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武夫当国-第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哦,是吗?想来也是,正月里竟忘记去表叔叔那里拜年了,实在是罪过。”他煞有其事的叹了一口气,表情有几分凝重的说道。
正月之所以没有去安山镇拜年,一方面是因为当时正忙着滦州谘议局和共和政府的事情,另外一方面则考虑到张举人前不久刚刚蒙丧,就怕有什么传统忌讳不方便走动。
“哪里哪里,袁公子这话说的太见外了。前阵子刚刚经历黑白事,按照规矩也不应该有喜庆的活动,所以袁公子未去非但不算失礼,而且还正应了这其中的习俗。今日老爷让小的前来拜会袁公子,也正是为了说这件事。”黄管家连忙说道。
“原来如此,其实我也是有此顾虑。唉,提及这件事实在是令人扼腕,只可惜直至今日还未能将凶手缉拿归案,实在是愧对表叔叔了。”袁肃摇头叹息的说道。
“袁公子毋须这般自责,老爷也知道袁公子是尽心尽力了的。初一、初二那几天,老爷本打算请公子到安山镇吃一顿便饭,虽然因为守丧的缘故不能过节,但家常便饭总还是可以的。不过老爷听说袁公子每天早上带着民壮去晨跑训练,知道袁公子这边也很忙,怕是无暇来镇子上,所以最终还是作罢了。”黄管家客气的说道。




第97章,正月过后
“这段时间确实有些忙,不仅仅是督练公所那边要督促训练,谘议局和滦州新政府的筹备方面,几位大人也都希望我出面走动走动。不过只要过了这段日子,我必然会前往安山镇拜访表叔叔,反正城内城外不算远,有空自然要多亲近亲近。”袁肃说道。
“也是,也是。”黄管家点头附和着,继而忽然话锋一转,脸上露出几分疑虑之色说道,“袁公子既然提到滦州新政府的事情,小人有些话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黄三叔说这话岂不是把我袁肃当外人了吗?”
“如此,那小人就直言了。其实老爷在听说滦州谘议局成立之后,心情并不是很好,袁公子应该是明白人,老爷世受皇恩,如今皇上退位了,他老人家一时半会还无法适应。”
袁肃听完这番话,立刻陷入了一阵沉思。他知道历史上张镇芳是典型的愚忠之人,曾经在清帝退位之后仍然表示为清朝守节,不过张举人给自己的印象却是一副与世无争的态度,本以为张举人对国家改朝换代也是顺其自然,却没想到依然受到遗毒不浅。
虽然表面上来看这只是一件小事,但他很清楚黄管家特意提及这件事,显而易见是因为张举人对这件事的反应很强烈,而绝非是像黄管家所说的那样“一时不适应”。
不得不说,在今后相当一段时间里,他是十分需要张举人的支持。倘若张举人因为迂腐的思想而对自己产生介怀之意,那这必然会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
考虑到这里时,他不禁又联想到黄管家之前所说的话,张举人原本打算邀请自己去安山镇吃一顿便饭,可最终因为顾虑军中事务繁忙而取消了这个念头。这显然不是一个很好的理由,说不定其中真正的原因就是张举人对他支持共和的立场感到不满。
“表叔叔近来的情绪可好些了吗?”袁肃语气认真的问道。
“已经大有改善了,所以今日才特意吩咐小人进城一趟来拜访袁公子。”
“如此就好,还劳烦黄三叔回去之后给表叔叔带一句话,就说袁肃近期会抽空前往安山镇向表叔叔问安。”袁肃不疾不徐的说道,就目前形势看来,自己还是尽快去一趟安山镇见一见张举人为好。
“小人明白,一定将袁公子的话带到。”
“哦,对了,近日可有张二小姐的消息吗?”略略停顿了一阵,袁肃忽然再次开口问道。不过问完这番话之后,他一时又觉得很奇怪,自己似乎根本没有多想,仅仅是有感而发的问及了此事。
“倒是有一些听说,初六的时候张二姐与大夫人一起进京去了,之前说是走访亲戚,不过后来又听说会在京城小住一段时日。”黄管家回答道。
袁肃缓缓的点了点头,没有再多说什么。
黄管家随意喝了一口茶之后,便没有再继续多留,于是起身告辞。
袁肃很客气的将黄管家送到标部大院门口,看着黄管家上车离去之后,才带着一副沉思的神情缓步来到标部营楼的通讯处。他将之前准备好的电文手稿交给通讯兵,让其即刻发往保定的陆军预备大学堂去。
从中午过后,袁肃心神一直在思索着如何解开张举人心结的事情,这件事可大可小,自然要尽快处理妥当才是。
下午三点钟时,标部大院正门值勤的卫兵再次前来找到袁肃,说是王磷同有要事相见。
袁肃不曾料到在元宵节的当天竟然会有这么多事情发生,不过既然来了总得要见上一面才是。过了片刻后,他在自己的办公室接见了王磷同,对方这段时日似乎很想表露出自己与清朝一刀两断的决心,不仅穿着越来越西式化,而且举止投足都显得洋气了不少。
等不及落座,王磷同哎声叹息的先诉了一阵苦水,说自己这几日在滦州各士绅家中奔走的极其艰难,如今清王朝没了,自己命官的身份也没了,这些人之前还算客客气气,如今竟舍得翻脸不认人。
袁肃耐着性子听完王磷同的话,随即只问道:“那结果到底如何?总不至于这些人都把王大人拒之门外了吧?”
