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刺刀1937-第4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人去





    第二部燃烧的大地——第三部刺刀1937 第六百七十一章 跪在那的铜像
     更新时间:2009…10…30 21:23:58 本章字数:3878


    是吗,消息来源可靠吗?”
    “非常可靠,昨日晚上我们内线发来的情报。在接到你的信后,汪精卫旧伤复发,到了晚上大口大口吐血,日本人紧急调集医生救护。但是,情况不容乐观。”
    郑永露出笑容,“一枝笔胜百万兵”,现在,自己算对这句话有了一些了解。
    “找几个胆大心细的人,把我为汪精卫准备的礼物送去。”想了一下,笑容似乎凝固在了郑永的脸上:
    “五月四号就是汪精卫的生日,就当我们提前送给他的礼物。”
    早就知道郑永要做什么的薛岳和罗鱼~一起笑了出来,罗鱼~笑嘻嘻地说到:“派谁去送,我已经想好了,不过那么大的东西送到城里面去,倭寇一定会发现的。”
    “放心,放心?”郑永今日看起来心情不错,也同样笑嘻嘻地说道:
    “汪精卫自视甚高,不过他的主子日本人可从来没有把他当成回事。主人身边的一条狗,主人高兴了就赏块骨头,要是不高兴了,一脚踢开不说,你还得汪汪叫着讨好主人。
    倭寇是一点面子也都不给汪精卫留的。你汪主席以民国正统自居,偏要你在青天白日旗下面加个黄条,上书‘和平**救国’。
    你汪主席以先总理忠实信徒为自豪,偏偏不让你提什么‘三民主义’。汪主席追求‘民族的**与自决’,偏偏日本在各级伪政府内部派一大堆‘顾问’。
    而且现在汪精卫现在在日本人眼里已经没有什么利用价值了,他们可以有孙精卫、冯精卫,反正精卫多的就是”
    屋子里的人笑容满面听着,郑永一挥手说道:“好了,那就这么定了,一个汪精卫不值得咱们去过多考虑,这事就到这也能结束了。”
    次日,就有人推着两个大木箱子来到南京城外,在鬼子枪口注视下一点也不慌张,只说是中国将军郑永送给汪精卫主席的寿诞礼物。
    守城倭寇士兵不敢怠慢,只让人回报长官。
    这一请求被一道道送了上去,皮球一直被踢到了倭寇南京城防司令新川维门那里。对于箱子里面会不会是炸弹新川维门一点也不担心,中**人还不至于做出那么愚笨事情。
    最后新川维门还是批准了允许箱子运送进来的命令,并且亲自带着人到了现场。
    在检查了箱子里的东西之后,新川维门面上表情非常复杂,过了好久,终于摆动了下手让人把这一份“礼物”给患重病地汪精卫送去。
    “汪君就快离开我们了,尤其是在当他看到这份礼物之后”新川维门看着箱子渐渐消失在了自己视线之内,长长叹息一声。
    “既然这样,为什么不阻止他们送去呢?”
    “我曾经听人说过,从一开始,汪君就不是帝国的第一人选,帝国的第一人选是‘桐工作’中的蒋中正先生。
    可惜不管是‘桐工作’中的蒋中正先生,还是‘知白工作’中的吴佩生,都不愿意和帝国尽心合作,最后实在没有办法了才选择了汪精卫先生。
    当初帝国一直没有愿意搭理他,把他晾了很长一段时间,到了后来随着支那占据起了重大地变化,才不得不再度启用汪精卫。
    但是现在汪精卫的存在不但对于帝国来说没有一点帮助,反而还成为了我们的累赘,帝国已经有了卸掉这个累赘的想法,既然这样的话不如就交给支那人自己去动手吧。”
    部下默默点了点头,也许之前司令长官阁下已经接到了什么特殊命令。只不过城外的支那人正好帮助司令长官完成这个任务,如此而已。。。。。。。
    。。。。。。。
    正如新川维门所说那样,今天病情刚刚有点起色地汪精卫,看到送给他的特殊“礼物”,整个人都浑身颤抖地不知所措。
    “滚,给我带着这个东西滚出去!”
