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另一种历史-第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胡上将大张旗鼓,顺势举兵,以30万人包围了日军南翼三个师团。
  安达二十三参谋长飞抵延安东关机场,亲临指挥。但面对重围中丧失机动能力的22军团,亦无良策。
  6万日军顽抗近两月,弹尽粮绝,拼刺刀的力气都没有了。陆续赶到的美机终日轰炸,胡部趁势掩杀。
  危急之时,冈村以现代军人意识,秘密电告代理司令的安达参谋长,为了数万将士生命,在缺乏弹药等起码抵抗手段之时,允许局部投降。
  这是完全违背日本军界主流认识的一个反潮流的进步性背叛。也开了东洋武士军事史的一次先河。
  同时冈村暗示:〃即令有拜,背北面南〃。意思是如果投降,应选择向包围南翼的胡部缴枪。
  不肯执行命令的牛岛切腹自杀。安达中将没有出卖长官,自己承担了责任。被俘后受到优待。但不久悒郁而死。
  胡兵团11月20日进入延安,接受了4万日本伤兵的投降。还顺便缴获了3面军旗!这是抗战史上破天荒的空前胜利,缴获日本军旗未曾有过。
  一时间,鼓噪之声铺天盖地,胡长官成了两个月前冈村宁次一样的明星。西安和重庆的街头巷尾敲锣打鼓,纷纷传诵着蒋委员长的夸赞:
  〃文有贺衷寒,武有胡宗南!〃
   胡宗南上将     白崇禧上将
  (307)
  上述战场之外,国军尚有余力,实施了河内、海防战役。
  11月,白崇禧指挥桂系9个师,击溃了交趾的日军33师团,收复越南北部,提前打通了出海口。而处处吃紧的日军,只能坐视〃南支那的沦陷〃。
  委员长在赴开罗途中向胡宗南、傅作义和白崇禧三位上将颁发嘉奖令。顺便还向华北战区发一份〃激励电报〃:
  国府〃表彰刘邓129师克复运城、侯马〃,同情中共机关〃转进大同、以保平安,并期:勿丧斗志〃;同时责令胡、傅等部〃固守延安及陕北,不使再丧敌手〃。
  同一时期的地中海,也有一场大规模武装行动。
  10月19日,盟军发动了因缅甸作战而推迟100天的西西里登陆。英美联军在强大火力支援下,月内拿下这个大岛。
  西西里之战,轴心国再显脆弱性。
  11月17日,意大利国王维克托·伊曼纽尔召见墨索里尼,宣布他为〃意大利最遭人痛恨的人〃,随即废黜,并将其送入救护车予以拘禁。几天后,墨索里尼被送往荒无人烟的马达莱纳岛。
  巴顿回味了一遍同英军并肩作战的感觉,隐隐地有一种〃被歧视感〃。亚历山大的偏袒,和蒙蒂明显的抢功行为让他闷闷不乐。他有点怀念那些尊称他为〃高老头〃的质朴的中国士兵。
(308)
  尼罗河畔。开罗。
  1943年11月22日,开罗会议如期召开。主题是讨论亚太战争的态势和走向,以及战后有关安排。
  会前,总统次子埃里奥特中校问起父亲对战后局势的看法。罗斯福说:
  〃美国将不得不出面领导。并运用斡旋进行调解。解决他国间的分歧:俄国和英国在欧洲;英国与中国、中国与俄国在远东。我们能做到这一点,因为我们是大国、强国,而且不妄求。
  〃英国在走下坡路,中国仍在18世纪状态,俄国猜疑我们,使我们也猜疑它。美国是能在世局中缔造和平的唯一大国。这是巨大的职责,实现它的办法是面对面地与这些人会谈。※〃
  此时的罗斯福总统,踌躇满志。
      ※引自《罗斯福传》。
  蒋委员长也容光焕发。赴会之际宣布:国府日前收复了〃被共党抛弃的延安〃,以及原法属的河内市和海防港。
  新一轮胜利使他倍感风光。会议上的讲话也有了分量:
  过去,在盟国坚持〃先欧后亚〃战略方针的前提下,发挥中国积极性是不现实的。而今,力量配置取得一定的欧亚平衡,因此中国可为盟国多所贡献!
