抖痪怪背惺槭
议事厅方向逼来……
  置易帝王掌中轻——中晚唐的宦官乱政
  唐文宗李昂即位之初;〃励精求治;去奢从俭〃;颇有振作之风。他诏令放出多余宫女;纵出五坊蓄养的鹰犬玩物;裁减冗官;一反唐敬宗贪玩不
视朝的恶习;天天临朝听政;很有英主之风。
  但是;文宗治下的唐朝;实际是一团乱摊子。外面环伺的藩镇不讲;京城之内;就有两大祸结:一为乱政的宦官;二为内哄的党争。
  从唐玄宗始;宦官阶位骤显;人数膨胀。尤其是从高力士开始;皇帝赖之而安寝;宰相因之而得位;〃肃宗在春宫(太子宫);呼为二兄。诸王公
主;皆呼阿翁;驸马辈呼为爷。〃而且;勇力强悍的巨宦杨思勗竟也多次率兵出征;广立功勋;封为虢国公;进位骠骑大将军。由此;唐朝的太监掌军已
显端倪;但当时他们并未真正在中央政府有把握兵权的迹象。安史之乱以后;玄宗逃窜蜀地;肃宗得以在灵武继位;宦官李辅国有〃襄赞〃大功;地位
贵显;手中掌管唐廷一切兵符与军号;统驭禁卫军。代宗继位后;竟称这个没老二的公公为〃尚父〃。日后;于代宗有拥立之功的程元程逐渐取代李辅
国位置;基本在内廷是个〃九千五百岁〃――御林军全是他的部属。而后;大太监鱼朝恩更是权倾一时;竟有〃处置〃京城以外重大军事活动的全权;
虽然名号是〃观军容宣慰处置使〃;实际上是奉天钦差;兵马大元师;对于郭子仪、来瑱这样的方面重将;想废就废;想杀就杀。特别是唐德宗遭遇泾
原军兵变后;曾为节度使的朱泚称帝;皇帝再也不敢信任大臣重将;把中央直系军队神策军和禁卫军完全交由宦官指挥;并且不断予以〃制度化〃;
一直延续到唐亡。
  唐朝皇帝的思维模式其实很简单:宦官毕竟是家奴;没生殖能力;没有子孙;再怎么样也要狗仗人势;依赖皇帝才能生存;不会夺国篡位。
  事情总是发展的。宦官之害;简直磬竹难书。他们不仅掌握京城皇官的禁卫军军权;宦官们还被派至各处节度使那里以充〃监军使〃;各地节度
使在名义上都处于这些〃政委〃的控制下。当然;在那些真正拥众割地一方的藩镇;太监监军只是充样子;他们本人也很老实 ;收收礼;纳纳贿;吃吃
喝喝;和当地节度使一般挺热乎。他们深知;这些土皇帝连皇帝都不买帐;自己太骄横说不定就要吃刀子。但在直接受唐廷管辖的方镇或诸道军中;
宦官可就牛逼大了。如果主将打胜仗;监军使们往往驰送捷报;揽军功为已有;如果出战失利;监军们又会立即打小报告;历数主将的〃罪恶过失〃。
所以;宦官在军中是有百害无一利。唐宪宗时两次大捷;高崇文擒刘辟以及李愬擒吴元济;恰恰是没让太监监军;才最终能取得重大胜利。
  唐朝时;还特别〃创造性〃地委任宦官为枢密使和宣徽使;这样;太监不仅内外有兵权;又在中央政府中掌有草诏宣制的权力;北司(宦官衙署
)成为与宰相(又称南司、南衙)争权的重大政治力量。至此;兵政大权;宦官皆牢牢掌握;他们不仅能〃口含王宪〃吓唬人;而且完全能诏由已出;
甚至对于皇帝也是随心所欲;想立就立;想废就废;想杀就杀;宪宗、敬宗、文宗最终皆死于太监之手;而且;肃宗之后;唐朝几乎所有皇帝的继位
均由太监拥立(只有哀帝是唯一的例外;不过没多久唐朝也亡了)。出乎先前唐帝〃设计〃意料之外;宦官虽自己不能当皇帝;但可以废杀皇帝;作
王朝真正的主人。而且;这些被阉割的不男不女的中性人往往变态、残暴、贪财;不仅在京城强买强卖;恣意取索;在外面也广占良田、巧取豪夺。
白居易《卖炭翁》和《重赋诗》两首诗;对于宦官横暴的〃宫市〃以及重赋之下的贫苦人民处境有着形象、深刻的描述:
  卖炭翁;卖炭翁;
  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
  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
  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
  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
  晓驾炭车碾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
  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
  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
  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
  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
  系向牛头冲炭直(《卖炭翁》)
  厚地植桑麻;所要济生民。
  生民理布帛;所求活一身。
  身外充征赋;上以奉君亲。
  国家定两税;本意在忧人。
  厥初防其淫;明赦内外臣:
  税外加一物;皆以枉法论。
  奈何岁月久;贪吏得因循;
  浚我以求宠;敛索无冬春。
  织绢未成匹;剿丝未盈斤;
  里胥迫我纳;不许暂逡巡。
