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商务调查报告-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下几条,是我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并综合多个资深调查员的经验,对打假调查员在市场巡查中的操作思路、要领的总结及建议:    
    1.事先一定要做相应的知识准备,了解清楚真品与假货的主要分辨依据:如价格、外观规格、标签及其他标志等,以防临时把不定主意。    
    2.由于调查员经常出入于各大型专业批发市场,其外表很容易被某些售假者记住而产生怀疑。因此,在日常巡查中,没有必要时最好不与市场里的有关人员做过多正面接触;注意出入不要形成固定的路线规律,并不断改变个人服饰、装扮。    
    3.在市场巡查中,尽量在一次、最多不要超过两次接触看样后就对产品的真伪、该档口的背景(是自产自销还是代理)、可能供应假货的数额做出判断,然后再相机行动,多次看样但不成交是很容易引起怀疑的。    
    4.在接触看样期间,尽量同时摸清其仓库的所在地(这类档口的仓库一般离市场不会太远。当然里边的货物数量也往往有限,不可能与大型批发商和厂家的仓库相比)。方式有二:其一是自己继续呆在档口,伺机再套取一些情况,由外围策应的同事跟踪取样人,发现仓库的所在;其二是确认该档口有售假行为后,自己在附近守候跟踪。鉴于有不少市场的仓库管理较正规,不可能较直接地混入,故而在跟踪潜入过程中,事先准备相应的制服、工具,视情形化装成搬运工与水电维修工人是顺利进入仓库发现假货存放地的好办法。    
    5.加强交际能力,注意与各种人交朋友。一个缺乏经验的调查员与一个资深调查员最大的区别往往就在于他们的交往能力上———同样都是头一回到一个专业批发市场,缺乏经验的调查员往往看着到处都是的假货无从下手,结果总是傻乎乎地到这家去问,到那家去问,问来问去这些档口都不是真正源头所在,都是从其他地方拿的货,这样漫无目的地跑久了,傻子都会对这些东问西问就是不买货的人产生疑心。有经验的调查员就不一样了,他碰到这种情况首先会不显山不露水地观察,然后有选择地买些东西后与老板攀谈或者很快地与某些档口的业务人员、市场管理人员就某事谈得很投机,还有可能直接与一些搬运工人、清洁人员攀上老乡关系。人与人的交往就是这样,只要表面的那层尴尬打破了,有共同语言了,很多可能性也就出现了,即便这种新建立起来的关系还不能为之带来直接的成果,但已经为以后的进一步接触做了起码的铺垫。    
    6.养成资料积累意识。每个行业、每个地区真正的“造假专业户”往往也就是那么固定几个,全国性大型专业批发市场数量往往也是有限的,造假与售假的手法、规律虽说不断更新,但毕竟还没到“我变敌变”的程度,因此若能有计划地积累有关重点制售假主要人员的基本情况(姓名、联系方式、住址、体貌特征等)、各重点市场的情况(现场平面图、主要贩假档口号码、周围仓库所在地、建筑结构)、制售假手法与防范打击的手法更新等,对于一个调查员逐步形成自己的专业资料库,迅速走向成熟是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    
    (二)化装钓鱼    
    化装钓鱼也是打假调查员常用的一种线索收集方式。对于任何一个制售假公司和个人来讲,取得巨额暴利都是他们的最终目的,也正是因为这一条,只要调查人员设计周密,几乎很难有制售假者(特别是假货的经销商)能逃过这种精心设计的圈套。    
    “化装钓鱼”顾名思义就是化装成假货的购买者引诱制售假者露出马脚。一次精心设计的钓鱼行动至少应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    
