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古典音乐-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可以说他先天就获得了这幸福,所以他反复不已地传达给我们。精神的健康,理智与感情的平衡,不是幸福的先决条件吗?不是每个时代的人都渴望的吗?以不断的创造征服不断的苦难,以永远乐观的心情应付残酷的现实,不就是以光明消灭黑暗的具体实践吗?有了视患难如无物、超临于一切考验之上的积极的人生观,就有希望把艺术中美好的天地变为美好的现实。假如贝多芬给我们的是战斗的勇气,那末莫扎特给我们的是无限的信心。把他清明宁静的艺术和亻宅傺一世的生涯对比之下,我们更确信只有热爱生命才能克服忧患。莫扎特几次说过:〃人生多美啊!〃这句话就是了解他艺术的钥匙,也是他所以成为这样伟大的主要因素。 
  虽然根据史实,莫扎特在言行与作品中井没表现出法国大革命以前的民主精神(他的反抗萨尔斯堡大主教只能证明他艺术家的傲骨),也谈不到人类大团结的理想,象贝多芬的合唱交响乐所表现的那样;但一切大艺术家都受时代的限制,同时也有不受时代限制的普遍性,——人间性。莫扎特以他朴素天真的语调和温婉蕴藉的风格,所歌颂的和平、友爱、幸福的境界,正是全人类自始至终向往的最高目标,尤其是生在今日的我们所热烈争取,努力奋斗的目标。 
  因此,我们纪念莫扎特二百周年诞辰的意义决不止一个:不但他的绝世的才华与崇高的成就使我们景仰不置,他对德国歌剧的贡献值得我们创造民族音乐的人揣摩学习,他的朴实而又典雅的艺术值得我们深深的体会;而且他的永远乐观,始终积极的精神,对我们是个极大的鼓励;而他追求人类最高理想的人间性,更使我们和以后无数代的人民把他当作一个忠实的、亲爱的、永远给人安慰的朋友。 
  一九五六年七月十八日1。瓦格纳提到莫扎特时就说过:〃意大利歌剧倒是由一个德国人提高到理想的完满之境的。〃2。《后宫诱逃》的译名与内容不符,兹为从俗起见,袭用此名 
  摘录自清华BBS发信人: Ritcov (卡尔松)

作者:傅雷 



古典音乐花园(三十七):殷承宗 


  殷承宗1941年出生于厦门鼓浪;七岁开始学琴;九岁首次举行独奏会;十二岁就读于上海音乐学院附中; 1959年在维也纳〃世青节〃钢琴比赛中获奖; 1960年被选派赴列宁格勒音乐学院深造; 1962年获〃柴可夫斯基钢琴大赛〃第二名; 1965年成为中国中央乐团钢琴独奏家! 
  殷承宗曾经访问过苏联;日本;奥地利等二十几个国家;先后与各著名乐团合作演出;其中包括费城交响乐团;维也纳管弦乐团;莫斯科爱乐交响乐团及列宁格勒爱乐交响乐团等。 
  1983年殷承宗移居美国;同年秋天在〃卡内基音乐厅〃首度举行个人钢琴独奏会;随后在美加各大城市演出; 1987年5月殷承宗在伦敦韦格蒙音乐厅举行钢琴演奏会; 1990年秋天应前苏联〃柴可夫斯基明星协会〃邀请参加柴可夫斯基150年诞辰纪念演出活动; 1991年1月在卡内基音乐厅100周年纪念会上举行第二次卡内基独奏会。 
  至今他己为世界各地灌制近二十多张唱片;包括他参加创作的著名黄河钢琴协奏曲;并在中国;苏联拍过五部音乐电影;并把中国传统古典乐曲和民间乐曲改编创作成钢琴曲进行演奏;如《春江花月夜》《百鸟朝凤》等。 