    陈璧君好像一个疯子一般拼命大喊大叫,随手抓起任何可以抓到的东西像足了一个泼妇一样拼命扔了出去。
    这真的是一份非常特殊的礼物:两尊制作的唯妙唯肖的跪着的铜像。
    一尊是伪国民政府主席汪精卫的铜像。汪精卫跪像高115米,上身裸露,背刻“汪逆精卫”。
    陈璧君跪像高112米,上身裸露,背刻“陈逆璧君”。
    同时随着两尊铜像一起送来的,还有一块刻着《汪逆夫妇跪像志》地碑,高1。27米,宽0。27米,厚0。0,其碑文为:
    “相彼夫妇,汉奸之尤,民众公敌,举国同仇。男名精卫,汪家败类,妇曰璧君,陈门妖魅。认贼作夫,卖身倭奴。~石肖像,跪诸道途,人人
    万类见羞,臭闻当世,污流千秋。”
    (历史上的这两尊跪像1940年10月制成,蜘蛛觉得不让汪精卫亲眼看到实在太可惜了一点。)
    那汪精卫在那一声不响,等到陈璧君回转头去,却看到自己丈夫,“国民政府主席”汪精卫一缕鲜血正从嘴角缓缓流出。
    “先生,先生!”
    陈璧君如丧考妣扑了上去,可惜无论她如何摇晃,她的“先生”都再也无法睁眼了,就此带着中国国家最高元首的一缕美梦离开了这个对于汪精卫来说太过残酷的世界。
    民国三十一年四月二十九日,伪国民政府主席汪精卫死于南京日本陆军医院。
    伪国民政府主席汪精卫,本名汪兆铭,字季新,笔名精卫,因此多以汪精卫称呼。祖籍江西源,1883年5月4日出生于广东三水。
    1942年月29日死于南京,年五十八岁。
    1903年官费赴日本留学。1905年参与组建同盟会。1905年到1906年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期间,发表一系列文章,宣传革命主张,抨击清政府和改良派。
    1907年随孙中山赴南洋。
    1910年3月,谋炸清摄政王载沣,事泄被捕,被判处终身监禁。1911年10月武昌起义之后,出狱并结识袁世凯。与杨度组织“国事共济会”,呼吁停战议和。
    12月充当南方议和参赞,参与南北和谈,主张孙中山让权,推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
    袁世凯统治时期到法国留学。回国后于1919年在孙中山领导下,驻上海创办《建设》杂志。
    1921年孙在广州就任非常大总统,汪任广东省教育会长、广东政府顾问,次年任总参议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汪精卫被举为国防最高会议副主席、国民党副总裁、国民参政会议长,党政权势均在蒋介石之下。
    随后潜逃越南,发表“艳电”,公开投降日本。
    1939年5月,汪精卫等赴日,与日本当权者直接进行卖国交易。回国后于8月在上海秘密召开伪国民党第六次代表大会,宣布“**睦邻”的基本政策。
    12月与日本特务机关签订《日华新关系调整纲要》,以出卖国家的领土主权为代价,换取日本对其成立伪政权的支持,彻底背叛了自己的国家和民族。
    自从投降日本之后,汪精卫孜孜倦谋求的就是在日本人地支持下,成立以自己为首的政府,这个愿望最后终于被其达成。
    可惜好梦不成,从汪伪政府成立地第一天起,就注定了这个“政府”的短命,就注定了汪精卫之流从此之后彻底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
    这个“政府主席”究竟是死在了谁地手里?
    郑永?不是,郑永不过是在汪精卫的死路上,起到了推波助澜地作用而已。
    日本人吗?不是,汪精卫的死活,其实对于日本人来说并不是那么重要。
    或者说是死在了自己手上?也许是这样的。
    不管最终死在谁的手上,汪精卫终究还是死了。
    自己心里的那点委屈,只能留给汪精卫自己去品尝了。
    不过当郑永送信以及送铜像的事情不知道通过什么途径传播出去之后,在民间却有了另外的一种说法。
    流传的最广的是郑永巧施妙计,不费一枪一弹,就和当年诸葛亮气死王郎一样,生生把个“南京国民政府主席”汪精卫给气死了。
    总之故事到了后来说的越来越玄,传到郑永耳朵里的时候已经近乎神话,这也让郑永这个始作俑者哭笑不得,可自己又怎么去和别人解释?
    自己不过是借助某些机会,巧妙的办了一些事情而已,可这一切经过,自己又怎么去和别人解释?