    1.对具体接触制售假人员的调查员在身份与装扮上预先进行设计,根据实际工作需要,调查员的个人气质、体态、背景、谈吐安排合适的身份,如采购员、贸易公司经理、普通消费者等。对于重大案件或必须让经验不足的调查员出场时,还应事先就有关接触询问要点、对方可能提出的试探性问题列出提纲,预先排练,做到对答如流且无破绽后方能正式出动。    
    2.准备各种必要的证件、名片、可查询地址、电话,安排好人员接待并事先统一口径。    
    3.在重大或危险性较大的案件中,安排好外围策应人员及联络暗号,以防意外发生。    
    在“钓鱼”的具体实操过程中,出发前应注意清理身上确无任何可能证明自己真实身份或可能引起怀疑的各种物品,如自己或有关执法人员的名片、有公司抬头或印刷图案的稿纸、笔记本、钢笔等。    
    接触应对中则主要应注意个人谈吐与所扮人员的一致性,若有多人参加,还应注意各人说法的统一。    
    化装钓鱼中的偷拍要领    
    在调查中,有时根据客户的要求、执法部门的意见或为了以防万一(如有时制售假老板只在第一次接触看样品时出现,真正交货时便故意不在场以逃脱罪责)确保能有效地追究相关人员的刑事责任,在化装与制售假者接触时也需要使用密拍手段,这里就简要地谈一下这方面的一些要领。    
    1.装备配备。由于我国现行法律与体制的限制,所有这些民间的所谓侦探都没有刑事侦查权(打假达到一定数额应该可以算做刑事案件了),当然更谈不上使用国外同行的那些先进刑事技术装备了(当然也有犯规的,但已经不属于我们这里要讨论的范畴了),因此国内侦探们配备使用的多是民用的拍摄与录像器材,只不过有的经过了自己的改装。    
    就打假钓鱼的偷拍而言,用得多的一般是平常记者用来暗访时使用那种摄录器材。一个索尼掌中宝数码摄像机(须接收外来视频信号),外加一个针孔型摄像头,再加上视频、音频联线———摄像机放在随身的提包或腰间,针孔型摄像头放在香烟盒或手袋中,适当地加以伪装,再用视频、音频联线(也有无线的,不过图像与声音效果受周围环境影响较大,与有线摄像相比质量不够稳定)连起来,就基本搞定了,既可摄像又可录音。当然摄录效果主要取决于器材性能与调查员本身的操作技巧。    
    还有两种用得不是很多的偷拍器材:摄像机都是一样的,关键是这两种摄像头有它的特别之处。一种摄像头外形如一支很粗的钢笔状,镜孔就在笔的顶端,使用时摄像机缠在身上或放在随身携带的包里,摄像头部分拿在手上,两者通过贴在手臂上的联线相接。这种摄像头的优势是相对较隐蔽,国内一般人很难想到钢笔上居然还有一个摄像头;缺点是:由于其联线必须通过手臂,这    
    就要求偷拍者必须穿长袖衬衣,这样在夏季和南方高温地带也是比较容易引起怀疑的。另一种是使用眼睛型的取景器,原理跟以上两种差不多,关键是液晶体的取景器质量要过关。    
    2.实操要领。鉴于上述器材的局限性与制售假者草木皆兵的特点,在实际操作中要选一个较好的拍摄角度、距离,又要不被发现还是需有一定技巧的。    
    首先,现场应至少确保有两人,一人与制售假者进行接触,分散其注意力,另一人携带全套装备,伺机进行摄录。    
    摄像机一般耗电量较大,一般的微型摄像机使用的时间普遍不长,像我的摄像机买得较早,一般就只能用两个多小时(现在的一些新产品在这方面要强多了,因此应注意一定要在接近有价值的目标后再开机———毕竟合适的偷拍机会不是每次都有。    
    拍摄人员要熟悉机器在各种条件下的拍摄效果,并以此对拍摄时间、角度、距离做出调整:在偷拍过程中,由于具体拍摄环境难以预料,因此,拍摄人员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掌握拍摄分寸就尤为重要。要不,还没拍下真正清晰有效的人物、场景图像,就急不迭地“逃离现场”,那可真是有点丢人。另外,就距离而言,一般保持在三至五米较合适,太近易被发现,太远图像不够清晰。    
    


第三章  调查员的工作方式与手段第二节 打假(2)

    乔装钓鱼的实例    
