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诸侯争霸-第6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薛仁贵一眼就看到了浑身浴血。被人包围在人堆中的秦忠,一拨马缰。胯下的龙马一扭脖颈,四蹄扬起,就冲着那人群而去:“给我开”。薛仁贵双手舞动着画戟,一道耀眼的火焰刃扑入战圈之中,顿时数颗大好的头颅飞溅上天,龙马更是横冲直撞的撞入人群中,将人群撞的七零八落,薛仁贵来到人群正中,看了秦忠道:“你是宋军将领?”
    秦忠看着眼前的黑甲战将,点了点头,“上马,我带你杀出去!”薛仁贵对着秦忠道。秦忠二话没说。直接翻身上了龙马,龙马的背部很宽。尽管坐上了两人依旧没有多少的拥挤,撒开蹄子,向前营杀去。
    一万大夏铁骑,就好像是一把最锋利的利箭,直接贯穿了整个北海军大营,不过这上万铁骑却丝毫没有停下来。返身再去杀上一阵,彻底击溃了这支北海军的意图,而是直接到了石城外不足一里的一处山坡处。将秦忠放了下来,而除了秦忠之中。还从被前营之中救出八百多还活着的宋军士卒。
    秦忠虽然有些力竭,但休息了一会。已经恢复了不少,心中对于眼前这支突然出现的骑兵却是很好奇。这种铁甲宋国所没有的装备,而且数量足有数千,甚至万余,这支军队是哪里来的,秦忠下了战马后,对着薛仁贵,抱着拳道:“不知这位将军如何称呼!”
    薛仁贵抱拳还礼道:“本将姓薛,名礼,薛礼,薛仁贵是也”。秦忠并没有听说过薛仁贵,因为他是南北朝生人,自然不晓得唐代的薛仁贵是谁。
    “薛将军,不知薛将军是那一路的只马,为何秦某不曾听过将军姓名”。
    “哈哈,我家大帅乃是大夏西府镇守使,不是你宋国的武将,你如何听说过!”说话的薛明达,也是薛家的家将,西府军指挥使。
    薛仁贵却很是谦逊的道:“宋皇半月多前曾与我家陛下联系,借兵十万以平乱,我等乃是此番南下的先锋,本要直接坐船去开封府,不过有些事情所以改走陆路,沿途正好如果石州,看到北海军攻打石城。顺手为之。”
    秦忠哦了一声,借着月光从对方的铠甲之上,似乎都有一个麒麟图纹。宋夏联盟也有数年之久。大夏商人在宋国内也不算少见,似乎那些夏人衣服上的图纹都会印有各种麒麟图,尽管秦忠并不知晓皇帝向大夏借兵一事,但想必是真的了:“原来是盟国之军,今日真是谢过了。如果不是你们路过,怕是我就交代在北海营地里了,夜已晚,各位是否进城休息一日!”
    薛仁贵直接推辞的道:“我等赶时间,就不进城了,后会有期!”
    秦忠也没有坚持,毕竟这一万骑兵的身份虽然八九不离十,但夏人乃北方蛮族之国,谁知道进了城会不会闹出什么祸事,望着一万大夏铁骑消失在黑夜中,秦忠却凹曰甩姗旬书晒齐伞凡既上一句。好一支强大的骑兵。如果自己手下也有这么一受竹芥。哪怕只有三千人,今日袭营就算失败也足以杀出重围。秦忠想着,快速的带着人向着石城走去,并派人前往北海大营,看看那边的情况。
    石云渡口,位于石山南部,黄河岸边,以渡口为中心,形成了一个,规模不小的镇子,镇上有口三千余户,镇南临着黄河的地界建有一处简易的大码头,平素用来停靠船只之用。不过两日前,黄河之上却出现了一支烦模不小的庞大船队,足有三百余艘,就在靠着黄河岸边停了下来。据镇上有名望的镇长说这支船队是大宋国的盟友夏国的战船,是自己人。这才算是让镇上安静下来。
