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夫妻本是同林鸟-第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相信何翠姑和何家的人做了这样的事儿,就是再厚脸皮,也不会知道他们没有事儿了,再找上门来吧。
李梨花却笑着对张芸儿摇了摇头,“要是他们过的好还好说,要是过的不好,为着自己,能过上好日子,少不得要厚脸皮再找上门来,毕竟这里还有铁蛋呢。”
张芸儿吃惊的说道:“要真是这样,那不是有脸没有脸的问题了,那直接是不要脸了吧。”
“你放心,我们赵家也不是随随便便别人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的。他们也不敢硬来。”长期以来,何家的人都觉得赵家是老实人,这老实人嘛,自然是比不得撒泼的人豁得出去,他们也没有见识过当官的对付平头百姓是个什么手段,所以不知道害怕。
但是当官的对付这些平头百姓,根本不用自己出手,下面就有很多人帮着来教训了。
这何翠姑能找上门来?那他们赵家的门房也太不负责了。
唯一能和何翠姑有关系的,就是铁蛋,她能利用的也是铁蛋了。
“铁蛋也这么大了,我们准备把他也送出去读书去,跟何壮也是一个伴儿。”读书了才能明事理,明事理了,才能分得清是非。到时候何翠姑就是想利用铁蛋,就没有办法。
这事儿还得跟赵金生说一说,毕竟赵金生是铁蛋的亲爹。
赵水生跟赵金生一说,赵金生自然是同意的,读书人多好啊,以前是家里没有那个条件,所以没有让儿子读书,本来赵水生中了进士,是可以请人来教书的,不过却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一直也没有让铁蛋读书,眼看着铁蛋就要大了,还是不认识几个字,赵金生当然乐意自己的儿子去读书识字的。
只是,铁蛋这名字叫个小名还是可以,大名就拿不出手了。赵金生想让赵水生给自己儿子起个大名,毕竟他二弟可是进士老爷,现在都是六品的官了。
赵水生倒是没有推辞,给铁蛋起了大名叫赵琪,赵金生一听,高兴的不得了,想着自家二弟果然是有学问的,看这名字起的,果然是听着就好听,写下来,虽然他不怎么认识,可是也看着好看。
而赵土生听说后,也请自己二哥帮自己儿子保住起个大名,保住只是小名,以后要上学了,还叫保住,那就不像话了。
这也是张芸儿同意的,张芸儿也知道自己二嫂是个读书识字的,等自己有女儿了,就让二嫂帮着起名,男孩子就让二哥帮着起。
于是保住就有了大名赵珝,堂兄弟三个都是玉字。
铁蛋也就是赵琪病好了以后,赵水生就把人送到了私塾里去,有何壮照顾着,问题也不大。
赵水生才到户部当差,也是很忙的。
户部留下来的账册,都要重新整理,很多都已经成了死帐,不管查的清楚查不清楚,都需要弄成新的,于是赵水生就更忙了。
而且很快就要过年了,今年的京城,出了这么大个事儿,而且很多家都是出了丧事,过年肯定是很安静的。不过宫里面却觉得需要热闹一番,也好去去晦气,所以没有丧事的人家,倒是要大办特办了。
老赵头如今过着老太爷的日子,只是他觉得连个说话的人也没有,不像在赵家庄的时候,还能种种地什么的。听说赵水生还弄了一个庄子,就来了兴趣,让人带着他去庄子上看了看。赵水生是已经让赵金生管这个庄子的,所以赵金生干劲儿十足,让他什么都不干,他也觉得很无聊的。
赵土生天天忙着,他也不能偷懒。
所以老赵头和赵金生两个人都把精力投入到这庄子上去了,对他们来说,中了这么多年的地,庄子上适合种什么,他们比谁都清楚。
当然现在不让他们下地干活了,只不过过一段时间能去庄子上看看,也能让他们不再那么无聊。
老赵头见到瑾哥儿是很高兴的,可是他也知道,他这个水平,也带不好孙子,还是让赵水生两口子带着孩子吧,不说别的,就是这读书识字,他根本就不懂呢。
胡乱插手,到时候也是害了自己的孙子,于是他就不多管,只要能每天见到孙子就成。
田太太和李梨花熟悉,知道李梨花的大伯子和公公都来了京城这边,还住下来了。
不过,只要不是婆婆和妯娌就成,这婆婆和媳妇,很少有过的和睦的,在一起更是矛盾重重。
只是,田太太问道:“你家大伯子的太太没有跟过来?”