  华北代表周恩来的发言颇有新意:
  如果能够提前打败日本,华北联军可以参加对欧洲法西斯主义的作战。
  周还透露,这一精神是〃毛泽东主席亲自向史迪威将军提出过〃的。
  这些表态引人注目。
  (309)
  老牌政治家丘吉尔迅速捕捉到中国有意参战欧洲的信息。
  在尼罗河游船上,同蒙巴顿上将的交谈中,首相准确判断了这种前景:
  〃你注意到了吗,迪基?中国人这个意向,很可以因势利导。那些廉价的兵员和鲜血是别国所不具备的。这种可能性将大有助于我的地中海战略。〃
  蒙巴顿赞同首相的乐观情绪,认为:
  〃说到廉价兵员,即使训练印度士兵,成本也高于中国士兵。特别是印度人无从获得多年的实战经验。此外过分武装印度还可能助长独立倾向。〃
  首相进一步分析:
  〃而中国军如果参加巴尔干战役,完成后它又不会常驻欧洲,是吧迪基?这十分重要…胜利后士兵会要求回家,在那里他们不会产生归属感。中国政府也无力维持海外驻军的庞大开支。〃
  蒙巴顿深深点头:〃那么温斯顿,是否可以在'拉链作战'收复马来亚的行动中,邀请部分华军参加?〃
  〃哦,你认为必要么?你战区里还有多少日本兵?〃
  〃加上苏门答腊,大约50万。其中一批是不太稳定的傀儡军。鉴于我们没有在东南亚投入大量兵力的可能,我手中的部队,主要该担负技术性较强的迂回登陆作战。那么陆地需要一轮攻势吸引日军向泰国方向支援可能的话温斯顿,最好中国人来作这件事。您认为呢?〃
  〃想法不错,迪基。总之,你同蒋大帅的关系,比韦维尔相处得好多了,他们喜欢你。这事要一步一步来。〃
  就此,丘吉尔首相一改往日立场,主动向中方示好。
  会议第三天他来到大元帅住地,与蒋氏夫妇融洽会谈三小时。他没有闲扯〃金字塔、狮身人面像〃那些无用话题,而是率直中肯地谈成了一笔交易。
  返回后,他富有预见地指示蒙巴顿:
  物色并武装一支中国军队…例如桂系、滇系这类〃非嫡系〃部队。为参战巴尔干埋下伏笔。
  次日,彬彬有礼、贵族举止的蒙巴顿勋爵与委员长继续晤谈。
  蒋已心中有数。当即同意以缅甸换防名义,调出云南地方军龙云部6个师,10万余人,归中缅印战区蒙巴顿司令官指挥并补给,以参加印度支那收复作战。
  委员长满意地评价:这对双方来讲,都是一箭双雕。
  人们惊异于中英抛弃宿怨后的迅速接近,但还不了解内幕首相有了一项出人意料的允诺:
  除支持蒋委员长在战后对国家的统治地位之外,他还要帮助重庆建立一支〃规模适当的〃海军。
  这一点没有作为正式协议,但成为一项领袖之间的私下谅解和商定。
  (310)
  开罗会议期间,各项国际活动之外,蒋委员长的随员吴国桢市长还记录了一些非正式交谈的花絮。
  吴国桢,少年就读于天津南开中学,曾与周恩来是同窗好友,并有结拜之谊。后赴美留学,获得普林斯顿大学哲学和公共管理学博士;回国后曾任蒋介石侍从室秘书、汉口市市长;此时正在重庆市市长任上。此番由于他流利的英语和欧美阅历而随行与会。※
      ※史实:吴国桢确曾参与开罗会议。
  他在《随笔》中写道:
  某日会间闲暇,蒋公谓恩来先生曰:共产国际既已解散,何不重归政府?
  周答:我军始终处于政府领导下。虽无粮饷,抗战不停,坚持一线。作战次数、歼敌数量,均属上乘。而牺牲尤巨。
  蒋问:何以不经国家同意,擅自表示向欧洲派出远征军?
  周答:国家者非一人之国家。国共双方,在抗日、反法西斯、反侵略旗帜下统一政令。如以〃国家〃为说辞,试问国家多年无饷无援,听凭我军自生自灭,〃国家〃义务何在?至于〃擅自〃,如今参战方式多种,即令自发组织志愿军,亦属可能,世界早有先例,并无〃擅自〃可责。
  蒋曰:如此,岂不乱套?国家利益谁来代表?
  周答:如有民选联合政府,自当按民主表决结果行事。蒋公之所患,盖以一人而天下也。二十世纪民主潮流不可抗拒,委座之观念实为旧时代之产物。
  委座乃拂袖而去。
  ……某日,何应钦部长戏言:
  〃恩来啊,谈谈,贵党前日丢失延安,转进山西大同之感想?〃
  周答:〃无足为怪。一如委座之放弃南京武汉,转进重庆而已〃。
  何窘。史迪威大笑。
  ……某日,在美国代表团居所、开罗西郊亚历山大·柯克别墅,罗斯福总统指周恩来其人,问蒋公曰:此人怎样?