    大夏船队停靠石云渡口第三日正午,镇子口上的警钟再次的敲响,一支从来都没有见过的骑兵向着镇子而来,这一下本来安静下来的小镇再次的沸腾起来,不过好在镇内早有大夏的士兵前来接应,远远的就认出了对面的骑兵乃是大夏的骑兵。但就算这样也没让镇子安静下来。镇内的大人小孩纷纷躲在自家屋内,透过门窗朝着街道上望去。
    “薛统帅。这一路可还顺利!”沮授跟萧庸等人正在茶楼喝茶听书。听到外面有一支骑兵赶来,就知道是正主到了,连忙带着人来到北镇其迎接。
    “一切还算顺利!”薛仁贵边走,边说,将这一路上的事情都跟两人讲了一遍,一行人最后又来到茶楼内坐下。
    “呵呵,都晓得中原富庶,一个北海城内粗略的搜舌一下都能捞到千多万两财物,看来这一次中原之行,各军都要富得流油了!”萧庸呵呵笑着道。
    “能否富的流油还不敢说,不过如今反王军队势大,而宋军却陷入被动挨打的局面,如果不是昨晚我等及时赶到,怕是那石州治所石城已经被拿下,不过这两次贯穿北海军大营,虽然造成不小的伤亡,但北海军主力仍在,石州怕是守不住”。薛仁贵道,尽管北海军面对大夏骑兵表现的很孱弱,但并不代表北海军就是不堪一击的军队,这两次袭营他们都占了一些便宜,打了北海军一个措手不及,加上骑兵对步兵本身就具有优势,而宋国虽然从大夏购置了不少战马,但顶多能装备出七八万骑,看似不少,但宋国这么大,边疆战事频繁,骑兵这么一分配。每支军队都只有那么几千而已,而漆州作为易马口岸,对面又是吴国。往往能从战斗中缴获一部分战马,这才堪堪组建出一支不到两万人的骑兵而已,就这也比开封府只有八千人的骑兵要强出不知道多少。
    “岂止是石州守不住了,根据我们的密蝶发回的情报,宋国七路数十州县中,已经有半数易主。而宋国能控制的区域已经越来越少了,而且已经被反军分割开来,陷入了各自为战的境地,唯一没动的就是北面的边关,由于有重兵把守,所以相对稳定一些,但宋国内部已经乱成一团了,这是昨日从开封府传回的消息,开封府下辖的祁州城已经被攻下了,开封府东面的屏障已经彻底没了,只剩下一条颖水作为最后的屏障了”。
    “这么快,看来接下来开封城要有一场硬仗要打了!”薛仁贵听了脑海里快速的转动了一下,就将大致的情况想的明白,之前延津失守虽然断了颖水入黄河的河口,但这毕竟是一路奇兵,数量不多,但没想到只是不到一月的功夫,延津县失守不算,连开封东部屏障的祁州也失守了,这样的话,开封城这座宋国皇都已经彻底的暴露在反王和魏国兵马的面并,或许现在两国兵马已经打到了开封城下。
    “恩,我们得到消息的时候,祁州城刚刚失守,但祁州城乃是祁州最大的城池,一旦邪州失守,祁州那数百里的平原之地根本就再无能抵挡反王联军和魏国四十万兵马的兵锋。估计反王联军和魏国大军已经到了颖水河也说不定,不过也不需要那么担心,开封城内有着十余万禁军。又有不少的厢军青壮,想要挺过这个冬天并不难,咱们只要赶到大雪之前赶到就可以了!”
    “魏国虽然抢夺了部分宋国的船只,组建了一支不大的船队,大约有五十余艘船,封锁了延津口,不过正对于我大夏舰队来说,想要突破这里轻而易举,只要我们能保证开封与外界的联系,开封城就不会那么轻易的陷落,至于现在让开封城惊慌几日,对我们也有好处,对了,你们一路紧赶慢赶,又接连打了几场战斗,就在这镇上休息一日吧,明日我们在启程开封!”    薛仁贵想了想,点了点头,道:“也好!虽然现在不怎么晕船,但还是脚踏实地比较踏实!”