    我在写这一章节时,曾不只一次地犯过踌躇———虽说我在写这些调查方法、技巧时已经注意分寸,最敏感、机密的部分都作了一些保留,但已有的这些是不是会让制售假分子从中学到一些东西,从而加大我们打假调查工作的难度呢?后来再一想也就释然了,这些常用的方式、手段本身其实无论是打假者还是制售假者,其实都是比较了解的,但如何将这些手段组合起来,其运用之妙,就存乎一心了———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即便知道,也未必防得了。下边就是这样一个我亲身参与的“乔装钓鱼”的实例,供有兴趣的朋友参考。    
    一次我们收到一客户委托,称某市一大型电器批发市场的某档口有大量批发假冒该公司某品牌产品的嫌疑。客户方自己已组织过一次打击,但因计划不周,没有真正打到幕后的供应商,只打掉了档口的少量存货,结果仅仅罚了一点款,这家档口又恢复了营业,而且继续通过向该批发市场其他档口供货的转手方式销售假货。    
    在这种已经打草惊蛇的情况下,要再对其进行打击,毫无疑问行动的难度就大了很多———我们接案后通过事先“踩点”、侧面接触发现:该目标档口吸取第一次被打击的教训,在平时经营中采取了一系列明确针对可能的打假调查员的防范与反调查手段,其主要措施有:    
    1. 自己在一般情况下不直接向来历不明的外地客商大量供货,尽量通过其他档口中转。    
    2.加强了档口的人员配备:该档口目前一般保持着有四个人同时在场,三男一女。在遇到有客户询价或看货时,两人在档口接待,另两人在一旁监视———看市场主要通道及附近是否有其他可疑人员出现。    
    3.通过我们一个外围协作人员一次试探性的接触,我们发现:该档口目前在门市已经不再放假货样品,客户看货时临时到仓库取货。在取货过程中,取货人也往往表现得十分小心———走路时左顾右盼,还专门绕一大圈才进入仓库。自上次打击后,该档口已更换了仓库,此一仓库管理更为严格,无出入牌外人不得进入;而且我方跟踪人员发现该档口取货人员与仓管人员关系很好,见面热情打招呼,并互相“开烟”。    
    基于了解到的这些情况,我们认为通过常规跟踪、监视的手段已很难有效查清目标档口的存货数量与地点。关键是数量,我方虽可与工商部门联络,强行进入仓库,但若其数量有限的话,还是很难对其进行有效地打击。经过对当前市场行情、该市场情况的进一步了解,并缜密地分析了目标档口售假人员的心理后,我们制订了一个多管出击、环环相扣的“钓鱼”方案。    
    第一步,利用我方一调查员在外省某公司驻该市办事处业务主任的掩护身份与目标档口附近一家关系较好的门市先用现款订购一批金额不大的其他产品,先取得这家档口的信任。    
    第二步,另一调查员以北方某边贸公司经理的身份到该市场放出口风,此次要订购一批数十万的某产品向俄罗斯销售。    
    第三步,两者时间应当有合理的间隔,我们当时的安排是前后相差半个多月。    
    第四步,化装成北方某边贸公司经理的调查员在与目标档口接触后,应故意声称有急事回北方,将该笔业务委托给其当地的朋友,亦即自称是外省某公司驻该市办事处业务主任的这位调查员。    
    毫无疑问,这里边成败的关键在于这样几个问题:    
    首先,投石问路购买小额商品的行为应合情合理,能取得信任并就有关地址、身份经得起核实。    
    对一般调查员而言,有多个身份,在个人气质、谈吐、身份资料上与其所扮身份一致是平时就应做到的基础工作。在本案中,外省这个公司及驻该市办事处都是真的,办事处业务主任的姓名和地址也确实与名片相符。只是办事处业务主任与调查员本人就是两回事,是这位调查员的一位朋友而已了。此外,名片上的公司与办事处电话也不是该公司与办事处的真实电话,而是调查员共用的一个身份掩护电话———接电话的小姐都受过有关训练与交代,无论对什么人的查询电话,都会尽量完满地给对方一个肯定的回答,如:这里确实有这样一个人、是在负责你们那边的业务,他本人现在不在。若有更多事宜,可打其手机与之联系。    
    其次,扮演北方某边贸公司经理的调查员应当看上去确实像一个做边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