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联想局:一家领袖企业的中国智慧-第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残局(6) 

  柳传志对吕谭平深为同情,多年来他和吕谭平已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也深知吕谭平为香港联想付出了全部的心血,在大亏损后以飞机为家,从美国到欧洲飞来飞去,深入第一线指挥作战。但是,吕谭平必须出局。柳传志后来说:“吕先生在管理方法上有很大问题,既然让我负责整个公司,我对QDI的想法和他不同,这种情况下,就不得不让他作出牺牲。” 

  曾茂朝、李勤也对吕谭平深为同情,无论从人情上还是从人事上他们都希望吕谭平能够留在公司开辟新业务。他们的挽留未尝没有私心,怕吕谭平翻了脸,纠结散户与他们抗争到底。那时候北京联想持有香港联想42%股份,吕谭平和吴礼益等人则持有1/3股权,不是轻易便能请出局的大股东。如果他们阻挠北京和香港的业务整合,公司便会清盘,香港联想只有分家,联想必然元气大伤。 

  柳传志与吴礼益的谈判颇为顺利,几乎没有进行任何交锋。柳传志刚说完,吴礼益便道:“这么做对,我表示支持。”吴礼益是个聪明绝顶的人,柳传志评价他谈判很有技巧,宏观判断也很准确,在AST业务上居功至伟。但柳传志始终认为吴礼益更愿意做投机性、赚大钱的业务,不愿搞工业。 
  吴礼益在香港联想压抑个性,毫无保留地按联想方式工作。他又兼重人情,轻人事,对下属宽纵,对联想又充满责任,即使聪明如他也感到无法左右逢源,痛苦不堪。柳传志的提议使他顺水推舟完成了退出。 
  多年后,柳传志说起吕谭平和吴礼益的出局时,颇为感慨。他相信是自己的信用、公正及主人的感觉使吕谭平等人和平退出。当吕谭平向其提出加薪请求,他总是与吕谭平关门吵架,谴责他们虽为公司主人却不考虑利润。 
  “我跟吕谭平打仗,能让香港人心里面全都服起来,这样奠定了我在香港人心目中的主人地位。后来我把北京和香港合并,如果吕谭平他们三个股东联手不同意,这个事就有问题,因为他们当时毕竟还占着相当大的股份比例。后来吕谭平明确表态说:我出去。这就说明吕谭平以大局为重,确实觉得我这个人公正,我肯定不是为了我自己。他们本来以为是批评他们,后来没想到给撤职了。” 

  这段离奇的事迹,是联想局中的插曲,是选择的矛盾。联想的发展远超过吕谭平等人的管理能力,继续发展的结果,只有两者都受挫折——事实已受挫折。 
  吕谭平和吴礼益的出局,使柳传志获得了足够的空间;香港联想的整顿,使柳传志赢得了足够时间。剩下的事情,就是如何将北京联想和香港联想并为一体,使联想的国际化从传统之抽象转移到脚踏实地,以新气象打破沉闷作风,从被动的态势转化为争取主动,从而产生新观感以别开生面。 
  我们可以断言,柳传志接下来进行的合并是一种试验,也是一种奋斗。这是他的试验与他的奋斗,是从一种风格过渡到另一种风格,从一种状态演化为另一种状态,从一个角落渗透到另一个角落。 
  而在角落的阴影中,倪光南依旧等待着他。他们两个人的博弈,是一出性格的悲剧、命运的悲剧、时代的悲剧。 
     【注释】 
  [1]《在香港联想1996年周年招待会上的讲话》,柳传志,1996年12月23日(成稿于12月9日),联想档案,A01…1996…3…3。 

  [2]、[7]、[8]《知识英雄》,刘韧,重庆出版社,2002年4月第1版。 

   
    
   
 上一节  目录  下一节   
         
            《联想局:一家领袖企业的中国智慧》 第66节     
      
    由牛扑webnop搜集整理    
  
  
  《联想局:一家领袖企业的中国智慧》    第66节 
作者: 迟宇宙 
         
  [3]联想档案,D03…1996…1。 
  [4]、[5]、[6]《柳总在公司骨干员工会上的讲话》(根据录音整理),柳传志,1997年1月30日,联想档案,A01…1996…3…7,“需要严格保密”。 

曾经局中人:吕谭平(1) 