    不过不管怎么样,汪精卫还是死了,也没有起到什么大波澜,不过是在收复南京的过程中起的一点小小的微不足道的水花而已。
    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死了一个汪精卫而已,在南京城里,在整个中国,还有无数个像汪精卫这样的铁杆汉奸,依旧在那忠心耿耿的充当日本人的走狗。
    中国天字第一号汉奸已经除掉,现在,应该把全部注意力都放到对于南京的收复上了,所有重新收复南京的条件都已经成熟。
    “下令,五月一日发起总攻!”看着南京城墙,郑永嘴角挂着淡淡笑意:“告诉所有军官士兵,属于他们的光荣时刻现在已经来临”。





    第二部燃烧的大地——第三部刺刀1937 第六百七十二章 国旗飞舞!!
     更新时间:2009…10…30 21:23:59 本章字数:4261


    精卫之死让原本就惶惶不可终日的南京城里的汉奸已。
    郑永尚且没有进城,自己的“政府主席”居然就这么被其活活气死,若是真的等到哪天他要进了南京,自己这些人会是什么下场?
    况且郑永态度已经非常明白,要么无条件地接受郑永提出的一切条件,要么,就是接受和汪精卫一样的下场。
    好死不如赖活,这个道理那些大大小小的汉奸们还是完全能够明白的。
    效忠,要想活下去唯一的条件就是按照郑永所说的去做,去***什么脸皮,去***什么人格。
    这些和自己的命比起来,都是微不足道的事情。
    不过现在想通这一点似乎有些晚了,中**队对于南京总攻已经开始。
    大炮轰鸣,战车威武,飞机盘旋,陆军冲锋。
    这样的场面曾经在南京上演过,但现在攻防双方却换了一个个。
    尽管得到的美援还并不多,不过用来攻打南京已经足够了。
    接到必须坚守南京死命令的倭寇,抵抗同样坚决。各级军官,亲自都在城楼督战,挥动着手里的指挥刀,疯子一般的严令撤退半步。
    伤亡毫无问是巨大的,每一次攻击总会有无数的中**人倒下。
    就和历次战斗一样,中**官同样也在后面督战。机枪已经架了起来,对于冲锋中的中**队们来说,只有前进,没有后退,一步也不允许后退。
    也许前进和后退的结果都是一样的,死亡。
    但死亡和死亡也不一样,死在冲锋的道路上,是国家的忠诚,是民族的英雄,而像汪精卫那样地死法,最终的结局不过是遗臭万年而已。
    每一次的冲锋,每一次的防御,都是那样地血腥可怕。战场上弥漫起的血雨,腥臭难闻,刺激着人的每一处神经。
    战争是世界上最复杂,也最简单的事情。
    几乎每一次的战争,无论你的装备多么先进,无论你的战术多么对头,但不付出鲜血为代价就绝对无法取得战争最后胜利。
    胜利,其实是拿人的性命堆砌起来地。
    仅仅如此而已,没有什么更加特别的地方。
    唯一勉强可以说地上特别的,只是双方士兵作战目的不同而已。
    有人的死,充满价值,他们为了自己的信仰,为了国家的荣耀和**。
    可有的人死了,却连尸骨都无法运回自己国家。
    中**人,日本军人,无论是谁都认为自己的目的是正确,只要自己地政府下达了命令他们唯一要做的就是去死而已。
    不是为了自己而死,是为了自己的国家政府去死。
    时间一天天地流逝,南京城里城外堆积着累累尸骨,血腥气味弥漫阵地上空,枪炮之声从战争开始那天就从来没有停止过。
    在整整一周时间里,双方来回厮杀,像两台巨大的,永远也都不会停息下来的战争机器。每个人都咬着牙齿,拼尽着自己最后努力战斗到最后一丝力气也都用光。
    五月十六日,随着二十七万中国生力军的到达,南京之战局势,一下发生转变。
    郑永开始下令,以人海战术对南京发起没有任何间隔的攻击。昼夜不停,分秒不停,在精神上和力量上,和南京敌人展开一场惨烈消耗战。
    这是一次悲壮惨烈的战斗,五十余万中**人,轮番对南京展开攻击,一次接着一次,一波接着一波,攻势永远也都不会停止。
    五月二十日,是南京攻防战最悲壮,伤亡最大的一天,仅仅在短短这一天时间里,仅仅在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