因为何翠姑的事儿,是个丑事儿,所以赵家就没有人放出话来,李梨花管教下人也很严格,大家的嘴巴都闭得很紧。
所以直到现在,大家都不知道这个事儿。田太太会这样问,也是因为和李梨花的关系好,不然谁会没事找事的问人家的家里事儿?
李梨花也没有打算替何翠姑瞒着的意思,反正这事儿,说起来,他们才是受害者,而且,赵金生这个年纪,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要再娶了,前面的媳妇是个怎么回事儿,总有一天是要说出来的。
于是李梨花就简单的把事情说了出来,田太太听得目瞪口呆,这年头,真的是什么人都有啊。竟然还有这样的女人?
田太太气愤的说道:“你,你们,就不打算把人揪出来,找她算账?”
这种女人,就该给找出来,让她知道知道厉害。
李梨花说道:“一来,我们和大房早就分了家,大房那边不说什么,我们也不好插手,二来,还是看在孩子的面子上。”
田太太点点头,这倒也是,分家了,就是两家了,人家本人都没有说什么,你去指手画脚,万一好心办了坏事呢?
只是这女人也太嚣张了吧,不仅把钱给卷走了,还敢回去卖地和房子?
不过这女人也想不到,原来她以为有事儿的人,现在好好的活着,不知道那女人现在有多后悔吧。
“你放心,这事儿到了我这里,就不会传出去,保证不说出去。”田太太说道。
李梨花道:“你我还不放心?这事儿,现在也不是什么秘密,我们老家那边,基本上也都知道了,以后,我那大伯子要再娶,这事儿还不是得拿出来说说?”
田太太道:“你大伯子要再娶,有什么样的想法没有?说不定我认识的人里面,就有合适的。”其实赵金生现在这个情况,属于高不成低不就。
之所以说是高不成低不就,是因为赵金生现在有个当官的弟弟,再让他去村妇,那是不可能的了。
可是大家闺秀,他本人又没有什么本事,还有个那么大的儿子,一般疼女儿的人家,也不乐意找个这样的女婿吧,万事都靠着当弟弟的,完全是依附在自己弟弟身上过日子。
李梨花说道:“我只是个兄弟媳妇,给自己的大伯子找媳妇,也不妥当啊。”
她要是个嫂子,也好说一些,可是她是弟媳妇,再说,赵金生还有爹呢,也轮不到她说什么吧。
田太太笑道:“你现在这样说,等到时候了,你看着吧,绝对有你忙的,你婆婆也不在了,难道让你公公一个人张罗?”
李梨花道:“他们看中了什么人,到时候我只管走个过程。至于把关这个事儿,弄得好了,就是应该的,弄得不好,又都是我的错,我干什么要费力不讨好?”
“说的也是!不过你们毕竟分家了,这事儿你不想管,也没有人说你不应该。”田太太道:“最好还是你先寻摸着,自己找个可心的,不然以后糟心事儿,还是多。”
与其找个什么都不知根底的,不如先下手为强,找个自己看着顺眼的,然后在长辈们面前一说,这不就省了很多事儿?
“要不然,你大伯子自己看中了一个不着调的,到时候我看你怎么办。”
赵家老大,那么大的人了,说不定就有了自己看上的人,再有,人心难测,有人或许知道了赵家老大的条件,就看上了怎么办?
不管赵家老大是不是还有个儿子,可是他有个当官的弟弟,还颇有些产业,家境富裕的不在乎,可是那些家里没有钱的呢?盯上了,就跟蚊子叮着薛一样,咬住不放了。
那时候再闹出事儿来,这就不好看了。
“尤其是,你那庄子上的人,看着你们家大老爷这个条件和样子,说不定就有打主意的了。”
这倒也是,虽然庄子上的都是下人,可是庄子附近的,可都是良民,万一赵金生和其中的一个女良民产生了婚嫁的念头,那么这事儿就不好办了。
当然,如果对方人品说的过去,她也不会反对的,可是如果对方是有意算计赵金生呢?