第五百九十四章延津口水战—强横的大夏海军
    黄河。中华文明的母亲河,孕育了中华几女五千年。而眠,旺烽火大陆上,这条被命名为黄河大河同样孕育着灿烂的文明,养育着无数人口,长达数万里的黄河,在烽火大陆上拐过一个巨大的几字型,而这条大河周边,形成了无数的诸侯国,以及最强大的三大皇国。
    位于关中,黄河中上游,并占据黄河源头的大秦皇国,位于几字型上端的三晋大唐皇国,以及黄河下游区域的大宋皇国,大秦皇国乃是中原地区第一个皇国,大唐皇国仅次在后。而抡起国力大宋皇国却不输于两国,只是在军事上大宋皇国因为的理区域的关系,排名较后。黄河水,不在浑浊一片,而下游的河宽,最宽处甚至达到了百里之遥。而对于这样宽阔的黄河。大夏的五桅,四桅战船显得十分渺数百艘船就好像是随着流水漂流的枯叶。连成一线的逆流而上,行进的速度并不算快。
    十一月底,经过三日的航行,海军船队终于靠近了颖水注入黄洱口。也是开封府辖地延津的地界,风。萧瑟的吹着,那犹如刀子一般的冷风拍打着披风,抖动个不停,船甲板之上,薛仁贵拿着望远镜遥望岸上的情景,却是寂寞萧索,没有半点人烟。而在黄河边,依稀能看到几座被摧毁的村落。
    “大帅,过了前面的鱼嘴口,就能看到延津渡口码头!在往前三十余里,就能看到颖水,进入颖水在行不到一日,就到达开封城了!”大夏在大宋国内建立起的大使馆。可以说是一个超级的间谍部门,利用官方的掩护,可以轻易的得到许多的情况。比如大宋的山”疆域图,经过数年的努力,大夏绘制的大宋地图或许比大宋自己绘制的地图都要详细一些,而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山川疆域图就相当于江山国土,是跟国器一样最紧要的存在。
    “咚咚咚!”一阵如雷的鼓声突然从前方响起,由于船队规模较大。所以为了能有效的进行联系。大夏海军制订了一套包括旗,鼓,甚至光闪等相互用于联系的信号,旗的变化多用于小规模的船队以及距离较近的船只,主要利冉眼睛来判断,有望远镜存在可以看到数里外的旗令,但旗令也有一个弊端,就是很容易被遮挡,所以辅助的,利用声波传递的鼓令则在海军中广泛的使用,除此之外,就是用于黑夜作战的探照灯的光闪,这些传递手段无疑大大的增强了各战船之间的联系。
    文达的自由港海军府是大夏第一支海军。同时自由港内还有一批现代的军人存在,这无疑为大夏海军建设提供了现代的一些理论知识,当然后世的那些大炮作战手法并不适用于冷兵器时代,但一些东西却是共通的,而经过数年来不断的总结出来的经验,自由港的海军的战斗力也逐步攀升,组建陆军,从一个新兵军练而成精锐之军,不需要一年,甚至更短。只要上几次战场就可以练就一支铁军,但是海军的建设却是任重而道远,尤其是渤海内。能与大夏抗衡的水军几乎没有,所以也没有一个练习对象,只能各府之间相互对练,不过随着经验的积累,大夏海军虽然还称不上精锐,但也足以笑傲海上。
    三通鼓,乃是舰队结阵的指令。大夏海军府内,以百艘战船为一支舰队,算上后勤等人员,编员一万五千人,其中操作战船的士卒五千人。专门负责作战的士卒七千五百人,负责后勤,战船维护,保养等为二千五百人,一支舰队又可分为五支分舰队,也就是五个战斗团体,每一个二十艘战船,包括两艘五桅战船,八艘四桅战船,八艘三桅战船以及两艘专门的维修补给船,这个编制乃是适用于渤海海域情况的战船编制。如果拿到外海,几乎三桅战船都要淘汰,最低也需要四桅以上的配置。而在内河中,三桅战船则是绝对的主力,不过黄河流域,宽阔的不比海面差多少,就算是三百艘船并排而行也宽敞的多,所以直接使用海军阵型倒也合适。
    战斗是以一个个战斗团体结阵而成。以桅战船为核心,形成的两排一字长蛇阵,战船犬牙交错,就好像合拢在一起的牙齿,而战船上那一尊尊的麒麟大炮也被推了出来,尽管如今的大炮都是最低级的前膛炮,发射的也都是铁弹,但在远程上,麒麟大炮的威慑作用还是不错的,尽管很难击沉对方战船,但造成的损伤以及那轰隆隆的响声,对人的心里也是一个沉重的打击,远程以炮击为主。较近的距离以床弩为主,在近就是接舷战,以弓箭,弯刀为主,这也是当前水战,海战的一个主旋律。至于象现代,两艘差着几百海里。就开始互相放导弹在烽火大陆上是不可能存在的梦。
    薛仁贵蹬蹬蹬的上了指挥台。这艘加固的五桅战船也逐渐靠上前方。文达使用望远镜望向从鱼嘴口另一端不断出现的船只,那高大的桅杆之上,黑色的旗面上,大书一个魏字,而在另一个矮上一截的桅杆上,却打着一个墨字,墨,文达冷笑一声,道:“看来真是冤家路窄,碰到了魏国的水军不算,而这个水军的统领居然是墨门的人!”
    “哦沮授等人纷纷朝着那旗帜上望去,果然那白底蓝边上书一个。漆黑的墨字的旗帜在风中飘扬,而根据他们的了解,墨姓乃是墨子赐予最优异的学生的新名,而游历中原的墨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