王磷同连忙摇手说道:“那倒不会,不过大王大人和城北李大人态度不是很好,另外也有一些大老爷言辞含糊。按照他们的意思,似乎是想在谘议局发起一次选举,公选出新一届滦州政府的官员。”
听到这里,袁肃立刻皱起了眉头,冷声说道:“谘议局公选滦州政府的官员?这还真是有意思,按照目前现行的谘议局规定,谘议局只具有本地行法、预算、革兴等事权,最多也只能是监督行政司衙机构,政府各部的任职需由中央直接审批任免,他们岂敢如何大胆?”
他很清楚,中国的谘议局并不完全如同西方国家的参议院,更何况现阶段在很多西方国家,地方议院也没有如此庞大的权力。历史上谘议局制度在中国的发展,仅仅只是一个虚衔摆设似的机构,无非是给一些社会名流多争一份个人名誉,在一个连国会都无法独立运行的国度里,区区谘议局又岂能获得真正的职权?
王磷同见袁肃有这样的反应,心中暗暗窃喜,于是附和着说道:“是啊,是啊,在下同样这么认为,谘议局规章制度清清楚楚,可是这些士绅老爷们各自仗着在京城有背景,一个个都想得寸进尺。”
袁肃冷笑道:“在京城背景就能如此大胆妄为?说公选政府这是谁的主意?”
王磷同转了转眼睛,不置可否的回答道:“至于是谁提出来的,目前尚未可知,说不定就是这个谘议局的议员们私下串联好的。”
袁肃沉思了片刻,像这样不安分的想法肯定是有人起来带头,要不然单凭这些没什么卓远见识的乡绅地主绝不会也绝不敢打这种主意。
在谘议局还未成立之前,他已经能看出来滦州本地不少士绅名流们连谘议局是什么都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之所以一股热忱的投入其中,只不过想图一个“议员”的虚衔罢了。如今野心突然膨胀的想要组织公选政府,这显然不是一件正常的事情。
无论是从个人利益还是未来发展的需要上面,他都必须坚决反对这种不切实际的做法,别说自己不会在滦州推行这种空虚的民主制度,自己甚至都不会给谘议局乃至滦州地方政府任何权力。正如同其他地方的军政府那样,他的第一步在滦州站稳脚跟的目的,就是要建立以军权为首的政治割据。
他会依靠滦州地方的官绅阶级来帮助自己,同时也会尽可能保障这些人的利益,但绝对不容许这些人插手政治权力。
“谘议局那边你暂时不必理会,你最好明天就召集县府、镇府的所有属员,再把那些支持你的乡绅名流们都叫上,在知州衙门里召开一次招待会,宣布出任滦州共和政府长官。至于共和政府长官叫什么职衔,你自己看着拟就行,什么民政长、主席皆可。另外还要把政府各部人员名单都拟出来,下面的县、镇长官也都由你签发委任状!”袁肃有条不紊的说道。
“就定在明天吗?这……”
“有什么不妥吗?”袁肃面无表情的问道。
“当然没有,当然没有,”王磷同高兴的来不及,岂能会有不妥?不过他旋即又问道,“袁大人,下面县、镇的委任状倒是简单,不过在下这个民政长的委任状该如何是好?”
“之前的一段时日里,王大人难道就没有派人去省府打点打点吗?”