先走了一个何翠姑,再来一个搅事精,她是闲的啊,天天处理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
不过,李梨花也不怕,反正已经分家了,要是赵金生还不长进,又弄出第二个何翠姑,那么他也不管什么老赵头的面子了,直接让他走人了。人犯一次两次的错,还不知道悔改,那这样的人也不值得人同情。

  ☆、第七十七章 说媒说亲

很快,就到了年关,这一次是赵家人数最多的一次。因为上头也叫要大办,于是在年三十的时候,赵家府上上空,就燃起来各种各样的烟花。
几个孩子都看得很开心,连楚楚这个小丫头都要去放呢。一点儿也不觉得害怕。
铁蛋,也就是赵琪,原来在赵家庄的时候,还觉得他不懂事,现在在学堂里读了一段时间的书,也比以前好多了。
大概是自己的亲娘做的事儿,他也知道了,眉眼间还有些郁色,不过小孩子伤心的快,忘得也快,到了过年的时候,就喝他表哥玩到了一起。
老赵头觉得自己这一辈子过的挺好的,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大女儿成了寡妇,现在大儿子跟鳏夫也差不多了。唉,果然人不能十全十美。
想的多了,就难受啊。
可是,比起很多人来说,他现在过着老太爷的日子,也是很好的了。
想着等年后,再给大儿子说门亲事,找个温顺听话的大儿媳妇,也有人照顾自己的大儿子了。
第二天一大早,大家都穿上了新衣服,一起给老赵头拜了新年,老赵头这心里高兴的很,真是没有想到,自己还有这么一天那,能在京城里有宅子,还能过上这有下人的日子。
加上府中所有的下人都给他磕头拜年,老赵头虽然心疼这赏的赏钱,可是想一想,一年总归只有那么一次,就忍住了心疼,笑呵呵的让人都起来了。
因为品级高的官员都要进宫朝贺,赵水生还没有到那个地步,就等着这些官员们朝贺完毕,找着时间,去给他们拜年去了。
有的地方,只要在门房里送上拜帖就成,有些地方需要自己亲自过去,连李梨花也要跟着过去一起拜年。
像温家,就是他们大年初一一起过去的,温夫人笑呵呵的,还真给了李梨花一个红包。“只要是小辈,都给红包,你放心,我这红包啊,准备的多,定然不会少了你们的。”
人家温夫人这心态,真是好,每天都乐呵呵的。家里也没有妾室给她添堵,儿子和儿媳妇都孝顺,丈夫也有出息,大孙子眼看着也到了能定亲的年纪了,她这四世同堂指日可待。
从温夫人这边过来,李梨花又跟着温大奶奶去了她住的院子里。
温家妯娌关系都不错,也没有什么大的矛盾,家风也好。李梨花只是和温大奶奶更熟悉一些。
温大奶奶今天是有事儿问李梨花的。
而李梨花听了温大奶奶说的事儿,说道:“大嫂子,你也知道,我不过是个弟媳妇,管着大伯子的婚嫁的事儿,不太合适,不如我回去跟我家相公说一说,让他跟我公爹谈一谈?”
原来温大奶奶知道赵水生的大哥目前还是一个人的时候,就想起了自己的一个远房亲戚,虽然远的不能再远了,但是好歹也是亲戚。她家也只是普通老百姓,并不是什么当官的。
是她一个表姨母的女儿,今年已经二十岁了,女子在这个年纪也算是大的了,她之所以没有成亲,是因为从小定了娃娃亲,等到了十六的时候,该是要嫁人了,结果男方的母亲却过世了,这不,就要守孝三年。
可是这还不是最倒霉的事儿,好不容易三年守孝过去了,男方却又得了急病去世了,温大奶奶的这个远房表妹就一下子成了望门寡。直到现在还没有嫁人。
她那个表姨母也不想自己的女儿就这么一辈子孤苦伶仃的过下去,所以到处在托人找关系,希望能找个合适的人家。
而温大奶奶被自己的穆青叮嘱,就想起了赵水生的哥哥。
这其中的事儿,她也是知道一些的。在她看来,赵水生的大哥就是太老实了,不过老实人也好,以后没有那么多的花花肠子。
而且最要紧的是,赵水生家里的环境好啊,没有婆婆,妯娌之间关系也好。
婆婆说了,要和赵家多亲近亲近,要是这门亲事结成了,那么就真正的是亲戚了,虽然她和那个远房表妹的关系已经很远了。
“你说的也是,是该找长辈们商量商量,我那表妹,为人也特别好。就是长得一般。”
李梨花笑道:“我们家又不是只看长相的,大嫂子,这事儿我记下来了,要是真的能成,那也是好事儿。”李梨花明白温大奶奶说的是什么意思,女方长得一般,也就是相貌上不出色,不过,他们赵家,也就是赵水生长得很不错,当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