  在联想史上,吕谭平是一个耐人寻思的人物,在香港联想创立之初,他曾因其香港人的身份遭到柳传志父亲柳谷书的质疑,迄至柳传志,时而褒奖他有大局观和开阔的眼界,时而指责他管理能力有缺陷,时时将香港联想带入死胡同中。至于联想的其他高级官员,也都对吕谭平有着复杂的感情。我们的好奇心不能因为柳传志的褒贬得到满足,幸而吕谭平距我们不远,信息既发达,便有足够资讯可以使之的神秘形象曝露于光天之下。 

  1997年吕谭平从联想局中出局,柳传志开创了一个新的局面,是联想历史上的一桩大事。这事情的真实意义,在当日并未明确展示出来,也只有到了我们在今日跨越了20世纪,有了联想史的错综芜杂,再考较大时代中的小细节,才得以看得比当事者更加清楚。 
  吕谭平发迹之前,已展示了其商业天赋。柳传志说他做生意讲信用,是来大陆做生意的商人中罕见的诚信之人。诚是说其待人以诚,信是说他讲求信用,这些都是做大生意的前兆性格。 
  很难说不是出身影响了吕谭平的性格,他出身既苦,便懂得自我奋斗的艰难,更明察信誉积累之不易,容不得半点欺骗。他祖籍广东惠州,他的父母在上世纪50年代移居香港,栖身于新界。父亲的早逝使家道突然中落。他少时不知勤奋然天赋尚可,故而考入一所不错的中学。家境的贫苦使其数次转学,中学毕业考试失败后方才思考未来。他打零工积攒了一些盘缠,又向母亲讨要了吕家的积蓄换了一张机票到了英国。正是那张机票改变了吕谭平的一生,那是1975年,吕谭平18岁。 

  1980年,吕谭平以伦敦大学帝国学院计算机科学专业第三届毕业生的身份进入英国一家公司从事应用软件开发工作。彼时他已成婚,年轻而充满浪漫情怀,不时会有观赏舞台剧和歌剧的举动。 
  吕谭平既有才华,又获得当日世界最尖端科学的培训,便试图走出童年时的贫苦阴影,过上富有的上流生活。多年后马雪征批评他一意求发达,管理方面有缺憾,毫无疑问这是他童年阴影的影响。 
  他在1982年底回到香港,纠集友人成立了一家名叫导远的软件公司。以其特别身份及奋斗精神,导远迅速开辟了局面,以至当日香港各大企业和全日本百货商店最早使用的电脑应用系统均出货于导远。这家小公司成立一年后便获IBM授权,成为第一批中国业务代理。IBM的授权使吕谭平有偶然的机会被命运选中,在中关村结识影响他终生的柳传志。 

  吕谭平很早便与联想合作,彼时他的公司叫导远公司。他曾与柳传志在联想小食堂吃过一次饭,正是柳传志拍掉筷子上的死苍蝇的那次。他们一见如故,惺惺相惜,对彼此的抱负了然于胸。他们后来有机会将合作关系更进一步,共同组建了香港联想。 
  香港联想曾经遇到不知凡几的磨难,柳传志与吕谭平从未想过放弃。最为艰难的时刻,柳传志抵押了政治前途,吕谭平他们则抵押了房产,像手榴弹一样捆绑在一起,赌一赌到底是赢得一个清晰的未来,还是同归于尽。他们赌赢了,香港联想不但挺过难关,还在联合交易所上市,就如同它的英文名字Legend,成为一个传奇。 
  说吕谭平充满报国之心显然不合历史之实际,但说他唯利是图毫无理想化的追求只能是一种诋毁。我们今日以稍远的距离判断他当日的心态,一面是想证明自己,另一面则想为自己赢得丰富的人生;如果能因此而为中国的计算机产业带来益处,我想他可能毫不推辞。 
  但吕谭平的确有短视和不思进取的毛病,他因此而多次受到柳传志的指责。他佩服柳传志的能力,钦敬其为人,但没有人知道,同样作为投资方的他为什么吃柳传志那一套,仿佛打心里认为柳传志就是香港联想的老板。 
  5年导远伴随着香港联想的诞生而告终结,那些坐着硬板火车在内地四处讨债的行动也成为如烟往事。从香港联想诞生之日起,吕谭平就被派去执行一项推进香港联想的任务,他扮演一个主角,10年后又成为局外人。 