古典音乐花园(三十八):王健 


  一九七九年,著名小提琴家史顿在中国拍摄了一部记录片《乐韵缤纷》,王健是片中的要角,当年他只有十岁。在史顿的鼓励及支持下,王健终于踏上美国之路。王健生于一个音乐家庭,四岁已随父学习大提琴。在上海音乐学院求这之时,著名的大提琴家帕里佐听过他的演奏,深为欣赏,安排他在一九八五年前赴美国耶鲁大学音乐学院,入读一个特别课程。由那时起,王健在帕里佐门下受教,一九八九年自耶鲁毕业,自从他于九岁稚龄进入上海音乐学院就读以来,音乐天分已在本国获得充分认可,两年后与上海交响乐团合奏圣桑的《大提琴协奏曲》,更赢得举世赞誉。 
  一九八二年王健随上海乐团赴美演出,这虽是他首次在美国显身手,但已经立时赢得乐评与公众的注意。到了八七年,他获国家选拔,担任中国中央乐团初次赴美表演的三位青年独奏者之一,在华盛顿的甘道迪演艺中心,在匹兹堡、三藩市及洛杉叽与乐团合奏艾尔加的协奏曲,赢来报界的众口交誉。不久后,他在国际间初试啼声,于纽约怀尔演奏厅、以色列的耶路撒冷音乐中心、法国的艾云国际音乐节等举行独奏会。 
  一九八八年到八九年间,王健在巴黎为联合国国科文教组织举行筹款演出,获电视转播至全欧,在九零年夏,他重返艾云国际音乐节,又到三蕃市参加为庆祝史顿七十大寿举行的祝寿音乐大会,九一年,王健的首张个人镭射唱片《王健专辑》在市面公开发售,里面收有他对肖邦、巴伯及舒曼作品的演绎,深获乐界称许。 
  最近,王健参加了多场音乐会,包括与底特律交响乐团在约菲的指挥下在恩特劳根演出,与苏黎世音乐厅乐团在当地表演两场,与华沙室乐团在西班牙表演两场,又与斯德哥尔摩管弦乐团在汤冰海的指挥下演奏,与皇家阿姆斯特丹音乐厅乐团在沙伊指挥下演奏,与首都管弦乐团在高历指挥下演奏,及与蒙地罗管弦乐团、BRTN(在布鲁塞尔)同台演出。至于独奏会,则不计其数,演出地点包括拉温尼亚音乐节、巴黎的罗浮宫、墨西哥的库埃纳瓦卡、加拿大的温哥华及香港、东京、汉城等。 
  这位深好室乐的音乐家,又曾与史顿及布朗曼在莫扎特音乐节上合奏,并与林绍东、李健组成三重奏,在纽约甘道迪演艺中心表演,另外又曾与上海四重奏在怀尔演奏厅演出。他与皮莉斯及杜美成的三重奏,已在全球多个志誉最显赫的室乐音乐会上献艺,例如巴黎的珍妮罗丝、罗马的圣西西莉亚、伦敦市音乐节、阿姆斯特丹的皇家音乐厅等。 
  一九九二年王健初次与马勒青年管弦乐团合作,在阿巴度指挥下,与云格罗夫合奏布拉姆斯的双重协奏曲。在该次表演上,王健证明了他是同辈中最杰出的大提琴家之一,名指挥沙伊在九六年九月率领一家阿姆斯特丹音乐厅团赴中国演出,选了王健担任独奏,并在阿姆斯特丹音乐厅举行一场预演,表演相同的曲目一箫斯塔高维契的《第一大提琴协奏曲》。 
  至于接着的邀约,则包括与欧洲多个声名最著的乐团合奏,如里昂国家管弦乐团、图卢兹国会大厦国家管弦乐团、法国岛管弦乐团、米兰交响乐团等。九七年十一月,他与德国的萨尔布吕肯电合管弦乐团在中国巡回表演。 



古典音乐花园(三十九):马萧 


  1930年出生于法国。5岁开始学小提琴,7岁开始学指挥。 
  曾经在匹兹堡向巴卡里尼科夫(Vladimir Bakaleinikoff)学习指挥,在9岁至15岁这段时间指挥过美国和加拿大多个大乐团。在匹兹堡大学学习期间主修哲学和文学,同时任匹兹堡交响乐团小提琴手。1953年首次在意大利指挥演出,当时他得到Fulbright基金支持作为学者留在意大利。他和妻子和三个孩子定居摩洛哥,有时也会到他们美国的牧场生活。 
  马萧1960年作为首位美国指挥和有史以来最年轻的指挥指挥贝鲁斯音乐节(Bayreuth Festival)。他也是首位被邀请到贝鲁斯指挥华格纳〃指环〃的非德国指挥家。他任职过的歌剧院包括大都会歌剧院、德国柏林歌剧院、巴黎歌剧院、伦敦皇家歌剧院、巴黎歌剧院、维也纳国家歌剧院等。其中合作时间最长的是米兰史基拉歌剧院,他也曾经带领史基拉到日本和前苏联演出。 
  作为环保主义者,马萧热心国际事务,在过去十年他为很多组织举办过义演,例如联合国儿童紧急基金、国际红十字会、联合国难民事务最高委员会。 
  他曾经录制过超过300个录音,其中10个获格林美奖。 
  马萧指挥过莫扎特Don Giovanni的电影版、卡门的电影版以及参加电视版侯斯特行星组曲、韦瓦尔第四季的制作。 
  他获得过法国军队荣誉勋章、德国十字司令勋章、芬兰狮子司令勋章以及维也纳爱乐尼高拉勋章,他也是以色列爱乐的终生荣誉成员。 
  他这几十年指挥过超过130个乐团,在超过40个国家演出4000场歌剧和音乐会。他曾任很多著名乐团的重要职位。1965…1971任柏林电台交响乐团,1972…1982任卡拉华兰交响乐团音乐总监,1976…1980年任伦敦爱乐首席客座指挥,1982…1984年任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总经理及艺术总监,1988…1990任法国国家交响乐团音乐总监,1988…1996任匹兹堡交响乐团音乐总监,1993年开始任巴伐利亚电台交响乐团音乐总监。 