  蒋答:过去同我合作过。其人可,其党不可。
  罗劝告:中国应组成联合政府。
  蒋公良久对曰:共党,实为赤色苏俄在中国之傀儡,不可不防。
  罗斯福笑谓:两者相去甚远!中共只是一些土地改革者……
  《随笔》中还有这样的记载:
  会间,罗斯福总统希望丘吉尔首相作出归还香港、允许印度独立等承诺。
  首相愤然:〃我不适合作大英帝国葬礼执行人〃。
  (311)
  11月27日,英中美三国《开罗宣言》正式发表。它是这次会议最主要的成果。
  〃我三大盟国进行战争之目的,在于制止及惩罚日本之侵略。三国决不为自己谋求利益,也无意于扩张领土。
      ……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如满洲、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此外,日本亦将被逐出以暴力或贪欲所攫取之土地。
      我三大盟国轸念朝鲜人民所受之奴役,决定在相当期间使朝鲜自由独立。
  〃我三大盟国抱定上述之各项目标,将坚持进行为获得日本无条件投降所必要之重大长期作战。〃
  开罗会议期间,中美方面关于对日战争讨论中的主要军事作为,就是批准了〃逆戟鲸〃作战方案。
  这是一个以海军为主的行动。尼米兹海军上将为此欢欣鼓舞。麦克阿瑟将军却因为他的〃滑膛枪手〃计划攻打吕宋,没有受到重视,而大发雷霆。
  陆军部长史汀生亲自写信劝慰,并表示相信:这位将军无疑会解放菲律宾。同时主动承担了陆军向海军让步的责任,以免〃这位道格拉斯迁怒于那位乔治……〃
陆军(战争,WAR)部长:亨利·史汀生(曾经的国务卿,〃不承认主义〃的坚持者)
(312)
  耶路撒冷上空。1943年11月27日。
  开罗会议结束,罗斯福总统一行乘C-54〃圣牛〃号专机前往德黑兰。
  飞越巴勒斯坦时,他提出一个要求:
  〃以后也许不会再飞这条航线了,〃他希望飞行员布赖恩少校低飞。〃当你飞临圣迹时,尽你的胆量贴近兜兜圈子。〃
  飞机越过贝尔谢巴井泉、濯濯童山,来到伯利恒。布赖恩把飞机倾侧,一只机翼几乎触及地面。
  罗斯福凝视着耶稣诞生的小教堂,遗憾不能降落。接着是圣城耶路撒冷。不到一分钟,那些神圣建筑尽收眼底。总统向随行医生麦金太尔报出它们的名称:
  〃大卫墓。天国之门……耶稣拱顶、受难地,坡上是伊斯兰陵墓……大马士革之门。圣母教堂,哭墙……〃
  橄榄山顶,耸立着升天教堂。
  〃圣牛〃接着掠过死海,然后是泛光的加利利海,海上正在撒网的渔民……
  (313)
  伊朗高原。德黑兰。
  11月28日下午,总统车队驶进苏联使馆的绿色大门。
  这是幢大而无当的建筑,像是一所百万富翁的豪宅。年久失修,不复昔日光彩。曾经富丽堂皇的门据上油漆显出裂纹,墙上灰泥大块剥落,泥草露在外面,像个破洋娃娃肚子里的木屑。
  纳粹离去前,在墙上涂抹的〃卐〃字符号赫然在目,留下一种讽刺意味。
  罗斯福下午3点从美国公使馆搬到这个新住所下榻。这是斯大林出于安全考虑的好意。一刻钟后,斯大林前来造访,以示东道之谊。这是两人首次会晤。
  正式会前举行了一个赠剑仪式:
  首相从伦敦给元帅带来一柄〃斯大林格勒〃之剑。仪式简短而动人。
  一位英国上尉高擎着那柄修长笔直的宝剑,由丘吉尔作了一席感情充沛的简短发言,斯大林用俄语致答词。
  接着,首相庄严地双手托剑,大元帅接过,俯首吻了一下精美的剑柄,缓慢地把剑从鞘中抽出一段来,然后迅速插入,交给伏罗希洛夫。仪式到此结束。
  不过,总统在这种气氛中略感受到了冷落。而且这不仅关乎他个人。于是恰如其分地抢回了一个镜头:他要求试一下宝剑。
  宝剑拿在手里感觉不到重量,倒像是手臂的延伸。平衡称手,精美绝伦。
  总统当下赞道:〃登峰造极的杰作!〃夸张地把剑高举,劈下,雪亮钢刃随即发出一道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