  岁暮天地闭;阴风生破村。
  夜深烟火尽;霰雪白纷纷。
  幼者形不蔽;老者体无温。
  悲端与寒气;并入鼻中辛。
  昨日输残税;因窥官库门:
  缯帛如山积;丝絮似云屯;
  号为羡馀物;随月献至尊。
  夺我身上暖;买尔眼前恩。
  进入琼林库;岁久化为尘。(《重赋》)
  大儒王夫之对唐朝宦官之弊有着极其深刻的认识:〃宦者监军政于外而封疆危;宦者统禁兵于内而天子危……胁君自恣;乃至弑刃横加;岂能
无畏于四方之问罪乎?其(宦官)无所惮而血测宫廷居功定策者;实恃有在外监军之使;深结将师而制其荣辱生死之命。〃究其本源;则在于〃唐之
立国;家法不修;淫声曼色;自太宗以来;漫焉进御而无防闲之教;故其祸为尤酷矣!〃
  更可笑可叹的是;大公公仇士良退休前;对这些没老二的徒孙们还明示太监执政精意:〃天子不可令闲;日以奢糜娱其耳目;无暇更及他事〃—
—此句太监〃圣经〃首义;被唐末僖宗以及明朝后期几个青年皇帝时期的太监们发挥到极至。
  不仅宦官作威作福;唐朝中晚期;朝内大臣也不让人省心;几乎各个拉帮结派;严重违背圣人〃君子群而不党〃的训言;山头主义严重;党争日趋
白热化。
  言起〃牛李党争〃;不仅仅是李德裕、牛僧儒两人之间的〃意气〃之争;最早可追溯到公元808年(宪宗元和三年)的一次制举策试。当时;举人
牛僧儒、李宗闵等人的卷子直言时弊;文笔清新;宪宗览翻试卷;大喜过望;马上指示中书省准备委任这些人作官。不料;时任宰相的李吉甫(李德
裕之父)作梗;认为这些冒进轻躁的年青人背后主谋是自己官场对手裴垍、王涯等人;并到宪宗面前泣陈朝臣徇私、考试舞弊。
  毕竟当朝宰相言语份量重;牛僧儒、李宗闵等人不仅被黜落下第;还因老李一言而多年蹭蹬;委曲多年。从自开始;一至到唐宣宗;其间经历六
代皇帝;牛李党争父一代子一代;斗得你死我活;谁也不让谁。
  大略分类;李德裕一党可作为门阀士族的代表方;牛僧孺一派可作为以进士为骨干的寒族地主的代表方。两党之间;君子小人相杂;但从总体
上讲;李党君子多;牛党小人众;而且李德裕本人力主削夺藩镇、抵击吐蕃;功名赫赫。牛僧孺则因循守旧;粉饰太平;因私废公。
  唐宣宗继位后;深忌对自己全无拥戴之功的〃李太尉〃;把李德裕一贬再贬;一直贬到 天涯海角的崖州(今海南琼山)。牛李党争的终结点;似
乎以牛党的令狐綯等人作宰相成功而告终;但党争余害;绵延不绝。由于二党相互纠緾;你死我活;正所谓〃鹬蚌相争;渔人得利〃;无论是太监还是
侫臣小人;只要想对朝臣打击报复;均以〃朋党〃为辞;冠以牛李徒众;一一贬逐;〃党人〃成为现成的〃坏分子〃标签。
  正因牛李党争的水火不容;唐文宗继位后才不得不矮子里拔大个;先以浅躁少谋的宋申锡为相;后又倚靠贪浊小人李训、郑注为腹心;一心想
去除宦官;最终一无所成;自己反为玉食囚徒;面壁喟叹。何者?〃唐之诸臣;皆知有门户而不知有天子者〃。退而求其次;大臣们基本依靠不住;文宗
皇帝病急乱投医;把草包当纯臣;最终一败涂地。
  禁卫军中尉大公公王守澄是弑宪宗主谋之一;由于推立穆宗有功;又知枢密事;权兼文武。文宗入统;王守澄依旧大权在握。〃文宗以元和逆党
尚在;其党大盛;心常愤惋〃;于是;他找到翰林学士宋申锡密淡;宋学士力劝文宗除掉王守澄等人。终于找到〃知音〃;文宗大喜;很快就提升宋申锡
为同平章事;擢用为宰相。
  宋申锡为了集聚诛除宦官的后备力量;就任用吏部侍郎王┱滓幌蛩彩龌实鄣囊庵肌M醐'首鼠之人;非刚决果断之士;不知是他有意
还是无意;很快就把宋申锡的想法泄漏出去;王守澄以及他的心腹谋士郑注得悉此讯后;立刻组织反击。
  说起这位王守澄的〃智囊〃郑注;还应好好交待一番。此人小矮个子;高度近视;娄阿鼠一类人物;但有〃金丹〃之术;能治阳萎早泄腿脚痛;最早
以高级游方郎中的身份在长安权贵豪门间小有时誉。但郑注起身为官的〃恩公〃;竟然是大英雄李愬——雪夜袭蔡州擒吴元济那位爷。都说小人之
间心心相吸;但郑注这么一个〃保健医生〃却〃魅力〃十足。元和十三年;李愬任襄阳节度使;郑注前往投靠。不知怎的;吃了郑注数粒大药丸子;李愬
感觉神轻体健;房中采战功力上升了一个层次;〃因厚遇之;署为节度衙推〃;从此;郑注便从一个〃赤脚医生〃一变成为国家官员了。不久李愬移驻徐
州;也把郑注带在身边;并且让他开始参决政事。
  郑注〃诡辩阴狡;善探人意旨〃;哄得李愬十分开心;〃然挟邪任数;专作威福;军府患之〃。当时;任徐州监军使的公公王守澄听从人说起过郑注;〃
深恶之〃;并专门去李愬那里要李将军除掉这个惹起军中公愤的〃小人〃。
  李愬回护郑注;对王守澄说:〃郑注虽有些小毛病;实乃奇才。公公如不信;请您和他谈谈;如果再不满意;把他外贬也不迟〃。
  王公公老大不情愿;又不能不给李愬面子;勉强把郑注唤来一见。〃及延坐与语;(郑注)机辩纵横;尽中其意〃。王守澄大喜;马上把郑注请入
内室;〃促滕投分;恨想见之晚〃。估计郑注一个江湖医生;见多识广;见人下菜碟;先为王公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