“自然是有的,前前后后都好几回了,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或许是因为过年过节,省府那边一直没有回复。”王磷同一脸愁容的说道。
“既然王大人已经派人打点过那就无碍了,稍后我再发一封电文去保定总督府,将王大人被滦州百姓推戴为民政长的事情汇报一下,到时候只需要省府派发委任状即可。”袁肃冠冕堂皇的说道。
“哎呀呀,多谢袁大人,多谢袁大人呐!下官之后但凡所有公事,一律听凭袁大人交代。”王磷同顿时显出一副感动万分之态,一时间也不顾了那么多,直接向袁肃自称“下官”。
“日后不管是谘议局还是其他什么人来找王大人,王大人能应付便应付,不能应付大可直接推在我身上。”袁肃语气一丝不苟的补充说道。
他当然不是要与滦州地方士绅阶级作对,现在不能以后也不会,只是眼下自己必须保住王磷同执掌滦州政府的位置。
虽然从很多方面来说,他都不认为王磷同是一个合适的合作者。可眼下春节已过,用不了多久袁世凯就会正式宣誓出任临时大总统,二十镇去留之事很快会见分晓,好不容易找到一个愿意支持自己的地方官僚,若是要重新另选他人肯定没有足够的时间。
至于谘议局和地方士绅这边,他会尽量说服这些人与王磷同形成密切合作,官绅阶级原本就是属于一个利益集团,若要把官僚和士绅分成两个对立的势力,到最后只会对彼此双方都没有好处。



第98章,培植政府
“下官先多谢袁大人了。哦,今日前来除了这件事之外,还有另外一件事要告知袁大人,今日早上在下刚刚接到天津发来的电文,彭加勒先生预计在正月二十五日乘坐早上的火车抵达滦州,与我们仔细磋商关于投资开矿的事情。”
“正月二十五?他不是说三月中旬吗?”袁肃皱了皱眉头,严肃的问道。
虽然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他决定与洋人进行初步合作,但这一切的前提是自己在滦州站稳脚跟之后。在此之前,他计划先处理好七十九标脱离二十镇的事情,如果推测的不错的话,很快北京便会下达调离二十镇出关的命令,最迟不会超过一个月的时间。
如今洋人在这个节骨眼上出现,不仅大乱了他的全盘计划,甚至还会为七十九标脱离二十镇的事情增加无端的影响。若是让总镇、省府甚至北京方面知道,他一边谋划七十九标独立之事情,一边又暗中与洋人勾结,这件事肯定会闹大开来,到时候只怕各方面都会把注意力投放到这边,一切可就不好办了。
“没错啊,正月二十五正是西历的三月十三日,彭加勒先生之前在电文里提到的确实是三个月中旬。莫不是袁大人有什么不方便?”王磷同看着袁肃的神色,不禁追问道。
“彭加勒连火车都安排好了,只怕是无法更改会面日期。并非有什么不方便,只是最近事务繁忙,本以为过几个月的时间会空闲一些,倒是没想到这些洋人还真是积极。”袁肃一副深沉的神色,语气迟缓的说道。
他暗暗叹了一口气,心中郁闷的寻思着:今天还真是多事!
王磷同同样陷入了一阵沉默,他仔细盘算着袁肃的话,希望能从中发现什么线索。他现在与袁肃是同一根绳索上的蚂蚱,袁肃需要自己支持来在滦州扎下政治根基,自己也需要袁肃来保障权力地位,因此可以说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过了一会儿之后,他试探的开口说道:“袁大人其实大可不必担心这些洋人会带来什么影响,时下咱们中国人从上到下都对洋人敬畏的厉害,虽然这不是什么好的风气,可谁叫人家船坚炮利?依在下看来,袁大人也可以利用与洋人的关系来增添自己的身份地位。”
袁肃下意识的看了王磷同一眼,虽然他知道这是一个办法,然而自己却没有因为这个办法而感到高兴。他并非没有想过这件事,只是一旦与洋人建立了这样的关系,自己就会像其他军阀那样成为洋人维护在华利益的工具,并且还要容忍洋人进行的更无耻的勾当。
他所预想的接受洋人在滦州开矿的合作,仅仅是一种浅层的利益交易,在这种交易里彼此双方是平等的,甚至在某些方面洋人还得看自己的脸色来行事。这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东西,从洋人身上得到越多的利益,洋人就会索要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