  1987年,当柳传志向他提出“瞎子背瘸子”时,他未尝犹豫过。1997年,当柳传志建议他离开香港联想时,他痛哭一场,便告别了总经理的交椅。他没有什么抱怨,也没有什么遗憾,柳传志后来说,如果吕谭平坚持不退出,他也毫无办法,而且整合之路将艰难无比。但吕谭平钦敬柳传志的气度与才能,柳传志则赞颂吕谭平的敬业:“吕谭平是个事业型的香港资本家,他也是用120分的身心执著地投入他的工作。” 

  吕谭平曾经干过一件事,后来多为柳传志称道。柳传志说:“那是1989年的时候,刚往国外卖板卡,一共4个销售员,因为当时公司小,工资也给得低,所以能请个人不容易,其中一个销售人员别的都不错,毛病就是迟到,天天非迟到不可。后来吕谭平坚决把他开了,不能为这件事坏了整个大局。”[1] 
  联想史正在推进,作为一个今天的局外人,吕谭平迟早会被遗忘。他从来没有扮演精神领袖的角色,但香港联想的纪念碑上却始终深嵌着他的名字。在香港联想的发展史上,无论代理IBM、HP还是开发微机、生产板卡,吕谭平都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 
  在柳传志与倪光南角斗的时候,他始终站在柳传志的身边。没有人知道他到底因何选择了支持柳传志,但历史证明他的支持使自己赢得了尊敬。柳传志与倪光南矛盾的胶结缘自1994年,彼时香港联想欲在上海成立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中心。尽管香港报纸对此已展开报道,但柳传志却在最后时刻刹车。柳传志给吕谭平写了一个条子,吕谭平思索半天后接受了柳传志的建议。他后来说:“当时香港联想一年的利润也就几千万港币,如此大规模地投入到研发上显然不妥。” 


曾经局中人:吕谭平(2) 

  1995年,香港联想上市后第一年便出现大亏损,前后逾两亿的亏损使柳传志痛下决心逼吕谭平出局。1996年底,柳传志对吕谭平说:“你不能再当香港联想总经理了。”他后来又对别人说:“吕谭平逢人便说和我学了很多东西,经常将我的话拿出来引用,但实际上,他真的没向我学到多少东西。” 
  “柳传志用吕谭平,柳传志不用吕谭平,吕谭平都不怨恨柳传志,也不是出于个人的感情,而是因为柳传志无论用不用吕谭平,吕谭平都是联想股东,联想无论由谁干,只要能干得好,吕谭平都有份,吕谭平都获利。 
  “是柳传志们在1997年之后的艰苦拼搏,让吕谭平的个人资产暴涨,成为超级亿万富翁,所以,每次见了柳传志,吕谭平都会表示感谢。”[2] 
  多年后吕谭平回首往事:“我记得柳总有句话——听多数人意见,和少数人商量,最后一个人说了算——我也是绝对服从柳总的领导,但是在业务进行之中,我和柳总肯定都会有不同的看法和理解。工作中有矛盾是正常的,没有矛盾肯定不正常,单一的意见,没有参考价值,业务也比较危险。”但是“我在合作之后,没有派系概念,合在一起就是一个公司,香港联想就是联想,没有派系。” 

  他的出局虽为柳传志强逼,形式上却是主动选择,时至今日吕谭平依旧认为自己当初的决定是正确的。他说:“今天联想很强是在内地,让我去领导,我也没有这个能力,内地市场不是我所强,让我领导海外和香港,我有这个能力。我考虑过听柳总的,去尝试一些新的业务,考虑过创业投资公司,但当时可能一时激动决定离开,这个决定有复杂的感情在里面。” 

  他说他始终坚持自己的信条:“我做事情,做人也是,会分清楚事情的好坏,我不是只看我自己的利益,我不是首先考虑我当不当董事会副主席,或者总经理,我考虑的第一条是,南北整合对整个企业好不好。” 

   
    
   
 上一节  目录  下一节   
         
            《联想局:一家领袖企业的中国智慧》 第67节     
      
    由牛扑webnop搜集整理    
  
  
  《联想局:一家领袖企业的中国智慧》    第67节 
作者: 迟宇宙 
         
  1997年,柳传志进行两地联想的整合,以香港联想购买联想集团资产的形式,使北京联想获得了对香港联想的控股权。吕谭平离开了联想,他抛售了部分股票以抵开支,但持续拥有的联想股票则使他成为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