古典音乐花园(四十):波姆 


  如果你问我;最想听谁的德奥曲目;或是谁的德奥曲目最得我心;我会选择波姆。这位二十世纪奥国本土最重要的一位指挥;在我心目中所占有的地位是大部分指挥都难以望其项背的。他的德奥曲目在所有指挥当中享有极高的地位;他的演出也总是大家的典范。除开上面所列出的任职外;他有一项最荣誉的任职是「奥国音乐总监」;就足以说明他无可摇撼的地位。 
  不过;这样一位指挥居然也会被唱片公司冷藏过一段时间——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波姆缺乏所谓的「明星气质」——那种在卡拉扬、伯恩斯坦身上比较明显的特质。波姆算是脚踏实地的一位指挥家;虽然在战间期就开始任职于歌剧院;并且得到理查.史特劳斯完全的信任与友谊;波姆的大名要一直到1955年维也纳国立歌剧院重建完成的第一部歌剧『费黛里奥』才广为世人所知。 
  那个年代的指挥家大都有相当丰富的歌剧指挥经验;波姆、华尔特也不例外。波姆曾经接受过华尔特与汉斯.克纳佩布许的直接教导;因此在他接手德勒斯登歌剧院之后就一帆风顺。他曾经首演多部二十世纪初期的歌剧;理查.史特劳斯的『阿拉贝拉』、『沈默的女人』;『沈默的女人』首演后史特劳斯甚至写了一部『达芬妮』提献给他。 
  史特劳斯大部分的管弦乐作品与歌剧都由波姆指挥首演;而且;就波姆自己的说法;在听过史特劳斯指挥自己的作品之后;他更可以强力的洞察这些作品的深刻内涵;使他的诠释具备相当权威性。另外还有贝尔格的现代歌剧『伍采克』与十二音列歌剧『露露』;是他唯一感到有兴趣的两部现代音乐作品;他的首演更成为权威典范。 
  波姆的歌剧诠释甚至延伸到华格纳身上。在1960年代他多次到拜鲁特演出;并屡次获得极高评价。当时音乐节总监威兰.华格纳认为;如果指挥家的音乐具有拉丁式的洞察力与活力;所制造出的华格纳音乐应该也是生气勃勃;引人专注的。他延聘克路易坦后;又找上波姆;事实证明这位音乐总监的眼光够好。1962年波姆与尼尔逊联手在拜鲁特推出『崔斯坦与伊索德』是一次极为精采绝伦的表演; 1963年又乘胜追击;推出全本『指环』;又是掌声不断。波姆的华格纳音乐是以现代主义的手法;用较快的速度将听众牢牢的困绑在音乐中;使听众与台上连成一气;融入高潮;当然引人入胜。他的『崔斯坦』恐怕是各家指挥中时间最少的;『指环』只比福特万格勒慢一点点;都可以说明这种情况。当时的拜鲁特庆典剧院乐团的合奏能力特别好;加上当时的卡斯阵容极好——挂头牌的有尼尔逊、温特嘉森、露德薇等等名歌手;配上波姆;创造了战后拜鲁特的第一个黄金时代。 
  和卡拉扬动不动就「玩坏」歌手嗓音的情况相比;波姆显得比卡拉扬更可贵。他最有名弟子当属露德薇。当露德薇进入波姆麾下时;波姆要她安分守己的唱次女高音角色;并且尽量不给她年轻的嗓子太多负担。在这样的保养呵护下;露德薇的音乐生命居然长达将近半个世纪;退休时甚至还在最好状况。在波姆手下的歌手都同意这一点。波姆的歌剧戏目大概不出德奥范畴;但是演出都有相当的权威性。他的拿手绝活除了贝多芬、华格纳、理查.史特劳斯外;就属莫札特的演出最令人难忘。事实上在一些爱乐者的心目中;波姆几乎与莫札特画上等号;无论在交响曲或是歌剧;大家的第一指名通常都是波姆。他能很巧妙的表现莫札特表面的流畅;同时也刻画出莫札特特有的优雅与泼辣;在表现音乐张力的同时又顾及莫札特应有的流畅性;这些都是波姆的莫札特最吸引人的地方。 
  除了歌剧;波姆的绝对音乐也有重要的地位;他的曲目大概都在德奥乐曲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